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史(1)
外教育史(一)
一、中国古代教育
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1、教育起源和学校萌芽的传说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人
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通过原始的教育活动向
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的知识、经验和规范,使他们成长为人
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社会成员。(有关教育起源的理论,如生物起源
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请参考教育学原理)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
为以下几点:其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
的物质基础;其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
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其三,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
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进行教育的工具和内容,以
及进行文字教学和传授知识的社会需要;其四,国家的产生,需要专
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学校萌芽的传说:五帝时代已有大学,名为“成均”,最早见于
《国礼》、《礼记》。董仲舒第一个指出其为五帝之大学。“成均”
是当时举行宗教仪式或进行公众集会时的演奏歌唱之地,亦是实施乐
教的场所。在“成均”进行的教育活动并不以生产劳动为教育内容,
而是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的,具备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
此外,古史还有虞氏之学为“庠”的传说。“庠”是由氏族中的老者
看管的,储存氏族公共粮食的地方,亦是氏族敬老养老行礼之地。在
氏族公社中,教育青年一代的任务,通常由具有丰富生活、生产经验
的老人承担,所以痒也兼为教育的场所,具有养老和教育的双重性质。
“成均”和“庠”虽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已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
织的教育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西周的教育制度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在经济上,实行奴隶主贵族的土
地国有制;在政治上,采用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周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庶人);在思想意识上,强调遵守礼制。
①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也称“学术官守”,是西周时期文化教育的主要特
征,意思是说教育机构设在官府之中,学术和教育由官府把持。这一
现象的主要特征是:一、礼不下庶人,朝廷将各种有文字记录的典籍
文献、礼法规章,以及实施礼、乐、舞、射教育所需的器物设备,全
部秘藏于官府,由官司主管,百姓根本无缘接触,民间没有条件进行
学术活动,更无学校;二、官师合一,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
行政职员,也是学校教师;三、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一体,
教育与政事一体。学校既是施教的场所,也是国家举行重大礼仪活动
的地方。
②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
西周的学校教育体制较为完善,各种学校按照地域和主办者,可
以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
A:“国学”指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专为统治阶级上层贵
族子弟设立,按学生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等级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
周天子所设大学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亦称为“辟雍”
(或称学宫、泽宫、射宫)。其四面环水、水中间高地上,以东西南
北四个方向为参照,分别建筑四个学宫,依次名为东序(东学)、瞽
宗(西学)、成均(南学)上庠(北学)。东序教授干戈羽龠,由乐
师主持;瞽宗教授礼,由礼官主持;成均教授乐,由大司乐主持;上
庠教授书,由诏书者主持。诸侯所设大学称为“泮宫”,是三面环水
的建筑。
进大学接受教育有一定的限制,只有贵族子弟和少数经过一定程
序选拔推荐的平民子弟才能享受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内容以诗、书、
礼、乐、为重点,学大艺、履大节。
国学中的小学设于王宫的东南,王宫守卫长官师氏和保氏兼任小
学师长。小学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几个方面,实际上是关于
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学习年限
约为7年。
B:“乡学”是地方学校,设于乡遂,只有小学一级,是为一般奴
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带有初等教育性质的地方基层学校。按
地方行政区域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级别,拥有不同的名称:家塾、
党痒、州序、乡校,由司徒负责总的领导。教学内容以德、行、艺为
纲。
③家庭教育
西周的贵族子弟要先经过家庭教育,才可以进入学校学习,孩子
从可进食时就要在家中接受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的教育,五、
六岁时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以及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方位观念和
时间观念,七岁时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
途,女子接受女德教育,其教育局限于家庭之内。比较夏代、商代,
西周的贵族家庭教育已有较大进步,能按儿童年龄的发展提出不同要
求,家庭教育的过程有较明显的计划性。
3、“六艺”教育
周朝的教育内容可总称为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
数六个方面,其中以礼、乐最为重要。礼、乐、射、御属于“大艺”,
是大学课程,书、数属于“小艺”,是小学课程。“六艺”教育是西
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礼可比做政治伦理课,包括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
规范和礼仪等多方面内容。实施礼的教育旨在强化贵族子弟的等级观
念以及教化百姓服从统治、安分守己。
乐相当于艺术课,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但乐教并不是纯粹
的艺术教育,它重在陶冶人们内心的情感,使本来具有强制性的礼变
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需要,使森严的社会等级关系融化在和谐额
的情谊之中,从而增进贵族内部的团结,进而调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
阶级之间的矛盾。
“射”与“御”是军事训练课。射,是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
是指驾御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周朝能够使多个部落服从统治主要是
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为了维护统治,必须对奴隶主贵族的子
弟进行射御的训练,把他们培养为体魄强健且具有高超军事素养的保
家为国的勇士。
“书”与“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
学习。“书”是识字教育,“数”是数学、天文、历法等知识的学习。
史籍说西周已有字书,供小学文字教学之用。《史籀篇》是中国历史
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周礼·地官保氏》提出“九数”,奠定
了《九章算术》的基础。
“六艺”教育代表我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教育水平,贵族子弟
通过这种教育被培养成为贵族统治者的继承人。
㈡、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学兴起的历史背景:私学兴起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当时
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历史背景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A、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力提高,奴隶社会内部逐渐形成封建性
的生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在一些诸侯国里取得了政权,奴隶制
开始解体。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官学荒废,
学校难以维持,文化职官被迫流落四方,他们把原来秘藏于官府的典
册和礼乐之器带到民间,在社会中靠自己过去掌握的“六艺”知识谋
生。这样,原来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
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造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历
史现实,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可能性(即提供了教师和教材)。
B、“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开始兴起。在社会激烈变动时期,士
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大力推行
尊贤政策,采用“选士养士”的办法来搜罗人才。同时,新兴地主阶
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为自己服务,
因此,社会上养士之风盛行,不少人为了求得在经济政治上的发展,
争相学做“士”,纷纷从师受教,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新的教育组织机构——私学,便应运而生。(补充:所谓“士”,本
来是奴隶主贵族政权机构中的低级官吏,即“公卿大夫士”的士;又
是四民之首,即“士农工商”的士,有文、武之分。春秋以后,人们
多把社会上一批不狩不猎,不农不工,不贾不商,脱离生产劳动的人,
称为“士”。这些人多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他们四
处游说,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上异常活跃的一股势力,而且能量
极大。)
C、为了适应社会对“士”的巨大需求,不同学术流派为了宣传自
己的政治和学术主张,纷纷开办私学专门培养和训练“士”,吸引了
众多求学者。各个学派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代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
利益,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治国治民方案,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
大发展。
