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风民俗
民族简介
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
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
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
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宗教习俗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
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说。
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过去在
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
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
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饮食习惯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
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
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
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主食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
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
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
不少于数百种。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
菜肴汉族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
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
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
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过于笼统,并不准确,但也反映出
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
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汇成汉族饮食文
化的洋洋大观。
饮料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
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
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
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节日食品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
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用
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
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
俗的主流。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
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
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
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
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
寿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民族服饰
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连属两种基本的形制,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
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秦代男子穿袍式三重衣,腰束
革带,带端缀有带钩,下穿裤或腿裹"行膝"。妇女穿袍式三重衣,衣前下摆为围裙式大衫。
唐朝的男服综合以往历代及西北、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袍衫多为圆领、窄袖,下摆长
至膝或足。女子服装上小下大,上穿窄半袖短襦,下穿长裙,裙头带高至乳上,肩上加披帛。
五种正色在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
代也各有崇尚,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
赤色为宜。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
图案的表现方式汉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上,多采用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图案的表现
方式,大致经历了抽像、规范到写实等几个阶段。商周以前的图案,与原始的汉字一样,比
较简炼、概括,抽像性强烈。周朝以后至唐宋时期,图案日趋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对称,
纹样布局严密。明清时期,已注重于写实手法,各种动物、植物,往往被刻画得细腻、逼真、
栩栩如生,仿佛接采撷于现实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处理,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勤劳与智
慧。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0:3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294471929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民风民俗有哪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民风民俗有哪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