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年国民生产总值仍以7%以上的高速
度增长。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旅游业也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本报告在分析江苏省旅
游业发展现状与旅游人才现状的同时,还深入探讨了江苏省旅游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方
面的需求状况。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是21世纪全球发展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今后几年,世
界旅游业发展仍将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0亿人次;
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将达15.6亿人次。而中国到2020年将接待1.37亿入境旅游者,
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全球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亿人次,居世界第
四位,有望成为世界十大旅游客源国之一。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并日趋多样化。
江苏省是我国七大重点旅游省市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和对外开放最发达的
省份之一。作为传统旅游大省,“十五”以来,江苏积极实施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协调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苏旅游经济增长迅速
“十五”以来江苏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增加值均创历史最
好水平(见图1)。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
8.3%和3.1%,增加到2005年的13.1%和4.7%。从各统计资料分析,目前我省旅游经济呈现
以下主要特点:
1、入境旅游持续增长
(1)入境旅游者人数上升
“十五”以来,江苏入境旅游者人数持续上升(见图2)。2005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
378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3.4%,“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8.6%;而“十一五”开局之年
的2006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达445.2万人次,同比增长17.7%。其中:外国人314.89万
人次,同比增长20.1%;香港同胞47.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7%;澳门同胞4.30万人次,
同比增长17.90%;台湾同胞78.59万人次,同比增长10.4%。(见图3)
图1江苏省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增加值
江苏省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增加值(2000-2006年)
647.6
744.1
947.3
1104
1476.2
1855.5
2284.3
505.5
664.3
853.5
1027.9
446.6
296.2
258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06
旅游总收入(亿元)
旅游增加值(亿元)
图2江苏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000-2006年)
江苏省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2000-2006年)
161
183.7
222.6223.2
306.6
378.3
445.2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06
(万人次)
(2)各地客源均有增长,亚洲仍是最主要的客源地
2006年,我省接待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314.89万人次,其中亚洲182.89万人次,同
比增长14.5%;欧洲65.78万人次,同比增长32.6%;美洲49.52万人次,同比增长27.6%;
大洋洲11.83万人次,同比增长18.0%;非洲及其它4.87万人次,同比增长22.6%。从入境
旅游者的来源地看,亚洲仍是最主要的客源地,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占外国人总数的
六成以上。其他主要客源地的入境旅游者人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06年我省接待量位
居前10位的客源国依次是: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德国、新加坡、英国、法国、
澳大利亚、加拿大。该十客源国游客总量257.6万人次,占入境旅游者的57.9%。
图32006年江苏省入境旅游者市场分布
2006年入境旅游者市场分布
314.89万人次
外国人
47.41万人次
香港同胞
4.3万人次
澳门同胞
78.59万人次
台湾同胞
(3)入境旅游者逗留时间延长
入境旅游者在江苏境内停留时间有较大幅度增加。2006年在我省饭店平均停留时间为
2.98天,其中外国人3.14天,香港同胞2.48天,港澳同胞3.89天,台湾同胞2.65天。
(4)对外接待能力增强,旅游外汇收入同步增长
由于接待人数的上升,全省旅游外汇收入也有了较快增长(见图4)。江苏旅游外汇收
入1990年仅为7064万美元,1995年和2000年分别升至25988万美元和72384万美元,到
2005年全省旅游外汇收入达22.6亿美元,比2004年17.6亿美元增长了28.1%,“十五”
期间年均递增25.6%。2006年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其中,过
夜旅游者的外汇收入占全省旅游外汇收入的90%以上。
