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延伸教案
D
天天气变暖了,下雨了,种子就开始发芽了。
五、活动延伸:一起种种子
教师:“我们大家都明白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你们想不想亲手种下
种子?”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到自然角每人尝试亲手种一粒种子,体验
播种的乐趣。在教师的帮助幼儿为自己种下的种子贴上名称标签,插
上记录表,以方便平常的照料、观察、记录。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的电话》教案
设计意图
《春天的电话》是一则童话故事,用小动物打电话的形式向幼儿报
告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和春天万物的美好景象。选取《春天的电话》这
一教材是因为:
1.故事结构简单,语句重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识特点。动物形象鲜
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通过游戏,既能激发幼儿观察春天变化的兴趣,又能通过学习掌握
电话内容达到练习说话的目的。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并说出知道春天的基本特征。
2.说出故事中的对话,能够分角色进行表演。
3.懂得与同伴之间要相互友爱、关心。
【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外出找过春天。
2.多媒体课件。
3.小熊、小松鼠、小白兔、小青蛙、小公鸡等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师:“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我们去郊游吧。”
听开火车音乐进活动室。
2.师:“轰隆隆”打雷了,冬眠的小熊被吵醒了。(出示小熊)它揉揉
眼睛,推开窗户往外一看:“啊!春天来啦!”
春天是大地有什么变化?(请幼儿回答:春天的特征)
3.小熊可开心了。它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朋友们。那小熊会用什么
办法告诉朋友们呢?(请幼儿回答:打电话)
二、分段欣赏故事,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1.提问:“小熊给谁打电话了?小熊对小松鼠说了什么呢?”
小熊连忙拿起电话给小松鼠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12345,
“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吧。”
2.提问:小松鼠给谁打电话了?小松鼠对小白兔说了什么呢?”
小松鼠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白兔打电话,得
儿得儿拨电话号码,23451,,“喂,小白兔。你好!春天来了,山坡上
的草绿了,快出来吃草吧。”小白兔说:“好的,谢谢你!再见!
3.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小白兔给谁打电话了?小白兔对小青蛙说了
什么呢?小青蛙是怎么说的?
小白兔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青蛙打电话,得
儿得儿拨电话号码,34512,“喂,小青蛙。你好!春天来了,河里的
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现在小女孩请起立,请你们来做小松鼠。小男孩就坐着,请你们来
做小白兔。我来做小青蛙,我们一起来打电话吧。好吗?叮铃铃叮铃
铃电话响了。小松鼠说……小白兔说……小白兔听了电话,知道春天
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青蛙打电话,叮铃铃叮铃铃,小白兔说……小
青蛙说……你们表演的真棒!现在女孩子请坐下,请你们来做小松鼠。
男孩子请起立,现在请你们来做小白兔。我来做小青蛙,我们再来一
起来打电话吧。好吗?(先女孩做小松鼠,男生做小白兔进行练习,
再交换一次角色进行练习,教师一直做小青蛙,师:小青蛙知道春天
来了,那它会给谁打电话呢?(幼儿回答)让我们接着往下听。
4.小青蛙给小公鸡打电话说了什么?小公鸡是怎么回答的?
小青蛙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也拿起电话给小公鸡打电话,得
儿得儿拨电话号码,45123,小公鸡吗,春天来了,地上的虫子爬出
来了,快出来捉虫子吧!
5.提问:小公鸡给小熊打电话说了些什么?小熊是怎么回答的?,
小公鸡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也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
51234,给小熊打电话:“喂,小熊吗?春天到了,山上的花开了,
快出来采花吧。”小熊说:“好的,谢谢你!再见!”
现在谁愿意上来做小青蛙、小公鸡和小熊?下面的小朋友请和我一起
来讲。你们表演的太棒了!(分成3组,以三角形的形式站好。第
一个幼儿戴头饰。)
6.师:小熊听了电话,高高兴兴来到了外边,看见大家都出来了。它
对小公鸡说:“谢谢你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春天来了。”小公鸡指指小
青蛙,小青蛙指指小白兔,小白兔指指小松鼠,都说:“是它先给我
打电话的,应该谢谢它。”小松鼠指着小熊说:“我们应该谢谢小熊!
