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如何用文艺赚得10个亿:年收入大起底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7日来源:搜狐娱乐
新华网1月26日报道若说当今中国的娱乐人物谁最“金贵”,那必是赵本山。在其他明星皆以
代言费、出场费和房产投资等论年收入、上排行榜时,赵本山却安坐在自己的太师椅里,环
顾着文化、广告、影视剧、办学和煤炭经营等组成的“本山帝国”。30亿元的资产,10亿元的
身家,更是令同辈望尘莫及。
赵本山
东北二人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院长、本
山传媒集团董事长。曾连续13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誉为“喜剧之王”、“小
品王”、“东方卓别林”。
“赵本山是喜剧天才,更是经营奇才!”本山传媒总裁刘双平如此评价他的顶头上司兼事
业伙伴。
从铁岭一个小乡镇的黑土地里走出来的普通农民,到坐拥10亿身家、30亿资产的金钱帝
国的掌门人,赵本山靠着他令人惊讶的天分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模
式,没有模仿他人,也很难被他人模仿。
在“福布斯2011年中国名人榜”上,赵本山综合排名第十,而在收入排名中则以1.04亿元
的年收入位列第八。福布斯对于赵本山的定位是“演员”,对其收入的计算只涵盖了其影视作
品、广告代言等娱乐产业活动中的税前收入。
作为演员的赵本山收入过亿,但作为一个成功商人的赵本山,收入是多少呢?
2012年11月17日,投资过亿元的“刘老根大舞台”长春旗舰店开业,每天上午10点多当天
的票就卖完了,足见生意有多红火!
作为本山传媒的赚钱大户,“刘老根大舞台”每年为赵本山带来大笔收益。关于以“刘老
根大舞台”为主的本山传媒演出业绩,媒体报道过最多的数字是1.9亿元人民币。但据本山传
媒总裁刘双平的官方确认,这个数字在3年前就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2009年5月,“刘老
根大舞台”进京,其后一年票房收入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交税就交了1000多万元。辽
宁民间艺术团及“刘老根大舞台”作为本山传媒的核心企业,由赵本山在2003年组建,自己的
剧团在自己的剧院演出。从单纯的东北二人转演出舞台发展为全国性连锁品牌,光沈阳的“刘
老根大舞台”一年就有超过1亿元的票房收入。而全国各地其余的10家“刘老根大舞台”,以日
收入20万元计算,5000万元的年收入轻而易举。也就是说“刘老根大舞台”年收入近两亿,而
且全是现金。
此外,由本山传媒出品的影视剧也一直收获着超高的人气。《刘老根》系列、《马大帅》
系列和《乡村爱情》系列等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屡创收视奇迹,除了在各大电视台
的播出收入外,通过贴片广告、植入广告、音像版权等方式,额外获得了不菲的衍生品收入。
《乡村爱情》单部的贴片广告,仅保守估计每条在60万~90万元,《乡村爱情2》的价格
可能更高,按照平均每条80万元来计算,10条贴片广告收入就可以达到800万元。此外在音
像版权方面,《乡村爱情2》的版权价格高达500万元。
就成本来说,本山传媒出品的影视剧比一般的电视剧小很多,演员多为其徒弟及家属,
场地费等多为剧组所在地提供,一部剧的费用不会超过1000万元。
仅以上述数据推算,通过电视剧首播权、重播权和衍生产品等收入,本山传媒的整个影
视剧投资收入起码达到3亿元至5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至于赵本山自己的广告代言费更可谓天价,早早就突破了7位数。保守估计,他现在每
年的代言费也应以千万计。
而除了赵本山本人,他的徒弟们也在“春晚镀金”之后,稳扎稳打地向一线明星的价码逼
近。以小沈阳为例,在上春晚之前的出场费大概在3万元左右,而自从在春晚以“纯爷们儿”
露面之后,现在的出场费早已过了30万元。
说到“本山帝国”的建立,首先要承认的就是“赵本山”这三个字的影响力,这自然离不开