图4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1990-2006年)
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0.7
2.59
7.2
10.5
10.3
17.6
22.6
27.9
0
5
10
15
20
25
30
19922006
2、国内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国家为促进内需政策推出的长
假制度的实施,江苏居民外出旅游的需求增长,国内旅游发展势头旺盛。主要表现为:
(1)国内旅游人数增长、收入提高。
“十五”以来我省国内旅游人数增长,收入提高。2005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7亿人
次,收入1626亿元人民币,与上一年同比分别增长17.6%、26%,年均递增19.1%和22.6%;
2006年我省接待国内游客1.99亿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旅游收入2012.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8%。全省国内旅游者人均花费为1055元,比2005年增长7.5%,其中:过夜旅
游者人均消费1118元,一日游游客人均消费614元。
(2)“黄金周”仍是国内居民旅游的首选。
“黄金周”的推出,有效地激发了居民的旅游热情。由于“黄金周”时间较为充裕,加
上“五一”、“国庆”气候宜人,适合外出旅游。2006年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2622.1万
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7亿元,分别占全年的12.9%和9.1%。全省旅行社共接待游客93.5
万人次,组团出游51.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3)旅游消费方式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人们旅游经验的增加、自身修养的提高和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消
费方式日益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主要表现为自驾车旅游、“短线”休闲旅游、农家乐等参
与性旅游方式日益流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目的与旅游类型多样化发展。
由于地区经济的梯度差异和个人收入的梯度差异,江苏形成了种类多样的旅游活动谱。
常规的观光旅游由历史文化胜地的大容量观光向自然风景区地的小容量观光转变,民俗风情
游、休闲度假游和教育游等体验型旅游蓬勃发展,出境旅游、生态旅游、特种体育、修学旅
游等其它类型的专项旅游已经起步。
第二,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更广泛。
随着经济的发展,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传统的汽车大巴旅游、火车旅游
等传统方式。自驾车旅游在中青年旅游者中日渐风行,各种自驾车旅游俱乐部不断涌现。无
锡成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快乐驿站”,比例达四成。此外自行车旅游、远足等方式也深
受年轻人喜爱。
第三,旅游住宿选择出现多样化。
除了旅馆、酒店之外,许多休闲旅游者愿意入住“农家旅店”,参与农家劳作,体验农
家生活。参与性旅游方式日益流行。
第四,周末旅游经济繁荣,“短线”休闲旅游成为游客新宠。
随着每周双休日制度的推行以及江苏各城市市郊生态旅游资源的出新与保护,许多旅游
者外出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观光游览,而是开始热衷更为休闲自在的“短线”休闲度假。
3、出境游方兴未艾
2001年7月1日新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出台后,出境游市场持续升温。
2006年,全省旅行社组织公民出境旅游31.3万人次,与上一年同比增长21.8%。其中,出
国游1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9%。全年实现旅游增加值1028亿元。出境目的地人次数列)
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日本、
澳大利亚、德国和新西兰。
(二)旅游接待能力日益增强,旅游服务业初成体系。
1、旅游资源丰富,目的地形象基本确立
江苏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庞大的旅游市场,旅游业发达。2006年,全省各类游览
点共接待游客2.77亿人次,同比增长14.5%,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1.16亿
人次,同比增长11.6%。拥有年游客接待量200万人次以上的旅游区(点)31个,100-200
万人次的旅游区(点)27个。到2006年底,我省共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3座,与山东和
浙江并列全国第一;国家等级旅游区(点)216家,其中4A级63家,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
一,3A级50家,2A级100家,1A级3家,2007年南京中山陵、苏州拙政园、周庄古镇和
无锡影视城三国水浒景区还通过国家5A级景区的验收;旅游度假区7家,其中国家级2家,
省级5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94家;风景名胜区22个,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7家;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3处;森林公园49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33家;自然保护区13
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0处;国家历史名城7座;历史
文化名镇7座。
同时,我省旅游吸引物体系、旅游服务体系、旅游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体系以及综
合旅游环境进一步完善,“梦江苏——情与水的中国文化之乡”的旅游形象基本确立,已经