是它第一个给我打电话的!”
小熊听了,连声说:“不用谢,不用谢!”
三、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请幼儿欣赏。
四、幼儿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学说故事的对话。
五、教师小结,对幼儿渗透教育。
教师小结:故事里的小动物们都愿意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给好
朋友,懂得互相关心、团结友爱。你愿意关心、帮助朋友吗?你会怎
么关心、帮助朋友呢?我们班的小朋友颜浩咳嗽,没来上幼儿园,
我们拨通颜浩家的电话号码,关心一下好吗?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
小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帮助朋友们吧。
附故事
故事:春天的电话
“轰隆隆!打雷了……”。
睡了一个冬天的小黑熊被惊醒了,揉揉眼睛,打开窗户往外一看:
“啊,原来春天来了!”他连忙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1,
2,3,4,5,“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
玩玩吧!”
小松鼠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2,3,4,5,1,“喂,
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草吧!”
小白兔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3,4,5,1,2,“喂,
小青蛙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雪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小青蛙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4,5,1,2,3,“喂,
小公鸡吗?春天来了,地上的虫子爬出来了,快出来捉虫子吧!”
小公鸡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5,1,2,3,4,“喂,
小黑熊吗?春天来了,山上的花开了,快出来采花吧!”
设计意图: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周
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正是引导幼儿探索周围事物和
景象的好时机。这首诗歌明快清新、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让孩
子感受到语言的美和春天的美丽变化。可以借机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
的兴趣,进而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语言和意境的美,学会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3、感知春天的美景,培养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观察周
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会朗诵诗歌。
2、难点:发展幼儿仿编诗歌的能力。
【篇二: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摇篮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
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4、教师指图
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
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
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
表演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
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
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
自的摇篮)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d、
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
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
爱。2、表演游戏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
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
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
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四、仿编诗歌。“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诗歌记住了,那大家想不
想当回小诗人,自己编诗歌呢?”首先结合课图片,引导幼儿仿编,
然后幼儿自选一种宝宝的卡片,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并请个别幼儿
将自己编的诗歌说给大家听。最后请幼儿将宝宝卡片贴到相应的摇篮
处(背景图片)让宝宝好好睡一觉。
请谁来帮忙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特征及习性,想象并讲述他们能为人们做的事。
2.对动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兴趣,增进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⑴小明开了一家动物服务中心,真稀奇,小朋友知道动物服务中心
是什么吗?
⑵小朋友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呢?
2.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⑴讲述故事第一部分提问:老爷爷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帮小明老
板想想请什么动物来帮忙?
⑵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小姑娘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帮小明老
板想想请什么动物来帮忙?
1
⑶讲述故事第三部分提问:叔叔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帮小明老板
想想请什么动物来帮忙?
⑷讲述故事第四部分提问:年轻妈妈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帮小明
老板想想请什么动物来帮忙?
3.引导幼儿想象,创造性地讲述。还有许多小动物想为我们做一些
事情,你们有困难吗?想请谁来帮忙呢?为什么?
4.欣赏ppt,一起说说其他小动物的本领。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你们的想法和想请的小动物朋友画出来吧!
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小猪变干净了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清洁,勤洗澡有利于身体健康。2、乐意早成人的帮助
下尝试学习自己洗澡。3、会随着音乐有表情地进行游戏活动。活
动准备1、小猪、小兔、小羊、小猫、小猴木偶各一个。2、个二
中毛绒小动物若干,小毛巾每人一条。3、歌曲猪小弟变干净了磁
带。活动过程一:
出示一幅草地图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画,看看有什么?让孩子说老
师对孩子的话提升,例如:孩子说草地,老师可以说绿油油的草地,
你说会有什么小动物来玩呢?出示小猪,看看小猪怎么了?很脏,他
想出去找朋友,走着走着,觉得全身上下痒痒的,很难受。他找了棵
大树来蹭痒,,蹭呀蹭呀,不行还是不行他又找了块石头来蹭痒,蹭
呀蹭呀,(让孩子学一学)还是不行很不舒服。小猪到底怎么了?它会
找到朋友吗?
