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1
读到孙瑞雪教授这样一些话: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儿童的感觉来自于内部,也就是说儿童不是一个空瓶
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里面灌东西。”“儿童是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
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
的资料,只需供给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是啊,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
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所以我很珍赏书名中的自由二字,从前我也是片面的认
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样会和纪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
配,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我?但经过亲身的和孩子们生活在一齐我很有感
触。首先,我觉得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同
时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仅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
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
倾听和交流是很好的桥梁,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弹力带。第三,成人是孩子
的榜样,老生常谈到”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
所以,我深感自我肩上职责的重大。
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
只要多加引导和体恤,要学会相信,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欢乐、坚强、
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这是我们的心愿和目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2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从中了解到怎么去爱孩子。每个家
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那爱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呢?母
爱的真正本质在关心孩子的成长,怎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爱呢?给予
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个生活细节提供条
件和帮助,这些须建立在你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爱。
读完《爱和自由》这本书,内心都激荡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并伴随着些许
多悲哀和无奈。悲哀在于,还有许许多多的家长包括我自已没有意识到儿童拥有
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和发展,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
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而是在
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为这种
手段单靠儿童自己是办不到的。
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
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
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
要性。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时,也简
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
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看完这本书,对孩子爱和自由得到很好诠释!
爱和自由读后感3
孙瑞雪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也是“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
教育精神的创始人。《爱与自由》就是她幼儿教育的演讲录。
在翻开书的第一页,有这样一段话“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改变,他们‘心灵
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并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
书而健康、愉悦地成长,成为心里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创造品质的一代新人!”
能让千万个父母心灵受到震撼,我不禁想,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魔力吗?等慢慢
开始了解、阅读这本书,我才发现心灵的确受到了撼动。
这本书大多都是围绕着“爱”而进行的,里面的实例有很多都是贴近我们中
国家庭生活的。也有很多是我们经常出现,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一个孩子成绩优秀,家长就会说:“老师,多谢
你对我孩子的辛勤培育,他才会这样出色。”当我们听了这样的话心里总是美滋
滋的,你看这孩子这么出色是我努力的结果。其实不然,你只是帮助了他,但他
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给与他最大的帮助是:没有从根本上打
扰过他,却在关键的时刻爱过他、唤醒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自己
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其实,成人还喜欢把孩子的成果归功于父母,总是喜欢
说:“你有今天,可以顺利的考上大学都是功劳!”……实际上这是孩子自身的
素质。是孩子自己在训练过程中体验、经历而获得的成功。
爱和自由读后感4
今年春节期间看了《爱和自由》第四版,和以前看过的第三版比较,感觉第
四版的实际操作性更强。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第四版里面都
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在实际中作为参考。
看完这本书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
十八章“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中写道的:“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
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
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成人听懂并相
信这一切,我们在对待儿童所谓种种执拗的行为时不再会感到焦虑和生气,而会
觉得很坦然。这样我们成人就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的发展自己的空间。
前些天,我的先生对我说:“我发现你这段时间对小米越来越有耐心了。”
是的,我们必须知道,在儿童0-6岁发展自我的阶段,不是他们对某件事固执,
往往是我们成人自己太固执了。我们固执于我们的经验与需求,而禁锢甚至责怪
孩子,这无疑阻碍了儿童的内在发展。
整本书还有其他很多细节都让我顿悟: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的。
感谢这本书带来的一切!
爱和自由读后感5
《爱和自由》读下来,没有第一次那么费力,边读边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整
本读下来,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一方面与他人分享,一方面见证自己
的成长过程。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
毁了孩子的一辈子。为什么说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教师呢?有一个朋友说:”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国际上幼儿园教师在最赚钱的职业排位上位居第三。“我们
知道在发达国家牙科大夫比较挣钱,律师比较挣钱,实际上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地
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毕业直接就去带孩子。人们把最优秀的人放到了幼儿
教育上,是因为零到六岁决定人的一生。”
最初认为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方式,在卡迪亚从事三年幼儿教
育事业后,发现它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方式,更是一种成长方式。怎样去描述它呢?
在卡迪亚工作,感觉自己是永远且完全被接纳的,可能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自己
都承认且不接纳的)但仍被卡迪亚接纳。
自己也愿意不断地完善自我,追随幼儿园成长的步伐,从内心真正地顺从。
而且工作中时常会反思,当发现自己状态不够好,处理问题不够那么有爱时就会
反问自己“爱在哪儿?”工作中的困惑是由于不理解产生时反问自己“理解在哪
儿?”
爱和自由读后感6
爱,是包容。他要我们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孩子的一切错误与失败,接
纳他们所有的创造与破坏。
爱,要不忘初心,学会等待。等待孩子在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中自
我成长、自我蜕变,完成生命的自我创造!