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旅游行业体系较完善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江苏省旅游业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具备了多元化、多
层次的综合接待能力,构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生产力体系。
(1)旅游饭店
江苏旅游饭店总体规模持续扩张。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拥有各类旅游住宿设施约2
万家,床位79万张,其中:旅游星级饭店799家,客房8万余间,分别比2000年增加391
家和3.9万间,居全国第四位。
饭店结构更趋合理。其中四、五星级旅游饭店137家,三星以上的酒店超300家、拥有
客房数4万多间,可以承接各种会议,满足商务及游客的多种需要。同时还有简洁、方便、
舒适、安全、价廉的锦江之星经济型连锁酒店和国际青年旅馆。此外,全省还有近2万多家
各类旅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其中个体旅馆达1.26万家,如苏州同里的民居客栈。
(2)旅行社
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各类旅行社1478家,比2000年增加了832家,居全国第二
位,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中国际旅行社79家,具有出境游组团资格的旅行社41家,国内
社1399家。已发证的导游员30637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出境旅游领队2155人。
(3)旅游商品
在旅游消费链中,购物消费是弹性最大的一块。旅游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消费比重达到
40%以上,而我省仅有20%。且旅游商品的设计、包装、宣传与销售一直是江苏省旅游行业
中相当薄弱的环节。目前旅游商品的创新与推广、旅游商品文化内涵的挖掘等方面已日益受
到业内人事的关注。
3、旅游交通便捷
江苏旅游交通便捷,旅游交通服务进一步完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
乘车环境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已基本形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联结全国、走向世界的水
陆空并举的综合运输网络,旅游交通业朝着“安全、快捷、舒适、便利、高效”的现代运输
体系发展。
2006年底,全省有民用航空机场7座,共开辟国内国际航线150条,南京至韩国汉城、
日本名古屋等多条国际航线也已开通,民航客机由中小型向大中型、舒适型的空中客车和波
音757、767等机型发展。
铁路通过枢纽改造、修建复线、干线提速等途径,运输和通过能力提高。苏北铁路建
设得以推进,铁路客运车辆由原来普通车为主改为以空调车、双层车和卧铺车为主。
2006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2.69万公里,比上年增加32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3300公里,密度为全国第一,并率先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联网畅通,形成“四纵四横”高速
公路网络。全省公路运输载客汽车拥有量达1907262辆,客运汽车开始朝着舒适、豪华、快
捷的方向发展。
(三)行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强。
江苏省出台了多项旅游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由公安、旅游、工商等部门组成的市旅游
市场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和旅游监察大队、旅游质监所,经常对旅游市场进行专项整治,旅游
市场秩序良好,行业管理基本上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二、江苏省旅游人才现状分析
2005年,江苏省旅游局对全省13个省辖市的旅游核心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具体涉
及全省906家旅行社,占总数的69%;旅游饭店607家,占总数的84%;旅游景区260家,
达100%;旅游车船公司43家,旅游商店41家,其他旅游单位26家。从中对旅游从业人员
抽样调查近15万人,其中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和旅行社从业人员分别是9.93万、1.57万
和1.59万,比例分别为66.70%、11.29%、10.68%。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江苏省旅游人才具
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性别构成
通过表1可以看出,总体上,我省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其中旅行社女
性比例(60.05%)远高于男性(39.95),旅游饭店从业人员女性比例(53.8%)也多于男性,
只有旅游景区男女比例相当。从各类岗位来看,总经理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一般岗位则女
性均多于男性。
表1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男女性别构成
性
别
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男629739.95%4583046.2%803450.5%
女946460.05%5348753.8%787349.5%
(二)年龄构成
通过表2可以看出,总体上,我省旅行社和旅游饭店的从业人员以26-35岁年龄段比例
最大,其次是25岁以下从业人员,46-55岁和56岁以上从业人员很少。可见旅行社和旅游
饭店从业人员年轻化特征非常明显。而旅游景区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26-35岁和36-45岁两
个年龄段。从岗位上看,总经理的年龄构成比例最大的是36-45岁,而普通员工的年龄构成
中以25岁以下最多。
表2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年龄构成
年龄段
