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书笔记3000字
【篇一:《孟子》读书笔记5000字】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
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
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
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孟子》一共七篇,梁惠王章句、公孙丑章句、滕文公章句、离娄
章句、万章问句、告子章句、尽心章句。主要内容两方面,一为孟
子与国君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之道。
对于道本体、个人自修自立的探讨,在七篇当中所占篇幅较之《论
语》少许多。而更多的是放在王道政治的阐述上,这是孟子政治哲
学思想的中心。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
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的真实写照。
孟子提出,实施道德政治,“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子思在《中庸》中提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
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八字,可以作为孟子王道政治的本源,
“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
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
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这
也是儒家一贯观点,《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王道中
心为仁和义,由仁义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
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其旨在教导国君,心怀天下,
与民同甘苦,“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与人为善,推行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实现“龙行一步,百草沾恩”。而霸道政治,是当时各国君及如
苏秦、张仪等说客倡导的路线,苏秦、张仪之流擅长谋略、纵横之
术,唯利是图,追求的是眼前的权和利,这种思想所以被当时执政
者所接受,和战国时期周朝衰微,朝纲紊乱、道德伦理堕落,诸侯
之间相互征伐,弱肉强食的世道风气分不开。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乃至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大原则,都是“内用黄
老,外示儒术”,春秋战国时期,以力假仁称霸之风极盛,真正为仁
义而发动的战争,如商汤之征“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
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
大旱之望云霓也。”不复得见,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也只做佳话,
供世人流传。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说:“《春秋》之书战
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讎;奈何以
《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王道与霸道,这两条路线,看起来
针锋相对,但若于利的角度来看,可找到共同点。
王道求大利、长远的利,霸道求小利、眼前的利。“天下熙熙皆为利
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浓于酒,有谁不想酣畅淋漓的喝几杯。
实行王道,推行仁政,为的是利泽众生,济天下利,求万世名;讲
修身,行仁义,图的是个人自适。是人就有离苦得乐的思想,圣人、
高僧清心寡欲,“帚影扫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和修养,
我想也不完全否定七情六欲,毕竟真佛只说家常,《中庸》讲: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河。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备焉。所以为圣人,就是“致中和”,能明
心见性。并非绝对的无欲无求,“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你看,连神仙也有所求嘛!故圣人是不会违背人情事理的,《论语》
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些都是对人
性的肯定,而后来的心学派代表人王守仁,更是提出天理即人欲的
思想。足见,人活一世,要么功名富贵,要么修身养性,终有所图,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贤又何尝不是?有多少人能跳出三界外,
不在无形中!
孟子提出的许多政治学观点,都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诸如:“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等
等。君臣之道,五伦之首,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
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
仇”。于君,当“以君命将之,再拜稽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
子九男事
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
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于臣,则“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
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
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
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这即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
忠。”
孟子对君子的诠释,延续了儒家一贯思想。做君子,为仕之道,“仕
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
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
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
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修身之道,“仰不愧于天,俯
不怍于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君子以
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
人者人恒敬之”,“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君子有终
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鱼,我
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
果,惟义所在”。交友之道,“友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
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
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与《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同)。事亲之道,“不
以天下俭其亲”,“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
不可矶也。”
好事半从苦中来,欲修得此番功夫,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
志,“君子之志于道,不成章不达”。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
苦寒来的吃苦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有正视过错的勇气,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论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孟子也说“古之君子,
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
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
辞。”
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
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
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
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
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
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
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
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
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
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
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
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
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
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
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
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
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
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
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
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
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篇二:《孟子》读书笔记_5000字】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