私学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贡献,是我国
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它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
解放出来,教育开始和政治分离。教师也不再由官吏兼任而具有较独
立的社会地位,可以随处讲学。同时,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教育内
容摆脱了官学死板、僵化的风气,与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密切的联系,
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并在私学中付
诸实践,成为当时各家私学一致遵循的原则。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扩
大到平民,使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更加广阔了。
第三、私学的发展为教育理论的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子百家
撰写的《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等著作中均包含着
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此时出现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
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专著,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基
础。
2、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历史背景:养士之风盛行
士阶层的活跃为战国时期私学和思想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广
泛的社会基础,而养士之风的盛行更促使了私学的发展和百家争鸣的
展开。首先,由于各国执政者竞相养士,使士成为受人青睐的职业。
人们竞相学做士,纷纷拜师求学。这就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另外,
无论是公室还是私门养士,往往准许某些学派团体整个寄食于门下。
这样,养士不仅壮大了各国执政者的势力,客观上还为私家授徒讲学
创造了条件。最后,养士之风的盛行也为诸子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
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与各国执政者之间不存在人身依附
关系,合则留,不合则去。因此,士具有相当的独立人格。而且各国
执政者的竞相罗致供养,也强化了士的独立意识,抬高了他们的社会
地位。所以士的思想束缚少,可以在文化思想教育领域各显其能,自
由著书论辩。于是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
诸子百家私学的现状: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
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习惯上指“九流十家”,即:阴
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
“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成为“十家”。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
系最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儒墨称为显学)。各个学派从各自的
立场出发,代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提
出了各式各样的治国治民方案,进行着多方面的理论探索。学派
之间有激烈的争论,也有微妙的相互吸收和渗透,并在这一过程中,
促进了各学派的进一步发展。
①儒家私学:
创始人:孔丘;理论核心:仁,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准则的是礼。
在教育方面儒家重视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强调教
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各种治术人才,即为求仁义可以舍
生的君子。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
孔子死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
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其中
最有影响的是以孟轲为代表的“孟氏之儒”(被视为孔子的嫡传学派)
和以荀况为代表的“孙氏之儒”。(子思、孟氏、乐正氏同属于思孟
学派)。
思孟学派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充分肯定人的主观作用
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颇有造诣,在教育史上地位重要。
(著有《大学》、《中庸》、《学记》)荀况学派提出“礼治”主张,
确认封建等级制度的天经地义,提出“性恶论”。荀况私学极为重视
儒家经典的传授,对保存古代文献做出了贡献。
②墨家私学:
创始人:墨翟(“北方贤圣人”);
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是与儒家相对立的学派,主张消弭社会
等级,建立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厚乎德行,
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贤士”和“兼士”。教育内容以生产和科
学知识为主,泛及农业、手工业生产,军事器械制造,自热科学等多
方面实用性内容。
墨翟死后,墨家分为三派: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
墨。
③道家私学:
创始人:老聃。他否定教育的作用,主张无为而治,通过无为不
争来达到社会的和谐平衡,倡导“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著有《老
子》,又名《道德经》
道家在齐国稷下发展形成著名的黄老学派,代表人物有宋钘,尹
文,环渊,接子等人。表现出积极的干事精神,使法家思想显示出或
儒或法的趋向。
庄周是道家的正宗,是他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与儒墨抗衡。
他将老子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极端,鄙弃和否定社会的一
切,追求精神的逍遥和对大自然的仰慕,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
“道”(自然无为的法则),也是道家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的目的
是培养清净无为的“善人”和超世脱俗的“真人”。他与老子并称为
“老庄”。
④法家私学:
早期代表人物:李悝,吴起,商鞅(标志法家的成熟),慎到,
申不害
后期代表人物:韩非(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李斯(将法家理论
引向实践)
法家是新兴地主阶级最为激进的思想代表,主张法治,提倡凭借
暴力求得统一,反对德化,强调君权的至高无上。这就是秦国统一六
国的指导思想。法家对传统采取否定态度,对人的价值表示轻视。
3、齐国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由齐国官方创办的一所集讲学、著述、育人
为一体并兼有政治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因设置在齐国的都城临淄稷
门的附近地区而得名(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齐国
依靠国家力量在稷下学宫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制度化的养士活动,
广收各派学者在此进行讲学、著述、育才的活动,而各个学派在共同
的相处中又相互诘难、争辩、交流,使得这里成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中
心。当时齐国统治者对稷下先生们非常优待,允许他们自由发表言论,
评说政事。因此,它也是政治色彩鲜明的咨政议政机构。
稷下学宫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
典范,为战国时代造就了
一个杰出的知识分子人才群,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和创造精神,极大的推动了整个中国先秦学术文化的发展。稷下学者
们留下的大批著名学术作品也是中国文化中宝贵的思想财富。
4、孔丘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自述成长过程
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是我们研究孔子
教育思想所依据的主要资料。
①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用于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
化,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他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
A、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尤其是在晚年完成了“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纂和
校订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B、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他的私学创办时间之长久,规模之宏大,
影响之深远,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最著名的。正是在组织私学的基础
上,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
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②“庶、富、教”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的三大要素
之一,而且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
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
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这里论说的是治国应具备的三大重要条件:庶——较多
的劳动力;富——使人民有丰足的物质生活;教——使人民受到伦理
道德教育。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相互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
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和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成效。孔子
是世界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教育家,他已初步认
识到教育是受经济制约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教育才有可能发展。
(补:在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的关系中,孔子指出通
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
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认为通过教育取得民众的信任是立国
之本,比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更重要;强调在治理国家中,教育
比政治、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在孔子看来治国治民,政治、经济、