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25岁以下450428.7%3262633.2%287417.8%
26-35岁680543.3%3705537.7%477429.6%
36-45岁328020.9%2059321%477229.6%
46-55岁9656.1%71147.2%315419.6%
56岁以上1510.96%8370.85%5503.4%
(三)学历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旅行社的高层次人才在旅游各行业中比重最大,这和旅行社对人才的
独立性等个人素质要求较高分不开,目前学历构成中以大专层次人员最多,超过一半,占总
数的51.4%。而旅游饭店的人才学历呈阶梯性,职业院校的学生备受企业欢迎。高学历人员
所占比重很小,从业人员以中专职校学历人员最多,比重达82.8%,其次是大专学历层次。
旅游车船的旅游人才学历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需求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
另一方面大量吸收了中专职校和无学历的一线员工。旅游景区与旅游商店从业人员主要以无
学历人员和中专职校居多。总体来说,目前江苏旅游人才以中低学历层次为主,拥有较高学
历的旅游人才较少。
表3江苏省旅游人才学历结构
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及职校其他合计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
旅行社850.64%159712.1%680251.4%398930.1%7655.8%13238
饭店470.05%19362.3%1237514.4%5132959.6%2043623.7%86123
景区220.15%11447.9%281019.4%573233.9%576344.6%14449
旅游商店10.3%1946%67021.3%115136.6%112435.8%3140
旅游车船440.1%12802.8%604113.2%1630835.7%2194848%45621
其他30.17%885%27916%44725.7%92453.1%1741
总计2000.12%61453.7%2887117.7%7797247.8%4998730.6%163175
(四)专业结构
总体而言,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太一致(见表4)。一方面,
旅游业是个大众产业,对人力资源的专业性要求不明显,需要各行各业广泛参与;另一方面
也说明旅游人才流失严重。无论哪个学历层次,非旅游专业的人员比例均超过一半,尤其在
高层次旅游人才——硕士研究生阶段,非旅游专业的人员比例高达75.5%,而旅游专业人员
只占到24.5%,旅游专业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1]
表4江苏省旅游人才专业结构
硕士比例本科比例大专比例中专及职校比例
旅游专业4924.5%196532.21%1046536.25%3320442.58%
非旅游专业15175.5%413667.79%1840663.75%4476857.42%
(五)职称结构
江苏旅游人才中,职称结构呈金字塔形分布。在各岗位人员的职称构成中,除旅游景
区中级职称的人员数量较多外,其他行业初级职称的人员比重普遍居高,而高级职称人数相
对较少。但随着职位的上升,高级职称者比例总体上逐渐增大。
(六)外语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4%的员工表示熟练掌握英语,45.93%的员工表示一般掌握英文,
多达45.73%的员工表示不会英文。其他语种的调查结果也不容乐观。可见,我省旅游业外
语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小语种人才的缺乏,对我省旅游业吸引境外客源市场十分不利。
三、江苏省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苏“十一五”期间
的旅游发展目标是“培育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强省”。规划期内旅游业将保持高于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率的高水平持续增长,且每年平均将要吸纳超过10万的劳动力从事旅游工作。显
然,快速发展的江苏旅游经济需要大量的、多层次的旅游人才。
据江苏省旅游局向全省1857家旅游企业(607家星级饭店、906家旅行社、260家景点
景区、43家旅游车船公司、41家旅游商店)发放的问卷调查表明,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毕
业生总的需求特征是: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毕业生需求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每年需要补
充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又对目前毕业生的状况不甚满意。通过对表5和表6的数
据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如下特点。
(一)数量需求分析——旅游企业每年对旅游专业毕业生需求量相对平稳
2001—2005年,1857家旅游企业共接收毕业生64349人,平均每年约12870人,就业
市场十分可观。2006-2010年1857家企业计划接收59242人,平均每年约11848人,说明
旅游企业每年接收人数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这种平稳的接收量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
是老员工的退休和内退,吸收新鲜血液;二是改善知识结构的需要;三是人员的流动。今后,
除了新开旅游企业的一次性用人会有大的接收量外,正常运转的旅游企业每年接收量会保持
或略低于目前的数字。
表52001-2005年旅游企业吸收毕业生人数(单位:人)
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其他(车船、商店等)合计
硕士3
本科113870
大专3443316429
中专及职高1885348641
合计6659481849
表62006-2010年旅游企业计划接收毕业生人数(单位:人)
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其他(车船、商店等)合计
硕士2428
本科169307
大专391320039