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
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
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孟子》一共七篇,梁惠王章句、公孙丑章句、滕文公章句、离娄
章句、万章问句、告子章句、尽心章句。主要内容两方面,一为孟
子与国君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之道。
对于道本体、个人自修自立的探讨,在七篇当中所占篇幅较之《论
语》少许多。而更多的是放在王道政治的阐述上,这是孟子政治哲
学思想的中心。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
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的真实写照。
孟子提出,实施道德政治,“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子思在《中庸》中提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
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八字,可以作为孟子王道政治的本源,
“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
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
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这
也是儒家一贯观点,《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王道中
心为仁和义,由仁义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
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其旨在教导国君,心怀天下,
与民同甘苦,“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与人为善,推行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实现“龙行一步,百草沾恩”。而霸道政治,是当时各国君及如
苏秦、张仪等说客倡导的路线,苏秦、张仪之流擅长谋略、纵横之
术,唯利是图,追求的是眼前的
权和利,这种思想所以被当时执政者所接受,和战国时期周朝衰微,
朝纲紊乱、道德伦理堕落,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弱肉强食的世道风
气分不开。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乃至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大原则,都是“内用黄
老,外示儒术”,春秋战国时期,以力假仁称霸之风极盛,真正为仁
义而发动的战争,如商汤之征“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
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
大旱之望云霓也。”不复得见,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也只做佳话,
供世人流传。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说:“《春秋》之书战
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讎;奈何以
《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王道与霸道,这两条路线,看起来
针锋相对,但若于利的角度来看,可找到共同点。
王道求大利、长远的利,霸道求小利、眼前的利。“天下熙熙皆为利
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浓于酒,有谁不想酣畅淋漓的喝几杯。
实行王道,推行仁政,为的是利泽众生,济天下利,求万世名;讲
修身,行仁义,图的是个人自适。是人就有离苦得乐的思想,圣人、
高僧清心寡欲,“帚影扫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和修养,
我想也不完全否定七情六欲,毕竟真佛只说家常,《中庸》讲: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河。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备焉。所以为圣人,就是“致中和”,能明
心见性。并非绝对的无欲无求,“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你看,连神仙也有所求嘛!故圣人是不会违背人情事理的,《论语》
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些都是对人
性的肯定,而后来的心学派代表人王守仁,更是提出天理即人欲的
思想。足见,人活一世,要么功名富贵,要么修身养性,终有所图,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贤又何尝不是?有多少人能跳出三界外,
不在无形中!
孟子提出的许多政治学观点,都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诸如:“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等
等。君臣之道,五伦之首,孟子曰:“君视臣如手
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
如寇仇”。于君,当“以君命将之,再拜稽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
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
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于臣,则“居下位而不
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
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
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这即是“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孟子对君子的诠释,延续了儒家一贯思想。做君子,为仕之道,“仕
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
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
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
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修身之道,“仰不愧于天,俯
不怍于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
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大
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君
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
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大人者,言不必
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交友之道,“友者,友其德也,不可以
有挟也”,“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
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与《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同)。事亲
之道,“不以天下俭其亲”,“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
而怨,是不可矶也。”
好事半从苦中来,欲修得此番功夫,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
志,“君子之志于道,不成章不达”。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
苦寒来的吃苦精神,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有正视过
错的勇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论语》子贡曰:“君
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孟
子也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
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
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
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
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
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
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
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
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
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
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
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
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
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
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
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
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
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
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
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
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
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
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孟
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
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
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
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