军事、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基本的还是教育。)
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在论述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时候,提出了“性相
近也,习相远也”这一理论,指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具有决定性
的作用。他说的性是指人的先天素质,习就是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
和教育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
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人的聪明才
智也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习得。因此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
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这一理论的提
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高贵的思想,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
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不过,孔子并没有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
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这是其人
性理论的一个缺憾。
③“有教无类”
孔子通过“有教无类”这一办学方针对教育对象做了原则性的规
定。其基本含义就是:无论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
育。孔子以身作则,亲自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
广泛地吸收学生。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且出身于不同的阶
级和阶层,人品混杂。他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使得自己地私学
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有
教无类”这一办学方针地的提出,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顺
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在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
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高
尚道德和高超才能的统治人才,即从政君子。“学而优则仕”就是适
应这一教育目的而概括出的育才路线。它的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和
学习紧密的联系起来。既然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那么
学习就应该是通向做官的途径。世人只有经过教育和学习,并且取得
优良的成绩,才可以取得官职俸禄。同时,有官职的人也一定是接受
过教育并且继续学习的人。当然,孔子不可能完全摆脱“亲亲”的宗
法观念,他一方面主张“学而优则仕”,另一方面又坚持“故旧不
移”。
这一口号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地进步意义:它确定了培养统
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有力的冲击了当时“任人唯亲”的选仕制度,
为平民开拓了从政地道路;“学”与“仕”紧密相连,以学优保证仕
优,有利于改良社会政治;反应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
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论
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消极影响: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
教育地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以名利为诱饵,
使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严重的功名意识,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
心只读圣贤书”的腐儒。
⑤论教学内容
孔子用于教授的教材主要是他自己编纂整理的“六经”,比商周
时代的教育内容更加充实,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使学生们获
得多方面的知识,得到较全面的锻炼。由于孔子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
伦理道德教育,所以有关伦理教育的诗、书、礼、乐这四种科目占有
突出地位,一般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神鬼等具有
迷信色彩的内容,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形成奠定了一个良好
地开端,这是孔子的贡献。这样,在我国历史上,即使宗教传播甚盛
的时期,宗教内容也难以进入教育领域,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罕见
的。
但是孔子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也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
育,认为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
离制造了理论支持,也造成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可见,孔子私学教学内容具有三个特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
事;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
(补:《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有风、雅、颂三种类型。
风是诗中最有价值的篇章。《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又称《仪礼》,孔丘以周礼为依据,
从春秋的社会现实出发加以部分改良,编成一部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
仪规范,称为《礼》。《春秋》记载了上起鲁隐公下至鲁哀公之间共
242年的历史。有传三部:《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
秋左氏传》,对《春秋》进行阐释和补充。)
⑥论教学方法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十分深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他把
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掌握知识,进行思考
和见诸行动,简称为学、思、行。基于这种对于教学过程的认识,孔
子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然具有不少借鉴价值。现简
介如下:
A、学思结合(解决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的矛盾)
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的,他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学思并
重。首先,学是思的基础,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只有通过学掌握了丰
富的的知识材料之后,才可能进行有效地思考。其次,学必须辅以思,
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消化,从而加深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
单纯的学或单纯的思都是片面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将吸收
的实际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粗浅的抽象理
解阶段,得不到任何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而不
加思考就会迷乱不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B、启发诱导(解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他认为对
于知识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觉的思考问题,获得自己的看法,才
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他反对机械的灌输,提倡启发式教
学。
他还精辟的表达了启发诱导式教学的实施原则,即“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教学时应先让
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当他经过长时间思考后却还是想不明白的时候,
教师就应当告诉他如何进行思考,帮他打开思路;当学生对某一问题
已经思考成熟,却苦于无法表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帮助学生整理思
路,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说明。比如让学生认识一个具有四角的事物,
告知他一角而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表明学生并没有积极思考或接受
能力不够,这时就不要勉强他,也不要不厌其烦的继续讲解,否则就
是机械灌输,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C、因材施教(解决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
由于学生在性格,能力,智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孔子认为教育
学生要各因其才。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和能力的高低,进行不同的
指导。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弱点或缺点,对症下药补偏救弊。这样
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挖掘学生的优点,培
养他们的专长,避免一刀切。
(补: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
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才”,遂有“因材施教”这
一名言。)
D、由博返约(解决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
“由博返约”是孔子倡导的一种思考方法。博学是为了获得较多
的具体知识,返约是指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把复
杂的知识系统化,形成对于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核心把握。因此,
应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懂得在博学的同时以简驭繁,触类旁通。
⑦论道德教育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甚至于可以说他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整个
教学工作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礼”
