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7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篇1
对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可是最后
看了5页,他就把我吸引了。而且我还有一肚子的感想。
不知道我的同龄人是否在看这本书,或者听说过这本书,或是什么都没
有,还是我根本就不该看这本书。因为书中的主角霍尔顿,才十六岁就抽烟、
酗酒、逛夜总会,在电影院里消磨时光,彻夜不归。这不是一个标准的不良少
年吗?也有人说,他并不是自甘堕落,而是被现实所逼,出于无奈啊。我既不同
情他又不憎恨他,也不像书中的“序〞所说的认为他仅仅是美国上世纪50年代
“垮掉的一代〞的代表分子。我只是觉得不管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
义国家,每个青年人都要经历思想上的一段彷徨期。霍尔顿正是处于这段时
期。我们也一样要经过这段时期才能真正长大。所以我们不能以偏见的眼光来
看待社会,对待自己的成长。
霍尔顿说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
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说得好似义愤填膺,可这只是大人对他的美好
期望。他们希望他有一个光明的前程,不为温饱、就业等问题发愁,买辆私人
汽车也是幸福生活的表现之一啊。霍尔顿认为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大局部都是
势利的伪君子,社会上也充满了“假模假式〞的人。他只爱孩子,认为只有孩
子才不被成人世界所污染。这更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他刚刚接触社会的
中心,还无法接受成人之间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以为一切不真实的东西都是
虚伪——刻意的虚伪。所以他的理想只是做一个看护在麦田里做游戏的孩子的
所谓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而且他还冒出个要到美国的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
又聋又哑的人,住在一间草屋里,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不和任何人交谈的荒唐
想法。这正表现了他不敢面对现实和内心的怯懦。
霍尔顿就这样化软弱为痛恨,夸大了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还强加给别
人许多他的主观想法。他把整个社会都说成是没有真、善、美,只有假、丑、
恶的世界,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们又何尝不是呢?都在所谓的“叛逆〞者,
自作聪明地厌世嫉俗,却不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俗气的表现。世界上有许多我
第2页共8页
们所未曾经历过的事物,可我们还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在比我们的社会阅历多
得多的长辈面前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贬得一文
不值。
我时常想,我们可以在一觉醒来时抛弃一切原有的旧观念,尝试着用一种
新的眼光看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从中发现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
也许只有到那时,我们才不会再是幼稚的孩子,才能担负起成长的责任。抬头
看看蓝天,它很宽广;低头看看大地,它很坚实;感受一下周围的环境,它很温
暖。我们就是在这样美好与宽容的怀抱中长大,难道不是吗?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篇2
《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是一部堪称给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
作品,但是它的语言却十分简单明了,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简单粗暴。初次看到
这本小说时,“混账〞……的字眼随处可见,可正就是这些略微粗俗的言语吸
引了身处叛逆阶段的我。居然在名著中都能看到如此不堪说出口的词语,这将
是一次多么有趣的体验,越粗暴,越愤世嫉俗,不正是我们所谓的一种追求?
走进书中,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就是一个孤独愤世的学生,他被退学四
次,不求上进,吸烟,酗酒,打架……这么一个大概被周围的人认为无可救药
的孩子,
却将下流的字眼从墙上抹掉,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时就慷慨解囊,对自
己的妹妹菲比百般的照顾与疼爱……如此纯洁善良的孩子,也许就是在成人社
会的虚伪和做作中变得彷徨和矛盾。身为青少年的我们虽然不生活在霍尔顿那
个年代,还意识不到社会虚伪做作的一面,但是,我们依旧愤世嫉俗,也许这
就是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过程。
有些时候,我认为过度的反叛是无需的,甚至是幼稚的。因为,从霍尔顿
的故事中,愤世嫉俗的结果不还是因为各种牵绊回到事情发生的原点————
—正式他所想逃离的————学校、家。倘假设是为了结果,那么他这次叛逆
的出走是一点也没有意义的,他没有改变社会,没有改变现状,只是用很粗俗
的语言把它们骂了一通。但,如果是为了过程,他却得到了觉悟,他渴望成为
麦田里的守望者,拯救那些不曾被俗世玷污的人们,这或许只是一种梦想,可
第3页共8页
却似乎给了一种释放。
从这部小说,也同样给了我们警示,他告诉我们什么愤世嫉俗、出走等各
种自以为有个性的举动都是没必要的,最后不还是得到躺在疗养院里接受父母
安排的结果。然而表达自己的不满,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是不需要用过于偏激
的方式。因为在这个年纪,无论你怎么对抗,受伤的只会是自己。霍尔顿也许
是被打了一顿什么的,但现在的社会,你怎么知道不会更恐怖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我们想对抗的事情——作业太多,一大堆考试,中
考,高考……各种学习的压力就像是霍尔顿心中的“社会毒瘤〞,我们也和霍
尔顿一样尝试着叛逆,但,哪次不是因为失败而收尾的。社会上不可能没有坏
