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生儿黄疸,以后别让医院懵了咱
嫂子前几天给哥哥生了个7斤4两的小帅哥。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但是宝宝
出生第三天,呕吐过一次之后就全身发黄。医院直接就叫转到儿科,我们还没上到六楼的
儿科,宝宝的皮肤就恢复正常了。手续都办好了,就让宝宝多进行几天光疗也不错。但是
医院之后的举动让我们很无语,检查这乂检查那的,感觉他们就是把我们当傻子一样要
着玩。他们总是把病情夸大,让家长紧张,一下有说要抽血化验啦,一下乂要做脑部CT
啦。幸好家里有小孩有黄疸的经历,大姑退休前乂是区医院妇产科的,要不肯定让他们那
帮没医德的医生得逞了。
希望宝宝早点出院,不要让嫂子难受了,不要让大家担心了。
大家一起来了解新生儿黄疸是什么,省得以后被医院懵。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
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
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
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
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
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类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活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
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
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活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mol/L
(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活胆红素不
到204^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
的误诊或漏诊。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活胆
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乂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
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
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
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新生儿黄疸是
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
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
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乂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那么,怎么区
分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呢?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活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
K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mol/L(15mg/dl)即为正常。另外,
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一股在一个
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肤变化,通常还乂哭乂闹乂拒奶,这
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
发核黄疸,后果非常严重。
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鉴别诊断》
(1)溶血性黄疸:(嫂子是O型血,哥哥是A型血,宝宝是A型血)溶血性
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
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
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
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
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
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
黄疸,且逐渐加重。
(2)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蠹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
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蠹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蠹和乙型肝炎病蠹感染
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蠹、EB病蠹、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
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乂出现
持续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
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乂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
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
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
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
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乂上升。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
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
体、风疹病蠹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蠹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
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
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临床症状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十,巩膜亦可黄染
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
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
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十、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
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人们常常简单地把黄疸病看作就是皮肤发黄,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皮肤发黄只是
外表现象。正常人体血液里含有一定量的色素物质,叫做胆红素,如因生理和病理原因
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增高,皮肤、眼白等处就会发黄。
第一,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
的。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
性黄疸就届于这一类,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进展很快,皮肤呈现金黄
色。当血里的胆红素超过20毫克%时,胆红素就可能进入脑细胞,十扰脑细胞的正常活
动和功能,引起核黄疸,威胁新生儿的生命。目前对严重黄疸虽已有了较好的治疗方法,
但要取得理想的疗效,还必须在发生核黄疸前及时抢救。家长在观察黄疸程度时,应注意
选择天然光线充足的地方,并反复多次察看有否加重。对黄疸进展迅速的新生儿要及时就
医。
第二,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由于肝细胞发炎或肝细胞内缺少
一种酶,或这种酶活力低,就不能很好排泄胆红素,如患新生儿肝炎或败血症等。出生一
周内的新生儿产生生理性黄疸,就是因肝脏酶活力低下这个原因。有的婴儿吃了母乳也会
引起这种类型的黄疸,因为母乳内含有一种具脂肪成分的孕酮物质。婴儿哺乳后,这种
脂肪成分很快被脂肪酶分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
它可以增加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而导致黄疸,但婴儿是健康的。以上情况都称为
肝细胞性黄疸。
第三,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
起黄疸。我们称它为阻塞性黄疸,如新生儿胆道闭锁、胆汁粘稠等。
新生儿黄疸应做的检查
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
不超过171〜205^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mol/L(15mg/dl),以后逐
渐恢复。凡蛋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
脐血〜24h〜28h3〜7d
足月儿<42.8(2.5)<102.6(6)<128.3(7.5)<205.2(12)
早产儿<42.8(2.5)<136.8(8)<205.2(12)<265.5(15)
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治疗
西医药治疗
1光照疗法:(这是最普遍的疗法,家里哥哥及堂哥家的小孩都用过光照疗法)新生儿
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
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剂量:5——6mg/kg/日
光照治疗
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
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中药治疗(宝宝光照治疗了三天黄疸值还没降到正常水平,医生就建议做什么脑部
CT,我们去签字同意做了,第二天乂通知我们去签字做什么肝功能,心电图。我们火了!