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规
范;仁是这些准则和规范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凡是符合礼的道德行
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作为指导。“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最通常
的意思就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在
处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伦理关系时,孔子强调两项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忠和孝。(“忠”要求对人尽心竭力,诚实负责,在普通人之间有互
相平等的关系,在君臣之间则是不平等的关系。“孝”要求尊敬和顺
从父母,从而巩固宗法制度,维护家长地位。)孔子道德教育所要达
到的目标就是把礼、仁、忠、孝推及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
父子有孝,君臣有忠,兄弟有悌,朋友有信的美好社会。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不少进行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
许多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原则:
A、立志乐道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应当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
也就是要立志,他曾教育学生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对于一个人应当确立人么样的志向,孔子提出“志于道”,并
要求达到“乐道”的境界,即立志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念,
心甘情愿为之献身,且死而无憾。
B、克己内省
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
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为“克己”。克己的人能设身处
地的为他人着想,如有缺点错误,首先检查和批评自己
的差错,并且对别人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才能使自己
的言行达到仁的要求。
内省是指自觉得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看自己日常的所思所想所
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这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正如孔子所说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要求我们虚心学习有德行
者的善行,同时将某些人表现出的不良品德引以为戒,防止其发生在
自己身上。
C、身体力行
孔子说:“力行近乎仁”,认为努力按照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
于仁德,所以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人们将道德认识付诸实践,做到
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也就是说道德要成于内而行于外,道德认识的
真假或深浅,需要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来证实。只言不行的人不是道
德高尚的人,作为一般有人格的人,也应当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D、改过迁善
孔子认为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圣人,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有缺点和错误。对待自己所犯错误的正确态度
是“改过”,而不是掩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决心改正的
人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尊敬。
⑧论教师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以
自己的亲身体验,谈到了许多有关教师修养的意见,具有不小的借鉴
价值: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首先,
教师必须自己先学好,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前提。而且只有教师
做到“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学好是为了
教好,因此,“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无论什么人前来
请教,教师都应该毫无保留的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教师都应该
坚持教学。
B、热爱学生,无隐无私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对学生怀有
深厚的感情。他能够客观公正的看待所有的学生,对任何学生的发展
都充满信心,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得传授给他们。此外,他
不仅关心学生们品德和学业的增进,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
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使得师生感情亲密无间。
可见,对学生的关爱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C、以身作则
孔子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原则,对教师做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认
为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教师应以自己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
出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不要学生做的,自己
首先不做,所说的和所做的一致,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
5、孟轲的教育思想
①孟轲与思孟学派
孟轲,字子舆,世称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非常热爱教育事业,一生崇拜孔子,曾授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深得孔子学说嫡传。后人都把子思孟轲视为一派,这就是著名的思孟
学派。子思是孔子之孙,从孔子到孟轲,传承关系较为直接,而孟子
也俨然以“孔子之道”捍卫者自居。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劝说统治
者实施“仁政”。他建立起了儒家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并主张性善论。
②“性善论”和教育作用
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具有不学而能的“良能”
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因为人具有善性。
不过,孟子所说的善性,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纯粹而完全的道德,而
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具体是指人先天的恻
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指出仁、义、礼、智
等道德原则和规范就是发源于这些“善
端”的。“性善论”的提出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强调个体理性自
觉的“内发说”,这是孟子全部教育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教育作用: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出发,指出教育的社会
作用是“得民心”。孟子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认为要治理天下
就必须要得民心,以民为贵。而要得民心,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
更强大。良好的教育可以使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
从而拥护统治,共同维护社会的良好风俗,天下就自然实现了治理。
所以教育才是巩固统治的根本。以性善论为基础,孟子指出:教育在
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认为人虽然有先天的善性,但这
只是一种可能为善的善端,若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这种善端就会丧
失。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丧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人性
中固有的善端。孟子认为,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
以充分发挥先天的善性,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成为贤者和圣人。
③“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第一次明确的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人伦”的具体内容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意,夫妇有别,长幼有
序,朋友有信”这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在这“五伦”中,
孟子认为父子,兄弟关系极为重要,“孝”和“悌”是整个人伦道德
的核心。教导人们明人伦是为了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实现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一教育目的的提出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
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即宗法的社会――伦理的教育。
④“大丈夫”的人格思想
孟子认为世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是内在于每个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
精神境界,这些精神财富的价值远远高于外在于人身的物质财富和权
利地位。以这一观点为基础,他提出了人们应当追求的“大丈夫”的
理想人格,具体要求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要想成为“大丈夫”,首先就要具有高尚的气节,绝不向财富,贫穷
和权势妥协,时刻立足于仁义理智,只向真理和正义低头。孟子还指
出成为“大丈夫”的标准是具有“浩然之气”,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凛
然正气,是对自己行为的正义性的自觉,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孟子
以为,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可以说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了。
“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提出是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做为
