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安全知识
一、基础知识
1、什么是电磁辐射?它对人体有害吗?
电磁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的物理现象。电磁辐射与电
磁污染是两个概念,极其过量的电磁辐射才会造成电磁污染。
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
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
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小区变电房、地铁列车、电气火车以及
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
射源。
人们之所以会对电磁辐射产生种种疑虑,最根本的缘故是对它不甚了
解。其实人类一直都生活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
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它星球也从外层
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虽然普遍存在,但绝大多数情况
下并不可怕。日光灯、电视机、电脑、手机、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都
有电磁辐射,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家用电器,但却并未因为使用它
们而使身体受到了伤害。
2、移动基站的电磁辐射情况?
根据我们对温州、杭州、宁波、台州4个地区近60个基站监测结果
来看,除个别装在平顶楼上的基站,由于天线安装位置较低(一般低于2
米,有的省管理办法规定不得低于2.5米),使楼顶个别点超标外,绝大
部分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完全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当距离基站10米开外时,辐射强度小于1微瓦/平方厘米。
3、电视机等常用电器的辐射强度与基站辐射的对比
根据国家标准,基站的电磁辐射强度均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当距
离基站10米开外时,辐射强度小于1微瓦/平方厘米。
普通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的辐射强度为(正面紧贴显示屏)50微瓦/平方
厘米,背面紧贴机壳的辐射强度为40〜50微瓦/平方厘米;台式电脑显示
器正面的辐射强度为40微瓦/平方厘米;背面的辐射强度更是高达10微瓦
/平方厘米。
可见,仅从辐射的强度考虑,基站的辐射与电视机辐射相差无几,远
远低于台式计算机显示器背面的辐射强度。
4、移动基站对居民健康有无影响?
1.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
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
度标准分为二级,一级标准即为安全区,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
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
何有害影响。二级标准为中间区。目前移动基站的电磁辐射均符合国家一
级标准(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即为安全区,该值也是我们环保标准的管理
限值,也即是某一公司单个基站的贡献值)。
2.移动基站天线高度均在35至55米,而电磁波在空中传播衰减很快。
有测试表明,发射功率为20瓦的大功率基站,其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
是0.6微瓦/平方厘米,远低于40微瓦/平方厘米的国家
标准。其次,当电磁波穿过一般砖墙时衰减到1/4,而穿过带钢筋的墙体
要衰减到1/1左右。因此,将基站天线建在一般住宅楼顶时,住宅内的
居民是绝对安全的。同时,高楼楼顶的基站电磁波主要向水平方向传播,
在垂直方向的强度几乎为0,换言之,楼下住宅的信号强度是最小的,辐
射也是最低的。此外,建筑物及树木等对电磁波均有一定的阻挡作用,金
属如铝合金门窗对电磁波有良好的屏蔽作用。
5、手机信号强度与电磁辐射的关系?
常见的GSM手机在9和18MHz额定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2瓦和1
瓦,由于每个手机在进行通讯时只有1/8个频道连线的使用时间,因此实
际使用功率比输出功率小8倍。
现行技术标准允许手机功率进行分阶调整(现阶段,手机辐射标准正
在报批,还未有正式标准),通常GSM9(GSM18)手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在
2瓦到3.2毫瓦(1瓦到1.6毫瓦)之间,视通信状况随时改变。一般信号
强度高时输出功率低,电磁辐射小;信号强度低时输出功率高,电磁辐射
随之增强。这时,应拉出天线,可改善通话品质,减少辐射。手机辐射的
强弱还与手机制造商的生产技术有关,不同制式、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
手机,辐射强度有差异。如诺基亚3310的最大电磁辐射强度为30微瓦/平
方厘米;而诺基亚8250的最大电磁辐射强度为50微瓦/平方厘米。同时,
手机处于不同状态时的电磁辐射也不同。接通瞬间手机辐射会增强,这是
因为刚接通时,信号传输系统尚不稳定,处在最大发射功率状态,也是相
对辐射最强的时候;其后,手机辐射迅速降低并保持在稳定状态。
二、危害与防护
1、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
各波段的电磁波虽然本质相同,但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与物质的作用并
不相同。它们照射生物机体时,可引起生物组织不同程度的生物物理和生
化的变化。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致热效应、非致热效应。
1)致热效应
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
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致热效应是指人体在高强度的电磁波下,吸收辐射能量,在体内转化
为热量,产生生物反应。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射频电磁场方向变化很快,
使得人体内的极性分子迅速发生偶极子的取向作用,产生热量。在取向过
程中,偶极子与周围分子发生碰撞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此外,当电磁场
的频率很高时,机体内的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将在其平衡位置振动,也将
电能转化为热能。
总之,致热效应产生的方式主要包括:(1)生物组织在高频电磁场中,
由于极性分子反复快速取向转动而摩擦生热;(2)传导电流生热;(3)介
质损耗生热。
2)非致热效应
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
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
也会遭受损伤。非致热效应是不引起体温变化的低强度作用下出现神经衰
弱及心血管系统机能紊乱。对于交变电磁场,其生物活性随波长减小而递
增。而作为电离辐射的X射线和Y射线被机体吸收后,会从原子水平的激
发或电离开始,继而引起分子水平的破坏,如蛋白质分子的破坏、DNA键
断裂和酶的破坏等,又进一步影响到细胞水平、组织器官以至整体水平的
损伤等。
3)微波对生物体的危害
微波是高频电磁波,频率约在3MHz〜3GHz的电磁波称为微波,对应
的波长范围为1米至一毫米。一定剂量的微波作用于生物体可产生致热效
应,由此给生物体内的不同部位带来相应影响。
微波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照射方式、照射剂量等因素有关。短时间、
小剂量照射,可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长时间、大剂量照射,可加强
抑制过程,尤其以头部作用最明显。大剂量微波的作用,可影响自主神经
的调解功能,引起血液循环、呼吸频率的变化及皮肤和直肠的变化。
大剂量的微波辐射,可引起肺部极度充血,血管剧烈扩张,肺泡上皮
脱落并有血液经毛细血管涌入肺泡腔,造成肺出血、水肿,可致死。但小
剂量的微波对肺的炎症有一定治疗作用。
经常受微波照射的妇女可有月经不调、哺乳期泌乳不足。对于男性,
当微波辐射使睾丸温升超过35r时,精子的产量即明显减少或停止。
对于人的眼睛,当微波的功率密度大于10mWcm-2,小于3mW
cm-2时,能使眼晶体产生可恢复性的损害。当功率密度大于3mW
cm-2时产生不可恢复性损害。
大剂量微波反复辐射皮肤会出现凝固性坏死,肌纤维与横纹模糊不清。
皮肤、肌肉在小剂量微波的辐射下,没有明显组织学变化。
2、对电磁辐射区内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推测或检测到射频功率密度超过50^W/cm2的区域,应认为是电磁辐
射潜在危险区。
(1)人员容易误入的危险区域应设有警示标识。除非有紧急情况,凡
经计算或用场强计测量超过50^W/cm2的区域,不允许人员在未采取防护措
施的情况下进入。
(2)应防止大功率信号发生器在试验过程中放电,因为它将对其周围
区域内产生大于50^W/cm2的电磁辐射。在做此类操作时,应用假负载或其
它吸收材料吸收其输出能量。
(3)应利用保护用品使辐射危害减至最小。必须保证在发射天线射束
区内工作的维护人员穿好保护服装。
(4)应该禁止身上带有金属移植件,心脏起搏器等辅助装置的人员进
入电磁辐射区。
(5)应给受到辐射源,电磁能和高压装置辐射的人员作定期身体检查。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21:3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686651975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辐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辐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