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亚健康调理

更新时间:2023-03-09 12:41:20 阅读: 评论:0

家庭剁椒鱼头的做法-激光美容

亚健康调理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小提琴名曲)

适应压力健康生活——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

适应压力健康生活——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

2012-02-1710:33适应压力健康生活——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与调节

什么是亚健康

谈亚健康之前,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叫健康?从世界范围来

讲,对于健康的概念,东西方有两个不同的认识,这是由于

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在西方,法国科学家笛卡尔作为现

代科学的鼻祖,他提出的二元论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因此,在西方的健康概念里头存在着非黑即白,非此即

彼的情况。他们认为健康的对立面就是疾病,而疾病的反面

就是健康。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疾病的概念讲得相对

比较模糊。中国人认为疾病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和连续体,也

就是说除了疾病之外,还有一个所谓的胃病,即伤风。所谓

伤风其实是在病人没发病之前的症状,并基于此进行合理判

断,给予调理,使之不发病。因此,在中国的传统里面,在

健康和疾病之间,实际上存在一个过渡。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中医仍旧居于重要地位,很多人,特别

是老年人,比较相信中医的疗效。中医里面讲症,症的概念

要比病的概念大,比如我们有一种说法叫非病治病,就是说

可能有一些症状,但是如果用西医科学的精确方法,可能还

找不到证据来证明已经得病,这个时候,中医里就会有症这

种判断和辨识。这实际上跟我们讲的亚健康有一定的重合。

因此,亚健康的概念实际上是中国人提出来的。之所以提出

来,是因为它有一种文化背景在里头,即对概念的定义并不

要求给予精确的表述。

现在我们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尝试将中医的一些概念梳

理清楚。在这一过程中,既然有了疾病,有了健康,那么中

间这段过渡状态,我们就称之为亚健康。当然,亚健康概念

的提出,现在仍然处于争论之中,其中的概念界定还不是很

明晰。

健康的概念,现在被普遍接纳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

义,它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心理、

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一个健全完整的人,实际上就包

括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讨论心理健康时,主要涵盖了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讨论亚健康时,通常会把躯体健康纳入其

中;讨论道德健康时,虽然亚健康定义里面没有将它囊括其

中,但在讨论亚健康以及应对方式时,实际上涉及到了很多

道德健康的内容。

亚健康在中国文化中被界定为介于完全健康和疾病之间的

一种状态。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应激过程,应激实际上就是压

力,就是人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压力的时候,

由于每个人的躯体和心里的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有限的资

源不足以应对外来的压力时,就会出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

可能会表现在,比如生理、心理或者是社会适应方面的功能

下降,进而行为上就会表现出种种的体征,或者是心理行为

上的一些症状,根据这样的一些症状,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

人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状态不是疾病,

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包括自我健康调节以及一些非医学手

段等方法是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的。可以是进行体育训练,包

括去旅游、跟朋友聊天、去听讲座等等。如果不加以及时调

节,这种亚健康状态就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疾病。因而,要

想处于完全的健康状态,实际上还是很难的。所以,当在某

段时期里感觉不适时,要及时用亚健康的概念提醒自己,积

极寻求一些方法或是已经掌握的有效疗法来进行自我调整。

因此,亚健康的概念,如果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功效作用的话,

那就在于它给人们一个非常好的预警。告知你处于亚健康状

态,应该采取及时的行动。

亚健康状态还有一个时间标准,并不是第一天感觉不适,第

二天好了,就属于亚健康了,而是这种状态要持续一段时间,

一般为一到三个月。在持续一到三个月后,就可以说处于亚

健康状态了。

实际上,亚健康通常有几个核心的表现。一是生理方面。这

个概念一定要纳入所谓躯体的概念,因为实际上身心是不能

如笛卡尔的二元论那样分开来单独讨论的。二是心理方面,

如果注意力经常不能集中,健忘,做事优柔寡断,说明心理

能量已经不处于最佳状态。此时,在面对压力时,可能会更

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情绪上面也是如此,会出现焦虑、消沉、

压抑等等。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像失眠、同亲人关系不和睦等

问题,采用亚健康来表述要比用心理健康问题来表述更为准

确,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因为如果把这样的症状归为心理

疾患,就会造成按照医学界现行标准无法准确鉴定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问题是现代人无法避免的,比如焦虑,尤