他在春晚舞台上建立起的名声。
对许多人来说,赵本山的小品竟是每年坚持收看令人昏昏欲睡的春节晚会的唯一原因,
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就是平日在路上行走,只要想到赵本山的某句台词,也忍不住要乐出声
来。因此赵本山的名字,不论是在春晚的舞台上,还是在电视荧屏和大银幕上,都是最有号
召力的活招牌。2009年9月30日凌晨,赵本山因脑出血被紧急送医时,许多观众不远千里飞
抵上海,特地前往上海华山医院看望他,足以证明赵本山在人们心中的特殊位置。
而和很多明星在声名鹊起之后就忙着走穴、代言不同,赵本山在做好自己这个个人标签
之后,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发展自己的文化公司、将个人品牌发展成公司品牌上。他坚持将
自己的喜剧文化进行产业化包装,尤其体现在对于所掌握的艺术与人才资源的最大化运用
上。
在前台有源源不断的新作品、好作品、经典作品上演的同时,在幕后,赵本山又办起了
学校,培养后继弟子,并通过自己投资的影视剧源源不断地将这些弟子运送到观众眼前,由
此形成一种“集团军”作战的模式,绝不孤军奋斗。
几年下来,赵本山成功打造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把经营剧场与经营剧团结合起
来,打造一个统一的喜剧文化品牌“刘老根大舞台”;用电视剧包装二人转演员,演员成名后,
为剧场吸引来更多公众,促使上座率不断上涨……又由于他的文化帝国能够提供大量出镜和
表演机会,因此他与辽宁大学合办的“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自然能吸引到大量的学子报
名,而这些新鲜的血液又源源不断地给他的舞台和影视剧以补给保障。因此形成了一种目前
国内独一无二的成功模式——不仅是个人的成功,而且是集体的发迹;而集体的发迹,更保
障了个人的成功!
目前,本山艺术学院已成为东北地区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招生情况在东三省可
谓“如火如荼”。而赵本山投资的《乡村爱情》系列中的“谢小梅”“香秀”“谢永强”等演员均出
自该校,这让许多盼望成“星”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报考,也让赵本山的办学收入远比其他
学校更乐观,并为他的文化产业储备了惊人的潜力。
赵本山还十分注意品牌价值的保护,广为人知的“刘老根”品牌已经被赵本山在国家工商
总局申请为注册商标。此举不仅有效保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为品牌价值的累积找到了载
体。
反过来,在将自己的公司品牌、“集团军”发扬壮大的同时,赵本山又丝毫没有放松对自
己这个个人品牌的维护。不论近年来的坚持表演,还是购买私人飞机和豪华房车,都是保持
自己一线明星的人气选择。历经这么多年,能做到在中国“小品王”的位置上屹立不倒,实属
不易,他的敬业创新可见一斑。
而让许多人议论的私人飞机,并非奢侈显富这么简单,如此耀眼的谈资,实际上在展示
赵本山“大哥”的身份之外,更是一个巨大的吸睛点,可以时时将媒体与观众的焦点放到自己
身上。这不仅是突出个人,更是宣传“本山”品牌的极佳方式。本山传媒的资本能力和高效率
的资源运作能力,以及强大的管理团队由此可见一斑。
而这种从个人品牌到文化标签的发展,正是确立赵本山这个“金钱帝国”能不断吸金的强
大后盾。他也正是通过这种将个人品牌赋予公众价值,再将公众喜爱转化为物化商品的办法,
才延伸出拥有差异化、个性化、定位独特清晰的产品系列,这就完成了从个人品牌向公司品
牌的转型,“赵本山”三个字也才能真正从人名变成客户归属与满足感。
发散思维,全面进军
但要筑成自己的金钱帝国,仅依靠小品一项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极富商业头脑的赵本山
在以脚下这片黑土地为灵感园地的基础上,更是不断开拓眼界、发散思维,向多个领域全面
进军,并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成功!