一种精神象征,曾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起过巨大的激励作用。
⑤“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子指出,学习或自我修养地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
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深造要选择正确的
方法,也就是要依靠自觉追求而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通过自觉
追求而得到的知识,能牢固掌握,掌握牢固了,就会积蓄得深,积蓄
深了,就能应用自如,左右逢源了。因此,孟子主张在教学中发挥学
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深入的学习和钻研来获得自己独特
的见解。孟子认为这种“深造自得”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会将感
性的学习转化成理性的思维,从而拥有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就可
左右逢源,挥洒自如。他还教导人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即对前人留下的文献典籍,不轻信,不盲从,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有
所取舍。
6、荀况的教育思想
①“六经”传人
荀况,字卿,又叫孙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先秦儒
家最后一位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春秋战国
思想的理论总结者。他长期居住在齐国,曾是稷下学宫一位声名显赫、
威望甚高地大学者,在学宫“三为祭酒”。荀况自称为儒,当时的人
也称他是儒,他这一派儒者和孟轲一派都自以为孔丘的真正传人,但
荀况没有孟轲的幸运,没能成为孔丘的嫡传,他始终没有资格进入孔
庙。不过,在儒家经典的传授方面,荀况的作用远胜于孟轲。孔子整
理的“六经”多经荀况传授,使得先秦儒家经典能够在秦国的焚书坑
儒后得以保存,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留下了经典教科书。因此,
从学术发展史上看,荀况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②“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
在人性论问题上,荀况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生而具有好利
恶害的恶性,人的本性中并不存在先天的道德和理智,如听任人的本
能自由发展却不加约束的话,必将产生暴力,引发社会动乱。不过,
荀况并不是绝对的性恶论者,他相信通过后天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
具有恶端的人性可以得到改变,成为善的。
既然人性本恶,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呢?荀况指出,人之所以能够
为善,全靠后天的教化和个人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也。”他所说的“伪”是指人为,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
生的变化。正是以这一思想为基础,荀况提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
“化性起伪”的作用。他认为,礼义等道德规范作为一种“伪”是外
加于人的,人不可能依靠本性的发展而自然获得道德。如要将这些外
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本质的一部分,使人弃恶从善,就必须通过
长期的教育和学习。因此,荀况十分重视个人的主观努力,他相信每
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的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道德,不断变化本性,
最终放弃恶性,长迁于善了。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的发
展依靠后天的教育,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③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出于荀况礼法兼治的政治理想,他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
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风范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
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和大儒。俗儒是徒
然学得儒者外表,仅会教条地背诵儒家经书,却全然不知其用的人;
雅儒的言行已能符合礼义的精神,虽然他们拙于应对新出现的问题,
却能承认无知,显得光明坦荡;大儒是最理想的人才,不仅博学多识,
而且能以古推今,自如应对从未闻见的新事物,新问题。荀况提出教
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种德才兼备的大儒,他认为大儒是“国宝”,能
够运用所学的礼法自如治理好国家。
④以儒经为教学内容
由于荀况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所以他将教育视为
“外铄”的过程,即不断积累知识和道德,使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得到
改变过程。因此,荀况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文化知识讲授,以儒家经典
《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
导学生善于借助知识来丰富自身。他尤其注重礼乐的教育,他说:
“学至乎《礼》而止矣。”将礼视为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他曾写
《乐论》一文,指出“乐者,人情之所必不可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认为乐仕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在荀况看来,教礼可以使上下有别,
教乐可以使上下和谐,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
乐。”
⑤“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
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在这段话中,荀况指出学习是一个从
“闻见”到“知”再到“行”的过程。首先,人的学习开始于耳目口
鼻等感官对外界的接触,所以闻见是学习的起点,是获得基础知识的
来源。不同的感官和不同的事物相接触,就会形成不同的感觉,使进
一步的学习成为可能。然而,感官所得来的知识总是片面的、有缺陷
的,必须在闻见的基础上使学习向更高的理性层次发展,这就是“知”
的阶段。“知”要求人们通过思考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自如
应对从未遇到的新事物、新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最后,由思考得到的理性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性质,
它是否真的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这就是学习的最高
阶段了,也只有在此时,“知”才能真正算是“明”了。荀况所谓的
行,也同样指人的社会实践,如个人的品德修养,从政治国等。
⑥论教师
在先秦儒家诸子中,荀况是最提倡尊师的,他将师的地位与天地、
祖宗和君主并列,认为教师是治国之本。荀况指出,“礼”是最高的
社会规范,而教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他们是礼义的
化身,通过自己的施教来参与国家的治理。若没有师长的教导,人们
就会放纵本性,
行恶施暴;若有师长的教导,人们就会懂得约束本性,习礼行善。
因此,教师对治理国家起着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都应该尊师重教。
荀况甚至将尊师和国家的命运相联系,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
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正因为将教师看得如此重要,荀况片面强
调学生对老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甚至认为不依师法言行的
人都应该受到他人的唾弃。
荀况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
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
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意思是说,教师应当德高
望重而使人信服和敬重,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传授知识的能力,讲课要
有条理且不违反师法,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并合理地加以阐述。
7、墨家的教育思想
①“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世称墨子,生卒年无从确考,基本上生活、
活动在战国初年。墨子出生卑贱,曾是个精于制造车械的手工艺人。
他的思想基本代表着当时的“农与工肆之人”。他崇拜夏禹,穿布衣
进粗食,一生刻苦耐劳,以自苦为乐。墨子曾就学于儒家门下,由于
他非常反对儒家重礼厚葬的繁文缛节,认为那是“靡财而贫民”,所
以开始批评儒家,自立墨家学派。墨子是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
家的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声
势浩大。儒家和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学派,并称为“世之显
学”。“兼爱”和“非攻”是墨家思想的中心内容。
②“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墨子的政治主张是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
道者劝以教人”来建立一个平等,互助的“兼爱”理想社会。他认为
教育就是使社会实现“兼爱”的重要手段。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人
“少知义”,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导天下人“知义”,这就好比天下
人不懂得耕种,善于耕种的人就应该教天下人学会耕种,这样,人人
都能“知义”,社会自然就会和睦完善了。可见,墨子把教育看作是
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
其次,墨子十分重视教育在人性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以素
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形成和改变。墨子认为人
的自然本性如同素丝,纯净而洁白,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现实社会
中的人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德行,全是由于教育和环境对他们进行了
不同的“染色”,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必将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
教育对人性的习染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必须慎其所染,择其所染。
③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
现这一理想的人,照墨子的话说,就是培养“兼士”和“贤士”。墨