中专及职高4897630008
合计2
(二)岗位需求分析——酒店业是毕业生就业的重点
2001—2005年,607家酒店共接收48180人,平均每家酒店接收约80人,每年约16
人,2006-2010年,共计划接收33951人,平均每家接收56人,接收人数虽较往年略有下
降,但从总量来说,旅游饭店毫无疑问是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占总就业人数的70%-80%左右。
由于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大,特别是一线服务员工由于工作辛苦,流动量
较大,人员需求较旺,故“就业大户”地位不容动摇。就毕业生的学历而言,目前不少酒店
以接收中专(职高)生为主,但随着酒店业竞争加剧,服务要求提高,现代经营理念的导入,
以及国际客人的增多,对员工学历层次要求会逐步提高。
2001—2005年,906家旅行社共接收6659人,平均每家旅行社接收近7-8人,2006-2010
年,计划接收10739人,较往年有较大提高。我省旅行社规模一般不大,除了一些大的国际
社外,很多小的国内社都是以“作坊型”为主。尽管旅行社对用人学历要求比酒店高,但为
了降低用工成本,以及导游职业的社会化等因素,在接收数量稳步上升的同时,学历层次上
仍以大专及职高为主。
2001—2005年,景点共接收3412人,平均每家接收13人。2006-2010年,景区计划接
收2659人,较往年略有下降。景点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人员老化,学历偏低,
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能力差等问题,但尚无用工制度改革的动力。随着今后景点体制改革的
深入,对大学生特别是本、专科生的需求将会上升。
(三)学历需求分析——旅游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要求出现细化。
酒店业尽管是就业重点,但对本科毕业生需求量较少。607家旅游饭店中,2001—2005
年仅为2061人,占4.2%,其中还包括非旅游专业学生。2006-2010年计划接收5257人,
占接收量的15.5%,而对本科学历以下的大专生,特别是中专、职校生需求量较大。旅行
社和景点则是接收大专生和本科生的主体。可见,从总体上说,中低层次的人才备受企业欢
迎。
(四)职业技能需求分析——侧重于专业技能培养的学生受到青睐。
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强调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实践课程十分重要。通
过对45家旅游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对学校旅游专业教学课程的侧重点,有36家认为应
知识与实践并重,20家认为主要应重视实际操作,18家选择外语水平,15家选择管理能力,
3家选择理论知识。可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是企业选择学生的重点。在调查中,旅游企业
反映,目前企业经营较为困难,培训成本被大大压缩,他们希望所接收的毕业生一到工作岗
位就能基本适应,而不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岗位技能培训。尽管普通高校学生理论基础较好,
接受能力强,发展空间大,但企业由于短期效益的驱使而不太乐于接收。尤其是旅行社,强
调单兵作战,强调能者上弱者下,加上利润不高,更加忽视培训,他们完全寄希望于学校的
培养,所以往往愿意接收已在其他旅行社工作过的、有一定从业经验的大学生,这也从一个
侧面反映出旅行社业对个人业务技能的重视。
(五)语言需求分析——高素质的外语类人才备受欢迎
调查结果显示:旅游企业需求的本科以上骨干人员占62.84%,需求本科以上,英文较
好的骨干人数占总人数的42.97%,充分说明了高素质、高学历的外语类人员备受企业欢迎。
其中,尤以饭店和旅行社需求最盛。相比之下,旅游景区对学历与外语骨干需求最多,为总
需求数的68.6%。
四、江苏省旅游企业与旅游院校供需矛盾分析
根据对全省数家旅游企业发放的问卷调查分析及座谈会表明,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毕
业生不甚满意,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旅游职业素质缺乏,服务意识淡薄
旅游职业素质缺乏,服务意识淡薄是目前我省旅游类专业毕业生存在的最大问题。具
体表现为:不能敬岗爱业,对本职工作不热爱;缺乏服务意识,不能主动为客服务,预期服
务能力差;工作纪律较差,时间观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缺乏忍耐精神等。
而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服务意识是服务产品的生命力,是服务质量
的关键。因此在旅游职业教育中应加强职业意识的教育。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
教育,旅游类中职与高职的学生就更应具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承受力,否则很难在旅游行业
长期立足。
(二)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不到位,不能满足行业要求
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不到位,不能满足行业发展要求,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
在一定差距是目前旅游业中供需双方面临的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职业教育内容与实践分离。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强调知识性和系统性而忽视实
用性与技能性。这种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与行业实际联系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往往理论
知识丰富有余,但旅游企业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而毕业后也根本无法立即胜任岗位工作。
第二,师资力量与实践脱离。江苏中职与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起步晚、
建设慢、师资力量不足。许多教师是其他学科教师转行过来的,专业底子薄弱;还有一部分