人,不可能没有虚伪,就像我们不可能没有作业。所以还是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了,顺其自然,做我们该做的。
在这部没有高雅艺术语言文字的小说里,我更加理解了作者的叛逆,让我
身处其境,我是否也有如此大胆的想法,如此不羁的行为,警惕自己,让自己
也成为麦田上的守望者。
我的麦田,由我来守候。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篇3
近阶段读了几本书,深有感触。“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
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
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望
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
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
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
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
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
实质。
主人公霍儿顿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
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对抗现实,追求自己的
第4页共8页
理想的纯洁的一面。书中,霍尔顿是一个不肯用功读书,整天鬼混的沉沦少
年,他为什么不肯用功读书?难道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不需要读书
吗?看一看霍尔顿所处的环境,便不难明了。
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
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学校里的老师大局部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所唯
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对他说:"一个
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
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老师的谆谆教导却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
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又怎能找到可贵的精神
寄托或崇高理想呢?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读书,他的不
用功外表是颓废,沉沦,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
作者把霍尔顿身边的人,全都描绘成"假模假式"的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
切,想逃离这个噩梦般的现实世界,到偏远的小山村去遁世,但要真正这样做
是不可能的。他最讨厌看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中消磨时间;他
讨厌爱慕虚荣而又毫无主见的女友去又迷恋她的美色,他看不惯这个世道,却
无法改变;他甚至痛恨自己,却没有参照的标准来改正自身缺点,这样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只能用梦想解脱自己,自欺欺
人,最后仍妥协于他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继续陷入矛盾的漩涡,无法自拔。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篇4
朴实的麦田,微风吹过可以泛起绿色的麦田。
——题记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生于富裕中产阶
级的十六岁少年,他在第四次被开除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
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客店,逛夜总店,酗酒??他看到了社会中的
种种丑陋,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霍尔顿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甚至想逃
离这个地方,但这是不可能的。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的妥协,成为了一个
叛逆的人的故事。读完后,原本一个老实、善良、纯朴的男孩哪去了?其实,认
真阅读这本书,不难发现:学校里有些装模作样的老师;假仁假义的校长??这些
第5页共8页
人使我和霍尔顿有同样的感受——恶心至极。在这样“恶心至极〞的学校下学
习,怎么不会不厌学呢?尽管俄,霍尔顿看不惯这个“虚伪〞的社会,但他不得
不接受。因此,他只好苦闷,彷徨,用种种不切实际的梦想来抚慰自己,自欺
欺人。
这本书的作者塞林格以犀利的文笔解剖了一个青少年的复杂心里,栩栩如
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既揭示了他纯朴、善良、敏感的一面。
读了这本书,让我不由得想起在现实生活中:十六七岁,一个正处于叛逆
期的人物,他们原本有善良、纯朴、老实的心却被周围的人所影响,变的贪得
无厌、不学无术。忘记了当时的热情与目标,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追求。他们追
求刺激感,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塞林格在书中曾写到“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
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
——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
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多么简单的
想法啊!