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
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
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
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
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
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
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
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
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三)专心有
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
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
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
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
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
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科学原则。孟子主张专心致志
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
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
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
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
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
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
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
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
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一日暴(曝)之,十
【篇三:孟子读书笔记字数5000+】
读《孟子》有感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相传孟子是
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
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
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
“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著书,
〈〈孟子〉〉七篇就是其中一本著作。
看〈〈孟子〉〉一书,文气磅礴,真真如滔滔黄河,一泻千里,万
里长江,白浪滔天,可谓流传千古,泽被后人。虽然其文讲究格式
和修辞,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的精神修养和思想。对孟子周游
列国,游说诸侯采纳他的政治主张的实际行动和为自己的远大抱负
所付出的努力深感敬佩;在敬佩之余,自己也受到了鼓励和获得了
动力,对孟子的思想与现代人的思想不谋而合之处,亦无比惊讶;
对孟子在说服力和口才也一样向往。
组成孟子思想的主体是伦理学思想。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植
根于伦理学思想的沃土上。
论理学,也可以说是社会关系学。就家庭关系方面,我感悟最多。
孟子对“孝”的理解,也并非后来儒教所形成的对“孝”的严格要求那
么异化色彩浓重。孝悌在“礼”的形式上表现为“亲亲”和“从兄”,但
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在〈〈万章章句(上)〉〉中,孟子极口
夸耀舜对父母的“孝”所表现出的“怨慕”的态度,认为“大孝终身慕父
母。”也就是说,“孝”不能只体现在行为上,更要体现在心里。只体
现在行为上,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亲洽,那就是“养口体者”一类;
真正的孝应当“事亲若曾子”那样地“养志”(〈〈离娄章句
(上)〉〉。
交友作为社会关系学之一,同时也是我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探索、学
习的社会关系之一。孟子在〈〈万章章句(下)〉中说:“不挟长,
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他主张应以
“德”为重而“不可以有挟”,应该注重自我品德修养。
相对于伦理学思想,孟子的哲学思想主要讲的是仁政。
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孟子?滕文公上》说孟
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话既包括了他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了他
的政治思想。他讲人性本善,是为他的仁政理论提供哲学上的依据。
这是对孔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孟子讲人性本善,是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说起的。《公孙丑上》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
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
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
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就是说,这种不忍人之心,每个人都有。既然人人都有,也就人
人都可行不忍人之政。如此推论下去,自然可以得出人人都可以成
为尧舜的结论。《告子下》就说: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
诸?孟子曰:‘然。
既然人皆可以为尧舜,则当时的诸侯自然都可以成为圣君,都可以
推行仁政了。
孟子言必称尧舜者,是以尧舜孟子的哲学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理
论基础。时代的仁政为标准的。但尧舜时代的仁政究竟是什么样子,
孟子未必清楚,他只是虚构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而且说得相当具
体。例如《梁惠王上》讲到发政施仁的时候,他说: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
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
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孟子所谓仁政的一个
理想轮廓。
这一套理想虽多属虚构的,但也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当时的现实是: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面对这样的现实社会,
孟子才构想出一套不忍人的仁政来。
孟子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够忧民之忧,与民同乐。
这是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在孟子的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孟
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
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
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
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
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
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
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
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
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
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
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以驳论为主要的论证方法。
它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是
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的重要著作。全书
35000字,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不仅是一部儒家的经
典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同时它也是儒家经典。《孟子》一书是“拟圣而作”,它既吸收《论
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的一些特点。在《孟
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仁是儒家学说的中心,孔
子常讲仁很少讲义,孟子则仁义并重,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义”。
汉文帝时把《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各置博士之
官,叫“传记博士”;《孟子》被视为辅翼经书的传记。两汉时,
《孟子》已和《论语》并列。到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命毋昭裔楷书
《易》、《书》、《诗》、《议礼》、《周礼》、《礼记》、《公
羊》、《谷梁》、《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刻石;宋
太宗又加以翻刻,这是《孟子》被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
时,理学家朱熹在《礼记》中取出《大学》和《中庸》两篇,认为
是曾子和子思的作品,与《论语》、
《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于是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了。
语言的高度形象化,是构成《孟子》散文形象性的极其重要手段。
孟子不愧是我国古代的语言巨匠之一,《孟子》首先给人的印象是,
明白晓畅,深入浅出。例如,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的一段话: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
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
利兵矣。”(《梁惠王上》)
精炼准确是《孟子》语言的另一特色。例如,孟子劝说梁惠王不要
