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规律

更新时间:2023-03-09 09:49:50 阅读: 评论:0

简单的项目建议书-菜椒怎么做好吃

感知规律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一我)

导语:对幼⼉保教知识与能⼒⾼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详细介绍如下⽂所⽰,那么在说到感觉规律的时

候我们将从感觉和知觉两⼤板块分别进⾏阐述。希望能对⼴⼤考⽣有所帮助!

幼⼉保教知识与能⼒⾼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篇1

感知觉的规律作为学前⼉童感知觉发展中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先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我们平时经

常说“我感觉很开⼼”“感觉⾃⼰萌萌哒”等这样的话语,但我们要知道,在⼼理学上,感觉和知觉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感觉,指的是⼈脑对于直接作⽤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这可真⾹啊!”“这个

看起来圆圆的。”就是对于感觉体现,通过这些话语我们没有办法很好的感知这个对象具体是什么。⽽知

觉则是⼈脑对直接作⽤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如“这是⼀个⼤西

⽠!”“这⾥有⼀个蛋糕。”等。那么在说到感觉规律的时候我们将从感觉和知觉两⼤板块分别进⾏阐述。

(⼀)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指的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也就是感受到刺激的能⼒。⽐如,被针扎了⼀

下,感觉到疼,那么就说明具有感受性。

(2)感觉阈限:由于每个⼈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有些⼈可能较迟钝,有些⼈较灵敏——⽤什么来测量感

受性的不同?于是就有感觉阈限,就是对于刺激的量的⼤⼩,多少的把握。

我们需要记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两者呈反⽐关系,感觉阈限越⼤,感受能⼒越差。⽐如,将

针轻轻地放在A,B两⼈的⼿上,A可能在放到5根针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针的存在,说明他的感受性就较⾼;

⽽B则需要放到13根针才察觉到,说明感受性较低。

2.适应现象

指的是长时间刺激在某⼀器官,感受性发⽣了变化的现象。“⼊芝兰之室久⽽不闻其⾹”就是嗅觉适

应。那么在考试过程中,更多考察的就是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1)明适应:由暗→⼊明对强光的感受性降低

(2)暗适应:由明→⼊暗对弱光的感受性提⾼

3.对⽐现象

同⼀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使感受性发⽣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我们将感

觉对⽐划分为同时对⽐和继时对⽐,这是根据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进⾏的划分。⽐如,“我于茫茫⼈海

中⼀眼就看到了你”体现的就是同时对⽐,在⼈海这样⼀个⼴泛的范围中同时呈现时,将他⼈作为背景,

与我们关注的对象形成了鲜明的对⽐。那么像“冬天吃完冰棍再⽴马喝温⽔,会觉得这⽔格外的烫”体现的

就是继时对⽐,也就是冰棍和温⽔这样两个刺激先后作⽤于我们的⼝腔从⽽产⽣的对⽐。

4.联觉

是指⼀种感觉引起另⼀种感觉的⼼理现象。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的表现。⽐如⾊听联觉,听到《黄河

进⾏曲》这样激昂热情的⾳乐时所产⽣的咆哮奔流⽽去的黄河⽔流形象。

5.感觉的补偿作⽤

指的是某种感觉缺失后由其他感觉加以弥补的现象。⽐如,盲⼈虽然⽬不能视,但是他们的听觉⼀般

⾮常灵敏。

(⼆)知觉的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指的是⼈受⾃⼰的兴趣和需要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事

物作为背景的现象。也就是根据个⼈的需求选择⾃⼰需要的信息,⽽将其他内容当做背景。⽐如,我们在

准备考试时,会重点去看⽼师划分的重要知识点,⽽对于⼀些较为次要的知识则关注的较少。

2.知觉的理解性

⼈对于只觉得对象总是以⾃⼰过去的经验进⾏解释,并⽤此将其标志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内⾏

⼈看门道,外⾏⼈看热闹”,⽐如梵⾼的作品《向⽇葵》,我们成⼈在欣赏时能够体会到向⽇葵像⽕焰⼀

般的艳丽和谐,具有灵⽓这样具有⼀定深度的理解,⽽⼩朋友可能就是“向⽇葵很好看”,但较难理解其中

的深奥的情感表现。

3.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部分,⽽

把它知觉为⼀个统⼀的整体。⽐如,当玩捉迷藏游戏时,我们发现躲起来的孩⼦露出了⼩脚丫,这时候我

们只看到了脚丫,就知道孩⼦躲在那⼉了,就是因为知道孩⼦是统⼀的整体,脚丫是作为其⾝体的⼀部分

⽽存在的。

4.知觉的恒常性

指的是当知觉的条件在⼀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如我们站在⾼楼上看楼下

的⼈,会发现⼈⾮常的⼩,但是我们知道楼下的⼈并不是有伸缩⾝体的特异功能,⽽是由于⾼度的差异造

成的,依然明确⼈的⾼矮没有变化。

以上是我们对于感觉和知觉感知觉的认识,下⾯我们通过习题⽅式来进⾏相关演练。

习题⼀:“万绿丛中⼀点红”、“⼀枝独秀”、“鹤⽴鸡群”等情境的“⼀点红”、“独秀”和“鹤”之所以能引起幼

⼉的兴趣,是因为()。

A.感觉适应B.感觉对⽐C.感觉经验D.感受性

解析:B、这是同时对⽐的⼀种表现。

习题⼆:在教学新知识之前,教师换起幼⼉原有的⽣活经验这是知识()的利⽤。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解析:C、在知觉过程中,⼈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此来把它标志出