其是当代中国人,焦虑水平略微高些。因为国家正处于转型

时期,各种各样的机会和选择比过去的时代和社会都要大得

多。这个时候,人面临选择时就会出现一种矛盾,人们渴望

自由,但自由多了以后,反而成为焦虑的一个根源,因而,

焦虑实际上是由于自由度和选择性大大增加造成的。

亚健康的诊断方法很多,包括一些医学手段。从事西医的医

生是不太赞同亚健康这个概念的,他们采用的是亚临床概

念。所谓亚临床,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比如验血

糖,它有一个指标,并以此作为评判标准,当没有达到这一

指标,而只是接近时,西医就认为处于亚临床状态,需要进

行健康提醒。

实际上,亚临床同亚健康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如果用血糖

这样的一种检测方式去检测的时候,我们可能在某个方面有

较好的客观指标来判断。但是很多的时候,比如说这个人血

糖很正常,但感觉不舒服,浑身无力,没有办法应对复杂生

活的挑战时,现代医学就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时,亚健

康这个概念就能够有效的给予我们预警。

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科学工具来测量健康状况,这些测量

工具主要是心理学的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会把一些非常

关键的东西,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像尺子一样丈量人体的健

康。这种“尺子”是一种主观评价的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感觉,每个人都有一个主观的判断。由于主观判断个人差

异非常大,因此,心理学家就想把所有人的主观判断,通过

一套非常完整、系统、科学的方法制定成为一把能够量化的

“尺子”,就跟量桌子的长宽高一样,需要一把有刻度的尺

子。有了这样一把尺子,就可以判断人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心理方面还包括认知、行为或者自我。认知,就是思维的有

效性、即时性;行为,用百姓的语言讲就是用什么样的行为

应对一些压力;自我实际上包含自尊,一个人没有自尊的话,

实际上他的行为,他的思考方式,很多时候就如禽兽一般,

自尊实际上是人能不能维持很好自我资源的重要方面。

从这样的几个方面,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总体上是不是处于健

康状态。利用这种工具,我们对中国城市劳动力人口进行了

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大概调查人数有5万多人,从统计学角

度看,数据还是可靠的。调查结果显示,生理和心理疾病累

加起来,在被调查人群中接近30%的人,而真正完全健康的,

没有任何不适感的人数接近10%,这也就意味着去掉这两部

分之后,有大概60%的当代中国劳动力人口处于亚健康状

态。

从生理、情绪方面看,数据显示,年龄越大,身体的功能弱

化的越严重,相反,情绪方面,随着不断成熟,情绪方面的

问题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性别方面,总体而言,女性的亚健

康状态比男性稍弱,这说明女性要承担的责任,要处理的压

力可能要比男性略多,比如家庭教育上,母亲一般要承担的

责任更多。但就具体的某项指标上,男性相对来讲要比女性

弱一点,比如很多男同胞经常用喝酒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但

是如果过度,它不仅不能够舒缓压力,而且很有可能是在增

加压力。其实,第二天,所面对的压力和问题并没有因此消

失,反而积累起来,压力越来越大。

对亚健康的认识,除了从心理、躯体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了

解外,还能从其它渠道来进行认识。比如虚弱,表现为在没

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整个人精神状态不佳。中医中说的虚

症也是如此,通常,去问中医,查了半天没有什么病,但是

中医医师还是会给你开一方药,来进行调理,这个时候可以

说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虚”这个词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外

国人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因此对中医的非议很多。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压力是真正导致我们出现亚健康,甚

至出现一些疾病的魁首。同样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健康人

难道就没有压力吗?不是,实际上这些人也有压力,但是可

能压力比较小,或是在同等压力下,他们的内心资源要比其

他人强,足以应对任何挑战,但是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它

是符合正态分布特点的,有部分人群健康状况十分良好,一

部分人却相当糟糕,这种分布规律符合进化的要求。按照社

会发展规律,它将淘汰掉某一些人群,也许是最弱的,也许

是最强的。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实际上大概10%的人可能属

于内心非常坚强,能够应对各种压力。

什么是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不管是真实存在的,

还是想象的,压力源会对自己躯体和心理资源造成一种要

求,这种要求,如果没有办法去满足,没有办法去回应,当

资源少于压力源对我们的要求时,就形成一种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适度的压力是健康的,没有任何压力的人,

