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鸡排是合成的长期食用损伤肝肾
近日台湾媒体披露,无骨大鸡排几乎都是将鸡肉质较差的部位取下碎肉,再添加肉胶、肉精
等物,形成一大块“人造鸡排”。长期食用会对肝、肾造成负担。昨日,记者走访大连市场
发现,部分市面出售的鸡排也用鸡肉泥合成,批发价每根最低仅1元钱。
背景新闻
台湾大鸡排多为人工合成肉
近日,台湾媒体报道部分不良商家销售的大鸡排几乎都是人工合成的,相关人士在镜头前
演示了大鸡排的制作过程,将鸡身上肉质较差的部分剔除下来,混合一些鸡胸肉,剁成肉泥,
再添加淀粉增加肉泥黏性,搅拌成肉球,加入调味料,制成肉饼,下锅炸制后即形成了大鸡
排,从外表上几乎分辨不出鸡排的成分。
这种人工合成的大鸡排可以制成盘子大小,台湾媒体报道称,有些商家为了增加肉质的口
感和味道,还会添加一些肉胶、肉精,而为降低成本,甚至会选用含抗生素的老母鸡肉,如
果长期食用会增加人体肝、肾负担。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予以转载。
小吃摊位:街头炸鸡排很受欢迎
昨日上午,记者在大连街头发现,很多路边摊和临街小店都经营炸鸡排、炸鸡柳等快餐和
小吃,在奥林匹克广场地下商场,一家快餐店摆放着一排鸡排半成品,经过炸制后做成鸡排
饭。“我们这些鸡排都是从市场上直接批发的,具体什么成分,我们也不清楚。”一位销售
人员说,他们从来没听过“人造鸡排”的说法。
在西岗区某小学门前,记者看到,有摊贩也在销售炸鸡排,每根售价在3元钱左右,鸡排
颜色粉红,被压成长条肉饼。“我这是从市场买回来的半成品,已经加工过一次了。”该摊
贩告诉记者,这种鸡排很受学生欢迎,但具体如何制成,他们也不了解。
本地市场:合成鸡排售价仅1元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西南路熟食品市场,在市场的生鲜摊位里,有商贩销售生鸡排。“这
些都是鸡腿肉,去骨、摊开,裹上面包粉就可以做成鸡排。”一位商贩表示,这种鸡排价
格每斤在5元钱左右,而在市场上常见的鸡排都是熟食品。
记者随后来到熟食品专区,有几家摊位销售鸡排、牛排等半成品,上面已经裹上了面包粉。
在一家柜台前,记者看到鸡肉制品大概分成几种,一种是鸡胸排,呈圆饼状,每片售价在2
元钱左右,最贵的是圆饼形的鸡腿排,每片售价近4元钱。“这两种是做汉堡的,这都是纯
肉,不是肉泥。”该商贩又拿出一份鸡肉泥制成的鸡排,“这种便宜,一片大概1.5元吧,
直接炸着吃。”该商贩说,一般路边炸鸡排都用这种半成品。
“鸡腿肉、鸡胸肉做成的鸡排肯定贵,便宜的鸡排不知道用的什么肉,但不可能是鸡腿和
鸡胸。”在另外一家柜台前,一位商贩告诉记者,一些学校小吃摊用的炸鸡排每片批发价
1元钱,记者在鸡排的外包装上看到,配料栏标注成分为鸡肉、淀粉及调味料。“这些鸡排
是半成品,厂家已经调制好味道,只要一炸就可以直接吃。”该商贩说,是不是肉泥制成
的,一眼就能看出来,随后拿出几种鸡排给记者比对,价格较高的鸡排基本呈现出鸡肉原本
的形状,而肉泥制成的鸡排,都被压制成长条圆片。
专家说法
长期食用问题鸡排损伤肝肾
“其实市面上很多自制汉堡也用肉泥混合制成的鸡排和牛排。”昨日记者采访到一位营
养学家,他表示这种做法主要来自于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比如洋快餐的牛肉汉堡也都使
用肉泥。”该营养学家认为,这种肉泥制成的鸡排、牛排不能称之为“人造肉”,正规企业
在生产时注意肉质安全,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但一些街边小吃的鸡排安全则需要市民警惕。“消费者不能监督生产源头,这些鸡排究竟
是如何制成的,只有通过企业自身和相关部门的把关。”该营养学家认为,不排除有黑心
企业使用病死鸡及鸡肉的边角料加工鸡排。“肉鸡饲养基本都会使用抗生素,有些激素类物
质会残留在躯体末端,如果长期食用这些用边角料制成的鸡排,对人体的影响会很大。”该
营养学家表示,激素和抗生素在人体长期积累可能会影响儿童发育,给人体肝肾功能带来损
伤。
相关链接
如何分辨“人造鸡排”
从外观上看,人造鸡排的形状比较规则,大多呈圆饼形,肉泥制成后会用淀粉或其他增加
黏性的添加剂来定型。而纯鸡排的形状不太规则,经过处理和炸制后仍呈现出原有的肉块形
状。“人造鸡排”的口感相对松软,撕开的鸡排看不到鸡肉原本的纹路,而纯鸡排口感紧实,
鸡排撕开会出现鸡肉的纹路。首席记者王博文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22:4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732121980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制鸡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制鸡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