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指操教案大班5篇
设计意图:
幼儿对交警叔叔很敬重,特别是他们站在马路中间指挥交通
的威武形象,为了让幼儿了解交警的日常工作,知道他们工作的辛
苦,从而对交警更加敬重,也为了进一步萌发幼儿守交通规则的意
识,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通过幼儿辐射到家庭和社会,努力创设
“人人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氛国”特设计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是
小交警》。
活动目标:
1、通过和交警交流互动,帮助幼儿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认
识一些重要的交通标志,并学习做交通手势。
2、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学习交警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的优良
品质,培养幼儿的纪律观念和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广
大幼儿的交通文明和社会公德意识,体会到交警工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邀请交警阿姨来园参与活动。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交警服装。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教师谈话,邀请交警阿姨出场,吸引幼儿兴趣。
2、交警阿姨通过让幼儿观看多媒体并提问的方式,帮助幼
儿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3、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信号。
4、让幼儿了解简单的交通手势并学一学。
5、启发幼儿探讨马路上的交通规则。
问:自行车应该在什么道上行使?自行车应该怎样过马路?
自行车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小朋友们刚才观察的都很仔细,
说的也很对。那老师还想问一问,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自行车应该
在什么道上行驶?自行车应该怎样过马路?自行车又应该遵守
哪些交通规则?那行人呢?
二、区域活动:
带幼儿到布置好的游戏情景中,请交警阿姨指导,学当小交
警并做指挥交通状。
三、实践活动:
教师和交警一同组织幼儿穿上交警服装去西环路上岗实践,
参与交通指挥,真正的当一次小交警。
活动主题:
珍惜听力,健康成长
活动时间:
2022年3月3日
活动地点:
二年级(3)教室
活动人员:
全体学生
活动目的:
通过爱耳班会活动,使学生知道爱耳的重要性,掌握爱护耳
朵的一些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东一片,西一片,隔座
山头不见面。猜不着,你再听我说一遍。(耳朵)
二、讲授耳朵结构
由外向内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
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被耳廓收集,经过外耳道传递,引起
鼓膜振动。振动波通过听小骨增大振动力量,刺激耳蜗内的听觉
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三、保护耳朵的方法
1.洗澡时,用棉花球轻轻堵住耳朵,防止水流入。
2.感冒时不要老吸鼻涕。
3.有听力的同学,听到巨响,要迅速张开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随便掏耳朵。
5.经常捏耳垂,促进内耳血液循环。
四、助听器的作用
助听器只是一种辅助装置,它能帮助人们听到声音,从而有
力的帮助人们学习语言,但不能代替人们学习掌握语言。助听器
的作用是让我们“听到”声音,而“听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听得
清楚)声音则是由大脑的语言识别中枢系统来完成的,而不再是
耳朵的功能了。
五、正确佩戴助听器
初步带助听器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先在家里这样安静的环
境下带,一天带两三个小时,每天佩带的时间逐步增加,大约一
个月左右就可以全天佩带。之后就可以去大街上等一些嘈杂的地
方佩带就没有问题了,佩带助听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
急功近利。最好是天天佩带,一方面解决您的听觉困难,言语分
辨不清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的残余听力,免受过大声
音的刺激;第三方面就是可以长时间刺激大脑神经,恢复大脑对
某些频率声音的记忆功能,提高分辨率。有利而无害!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出相应的小鸟动作。
2、喜欢玩音乐游戏。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鸟妈妈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路: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站立
不动。
游戏反复数遍。
2、听音乐找座位: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迅速
找到任意一个座位坐下。
游戏反复数遍。
3、幼儿学做音乐游戏:
教师戴头饰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小鸟,妈妈带娃娃出去玩。
幼儿听"鸟飞"音乐,做鸟飞动作,音乐停止,提醒有热找到
家(座位)。
教师变化音乐的快慢速度:
"音乐有什么变化?""音乐快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
很快乐,自由自在地在飞翔)"音乐慢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
么?"(小鸟在捉虫、休息)"音乐停止了,小鸟就干什么?"(找家)游戏
反复数遍。
活动建议
在学会做"小鸟找家"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其他
小动物的音乐,如小兔、小猫等,让幼儿听音乐做"小兔找家"、
"小猫找家"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力、
动手操作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2、难点:运用安全并科学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活动准备
1、泡泡水一瓶、吹管、用铁丝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
具、毛巾若干。
2、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
用的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吹泡泡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
课题。
二、观察、讨论活动:
1、提问:谁做过泡泡水?(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2、提问:你是怎样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3、请幼儿上来上来尝试制作泡泡水,并吹一吹。
三、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1、认识制作材料: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224
3、认识比例:1:2:2:4
4、出示字卡放在相应的数字下面:1:2:2:4
胶洗洗水
水手洁
液精
5、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科学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
精、4份水(一勺为一份)搅匀,教师吹泡泡给幼儿看。
师:在我们生活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学配方,像煮菜,盐
放多了就会咸,放少就会没味道。
师:为什么老师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因为洗洁精、洗
手液有制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
蒸发。)
四、幼儿操作:运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五、给不同形状的工具给幼儿观察,说一说,三角形的工具
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选择工具来吹泡泡,并观察
泡泡的`形状。(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六、结束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教材分析:
通过儿歌这一幼儿喜爱的文学作品作为贯穿,在念读和讨论
中认知爱护图书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爱护图书。
2、初步学习正确的翻书动作,学习一页一页翻图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懂得要爱护图书
活动难点:初步学习正确的翻书动作,学习一页一页翻图书
难点形成原因:手部小肌肉动作发展能力较弱
难点解决策略:层次递进地进行熟练练习
活动过程:
一、讨论图书破的原因
二、观察教师修补图书
1、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破图书
2、教师根据幼儿说的修补图书
三、讨论怎样避免弄破图书(结合幼儿实例进行讨论)
图书应该怎样拿,怎样放?自己看书时应该注意什么?打击
一起看书时应注意什么?
四、欣赏儿歌《小图书》
五、幼儿看图书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动作
活动反思:
《爱护图书》是大班年龄段的社会活动。我本来想达到的目
标是1.懂得要爱护图书。2.初步学习正确的翻书动作,学习一页
一页翻图书。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纲要》中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中指出“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
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来设计本
教学活动。
这是一个社会活动,“爱护小图书”是一个非常空洞的,但又
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每次的图书阅读中
似乎都会涉及到一些这方面的注意点,如何通过形象、具体、生
动的手段让大班的孩子情感产生共鸣,这是我对这个活动首先考
虑的问题,但在当我走进教室,进行活动时发现,孩子们情感不
投入,有些孩子看见老师扮演书宝宝还在那边笑,所以我们调整
了策略,通过播放录音、观察图书宝宝封面来了解书宝宝伤心的
原因,进而导入课题,同时也提高孩子观察能力。
我觉得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1.在最后可
加入修补图书的环节。2.在讨论的时候可引导幼儿多说说如何正
确翻阅图书的方法。3.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在图书架及每本图书
上都做了相对应的颜色标志,让幼儿根据图书的颜色将放到相对
应的位置。活动结束后,我们班的孩子对图书宝宝都爱护有加,
轻轻地,一页页的翻书。这个习惯还需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进行。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7:2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54187195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班手指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班手指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