生活懒散,这实际上是很不利于健康的。当然,我们通常所

说的压力都是指过度的压力,

在对待压力的问题上,一定要正确认识到一些压力是我们一

生都无法完全避免的。无论是人的生理还是心理发展,都是

符合几何曲线的分布规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

必须尊重这种规律。黄色的曲线代表人的生理,表示的是从

生到死的过程,起始阶段不断上升,到了中年达到顶峰,然

后慢慢下降,完成生命的完整循环,这是生物的绝对性。在

生理的整个过程中,它又有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等不同

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压力,必然会带来一些我们

过去所不熟悉的要求,在这几个关键期,因特定压力引发的

亚健康状态是很自然的。蓝色曲线代表智力,一般我们认为

17、18岁的时候,人类的智力发展达到最高峰,随后就是一

个平缓的维持,然后达到一定年龄阶段后开始下降。从这条

曲线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用教育不断地对智力进行挖掘,就

个体的潜能而言,其效用还是十分有限的,在人体的身体架

构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高峰,所以智力不能永远上升,

也就是说个体的智力资源方面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去应

对复杂的世界时,一定会受到各种压力的困扰。所以聪明人

面对一些棘手的事情,他也会感到束手无策,这实际上从某

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亚健康的表现。

另外,在人的一生中存在周期性,比如少年、青年、成年、

老年,在每一个时期中,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和任务要去

达成。在完成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处于一定的

环境下,不管这个环境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在完成任

务和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一定有非常顺利的时候,也有波

折的时候,因而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特别是在现在的社

会环境下,买房子,子女教育等等,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年

轻人,宁可不结婚,或是组建丁克家庭,实际上也是对压力

的一种应对方式。

人的情绪、智力,在每个阶段,可能是最为本质和有利的资

源。理智对于劳动力人口来说,是支撑其发展的最主要资源,

如果人失去理智或者理智的力量不够的话,他面对的压力一

定是很大的,所以,年轻的时候,冲动的情绪是个体的资源。

但到了中年阶段,人更多的是理性,到了再年长一点,悟性

就可以起到主要作用。一个人能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实

际上是这个人是否能够非常完美的、健康的、愉快的度过一

生的非常重要的标志。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规定性。有人提出世界上有

三种文化,神性文化、理性文化和情性文化。关于神性文化,

信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内心资源。比如青海玉树地震发生

时,不同于汉人的痛哭流涕,藏人会感觉到宗教在支撑他,

表现的更为平静,认为人死后将进入另一个轮回。汉人习惯

于用拍拍对方的肩膀作为安慰,但同样的事情不能对藏人

做,因为在他们的信仰里,这只有活佛才能做。汉人长久以

来没有形成这样一个神性问题,大家不信神,信仰权力,进

入现代社会后,除了权和钱,我们缺乏信仰。

西方社会,它信仰科学,但与此同时,基督教的影响也是十

分巨大。步入西方教堂,你会觉得个人的渺小,这是一种神

圣的感觉,也正是我们当前所缺乏的,它是由发自内心的信

仰油然而生的。中国人过去也有信仰,我们信仰毛主席,他

带领我们翻身,但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收入提高了,

反而逐渐迷失了信仰。信的太实了,反而不利于我们内心的

壮大,因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理性文化的表现,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同样是文明古国,

同样是作为快速崛起的亚洲国家,印度也有鲜明的特点,比

如种姓制度。印度人认命,因为自己的姓氏不好,进而安于

现状,不愿去反抗强暴。中国人不同,更愿意利用机会去改

变现状,当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去改变现状时,中国人会采用

人际关系的阴谋、阳谋来解决。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会有

这种感觉,就是一个人能不能得到提拔,很大程度上跟这个

人有没有关系有关。这些认识时时刻刻在冲击着人们。一些

人有这样的手段,另一些人没有,这就产生了许多中国社会

特有的压力源,这就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关系网,并且一旦

离开了这个关系网,就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所谓情性文化,它所带来的一些独特的压力源是我们需要了

