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村晚

更新时间:2023-03-09 21:22:42 阅读: 评论:0

专利技术转让-小学课外读物

古诗村晚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毕业赠语)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1《村晚》

难点名称

理解古诗《村晚》的大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通过有朗读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具有一

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这首诗中,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

说,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关于儿童的诗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2、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

震。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雷震一起去欣赏乡村傍晚的景色。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出示课件: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一、理解古诗大意

1、《村晚》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村晚:乡村的傍晚。

由此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2、试读全诗,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词义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1)出示: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词意:

陂(bēi):池岸。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漪(yī):水中的波纹。

句意: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2)出示: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词意: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句意: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二、再读古诗,感受韵律

(一)整体感知

《村晚》一诗形象地描写了一幅青草池塘、山衔落日、牧童晚归的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学习第一、二句

1、出示第一、二句诗: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两个“满”字突出了池塘景色的生机勃勃。

“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

“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3、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你感受到什么?

水草丰美,生机勃勃。

4、“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远山落日。

5、“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落西山的状态。(出示图片理解)

6、“寒漪”指的是让人感到寒意的的水面波纹。

7、“浸”是倒映在水中的意思。

8、这两句诗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的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非常幽静美丽的画面,为后两句

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9、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四句

1、出示第三、四句诗: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牧童”是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

3、“横”描绘出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的悠闲状态。(出示图片理解)

4、“信口”将牧童吹笛时随心所欲的状态展现了出来。

5、交流:读了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余晖中,一个牧童优哉游哉地横坐在牛背上,他手拿着短笛,随意地吹着不成调的曲子,是那样

的自在惬意。

6、从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你感受到牧童的什么性格特点?

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7、这两句诗将牧童调皮天真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耳目一新。

8、指导朗读。

三、梳理知识结构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景美优美恬静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人乐天真可爱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陂(C)A山坡B池塘C池塘的岸

寒漪(B)A寒冷的涟漪B带有凉意的水纹

2、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

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

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

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小结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

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

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喜爱和赞美之情。

村晚

教学背景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古诗所描写的情景又都与儿童有关,反

映儿童生活,我校是乡村学校,学生可能有着相似的亲身经历,符合学生的心理,

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的共鸣,进而在阅读古诗中获得感知,并加以模仿,发展了

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漪”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3、根据注释和借助插图,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4、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道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师:九岁,十岁的你们,正处在美好快乐的童

年时期。那就说说你们生活中的童年吧。看!你们多么开心,那么活泼可爱。出

示课件2。

2、谈话引出作者。

让我们看看古时候宋代诗人雷震他看中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呢?出示课件3。

作者介绍: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二、朗读古诗。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首诗,注意古诗朗诵的节奏,停顿的技巧,体会怎么读出

诗的韵味,感受诗的韵律美。出示课件4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1、会读生字:yi

2、会读诗句:注意把这首诗的韵脚“陂、背”读得清晰、响亮。

3、据说从古到今,描写儿童生活题材的诗很少,村晚就是其一,尤为珍贵,

是诗中名篇,我们应多读。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扣紧诗的题目,正确、

流利的诵读,为理解古诗的大意做好铺垫。

三、理解诗题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诗题《村晚》,出示课件5

村:乡村;晚:傍晚。诗题“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有的诗题直接

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只要读懂诗题的意思,我们就能初步感知全诗的主要内容。

四、明诗意,想诗境

那么怎样读懂诗句的意思呢?基本方法是借助文中的注释,结合课文插图理

解;还要抓住关键字进行组词来理解,通过想象把理解到的语言文字进行形象的

转化,生动地在脑海中呈现。出示课件6,大家看,古诗旁边有注解,下面还有

插图,我们可以利用注解和关键字组词的办法来帮助你理解诗句。

1、我们来看第一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出示课件7

结合注释说一说“陂”是什么意思。(池岸)想象一下两个“满”字分别是

什么满了?是什么意思?(青草茂盛;池水高涨)两个“满”字使我们仿佛看到

了小草生机勃勃的景象和池水满塘的美景。诗句意思: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

池水灌得满满的。

2、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出示课件8

“漪”是什么意思。(水中的波纹)“衔”、“浸”又是什么意思?(口里

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淹没、倒映。)山衔落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日落景

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浸”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形象。

这句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画面?(看到了落日挂在山头、倒映在水中的情

形。)诗句意思: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

池水波纹中。

3、第三句“牧童归去横牛背”,出示课件9。“横”是什么意思,(横坐)。“横”

字写出了牧童可爱调皮的形象。诗句意思: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

4、第四句“短笛无腔信口吹”,出示课件10。“腔”、“信口”分别是什

么意思。(曲调;随口)“无腔”和“信口”两个词语使一个天真活泼,顽皮可

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诗句意思: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5、我们看,整首诗描绘了乡村傍晚的景色,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乡

