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天论原文及翻译
《荀子·天论》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著作,其主
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下
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天论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
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
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祅
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
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
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
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
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
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
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
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
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
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
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
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
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
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
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故大巧
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
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
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和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为
守道也。
大意
本篇论述天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段文字中荀子指出,自然的运行
是有规律的,它无所偏袒。顺应这个规律就吉祥,违背它就有灾凶。
所以智者、圣人只考虑世间之事,只考虑如何顺应自然,而不去考虑
怎样改变自然规律。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
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
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
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
乱,治乱非地也。《》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
之。”此之谓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
人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
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若
夫志意修,德行厚,智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
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
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
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
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
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
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祅则可畏也,楛耕伤稼,耘耨失,政险失民,田
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祅;政令不明,举错不时,
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祅;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yín乱,则父子
相疑,上下乘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祅是生于乱,三者错,
无安国。其说甚尔,其菑甚惨。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祅,
可怪也,而不可畏也。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
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
而不舍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
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
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大意
国家的治乱与自然界没有关系,天地自有其规律。君子也象自然
界一样,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并时刻遵循;小人只计功利,变化无常。
事实证明,可怕的不是天,而是世人的种种违背礼义道德的举动(人
袄)。因此,荀子反对那些祈求天神的迷信仪式。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
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
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
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大天而思之,敦与物畜而
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
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
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
之情。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
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乱生其差,治尽其详。故道之
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
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
也。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
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
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有后而无先,
则群众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
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
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大意
作为国君应该重礼尊贤,这样才可以做天下之王。放弃人的作用
而时刻关注天的'变故,是不符合万物的实际情况的。治理国家要遵循
经过历代检验过的、今天仍然存在的治政原则。在这段文字中,荀子
提出了“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
用之”的著名观点。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23:2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755601983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天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天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