子还为“兼士”和“贤士”提出了三条具体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
谈,博乎道术。厚乎德行要求兼士具有高厚的德行,能够实行墨家的
兼爱主张,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能够不分彼此、亲疏、
贵贱、贫富去帮助和爱天下的一切人,当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毫不犹豫
的损己利人;辩乎言谈是指兼士要有敏捷的思维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
力,以便通过“上说下教”来向社会推行“兼爱”的主张;博乎道术
要求兼士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才能,可以投身到兴利除害的社会实践中
去。
墨子希望通过培养大批兼士来实现仁政德治,否定那种用人以亲
而不问贤能与否的腐败政治,清除“饥不得食”,“寒不得衣”,
“劳不得息”的社会弊端。墨子这一教育目的的提出,反应了小生产
者的平等理想。虽然在当时这种追求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但其
中包含的平等博爱的精神却是人类一笔可贵的精神遗产,启发了后世
的义侠精神。
④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墨子并不以“六艺”为主要教学内容,他更加注重科技知识的传
授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其一,墨子的教学涉及几何学、光学、力学等多方面科技知识。
《墨子》一书中就有很多关于杠杆原理,光的直线传导,小孔成像实
验的介绍。这些知识都是墨子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墨家在科技教育方
面的创造,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科技教育史上也处于遥遥领先的
地位。
其二,墨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认识方法和形式
逻辑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首先,墨家认为人的认识正确与否,需要
有衡量标准,即所谓“言必立仪”。于是他们提出了三条判断是非的
标准:第一、“有本之者”,即立论要“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也就是本之于历史的经验和知识,这是立论的根本;第二、“有原之
者”,即立论要“下原查百姓耳目之实”,根据民众的经验以广见识;
第三、“有用之者”,即立论要“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之
利”,也就是在实践中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墨子
的“三表法”表现了尊重实践,尊重民众意愿的进步性,具有朴素的
唯物主义思想。其次,墨家强调必须掌握思维和辩论的法则,即形式
逻辑。墨子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首先提出了“故”、“类”的概念,
提出“察类明故”的命题,要求运用类推和求故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墨子认为,事物的类是由事物的故(内在根据)决定的,如果两个事
物具有相同的故,那么他们也就属于同一类。学习这种逻辑思维方法
可以使学生的言谈合乎道理,能够说服他人,战胜论战。
⑤主动、创造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墨子提出了一些与儒家截然不同的观点:
首先、墨子不同意儒家“拱己以待”的教育方法,他认为这是一
种听任无知和错误泛滥的消极方法,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虽不扣
必鸣”——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的上门去教,积极地向
人们宣传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墨家的这种强行说教的教学方法虽
然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动,却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准备状态。
其次,墨子还反对儒家所主张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认
为应该“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对古
代好的东西应该继承,而在今天则应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
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既反映出墨子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表现了他
重视创造的学习与教育方法。
最后,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
法的,他十分注意在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墨子所说的量力
要求有两方面含义:其一,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不可同时进行多方面
的学习。其二,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力而教,深者深求,
浅者浅求,该增者增,该减者减。量力方法的提出,表现出墨子对于
教学规律的把握。
8、道家的教育思想
①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道家认为人类历史是倒退的,所谓文化、道德和智慧的产生发展
的过程正是人类不断堕落的过程。文明带给人类的只有罪恶,社会越
是文明就越多罪恶。要想从堕落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抛弃所谓的文化、
道德和智慧,回到“复结绳而用之”的原始社会中去。因此,道家坚
决批判社会文明,反对人们学习知识文化和伦理道德。庄子就曾以养
马为例说明仁义礼乐的教育只能戕害人的本性,谴责当时社会的当权
者以“礼义”作为欺世盗名的工具来蒙蔽和惩治老百姓。老庄对社会
文明的批判,代表了春秋战国新旧制度更替时期,人们对新制度的失
望与绝望。他们深刻的揭露了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罪恶,因此有反抗的
意味。但他们仅仅抓住乃至夸大了罪恶的一面,却否定了社会的文明
与进步。
②“人法自然”和教育的作用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
人应该效法天地,而天地之道无非就是自然法则。可见,道家的人性
论是一种自然人性论,人性即自然,“无知无欲”,一切听凭自然的
发展,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任何人为的东西。以这种人性论为基础,
道家指出要使一个人按照自然去发展,就必须直接把握自然本身及其
本质与规律,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
与充实,从而摆脱妨碍人自然发展的知识文化和政治伦理的束缚。
从这种“人法自然”的思想出发,道家将一切人为的东西都视为
错误。而教育就是一种人为,它破坏自然,违背人性,所以是最大的
错误。教育的作用就是加速人性对自然的背叛,加重社会的纷争。因
此,道家从根本上否定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多余的,应该让人忘
掉一切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规范,“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人人
都应该回到像婴儿一样天真纯朴的状态,“复归于婴儿”、“如婴儿
之未孩”。所以道家指出“绝学无忧”,认为彻底地取消教育就是最
好的教育了。
值得一提的是,道家并非根本不要教育,只是他们所实行的教育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老子说:“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为教。”
也就是说,人为的说教式的教育并不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不强求知
识,顺其自然的。这种教育观包含着尊重人的自然发展的意义,在某
种程度上体现了潜移默化的哲理。
③“逍遥”的人格理想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推崇出世主义思想,他们崇尚自然,
追求个人精神的解脱,在教育上以培养“真人”和“至人”(无己、
无功、无名、无情的完全自由的人)为目标。庄周在《逍遥游》中描
绘了一种绝对的逍遥人格“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
名。”“至人”、“神人”和“圣人”凭借天地之道而遨游无穷之境,
无所依赖,无所限制,消融于自然。这就是庄子宣扬的逍遥人格,是
一种“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名利、权
势、荣誉这些东西,就会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因此,人生的意义
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追求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这
样,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
物质世界的形相的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周的这种人格思想,
其实质是抛弃社会义务,在“无己”的名义下大大张扬“有己”。既
有摆脱束缚、要求个性自由的一面,又有不愿意承担妨碍个人自由的
社会责任与义务的一面。
④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此部分内容没有找到权威而详尽的资料,
以下收录仅供参考)
《庄子》中说:“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以
及“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
乎?”人学习知识必须有基础及条件,然而这些基础和条件都是那样的
不确定,因此就十分可疑了。为什么呢?庄子解释道:“吾生有涯,而
知之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计人之
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
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大致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短暂
的,可宇宙却是无穷的,人的能力如此微薄,因此不能以有涯随无涯,
人是否有学习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在这里他怀疑的是:学习普通的
知识是否可能,在此之外还有真知,达到这种真知,则须有“真人而
后有真知”。必须指出,这种怀疑的精神同儒家不同,其怀疑学习是
否可能,指出学习中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是有价值的,具有辩证意味,
揭示了求知中深刻的矛盾,深化了教育思想。但其结论否认了一般的
学习,而寄望于所谓真人,这便是消极的方面。
9、法家的教育思想
①倡导“耕战”的学派
在战国趋向统一的大环境下,法家指出,要想统领六国,实现统
一大业,必须依靠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正如韩非所言“力多则人
朝,力寡则朝于人”。以此观点为基础,法家提倡“耕战”,要求人
民都积极得参与耕战。这样,就可以保证兵、农有足够的劳动力,从
而增强国家实力。法家还主张通过法制的手段,在社会上造成以耕战
为荣,以学问为耻的气氛,企图将原有的社会尊卑观念和获致尊卑的
途径进行倾倒和改变。
在提倡“耕战”的同时,法家还激烈攻击儒家学说,鄙视儒家学
者从事的活动。商鞅曾把儒家所倡导的礼乐,诗书,孝悌,诚信,仁
义等比作各种各样的虱子,韩非也把儒家学者比作蛀
虫。在法家看来,儒家所从事的是贫国弱兵之教,应当严禁。
(补:最早从学者的立场,以法理为依据论法的法家人物是魏国
的李悝,著有中国第一部刑法法典《法经》。使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趋于对立的是李悝的学生商鞅。韩非完成了法家理论的系统化工作。)
②“人性利己”说和教育的作用