老师是旅游本科院校毕业生,他们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较差。因而在教学中“书
房型”教师仍然占主导地位,“应用型”教师的培养机制还没形成,符合“双师型”师资要
求、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专业教师寥寥无几。大部分教师只能靠书本教学,所教知识和旅游
企业实际脱节。
第三,教材建设与实践脱节。旅游学科是一个应用型极强的学科,它需要富有生命力
的课程,需要不断更新的教材,需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许多旅游院校的教材存
在着内容陈旧、体系结构不合理、理论脱离实践等弊端。即便是正在更新的教材也存在着理
论多、操作少,继承多、创新少的情况。这些无疑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江苏省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建议
综上所述原因,并根据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的目的
以及突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理念,我们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和专业现状调研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的外部依据是劳动市场中职业的划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中
的职业不断分化和综合,旅游教育的专业设置必然也要相应地改变。因此,需要对江苏旅游
企业各部门工作岗位的职能任务进行分析,并归纳为不同的岗位群,由此设计出适应江苏旅
游业发展的新专业或调整后的新专业。
与此同时,旅游专业设置要紧贴旅游业发展实际,改变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于企业需
要的现象。要进行必要的就业市场细分,除了已设立的旅游专业外,景点、会展、节庆、高
尔夫等新兴专业也要考虑在内。那种笼而统之开设万金油式的旅游专业已不适应当今旅游业
发展的需要。
(二)进行专业设计,逐步开展相关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在广泛调研和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行业中各类企业工作岗位,将各专业
设置所对应的工作群划分为若干职责,每一职责又划分为若干任务,并确定对应于各项职责
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然后再对每一项专项能力进行教学分析,形成教
学单元,建立教学模块,最后对这些教学模块进行排列和组合,构成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
职业专门课程。同时,在此课程开发研究过程中动态的校本教材编写是必不可少的。
(三)旅游院校要和旅游企业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旅游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旅游院校输送的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旅游院校要发展,同
样离不开旅游企业的关注和帮助。应加强院校与国内外旅游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实验基地,
坚持“校企合作办学,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实用型、复合型旅游人才。
六、结论
飞速发展的旅游业呼唤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实现世界旅游强省的目标要求江苏旅游教
育大发展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知识经济、网络化的出现,也要求旅游教育不断创
新。
然而目前江苏省旅游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滞后、更新周期长、课程结构缺乏弹性、教学模式缺少职教特色、
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行业发展要求等。因此,中职、五年制高职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势在必行。
最近教育部启动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明确了课程教学改革的
目标,其中将强化职业能力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要求,对职业能力内涵作了重新界定,
提出要建立鲜明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建立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高度
统一的综合性教学项目;要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促进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
总之,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满足行业的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为旅游
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旅游部门培养大量基本功扎实、
业务熟练、尽职敬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员。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2:45: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371181938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江苏旅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江苏旅游.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