虽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不了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但我们可以做一辈子
的守望者。我们拥有善良,那就守望善良;我们拥有纯朴,那就守望纯朴;我们
拥有老实,那就守望老实。让我们一起守望我们原有的东西吧!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篇5
我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看着四处玩耍的孩子们。
守望是一种难得的情怀,它又饱含着期待,可《麦田里的守望者》却将守
望演绎成叛逆,主人公霍尔顿有着一种混沌中的清醒与孤独乃至无助。
这份守望不仅是属于霍尔顿的,更是属于作者自己。霍尔顿了解世事,却
非要以极端的偏执混迹于尘世,为自己套上一层世俗的外衣,只有在夜深时单
独神伤。霍尔顿有着自以为是的固执与偏激,更有着对抗不合理的激情。
霍尔顿有着与普通孩子一样的叛逆与固执,但是他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
事,他敢于将孩子的逆反表现出来,他清醒地混迹在这世界。但他有着与不公
的世界对抗的勇气,从他做每一件事的小细节和心理变化来看,是可以摸索到
他内心柔软的深处。在外表上他是无所畏惧的坏孩子,但是有着与同龄人一样
第6页共8页
的单纯与美好。他清楚地认知到自己所作的每一件事,但他又有着非常人一般
的固执。
霍尔顿的经历与现实相结合,令我读到霍尔顿走上歧路而感到心痛与惋
惜。最后霍尔顿的妹妹菲苾结束了霍尔顿漂泊之旅,这不仅仅是霍尔顿漂泊肉
体回归的历程,更是霍尔顿精神上的回归,看完不禁感到一阵悲凉。
霍尔顿的经历如同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一样,16岁的他有抽烟、喝酒等一些
偏激的行为,让许多人对他的行为感到心灰意冷,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堪,
但是他也是很有灵性的孩子,只是因为他的叛逆让许多人看不到他的优点。他
因为自己的妹妹而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对亲
情很是珍视。
我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看着四处玩耍的孩子们,假设是有谁跑近
悬崖,我就抓他回来。我当时完全不懂霍尔顿理解不了他那愤怒而敏感的心。
渐渐长大后,才能慢慢懂得他是看透社会的虚伪之后的挖苦和批判。霍尔顿这
个人物显然不是一个典范,但他敢于热爱、憎恶,他做了我们想做却做不出的
事情,他为很多读者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这部作品蕴含了许多道理,只有细
细品味才能体会它的真谛。谢谢塞林格的麦田,麦田里的守望者令我受益匪
浅。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篇6
这周我阅读了美国作家J.D.赛林格著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的
主人公霍尔顿因五门功课中四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但他又因种种因素
而无法回家,于是在外漂泊了两个多星期。他原本打算到西部去,但因妹妹菲
芘的跟随而消除了这个主意。他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让在麦
田里玩耍的孩子不要掉进悬崖里去,但最终他大病一场后不得不回到学校继续
上课。大病也就意味着霍尔顿大彻大悟,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最终要与现实接
轨,意味着我们叛逆是错的。
这部优秀的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表达,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奥秘,
其中出色的心理描写使人很容易把握文章的脉络,以至于不会让人感觉生涩难
懂。在主人公的身上充满了叛逆色彩,他打架斗殴,抽烟,酗酒,逃课等等,
第7页共8页
都是青春期孩子身上典型的叛逆特征,他厌恶学校,也厌恶学校学校的一切人
物。他总是逃离现实生活而到自己理想的生活世界中去,却一次又一次被打击
的失望彷徨,这些打击又一次次提醒了她,现实和理想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确实是这样,现实和理想存在的反差。你的理想往往是你在现实生活中无
法得到却又梦寐以求渴望的东西。现实越糟糕,理想就越美好。而理想只能通
过我们的努力去实现。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理想很美好,也很朴素。但是对于
他来说,却是很难实现的。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还没有单独生活的能
力,所以他不能离开父母单独一人去西部生活。小说最后作者认识到理想的不
切实际,才乖乖回到了家,回到了学校。现实中的我们也是如此,和主人公霍
尔顿一样具有叛逆性。总想脱离社会规那么去一个人,随着自己的意愿去生
活。然而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着差距。连成年人也无法脱离社会一个人去单独
生活,何况是我们十几岁的学生呢?
我们没有具备单独生活的能力,所以当然不行。但也不要否认理想的存
在,正因为有了理想鼓励我们,引导我们,我们才能更好的不断开展,不断进
步。
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成认现实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根底,美好的理
想是不断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只有正确认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以现
实为根底,以理想为目标,脚踏实地的去做,我们才能不断前进,实现自己伟
大的理想。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篇7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位四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的15岁少年。他抽烟酗
酒,不求上进,但是他心里也有着美好的心灵,因为在他心底,一直还存有美
丽而遥远的理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的内容就是讲述他被
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一天两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
霍尔顿的性格复杂而又矛盾,但他有着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
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虚伪势利的校长
非常厌恶。在街上瞎逛的他,假设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会愤愤擦去;假设遇
第8页共8页
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便会慷慨解囊。
同时,他爱自己的妹妹,就在见她的那晚,霍尔顿说出了这段话:“我只
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说,他想象着在一大片麦田里,许多小孩子
在游戏,周围除了他没有一个大人。他就站在麦田边上的悬崖旁守望着,看哪
个孩子朝悬崖奔过来就捉住他,不让他掉下悬崖。这是他的一个美好梦想,也
是他美好心灵的见证,
霍尔顿流浪的结束也预示着青春期中的他锐变的结束。“人只是在不断地
出逃和回家中艰难地长大,真实的生活就是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意义。〞成长中
的我们是否也体会到了呢?
其实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自然我们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
假设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
因此,我们要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拥有理想,那种生活才有意义。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2:28: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36083193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麦田的守望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麦田的守望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