法家的人性观表现为绝对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总是利己而害
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
韩非就曾以做棺材的匠人总是希望人早死这一事例来说明“人性利己”
的正确性。基于对人性这样的估计,法家强调治国必须依靠高压的法
制手段,无需温情脉脉的教育感化。
因此,法家指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在于通过感化而使人
自觉为善,而是在于通过设立法令而使人不得为非。韩非曾对法家的
这种教育观做出了一个著名的总结:“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矣。”可见,法家对
通常人们理解的感化式的教育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片面的强调刑法
的统治作用,甚至认为无需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
③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商鞅坚决反对儒家将诗书礼乐作为教育内容,要求“更礼以教百
姓”、“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发展了这种思想,明确提出:“故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以法为教”就是对社会实行
普遍的法治教育,使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文教等法令深入人
心,妇孺皆知。韩非认为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使人的行
为有规矩可循。百姓知法守法,社会就安定;官吏知法执法,就不会
残害百姓。因此,无论吏民,都要教其知法,畏法,守法,这样,国
家就必然会富强安定。“以法为教”体现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内容。
④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法家认为私家学派的存在会造成思想的杂乱,若任由私家学者们
自由发表言论,必将惑乱人心,导致“乱上反世”。所以,私学是天
下祸乱的根源,必须剥夺私家学派的存在的权利。可见,法家已经发
现在六国趋于统一的过程中,必须相应的要求思想的统一和君主权力
的集中和至尊,人民对此不得有丝毫的侵犯,甚至连腹非也不可以。
而思想言论杂乱不一的私学的存在就意味着扰乱法治,阻碍思想的统
一,必须毫不犹豫的加以禁止。
“以吏为师”体现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实施手段,即为了实现
法治,选择那些知法的官吏向全体人民传达和解释统治者制定的法令。
这样,社会上所有的人都会以统一的标准来理解法令,做到依法行事
了。因此,法家所谓的“师”并非教师意义上的“师”,只不过是法
令的宣传者罢了。法家人为地将官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门从事教育
的教师职业,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倒退。
(补充:“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朝的教育政策
李斯受秦始皇之命来负责统一文字的工作,他以秦国字形为基础,
吸收六国字形,总结出一种新的字体——小籇,亦称秦籇,编成字书
颁发全国,名为《仓颉篇》,是儿童的识字课本。后小籇又在应用中
进一步简化,成为隶书,其字形与现今的楷书已相当接近了。)
10、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教育在经过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发展之后,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对教育历史经验作系统的理论总结,也就成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于是,战国末期开始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专著。这些
论著几乎论述乐中国古代教育的所有基本问题,对此后中国封建教育
的发展影响深远。儒家经典《礼记》中的许多篇章是这些教育论著中
的代表。
(补:《礼记》是战国末年至汉初儒家学者论述“礼”的著作汇
编。旧有所谓“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①《大学》
《大学》是《礼记》中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着重
介绍“大学之道”,即大学教育的纲领。【补:中国古代所谓的“大
学”,从年龄阶段上看,是十五岁以上的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在初步
文化知识(小节)和道德品质(小节)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
学思想教育。一般认为《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大学》
在宋代受到理学家的高度重视。朱熹曾亲加整理,另行编订次序,作
《大学章句》。自宋朝起,《大学》和《中庸》便从《礼记》中分立
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以后中国封建教
育的基本教科书。
《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
的概括,对后人为学,为人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A、《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指出了大学教育的纲领:“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和“止于
至善”就是所谓的“三纲领”。
“明明德”的意思是将人天生的善性——“明德”发扬光大,这
是每个人为学和做人的第一步。然而个人的完善还是远远不够的,还
应该推己及人,把个人自身的“明德”转化为他人的善,帮助民众去
其“旧染之污”,共同臻于善的境界,这就是为学做人的高一步目标
“亲民”。最后,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对
“至善”的解释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
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尽善尽
美地担当好自己在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做到“无一毫人欲之私”。
“止于至善”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规范最明确的表述
和概括,两千年的封建教育基本上就是贯彻这条纲领。
B、《大学》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学者总结的一套
完整的为学步骤,亦是一个为人完善的过程。其中“修身”是“八条
目”的核心,前四条体现修身的过程,后四条体现修身的结果。八条
目前后相继,逐个递进而又相互联系。
“格物”和“致知”被视为八条目的基础,是大学教育的起点。
我们可以将“格物”理解为学习儒家倡导的“六德”和“六艺”等伦
理道德和文化知识;“致知”则是在格物的基础上的提高,是一种对
积累的学问进行综合分析后,体会并把握事物的理的过程。这两条都
属于道德认识的阶段。
做到了“格物”和“致知”,就要对人的意志和情感提出进一步
的要求,进入内心修养的阶段,即诚意,正心,修身。诚意是说为人
要具有纯良的意念和动机;正心则要求摆脱情绪对思想的左右,始终
保持认识的中正;修身是人的一种综合修养过程,这种修养不再局限
于个人内心的自省和自律,而是由己及人,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进一步
提高和完善自我。若能做到修身,便具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也是大学教育的最
后阶段。齐家是一个施教过程,即通过个人的修身使自己成为家庭与
家族的楷模,为家人效法,进而完善整个家族的内部关系。而齐家是
为了“成教于国”,是实现政治的准备,所谓“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
国人”。因此,治国是齐家的扩大和深化,平天下又是治国的扩大和
深化。这样,个人的学习、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就自然地联系起来,
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了。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无论是作为
“大学之道”的三纲领,还是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
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就连社会政治的实现也
被看成是道德过程。其次,它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无论三纲领还是
八条目,都环环紧扣地加以推演。尤其是通过顺推和逆推,说明了八
条目的实现程序,加之表述概括,极易为人理解、接受和实行。《大
学》之能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一般国民的处世立命产生影响,原因
就在于此。
②《中庸》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
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
之道”,主要论及一下几个问题:
A、人性和教育
《中庸》开宗明义的篇首语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
道之谓教。”其意为:上天赋予人的就叫做“性”,顺应和发扬这种
本性就叫做“道”,修行和推广此道就叫做“教”。《中庸》实际上
在阐述人性发展与教育的问题,指出人性是与生俱来且趋于善的天赋
秉性,人们应当循性而为,并使之得以保存和发扬。而且,人性的真
正保存和发展还要依靠教育的修治作用。
B、中庸
孔子将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进而对此作了阐发,
指出“中庸”是一种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中
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中杜绝一切过激的行为,以恰到好处做
为处事原则,时刻保持无偏无倚的和谐状态。儒家以为“中庸”是天
下根本和共同的法则,如果人人都能发扬这种无偏无倚的和谐之道,
不仅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达到理想境界,还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而
美好了。
C、尊德性与道问学
《中庸》指出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得到自身的完善,其一是通过
发掘人的内在天性来认知外部世界,即“尊德性”。其二是通过对外
部世界的求知来发扬人的内在本性,即“道问学”。《中庸》将尊德
性和道问学并提,是为了说明学习与教育的实现需要人性做为依据,
而人性的完善又依赖于学习和教育。向外求知可以使本性得到完善,
向内省察本性也有助于求知。所以,尊德性和道问学是相辅相成的,
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不可偏执一方,而应将两者互补、互制、互进。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对古代教育理论的另一个贡献在于它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学、问、思、辨、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
过程的基本环节和顺序,是对先秦儒家提倡的以学、思、行为基本内
容的学习过程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中庸》强调这五个步骤是相续相
连的完整过程,只有前一个步骤的完成,才能有下一个步骤的实现,
个人的学习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③《学记》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乃至全世界)最
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