爱,是理解与尊重。正如孙瑞雪在他的《爱和自由》中所说:“我爱孩子们,
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她用“仰视”一词将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推向至高
无上的境界。
爱,是相信。相信我们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是有能
力成长的,是比我们更强大的!
爱,是平等。我们没有权利命令与干涉,即便是我们的孩子。从他生命诞生
的那一天起他与我们就是平等的,他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而不是附属于某个生
命。要尝试着蹲下来感受孩子的世界,不要让孩子仰视我们,请相信我们的每一
个或好或坏的举动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无论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爱,
它就那样简单而又复杂的存在。我没有更多的财富留给我挚爱的尚尚,我这一生
唯一能给予他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爱和自由读后感7
读到《爱和自由》第三章,创造力来自哪里,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
于创造力,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
又结合到上周参加的心理学绘画疗法咨询师培训,搜集了一些孩子画的树,
没有一幅是一样的,看到有些孩子的画中规中矩、有些色彩鲜艳、有些富有想象
力。每个孩子对树的感知、印象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个性也是独特
的。
反思目前我们“通俗”的育人目标,“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们不能
说,听话就不好,反过来说,不听话就一定不好吗?
人有四种天生气质,忧郁型、乐天型、激进型、冷静型,也许这个孩子天生
气质就是冷静型,而我们成人却要求他成为乐天型,孩子就会想尽办法和你内耗,
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乐天型气质,就被冠上了“不听话”,或“有问题”的孩子,
想想冰山的下面,我们应该找找每一个我们所谓的“问题孩子”形成的原因。
孩子在强势的父母或老师的压力下,努力地向着成人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
程中,孩子有过多的情绪堆积在心里,形成心理问题。
本来是很有个性和想象力的一个孩子,在被一次一次地“打压”和“纠正想
法”之后,就顺着常规的、大众的思路走下去了,因为那样,大家才会说他是“好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改变自己原有的个性特质,他本身的天赋在这个过程
中被淹没了。
做为老师,做为家长,我们任重道远。
爱和自由读后感8
对蒙特梭利教育了解得不多,暑假里,翻阅了《爱和自由》,才对其教育理
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说:“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
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的一句话:“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
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们遵循的“规则”特别少,比较主要的三条:
第一,不伤害自己;
第二,不伤害他人;
第三,不伤害环境。
孩子们在遵守这三条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他们有权利为自己做决定,他们可
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个生命都不一样,每一个生命的发展都不一样。就拿敏感期来说,蒙氏
教育讲究要在儿童敏感期来临时,抓住这个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
孩子6岁才出现数学逻辑的敏感期,但这并不说明他要比5岁就出现数学敏感期
孩子笨,只不过他的数学敏感期来的晚而已。一个孩子要画画到凌晨,也不要打
扰他,因为他正是处于绘画的敏感期。他要通过持续、反复的操作来达到认知和
发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足够的自由来发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
有可能丧失了这么一次发展的机会。有可能他终生不再绘画,终生都不能感受到
绘画的美。
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发展的是心智,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
在控制和压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
福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9
这本书表达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因为爱孩子,而付诸行动上的,如何爱。包
括让孩子在合理自由的环境下成长,尊重孩子,让他学会独立思考、行动。
1、合理的自由:这本书并非说一定要让孩子为所欲为,它仍然是有界限的。
比如打扰别人、野蛮不礼貌等,那些是需要制止的。但制止的方式,并不是打骂,
而是把孩子抱走,让他明白,这样做,是不被允许的,然后他自然不这么做。
2、尊重孩子:这本书让我很感动的是,对孩子的玩耍,她用了“工作”这
个词。其实想想是这样,操作教学用具,画画,玩沙,对那么小的孩子的意义不
亚于后来的作业大人的工作。用这个词,真正体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尊重。尊重他
的兴趣,爱好,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专注的发展自己的爱好。
3、独立思考行动: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真是有自由宽松的环
境下,通过专注的工作,慢慢养成对实物的感知,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逻辑关
系,从而对事物,能有自己的看法,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策略性的表达自
己的看法。
总体,是一本很好的书,讲述的是思想,是精神。掌握这种精神,为自己的
孩子,制定一个规则,在规则内,让他自由的成长。
爱和自由读后感10
“当给儿童自由时”是《爱和自由》这本书自序的第一句话,看完全书后,
回头再看这句话有很多感想。
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
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
自由的选择。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
用各种事例充分讲解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作
者在全书的快结束部分,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
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但作者
没有对蒙氏思想提出创造和提升,也没有结合时代和国情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实
践,还是停留在对蒙氏思想基本技巧的尊崇和仿效上。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作者所谓的“爱
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
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
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
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
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
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
和放弃。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0:1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78707198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爱和自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爱和自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