好战时,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
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
民父母也?”(《梁惠王上》)
这好像是一幅画卷,把2000多年前社会阶级对立的情景再现于我
们眼前。《孟子》还特别注意细节的精工镂刻。有一次,孟子和齐
宣王谈论管理国家时,他问齐宣王:“假如一个国家的政治搞不好,
做国君的该怎么办呢?”宣王被逼得无话可说,《孟子》一书对这种
窘境,只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七个字,既不写脸色,也不记言语,
只用了一个“顾”字,真是画龙点睛。这一描绘,把宣王理屈词穷,
只好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的心理活动,暴露无
遗。
孟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他的散文创作,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所以《孟子》一
书,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以上是我对〈〈孟子〉〉一书的一些理解。这些理解也许是舍弃荦
荦大者的偏见,因为这仅仅只是我的理解、看法而已。总之,孟子
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
同样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份遗产。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
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
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
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孟子》一共七篇,梁惠王章句、公孙丑章句、滕文公章句、离娄
章句、万章问句、告子章句、尽心章句。主要内容两方面,一为孟
子与国君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之道。
对于道本体、个人自修自立的探讨,在七篇当中所占篇幅较之《论
语》少许多。而更多的是放在王道政治的阐述上,这是孟子政治哲
学思想的中心。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
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的真实写照。
孟子提出,实施道德政治,“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子思在《中庸》中提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
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八字,可以作为孟子王道政治的本源,
“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
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
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这
也是儒家一贯观点,《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王道中
心为仁和义,由仁义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
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其旨在教导国君,心怀天下,
与民同甘苦,“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与人为善,推行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实现“龙行一步,百草沾恩”。而霸道政治,是当时各国君及如
苏秦、张仪等说客倡导的路线,苏秦、张仪之流擅长谋略、纵横之
术,唯利是图,追求的是眼前的权和利,这种思想所以被当时执政
者所接受,和战国时期周朝衰微,朝纲紊乱、道德伦理堕落,诸侯
之间相互征伐,弱肉强食的世道风气分不开。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乃至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大原则,都是“内用黄
老,外示儒术”,春秋战国时期,以力假仁称霸之风极盛,真正为仁
义而发动的战争,如商汤之征“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
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
大旱之望云霓也。”不复得见,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也只做佳话,
供世人流传。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说:“《春秋》之书战
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讎;奈何以
《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王道与霸道,这两条路线,看起来
针锋相对,但若于利的角度来看,可找到共同点。
王道求大利、长远的利,霸道求小利、眼前的利。“天下熙熙皆为利
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浓于酒,有谁不想酣畅淋漓的喝几杯。
实行王道,推行仁政,为的是利泽众生,济天下利,求万世名;讲
修身,行仁义,图的是个人自适。是人就有离苦得乐的思想,圣人、
高僧清心寡欲,“帚影扫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和修养,
我想也不完全否定七情六欲,毕竟真佛只说家常,《中庸》讲: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河。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备焉。所以为圣人,就是“致中和”,能明
心见性。并非绝对的无欲无求,“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你看,连神仙也有所求嘛!故圣人是不会违背人情事理的,《论语》
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些都是对人
性的肯定,而后来的心学派代表人王守仁,更是提出天理即人欲的
思想。足见,人活一世,要么功名富贵,要么修身养性,终有所图,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贤又何尝不是?有多少人能跳出三界外,
不在无形中!
孟子提出的许多政治学观点,都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诸如:“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天时
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等
等。君臣之道,五伦之首,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
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于君,
当“以君命将之,再拜稽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
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
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于臣,则“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
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
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
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这即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对君子的诠释,延续了儒家一贯思想。做君子,为仕之道,“仕
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
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
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
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修身之道,“仰不愧于天,俯
不怍于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
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大
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君
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
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大人者,言不必
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交友之道,“友者,友其德也,不可以
有挟也”,“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
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与《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同)。事亲
之道,“不以天下俭其亲”,“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
而怨,是不可矶也。”
好事半从苦中来,欲修得此番功夫,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
志,“君子之志于道,不成章不达”。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
苦寒来的吃苦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有正视过错的勇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孟子也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
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
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
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
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
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
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20:5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663271972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徒善不足以为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徒善不足以为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