二:讲故事1、小猪走呀走呀,碰到了小兔。小猪说:“小兔,我们
俩一起做游戏吧,小兔说:哎呀,你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小兔
走开了。小猪往前走碰到了小羊,小猪说小羊我们俩一起做游戏吧,
小羊说:“哎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小羊也走开了。小
猪继续往前走,碰到了小猫和小猴在做游戏,就走上前说:“我和你
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小猫小猴一起说:“哎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
去洗洗吧!他们都走开了。请你们说说小猪为什么没有找到朋友?小
猪没有找到朋友很伤心,听到朋友们的话后,他会怎样做呢?小猪来
到河边,“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洗呀,洗呀,搓呀,搓呀,洗掉了身
上的脏东西,真舒服呀!小猪变的干干净净了,小猪又出来了,大家
都来和它做游戏了。2、欣赏音乐表演《猪小弟变干净了》,进一步
理解故事内容。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你们经常洗澡吗?洗澡后有什
么样的感觉?如果不洗澡,会怎样的?为什么要经常洗澡?不洗澡
身上会有汗臭味,洗澡会让身体更舒服、更健康。尤其是夏天天气热,
出汗多更要天天洗澡。3、生活模仿洗澡先洗头,洗头时闭上眼睛,
不让水流进眼睛里,然后用毛巾把头发,脸擦干净,接着用洗浴液
再脖子、肚子、腿、脚等处搓搓,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干毛
巾把身体擦干净。播放音2
乐,幼儿进行模仿。
活动延伸:为幼儿提供头饰,,放在表演区进行角色表演。
自行车上的“娃娃”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雨天独特的意境。
2、学习词语“水淋淋”“亮闪闪”“漂漂亮亮”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观察过雨中骑车人穿雨衣赶路的情景。
2、挂图自行车上的娃娃3、语言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教师;滴答滴答,下雨啦!那么,雨中的人们是什么样子呢?教师:下
雨啊是有很多人穿雨衣,那么,他们穿的寓意的颜色都一样吗?都有
些什么颜色呢?教师出示挂图:你觉得这些骑着车穿雨衣的人像什么
呢?(如:他们像不倒翁、像木偶)教师总结:他们穿着颜色的雨衣,就像
一个个红娃娃、绿娃娃、黄娃娃、紫娃娃,真有趣。教师:请你听一
听散文诗自行车上的娃娃
2、教师结合挂图朗诵散文诗,右耳倾听并理解。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式的内容。教师:老爷爷为什么会变成一
个“灰娃娃”呢?(因为老爷爷穿上了灰色的雨衣.。)教师:那么,在这首
散文诗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教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词语
“水淋淋”“亮闪闪”“漂漂亮亮”
4、朗诵散文诗,感受雨中意境教师:现在我们来念念这首有趣的散
文诗。教师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朗诵散文诗。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自由朗诵散文诗。2、请家长
在下雨天带领幼儿穿雨衣去户外感受雨天的意境。3、开展绘画活动
“穿雨衣的人”,引导幼儿画穿各种各样雨衣的人。猜谜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谜语的特点,引起对猜谜语的兴趣。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按物体的主要特征来猜谜语。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
能力
【活动过程】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对猜谜的兴趣。
1、出示两只盒子,提问:每只盒子里都装着一样东西,不能看,怎
么猜出里面的东西呢?