把我们当白痴耍呀!坑爹的医院,当天我们就强制性出院了。然后老妈抱着去找中医,拿
了搽的药和吃的药,现在宝宝准备满月了,彳艮健康。所以说医院都喜欢夸大事实,喜欢
坑人。有些时候是不用理会他们的。)
1、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
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桓子、大黄、黄苓、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
药治疗,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型一
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
生石膏、炒桓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
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桓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
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
2、瘀滞型黄疳可见面目及全身发黄,黄色较深且晦暗,并逐渐加重,身体消瘦,饮
食减少,大便浦稀,并伴有皮肤出血而见瘀斑瘀点等,中医认为此为热
邪深入,伤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疗要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中药可用柴胡、赤芍、
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川写、佛手、陈皮、茯苓、山药、鸡血藤等药物。
脾湿型黄疸的小儿皮肤发黄,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无华,体质消瘦,乏力纳
少,大便浦软,四肢欠温,治疗可用健脾化湿、和中之法,中药可用茵陈、白术、十姜、
党参、山药、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剂等。
3、现代的中药制剂茵桓黄口服液,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桓子、黄苓、金银
花,已经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安全制剂,被广大患者接受。轻中度黄疸,
每次5ml,2-3次/日;重度黄疸每次5ml,2-3次/日联合光疗。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方
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
【新生儿黄疸症状】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身热,头痈厌食,恶心呕吐,胃脂
不适,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黄,眼睛及周身发黄。
【新生儿黄疸治法】活热利湿
【新生儿黄疸方药】茵陈10克,桓子6克,犬黄6克,黄柏6克,郁金6
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苴仁10克,宵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新生儿黄疸按语】本方症为黄疸,届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饮食
不洁,湿热熏蒸,症状表现为厌食油腥,脱腹不适,大便色白,皮肤发黄。故治以茵陈蒿
汤加味,疗效尚稳妥。本方采用茵陈、桓子、黄柏、滑石、苴仁活利湿热;宵皮、川朴、
炒三仙、砂仁调气化滞;大黄、郁金逐热散瘀行血退黄。全方组方合理,共奏活热利湿退
黄之效。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症状】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
弦数。
【新生儿黄疸治法】活热利湿,调气活血
【新生儿黄疸方药】宵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
茜草9克,绿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新生儿黄疸按语】本方症为黄疸性肝炎,实热型,湿热郁于肌肤,气不得运,
血不得行,胆汁外溢,以致皮肤巩膜发黄。对于此类黄疸,医生除常用宵黛、紫草、乳香
等活解热蠹,活血化瘀药退黄外,还常用绿茶来降转氨酶。名老中医认为,绿茶主治肝胆
湿热,有活肝、醒脑、祛湿、利水、退黄之功。
湿邪内蕴,肝脾失和
【新生儿黄疸症状】皮肤、巩膜发黄,色泽晦暗,尿黄染尿布,大便色浅黄,
稀粘不成形,食纳不佳,舌质淡,苔白微腻。
【新生儿黄疸治法】健脾化湿,利胆退黄
【新生儿黄疸方药】生麦芽9克,茵陈15克,金钱草9克,穿肠草6克,通
草3克,黄柏3克
【用法】水煎服,茵陈后下,每日一剂,早晚三次分服。
【新生儿黄疸按语】肝胆湿热蕴郁于里,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瘀遏,浸
于肺,发于皮,则周身发黄;或由于湿邪内阻,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困阻,浸淫肌肉,
溢于皮肤。故治疗以活热利湿退黄为主,同时注意护脾胃之气,升发胃气。方以生麦芽配
伍茵陈既是此理;金钱草、穿肠草、通草、黄柏均为通利之品。对于黄疸较重或日久不愈
者,考虑湿热夹杂,内蕴与血分。血瘀不行则
黄疸日深,可用活血化瘀之品,加丹参、血竭、广角之类,多可获效。
茵陈丹参汤
【新生儿黄疸方药】茵陈15克,丹参15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取汁80~100毫升,分3~5次分服。
【适应病症】新生儿黄疸。出生后4周内的新生儿,出现目黄,身黄,尿黄。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
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
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
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
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
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活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蠹,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
严格操作规程。
轻度黄疸对新生儿具有保护作用
最新研究显示,新生儿出生后的皮肤和眼睛黄疸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可
使其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所有婴儿和成人机体内均有对抗自由基的保护机制,最新研究提示婴儿体内的
胆红素对其有保护作用,这种色素是一种抗氧化剂,使新生儿表现为轻度黄
疸。新生儿轻度黄疸届生理性,但出生后体内胆红素水平较高应予重视,注意
是否有病理情况发生。
胆红素是由于衰老的红细胞和机体内含血红素的成分崩解所致,当血中
积累的胆红素超过肝脏向肠道排泄的量时,即出现黄疸。众所周知,过多的胆红
素对婴儿有害,但出生后胆红素轻度升高的原因尚不明了,健康婴儿出生后1
周血中胆红素水平可升至15-20mg/dl,但重度黄疸(胆红素>25-30mg/dl)如不治疗将导
致脑损伤。重度黄疸的治疗包括光疗,蓝光照射可使胆红素变为容易从尿中排出的复合物。
为了解出生后胆红素轻度升高的原因,Snyder博士及其同事利用体外实验阻断
产生胆红素的酶,并将该组细胞暴露于自由基环境下,结果发现没有胆红素的细胞受到
损害并死亡,而能产生胆红素的细胞在自由基作用下仍能存活并传代。胆红素在机体内可
循环产生,可很好地对抗自由基。至于为何婴儿的胆红素水平高于成人,可能与新生儿需
适应外界变化较大有关。既往研究也提示适当水平的胆红素可减少中风、癌症和心肌梗塞
的危险,也许有朝一日可将胆红素作为增进健康的药物进行应用。
编辑本段预防高危儿发生黄疸的措施
对低体重儿、窒息儿、母婴血型不合者以及其它容易发
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
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
适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
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后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2)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
不能有效的将问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问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届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2.挤压乳腺
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还可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
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
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届于生理现象,2〜3周即可消失,
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3.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活淡,所以有
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其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
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
杆菌、白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
病蠹。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
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
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届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5.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作用。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
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其它
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6.脱水热误为感染
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4天有一过度性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度C
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若补足水份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不需治
疗。有人误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7.新生儿脱发
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
病态,届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不过造成
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活楚
8.四肢抖动是不是抽疯了
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常出现不自
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父母不必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
象,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
诱发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哪些?
非那西汀乙酰苯胺辛可芬新辛可芬
伯氨喳戊烷喳扑疟喳阿的平
奎宁呋喃妥因痢特灵新生霉素
金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宵霉素
头抱霉素氨苯碉苯巴比妥
水合氯醛乙醇氯仿二筑基丙醇
对氨水扬酸异烟朋1奎尼丁合成维生素K
苯月井甲基睾丸酮孕酮皮质激素
山梗菜碱西地兰蠹毛旋花子菰K苯甲酸钠
咖啡因吩喋嗪类(氯丙嗪、甲派氯丙嗪)磺胺类(尤其是长效磺胺类)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8:0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563421960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婴儿眼白发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婴儿眼白发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