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中
的各种关系。(一般认为《学记》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学记》
的内容涉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原则和方
法等几大部分。
A、教育作用和目的
关于教育的作用,《学记》说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可见,《学记》承袭了先秦儒家
的一贯思想,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建国
君民”和“化民成俗”。之所以这样理解教育的作用是因为《学记》
认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正如玉材要经过雕琢
才可以成为美器一样,人也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才能够形
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遵守社会秩序,维护国家利益。
B、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定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理想的学校系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
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影响很大。此外,《学记》还以大学为
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核标准。如大学的学制为九年,
前七年为“小成”阶段,后两年为“大成”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
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在学习期间,每隔一年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一次考
核,考核的内容包括道德修养和学业知识两个方面。这些关于教学进
程的设想体现了《学记》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到达了很高的
程度。
此外,《学记》还论述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
规定,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
C、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
《学记》在综合儒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
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
ⅰ、教学相长:《学记》写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
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
里,《学记》明确的指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
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学”因“教”而日进,“教”因
“学”而益深。《学记》已经认识到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
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教师在教中遇到困惑之处,就会感到
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地进修,提高自己的学识。“教学相长”
的概括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ⅱ、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
互补充,相互促进。其中写道:“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
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
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
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
不反也。”也就是说,课外练习(包括各项课外活动和课外作业)是
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和提高学生对课内
学习的兴趣。不过,课外练习应当适量,并与正课学习有机的配合起
来,这样才能兼顾学习和休息,做到有张有弛,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
乐趣,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可亲可爱,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
要。这一原则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补:上段古文的白话含义是:大学教学,要按照时序进行。必
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修习时也要有课外练习。不学习弹奏,就不能
懂音乐;不学习多种比喻的方法,就不能理解诗;不学习各种服饰的
用途,就不懂得礼仪;不学习各种技艺,就不能激发对学业的兴趣。
所以,君子对于学业,要心中时时惦念,反复琢磨,休息时也要念念
不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学懂课业并尊敬师长,乐于同朋友交
往并信守正道,即使离开了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他们的教诲。)
ⅲ、豫时孙摩:《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教训,概括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提出了
影响教学成败的四项具体原则:豫、时、孙、摩。
首先,《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豫”。豫就是预防,要求在不
良行为和习惯形成、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禁止,使其消失在萌
芽状态。否则,“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即当不良倾向已经形
成甚至积习已深时再作教育引导,就会格格不入而倍感困难了。
其次,《学记》指出“当其可之谓时”。时就是及时,抓住学习
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当其可”就是要求时机适当,
当学生不仅具有适学的生理和心理准备,还产生了迫切的学习要求的
时候进行教学,才能够教有所成。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
成。”告诫人们若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就会空费力气而收效甚微,
甚至毫无成效了。
然后,《学记》又说:“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孙就是顺序,既
可理解为教学内容的顺序也可理解为学生年龄的顺序。这一原则要求
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不能颠倒和跳过,也不
能杂乱无章或节外生枝。否则就会造成“坏乱而不脩”,使学生白白
受苦进学却得不到收益。
最后,《学记》写道:“相观而善之谓摩”。摩就是观摩,是师
生之间的切磋琢磨。《学记》提倡在集体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学习,认
为师生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可以补偏救蔽,扬长避短,
开阔眼界,增广见闻。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ⅳ、长善救失:《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
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
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大
致意思为,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四种缺点,即贪多务得,贫乏浅
薄,轻心浮躁,畏难不前。但这四种缺点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不同,
产生的原因也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们的心理差异,根
据个人的特点灵活施教。如果教育得法,缺点也可转化为优点,如贪
多
者可教导其博学多识,贫乏者可教导其精深专一,浮躁者可教导
其充满信心,畏难者可教导其认真用心。这样,个人的缺点就转化成
可贵的长处了。《学记》揭示了学生学习中长短,得失的辩证关系,
要求教师做到“长善救失”,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
点,克服缺点。
ⅴ、启发诱导:《学记》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指出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大
致意思为,教学要注重“喻”(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
考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懂得“喻”的方法:其
一是“道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
样教学就会进行得和谐自然;其二是“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
但不要强制和压抑学生的思想,这样学生学起来才觉得顺利容易;其
三是“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思路,但不可提供现成的答案,
要留给学生独自思考的余地,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记》
以为,能运用“喻”的方法进行教学的老师才是真正懂得教学的老师。
总之,《学记》的教育思想相当丰富,论述相当深刻,其中提出
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为中国
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
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④《乐记》
《乐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
著,是对乐教理论的总结。它主要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乐的教
化等问题,表明了儒家学者对乐教的重视。一般认为《乐记》的作者
是孔丘的再传弟子公孙尼,时为战国时期。古代所谓“乐”,内涵十
分丰富,不仅是指音乐,还包括绘画、雕刻、建筑等,甚至扩及仪仗、
田猎等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得到享受的活动。儒家乐教主要教授音
乐,教授诗、曲、歌、舞、演奏、乐理以及如何评价乐和认识乐的作
用,同时也涉及学习如何把乐教作为行教化、理邦家的手段。因此,
儒家的乐教既是艺术教育更是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乐记》对乐
教的阐述从一方面反映了儒家“仁政”、“德政”的政治思想,意味
着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6:1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498731952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代教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代教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