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观后感初中作文
写这篇之前突然想起来以前帮同学写过一篇“心灵捕手”的影
评,名字叫《青春的那棵稻草》,这篇文是我看了三遍还是四遍电
影之后才写出来的,我想那会是真的深有感触吧!写影评真的是真
正投入到情境中,才能写出自己对电影的真切的体会。但是这部电
影我只看过一遍,我想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十二公民,这部电影早前同学就推荐过,说国产片,但看了挺
不错的。我当时想,哦,国产片啊,不喜欢看。后来一直没当回
事,但是前两天下下来存到了电脑里。今天就看了看。其实是刚刚
看完。这是怎样一部片子呢,首先简单的布景,十二位公民,十二
种身份,各行各业,各种人生。关于一件案件及犯罪嫌疑人的定罪
与否展开的一次次剧烈讨论。先不说讨论的内容吧,就说演员。其
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韩童生老师饰演的的士司机。这个案子的结
论关乎儿子的毕业论文,所以他作为陪审团来参与讨论。这是一个
怎样的人呢?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穿着老布鞋,黄衫子,
注重礼教,在各种人证物证下坚决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他有着暴
脾气,很倔,坚持自己的观点。一开始看到这个人物—真的韩老师
演得太好了—对,就是个市井小民,每日为了生活奔波,说话的腔
调以及一些小动作还有喝水的杯子真的把一个的士司机演活了。其
实这个人物刻画得很深刻,文中称他为3号陪审员。3号陪审员在
讨论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叫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其实这句话在这个
人物的表达中很重要,是3号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根底,他认为孩子
对家长应该是言听计从的,应该是礼貌尊敬的。一个孩子,及时家
长做得再不对,毕竟他是生你的父母,行为和语言上都不能有过激
的表现。所以他对犯罪嫌疑人在证人的观点作证下坚持认定有罪。
而且这样的人物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是很难改变自己的观点的。但
是最后,他为什么改变,认为无罪了呢?因为他想起了自己的儿
子,因为自己曾经犯的错,孩子就离家出走,六年未归家,六年没
有打一个。这位父亲心里是有怨的啊!你凭什么不理我啊,你凭
什么离家出走啊,你凭什么走了之后就再也没联系就再也没回家
啊?!我是你爹啊,我再怎么也是生你养你的人啊!你凭什么这
样!其实3号再怨自己的儿子,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他爱,
他心疼,到最后他终于原谅了儿子,终于解脱了内心。最后他认为
那个犯罪嫌疑人同时也是死者的亲生儿子无罪。电影在人物刻画上
可谓是费尽了心力,无论人物衣着,行为,言语,以及场景都下足
了功夫。看完影片,终于感觉中国电影还是有希望的。
这部电影反映了在案件面前十二个职业的人对整个定案的看法
及观点,从一开始的几乎所有人都轻易相信证人的证言,而对嫌疑
人表示肯定的犯罪动机,到最后通过辩论,疑心,争执,尽量复原
场景,以及对证人证言的验证,到最后全员否认嫌疑人的作案动
机。整个过程是对案件的辩论,也是对人性,法律以及逻辑的辩
论。在电影的最后,8号陪审员,也就是整个过程坚持认为嫌疑人
无罪,对整个讨论的进展起推动作用的人物,回去拿起自己落下的
检察官证。电影完毕的时候有几行字:在公安机关提出复议后,检
察院依然维持存疑不起诉的决定,一个月后真凶落网。
在电影完毕之后我们想想假设这位检察官也和别人一样,相信
证人证言,相信物证,那么嫌疑人按照一系列法律程序就会被认定
是有罪的,毫无疑问,有一件冤假错案出炉。是的,电影中有一位
陪审员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被判八年,在一年半刑
期的时候被告知我们判错了。当他在再次步入社会的时候,别人是
怎么想的,我管你冤枉还是不冤枉,总之你都是蹲过大狱的人。是
啊!就是因为整个案件审查程序的不严谨,就因为一些看上去小小
的纰漏,造成了别人百分之百的伤害。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7:2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17992191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十二公民影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十二公民影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