例如,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惊讶的赵本山的第一桶金,不是春晚、小品,也不是“刘老
根大舞台”,竟然是煤炭经营和运输。
1993年,赵本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沈阳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出任董事长兼
总经理。而这个公司除了做文化、广告和影视之外,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就是从事煤炭经营和
煤炭运输业务。这第一桶金也为赵本山公司的发展奠定了稳固根基。而至今,钢铁、煤炭、
运输业等依然在为本山传媒源源不断地吸金,每年依靠这几项得来的收益至少上千万元。
随后,赵本山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那是2001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赵本山带着几个
朋友去吉林玩,在高秀敏的邀请下,他们一行人来到当地一家二人转剧场看表演,被张小飞
夫妇合演的《傻子拉媳妇》逗得差点乐瘫在椅子上。当晚,赵本山就收了张小飞做徒弟,“那
是我几年来最幸福的时刻,我看到了我的希望”。回去之后,赵本山觉也不睡,开始策划今
后二人转的发展。随后,赵本山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推广二人转艺术:连续举办了“本山杯”
二人转大奖赛,辽宁、吉林、天津、北京等地“刘老根大舞台”的相继建立以及本山艺术学院、
辽宁民间艺术团的成立,都给二人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本山还通过筹拍电视剧将二
人转推出了东北、推向了全国,并跨越语言障碍,让全国的观众都为之俯仰。
同样是地产投资,赵本山却与一般明星都投资住宅、豪宅的习惯不一样。除了在三亚、
北京以及沈阳等地的房产目前已增长了数千万元外,他在沈阳斥资8000万元兴建的影视基地
才是最为外界瞩目的固定资产。
这个影视基地占地20公顷,目前市场价值已达到7亿元人民币,几乎翻了10倍的价格。
该影视基地地处沈阳棋盘山风景区,实际上是一个集影视拍摄、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于一体
的大型主题乐园。不仅地价直线上涨,从精神层面上来说,这个工程欲再现100年前与北京
天桥、上海城隍庙齐名的沈阳北市场的盛景,为赵本山和他的帝国也积累起不少人气与声誉,
可谓一举多得。
而回到表演这个本行上来,赵本山从不把自己局限在当初起步的春晚舞台和近年固定亮
相的剧场内。收徒弟、开剧尝办影视院校、代言拍广告、建影视基地、拍系列电视剧,甚至
跟电影大鳄合作,从张艺谋到王家卫,那些盛名之下的电影里常会看到赵本山和他弟子的身
影。甚至,他还自己投资拍上了电影……这些才是真正维持本山传媒这个巨大娱乐帝国的产
业链条。
同时,除了普通的影视音像产品,本山传媒已经将营销内容覆盖到“明星人偶公仔、明
星肖像变色水杯、水晶工艺品、人物漫画折扇、特色山货”等深度产品开发上,在“刘老根大
舞台”出售,就专业程度而言,完全实现了一条龙、产业化的操作。对比大多还处于任经纪
公司“操控”阶段和那些能建起自己的工作室已属不易的国内娱乐明星,这样大手笔的集团
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实在令人惊叹。
2009年,赵本山花了55万元的高额学费进了著名的长江商学院CEO班学习。就在外界
盛赞他理念先进、严格要求自我的同时,赵本山自己解释道:“企业做大了,自然会有困惑。
在商学院上课,于我来讲,是个调整、降温的过程。一方面是学习了国外先进团队的管理经
验和教训,这对于我未来管理自己的传媒公司很有帮助;另一方面,是心理层面:有点钱就
不会玩儿了,这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甚至可以这样打包票,大部分企业家都有心理疾病,
包括我。”但与这些号称的自我进修和心理调整相比,地球人都知道,长江商学院给予学生
更多的是人脉资源上的整合。在这里结识应该结识的人,在各个领域都有“朋友”,对于本山
的金钱帝国自然是事半功倍的最好途径。
除了外界的朋友,赵本山在娱乐圈内的影响力也无人能敌。被称为“大哥”的成龙在他面
前也要叫他一声“大哥”,台湾大美人林志玲到沈阳宣传也要首先“拜会”赵本山,而北京“刘
老根大舞台”开业时,景象更是盛况空前——成龙、章子怡、张柏芝等几乎所有中国一线明
星都悉数到抄…这种阵势实在无法不叫人敬畏三分。
但同时,赵本山又知道“金钱”与“权力”之间双刃剑的厉害。因此他的公司内部制定了相
当完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据说,每次拜师仪式结束后,他都会赠送给徒弟们嵌着他亲笔写
的“国法家规”四字的石头作为信物。这些石头可不是普通之物,每块都要上万元,均由他亲
自挑选,以示这四个字的分量。公司内部对演出质量的监控,以及每个演员外出表演都有非
常严格的规定,绝不允许私自走穴。因此,本山传媒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挂牌的文化体制改革
基地。这一方面是集中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加强他对公司掌控力的一大表现。
可以说,现在赵本山在商业上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在演艺界的成功。一个从黑土地
走出来的农民,如今通过自己的商业天分聚集了数十亿的财富,他的成功所依靠的是比“聪
明”和“运气”更实际的致富策略。同时,在物质财富的极大积累之外,我们也不可否认他在
丰富人们日常语言与生活上做出的贡献。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赵本山创造的这种多赢局面,
才是他金钱帝国中最值得夸耀的成就!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5:4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118701909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赚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赚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