2、告诉幼儿,老师要给大家念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是讲一样东西,
但儿歌中不讲出这样东西的名称,只讲出它的样子,用处或者是它
的颜色,声音和其他特点,这样的儿歌叫谜语。
3、提醒幼儿仔细地听,听完后把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猜猜是什么
东西。
二.幼儿学习猜谜语。
3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东西。(1)教师朗读谜语:小小游泳家,
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2)先请幼儿想一想,猜
一猜,猜出的幼儿到老师耳边来讲。(3)再次朗读谜语,并解释谜
语。(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理解)(4)再请幼儿猜。(有意请能力
中等及稍差的幼儿)(5)教师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谜语内容,帮
助幼儿掌握猜谜的方法:第一句是讲小青蛙的爱好,第二句是讲小
青蛙的叫声,第三句是讲小青蛙的住处,第四句是讲小青蛙的本领。
(6)小结(巩固掌握谜语的特点):儿歌中的四句话都和小青蛙有
关系,说出了小青蛙的爱好,声音特点和本领。但儿歌中并没有“青
蛙”两个字,而是让小朋友猜,这就是谜语。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东西。(1)教师朗读谜语:看看像块糕,
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2)教师解释“沾水”的含
义。(3)请幼儿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师耳边说出来。(4)教师在
桌上准备一盆水,再准备一块肥皂,一块方积木,一只小纸盒,请一
名幼儿到前面来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请大家评评他猜得对不对。
(5)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谜语,并请幼儿一起告诉老师谜语
讲的是什么东西(6)提问:你们怎么会猜出是肥皂的?(鼓励幼儿
大胆地表达想法)(7)小结:这四句话中虽然没有肥皂这两个字,
但把肥皂的样子和特点讲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
了。
3、老师再请幼儿猜一则谜语,要求幼儿猜出来后不要用嘴讲出来,
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来。
(1)教师念谜语:一个宝宝,圆头圆脑;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
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2)猜到的幼儿就去找。(教室内放若
干只皮球)(3)找到的幼儿可以拍一拍,讲一讲,这个谜语说出了
皮球的什么特点?(4)提问:你们为什么找皮球?除了皮球还能猜
别的吗?
三、分组活动:猜谜语1、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围坐成一个小
圆圈。要求幼儿在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听完后动脑猜。猜出来后,
小组内幼儿相互讲讲为什这样猜。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理解
力差的幼儿理解谜语。3、教师每次朗读一则谜语,幼儿猜出后,就
出示挂图,指导幼儿看看,讲讲。教师共提供三则谜语:丁零零,
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红眼睛,白皮袄,长
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身上穿着花花
衣,两只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采花蜜。活动延
伸: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则谜语,并请爸爸妈妈写在纸
上交给老师,让大家一起来猜。《看花灯》
活动目标:
1、通过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念唱儿歌,感受春节看花灯的热闹场景。
2、愿意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声音响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首先,引导幼儿回忆以往过年看花灯的经验,说说自己看过的花灯,为
后面的活动做一个热身。
1、请幼儿回忆以往看花灯的热闹场景,引出主题。
教师: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去看花灯,你们喜欢看吗?你看过什么样的
花灯?
4
(二)基本部分
然后请幼儿欣赏儿歌中说到的花灯图片,说说各种花灯的特点,并引
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为后面学习儿歌打下了基础;
接着由欣赏儿歌、学习儿歌,初步感受春节看花灯的热闹场景。
1、欣赏花灯图片,说说每种花灯的特点。
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将各种花灯的特点表达出来。
2、教师朗诵儿歌,帮助幼儿创设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片,边感受儿歌中说到的各种花灯的特
点,理解儿歌内容。
(2)通过图片,幼儿跟着教师学习朗诵儿歌,感受春节看花灯的热闹场
景。
可以分小组或分男女生反复朗诵儿歌、记忆儿歌,不断激发幼儿学习
儿歌的兴趣。还可以请幼儿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提醒幼儿声音要
自然、响亮。
太阳和小鱼
活动目标:
(1)了解太阳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理解故事,大胆猜测并讲述故事的情节。
3、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一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
一猜猜太阳小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出示太阳小时候的图片)
一瞧,这张照片是太阳公公很久很久以前,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拍的。告
诉你们一个秘密,他小时候是个懒惰、贪睡的孩子。一天傍晚,太阳娃
娃打起瞌睡来……
(2)阅读理解故事
①出示太阳掉下水的图片。
一“扑通”一声,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你看到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看图讲述)一太阳就这样沉到海底呼噜呼噜地睡着了。太阳在
海底睡得可舒服了,可是岸上的人们却急坏了,这是为什么?
②观看录像,理解、讨论。
一如果没有太阳,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一看录像,你看到没有太阳,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一是呀,太阳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没有太阳也就没有了生命,所以得
赶快把太阳叫醒。③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出示人们救太阳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完整讲述。
一着急的人们聚在一起想办法,商量着怎么把太阳弄上来。我们来看
看他们想了些什么办法,这些办法成功了吗?