解和认识的。这实际上就是再说,如果你认识到了我们文化

的规定性,就无法摆脱,因此很多时候,将不得不接受它,

这种认识和接受也是一种调试压力的有效方法。在面对工作

和生活的不顺时,不用去特别较劲,因为在面对极其强势的

条件下,你所能做出的改变是有限的。更多的时候,需要的

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认识和态度。

比如,为什么大家拼命要往北京挤,因为机会多。但参与竞

争的人多了之后,各种压力就会随之而来。现在有什么焦虑

或是亚健康状态,很多时候正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规定性造

成。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多心理学的小技巧来调整。但是最主

要的还是对自己有一个合适的定位,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比过去丰富了,自由

选择的余地大了,日常的信息量也增加了,焦虑也伴随而至。

过去,我们希望能够有电话、电灯等等,现在都有了,就连

汽车、房子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再往前呢,最发达

的美国,也不过是汽车和房子,我们追求的东西在变得越来

越少。同时,两极分化的加剧,也进一步给社会上的人群造

成巨大压力。

社会中还有一部分特殊人群,他们被称之为骨干。压力可能

是客观外在的,也可能是源于内心的。骨干分子的压力,除

了外在的物质条件外,很多时候同自身的心态有关系。在遇

到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时,常常会因为心态的原因,陷入非

常无奈的境地。这也无形中增添了许多压力和烦恼。

骨干分子因为接受了较多知识,所以有一种超脱物质的专

注。但是在现行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社会只分辨

强者和弱者。对于一个人的评价,特别是对地位、能力高低

的评价,只是以市场的认可程度为标准。这就使得当一个知

识分子想追求高尚而不得的现象,这也造成了这部分人群的

心理失衡。

亚健康的自我调节

没有压力的生活是不健康的,它会让人产生不满,感觉不受

他人重视和关心,进而引起挫折感,进一步还会造成心理疾

病。但是,压力太大,同样会带来许多问题。所承受的压力

高低,关键是同自身的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强

弱、大小有关系。恰当的压力使人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

同运动员赛前准备一样,在上场比赛之前,都需要及时调整

自己,将所承受的压力调节到最佳状态,既不是最大的,也

不是最小的,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运动员的成绩一定会

比较好。实际上普通人也是这样的情况。虽然不像运动员那

么极端,但是也会感到恰当的压力可能会使我们有一种兴奋

感,有一种往前冲的感觉。这时,人的体会是有使不完的精

力,但是人不可能永远处于这种状态之下,这就需要进行有

效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简单的说,就是不管是控制外部的压力也好,还

是控制自身内心的资源也好,都是要使得压力和我们内心的

资源差不多是同步的。我们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主要是存

在过度压力,它实际上给人们造成一种被压迫的、无法负荷、

不能胜任的感觉,并经常会有一些挫折感。因此,过度压力

是主观体验,它很容易造成亚健康。

除此之外,压力源有很多种,上述的压力源只是外部的,它

还有内部的压力源。内部的压力源比如个人素质就是其中之

一。自身素质就是我们所谓的自身能量的强与弱。它是相对

的,是一种外在的和内在的平衡,如果出现失衡,就会造成

一些应激反应,进而可能会出现亚健康,甚至导致疾病。

当我们无法调节外部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时,只能退而求其

次,调整自己,调整我们的认知和态度,从而保证相互适应,

健康快乐的生活。但是,对于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小情境中,

有一些外在的因素,是我们自身可以加以控制和调节的。因

而,对于工作方面的压力,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方面对于管理者来说,应当创造一些条件,使得生活、工