村晚景图。

【设计意图】诗句的理解,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

古诗,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入情入境,体会其

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五、读古诗,悟诗情

1、出示课件11。你们看,诗的一、二句诗人即景而写,描绘乡村的晚景多

美啊!三、四句因人而发,描写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自在呀。于是勾起了人无限

的遐想,特别是牧童骑在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自得,让人无比向往。整幅

画面,是那样悠然人乐,人与大自然显得那样和谐,看出诗人对田园生活多么的喜爱和向往。

2、我们读出诗人那种喜爱和向往之情吧,也请你试着背诵这首诗吧。出示

课件1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反复

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

课后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出示课件13

1、请把《村晚》一诗的内容讲解给父母听并背诵这首诗。

2、根据古诗《村晚》的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七、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内容。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品读释疑

(一)从军行

[唐]王昌龄

1.品读: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選望玉门关。提问: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图画?

2.品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提问:从后两句中我们能体会到将土们的什么感情?

3.讨论交流

提问:第一首诗前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意境?

(二)[宋]陆游

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品读: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提问: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2.品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提问:从“又”字可以体会到在金统治区的原宋朝百姓的什么感受?

3.讨论交流。

提问:这首诗描写景物有何特点?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

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裏阳向洛阳。

1.提问:诗歌的前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提问:诗歌的后四句是实写还是虚写?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二、拓展延伸

根据诗歌题材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要鉴赏诗歌,把握诗人的情感,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充分的了解。同一题材

的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若能判定一首诗的题材,便可快速把握这首诗的感

情基调。如,送别诗多写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边塞诗多写思乡之情或建功立业的

愿望等,写景诗多赞美祖国山河。

三、课文主旨

《从军行》通过描绘边塞地区开阔荒凉的景象,表达了成边将士奋不顾身、誓死

杀敌的豪情壮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诗人对沦陷区百姓

的同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收复大好河山、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

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与悲愤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

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以及想要回乡的急切心情。

四、当堂检测

(一)为下列黑体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打“V”。

1.却看妻子愁何在

【却】A.但,表示转折

B.回头

妻子

A、妻子和孩子

B.男子的配偶

2.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

A.青年时期

B指春天

(二)精彩赏析。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黄沙”“百战”“穿”等词中我

们能体会到环境的艰苦、战争的残酷和时间的漫长;从“终不还”一词我们能体

会到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心

2.“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望”字写出了“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

盼之情;“又”字表达出诗人对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悲愤之情。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诗人“涕泪满衣裳”,一是因为朝廷收复了失地,二是

因为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重返故乡了。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昼、稚”等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耘、桑”

等4个生字,区别并正确认读多音字“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童真童趣。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激

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感受童趣。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感受古诗魅力。

教学过程

一、解题意,知作者

导语:同学们,童年是一首歌,歌唱着我们的快乐。童年是一部

书,记载着我们的酸甜苦辣。古人的童年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

一起看一看吧。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三首》,板书课题,提醒

学生,书写要规范。

1.解题意

“四时田园杂兴”是什么意思?四时,是指春夏秋冬。田园,这

里泛指农村。兴,指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杂兴,指随兴写来。“四

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指: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

品。

“稚子弄冰”,稚子是什么意思?弄冰的“弄”又是何意?稚子

指幼稚、天真的孩子,弄,就是玩的意思。

“村晚”即乡村的傍晚,这首诗的内容也就是乡村的傍晚看到的

景象。

学习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题目的意思,这样可以让我们刚好

地理解诗意。

2.了解作者背景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

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课件出示:

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

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请同学们看资料对作者更深的了

解。

相比较范成大来说,杨万里想必大家更熟悉一点,我们以前学过

他的一首诗《咏柳》,谁来介绍一下杨万里。课件出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

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

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

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

一代诗宗。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

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同学们,我们只有对作者生平深入地了解,才能和作品对话,和

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

二、读古诗,赏韵味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看一看古人的童年到底是怎

样的,都有哪些好玩的事情。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教师重点强调难读的字词,多音字“供”的读音

要读准。

2.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读古诗,不但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1)根本教师划的停顿符号练读。

(2)指名读,学生愿意读哪首诗就读哪首,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

(4)再次指名读,齐读。

例: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都可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明诗意,悟诗情

1.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借助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2)小组交流,将自己理解的诗意,讲给你的同位听。

(3)全班汇报交流。

(4)师生配合,理解诗意。

教师说出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快速说出诗句。教师开始可以依

次说出诗句,接着打乱顺序说,让学生真正明白诗句的意思。

2.诗配画,画配诗。

(1)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选择一幅自己感觉最有意思的画

面。

(2)让学生用语言描绘出“看”到的画面,其他同学给这幅“画”

题诗。

3.再次有感情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板书设计

解题意知作者

读古诗赏韵味

明诗意悟诗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21:2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681621974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诗村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诗村晚.pdf

上一篇:rop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古诗村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