④小鱼救太阳。
5
【篇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变废为宝】
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变废为宝,我是小小环保卫士
中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
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
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中班的语言活动《变废为宝》恰恰来源于生活,
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看图与讲述中懂得环保节约中区的
趣味,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幼儿园教育纲要》中
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
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且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
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能力。”结合纲要要求,在本次活动中让幼儿大胆的表述故事内容、
扮演故事角色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令儿童理解什么叫做“变废为宝”,并让小朋
友们意识到废品回收再利用的神奇之处,增强小朋友爱护环境、环保
节约意识。
2、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令儿童学习新词汇:“开心”“智慧”“漂亮”“变
成”“迫不及待”等,令儿童学会用“……你能帮帮我吗”“……对……
说……”“……变成……”说句子。
3、通过角色扮演和课程延伸,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变废为宝”增
加课堂在趣味性,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小朋友在认识更多词
汇的同时加强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常见废品的图片,用ppt展示
2、写有“树爷爷”“旧纸杯”“易拉罐”“塑料瓶”“苹果核”的头饰
3、废旧一次性纸杯、塑料瓶、剪刀、彩笔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
师:老师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呀?
生:想!
师:传说在一个古老的森林里,住着一位充满着智慧的树爷爷,他
长得高高大大,顶着一片茂密的、绿油油的树叶,他的脑袋里装着许
许多多的智慧和方法,他能把被人们丢弃的物品重新变成有用的、受
人喜爱的东西,
在垃圾站的旧纸杯、易拉罐、塑料瓶和苹果核知道这个消息后,非
常的开心,他们手拉手跑出了垃圾站,飞奔去森林里寻找树爷爷,想
让树爷爷把他们重新变成有用的物品,不被丢弃。
终于他们找到了树爷爷,旧纸杯迫不及待的对树爷爷说:树爷爷,
你能帮帮我吗?易拉罐也对树爷爷说:树爷爷,你也帮帮我吧!塑料
瓶和苹果核也跟着说道:对呀,树爷爷,我们都被人们丢掉了,您帮
帮我们吧,把我们变成有用的东西!
树爷爷微笑着说,别着急我来帮你们!树爷爷拿出剪刀,在易拉罐
身上剪出了一扇小门,把易拉罐挂在自己的树枝上,把它变成了一个
小房子;拿出铲子在土地上挖了个坑,把苹果核种了下去,对苹果核
说,你明年就会变成一颗苹果树的。又用针在塑料瓶的瓶底扎了几个
小孔把它变成了喷水壶;又拿出彩色的画笔在白色的纸杯上画了一座
小房子,把它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装饰品。
2、引导幼儿学习和理解故事内容
1)在这个故事里,都有哪些废品呢?(答:有纸杯、易拉罐、塑料
瓶和苹果核)
2)他们都对树爷爷说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学习句子“……对……
说……”)
旧纸杯对树爷爷说:树爷爷,你能帮帮我吗?
易拉罐对树爷爷说:树爷爷,你也帮帮我吧!
塑料瓶和苹果核对树爷爷说:对呀,树爷爷,我们都被人们丢掉了,
您帮帮我们吧,把我们变成有用的东西!
1)他们分别在树爷爷的帮助下变成了什么呢?
引导小朋友们答(同时教会了小朋友用……变成了……):纸杯变成
了装饰品,易拉罐变成了小房子,苹果核变成了苹果树,塑料瓶变成
了洒水壶。
3、角色扮演
按照幼儿的自由意愿分配角色,分别带上相应的头饰,让幼儿根据
自己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将大致的故事内容表演出来。
4、活动延伸拓展
请儿童动手用彩笔在纸杯上画画,把纸杯变成漂亮的装饰品,带回
家给爸爸妈妈看。告诉儿童,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废旧的物品(展
示废品图片),请小朋友们像树爷爷一样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还可
以把其他废品变成什么呢?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23:4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769901984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活动延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活动延伸.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