作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的人,能够有一种非常愉快的感觉。我

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实际上也是在为老百姓创造一个能够

心平气和,和平相处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但是要实现这

样一个目标是有许多困难存在的,而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环境

中,却是可以实现的。

当处于较大工作压力环境中时,如果不能有效应对的话,就

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对应的情况。比如说,可能会出现情绪过

敏,反应过度,还可能会出现肠胃失调等情况,这时候,人

可能会通过酗酒、吸烟这样一些方式来缓解过度反应。当然,

吸烟和酗酒的方式不是一个良性循环,而是一种负面方式,

它可能会加重生理和心理反应。

当代人面临三大压力,包括人际关系压力,来自领导的压力

和对他人责任的压力。作为中国的公务员,虽然承受着巨大

的压力,工作难度相对较高,但是从调查结果上看,其蓝色

区域比较小,表明相对于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

公务员的健康状态总体来说是不错的。这说明在中国官本位

的社会中,进入公务员系统后,还是具有一定的自身职业优

势的。这也间接说明为什么每年公务员报考如此火热。

但与此同时,公务员的身份也会带来许多压力。在当前社会,

公务员手握国家公共权力,面对社会的金钱诱惑,心理会产

生巨大的失衡,经常会有自己背负如此重大的责任,可回报

如此微薄的想法。通过这种与周围其他行业的横向比较,心

理落差变得很大,进而产生心理压力。

作为公职人员,常常会遇到老百姓的期望同自身相矛盾的情

况。随着社会的进步,老百姓对自身权益的认识和维护有了

较强的认识,对钱、对利的追求更加明确。这就要求公职人

员要合理协调国家、地方、单位和个人利益,难度可想而知。

同时,官员的知识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博士、硕

士官员。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队伍内部的竞争,加重了竞争压

力。

公务员遇到的另一大难题是没有有效的宣泄途径。他们很难

能够敞开心扉的去表达,彼此之间存在着戒心。在单位不能

同同事讲,回家不能跟亲人讲,最后只能自我消化。如果自

身内心不够坚强,又没有适当的方法去自我调节,就将处于

亚健康状态。近期出现的官员自杀现象,已经引起了高层的

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公职人员建立适当的宣泄渠道来

排解压力,进而能够有效的缓解产生亚健康的风险。

在中国,应酬已经成为社会交际的一种常态,公务员也不例

外。他们要争取各种资源和关系,难免使自己陷入觥筹交错

之中。这种应酬的压力无形中也推高了出现亚健康的风险。

那么,如何有效的去缓解或是降低进入公务员系统所带来的

压力呢?这就需要懂得使用一些小方法。实际上,我们可以

看到,外部压力源对自身产生影响是需要经过一定过程的,

而在这段过程中,恰恰就有可以操作和进行调试的空间,如

果能在这一过程中,将自身调整好,就能有效地降低甚至化

解压力。压力管理就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压力管理

的核心原则是要知道自己,知道自己的资源,知道自己的长

处和弱点。那么如何能够有效的了解自己呢?因为每个人对

自身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这就需要通过朋友作为一面镜

子,来对自己做出评价。也可以去寻求心理辅导人员的帮助,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手段,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能够

准确的找准位置,实际上很多压力就能够被化解于无形之

中。

每个人的社会知识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这时,如果能有一个

能够敞开心扉的朋友圈,无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社会

支持。有了这样的外部社会支持,个体的外部资源就将可能

是无限大的。像大地震时很多人都去抗震救灾,就是要向受

灾群众提供社会支持,扩大他们的心理资源,使他们能够坚

强的挺过灾难。日常工作也是如此,整天的繁忙工作,会使

得自身的资源很快枯竭,这时就需要找找朋友,去休闲放松

一下,使自己能够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迸发激情,这种激情能

无形中转换为自身的一种资源,从而有效的应对压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金钱和权力,

这也能有效的减少内心焦虑。

在看待压力时,存在一些误区。人们面对的压力一部分是实

实在在的,还有一部分则是由内心想象出来的。面对实实在

在的压力,时常让人无能为力,但是面对想象的东西,是可

以有办法对它进行调整的。我们的内心往往会把现实的东西

扭曲,这种扭曲往往又会成为造成自身压力的重要来源。如

果能够正视自己,能够正视周边的现实,就能够有效的应对

压力。反之,就会平添许多压力。

其实,压力很多都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因而,学会一些简

单的心理学知识,将有助于自我缓解压力。最近团中央工委

在举办系列乐观讲座,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未来,像类似

的讲座将不再是科普式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而是将邀请

更多的老师,来帮助大家,针对具体的问题,教授大家具体

的应对方法。比如心理学上有一幅测试图,肉眼看上去感觉

图上的图案在运动,实际上它是静止不动的,这说明很多外

面的事物是人投射给外界的,如果你用终极的追求、正确的

价值和道德判断去看世界的时候,得到的感受是同眼中只有

金钱和权力两个崇拜物时不一样的。之所以很多人信教,是

因为信教使他觉得神在帮助他,因而他觉得心态平和。相反,

没有了信仰,只有物质追求的人,在处理压力时常常手足无

措,也就容易导致亚健康。

在关注自身的同时,能够去关心自己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

压力和心理状态,并加以有效的识别辨认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一个正反馈,使得你

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在同步提高。这是环环相扣的关系。

现代化的信息生活,带给我们其他舒缓压力的途径,比如博

客、微博等,不要小看这些新兴事物,实际上如果把自己生

活的点滴感受或是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记录下

来,同大家分享,能够获得很多过去不曾获得的支持,这些

支持使得你内心的力量会增长很多,它能够帮助你应对压

力。目前,许多学者正在研究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否比其他人

群更为健康,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新动向。

一个健康的人,实际上包含两点,一是要有追求和理想,二

是要有行动。而一个人之所以成功,不是说他有多聪明,而

是说他能不能有一个正向的思维,所谓正向思维就是在面对

压力的时候,还能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正确的去看待

问题,看待压力,正面看待自己的资源。如果能够去抓住积

极向上的一面,就能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就能够成为一

名时代的弄潮儿,最后成为一位引领者。所以,正向积极的

思考态度是能够进一步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心理学家能够

帮助大家去提升自己健康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劝告。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2:4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36879193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亚健康调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亚健康调理.pdf

标签:亚健康调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