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显然在学习新知识时,⽼师调动幼⼉原有的⽣活经验即是让幼⼉运⽤已有的'知

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

幼⼉保教知识与能⼒⾼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篇2

感觉的规律和知觉的基本特征这部分知识在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知识与能⼒中属于常考点,⽐较重要

⽽且容易混淆。我们在备考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不仅要进⾏准确识记,更要结合例⼦去理解知识点,才能够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部分知识点⼀般以单选题为主。下⾯我们就对这两部分知识点进⾏辨析。

知识点⼀:感觉的规律

感觉是⼈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个感觉器官对应⼀种感觉能⼒。要想产⽣感觉,就必须具

备两个条件:⼀个是感觉能⼒,另⼀个是外界的刺激。例如,产⽣听觉,⼀⽅⾯听⼒要好,就是我们说的

感觉能⼒;另⼀⽅⾯要有⾜够⼤的⾳量,就是我们说的客观刺激。

在⼼理学上把感觉能⼒称之为感受性,把客观刺激的⼤⼩量值或范围称之为感觉阈限。感受性和感觉

阈限之间是反⽐的关系,感觉阈限越⼤,感受性则越差;感觉阈限越⼩,感受性则越好。⽤例⼦来理解:我

们在体检测视⼒的时候,视⼒越好的⼈,对于越⼩的字符看的越清楚,⽽视⼒差的⼈只能看清楚⼤的字

符。视⼒就是感受性,测视⼒字符的⼤⼩就是感觉阈限,所以两者之间是反⽐的关系。

绝对感受性是感觉最⼩刺激量的能⼒。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刺激量。

例如,某⼈在⼀杯⽔中添加2g糖刚刚能尝出甜味,那么刚刚尝出甜味的能⼒是绝对感受性,⽽2g糖则

是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差别量的能⼒。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差别感

觉的刺激的最⼩变化量。例如,10⼈的合唱团加进去4个⼈后,刚刚感觉到合唱⾳量变⼤,刚刚感觉出⾳

量变⼤的感觉能⼒是差别感受性,⾳量变⼤的量值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知识点⼆: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觉适应:在持续的外界刺激下感觉能⼒发⽣变化的现象。例如,⼊芝兰之室久⽽不闻其⾹是嗅觉适

应。我们看完电影从放映厅出来觉得外⾯光线刺眼,很快就习惯了,这是明适应;⽽刚刚进⼊放映厅开始看

不见,慢慢看得清了,这是暗适应。

感觉对⽐:⽉明显得星稀、⿊⼈显得⽛⽩,这是⼏个刺激同时出现,所以是同时对⽐。⽽先吃糖果后

吃西⽠,西⽠吃起来不甜,是⼏个刺激相继出现,是继时对⽐。

感觉后效:刺激作⽤停⽌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例如,我在长时间在跑步机上跑步,停下来时感觉

⾝体改在向前的现象。

感觉的相互作⽤——联觉:⼀种刺激引起两种感觉的现象。例如,看到⽩⾊的墙⾯觉得冷,在视觉和

肤觉上都有感觉,就是联觉。

知识点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选择性:强调的是知觉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关系,能够将知觉的对象优先加以清晰反应。例如,地理课

上⽤不同颜⾊的笔标识地理特征;夜空中看到勺⼦形状的北⽃七星都是知觉的选择性。

整体性:强调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知觉时可以从部分知觉出整体,部分发⽣变化的时

候我们还能从整体上去感知。例如,窥⼀斑⽽知全豹。

理解性:强调⽤⾃⾝已有经验去知觉,每个⼈对于同⼀事物知觉各不相同。例如,⼀千个读者有⼀千

个哈姆雷特。内⾏看门道,外⾏看热闹。

恒常性:强调知觉对象本⾝没有变化,外在条件发⽣变化,我们对于对象的知觉保持不变。例如,坐

在教室⾥,⾯对着我们的窗户是正⽅形,可其他⼏个窗户看起来不是⽅形的,但我们仍然知道窗户是⽅形

的。窗⼦本⾝没有变,只是我们⾯对每扇窗户的位置发⽣了变化,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试题呈现】

1.在写板书⽣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不同颜⾊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的注意。所运

⽤的感觉规律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后象C.感觉补偿D.感觉对⽐

【答案】D、解析:⽤不同颜⾊的粉笔写出来,是为了更好的呈现相近字的不同部分,属于同时呈现

不同的刺激,是感觉对⽐。

2.当进⼊⼀间屋时,有⼈关注盆景,有⼈关注条幅,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答案】A、解析:个体的关注点不同,把知觉的对象优先加以反应,所以为选择性。

【幼⼉保教知识与能⼒⾼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9:4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265901925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感知规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感知规律.pdf

上一篇:日日夜夜天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感知规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