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绣色至臻
作者:周娟娟
来源:《中华手工》2013年第10期
2013年4月,珠绣传人谢丽瑜带着厦门珠绣的作品来到扬州,参加第48届全国工艺品交
易会。在手工艺特别是织绣工艺发达的江苏,她的珠绣像一匹黑马,得到海内外客商的交口称
赞。《盛世雍容——牡丹瓶》不只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的金奖,还入选了“中国
人不容错过的十大精品”。
此瓶按宋代牡丹瓶形状,由上万颗玻璃珠通过珠线串起来。配色靓丽大胆,从浅粉到粉
色,再到红色,渐变色彩的绣珠如画笔一般,绘出牡丹的花瓣。珠绣的技法并不难,但谢丽瑜
的作品配色亮丽、大胆,具有高浮雕的观感,能为家庭装饰增光添色。
一场惊艳的重生
全玻璃的橱窗设计,白色现代的店面装修,明亮时尚。精巧的珠绣提包、表框精致的珠绣
挂图、经过重新设计的珠绣鞋,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在灯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雍容华
贵……带给人们极大的视觉冲击。相比其他的专卖店,扬臻珠绣更像是一间艺廊。
2013年6月,厦门嘉禾路蔡氏漆线雕旗舰店的对面,200平方米的扬臻珠绣馆开馆了,其
实在之前厦门珠绣的名声甚至超过漆线雕。郑丽瑜搀扶着厦门珠绣厂的老厂长走进展厅。那些
见证珠绣厂曾经辉煌的报纸和黑白照片已经泛黄,87岁的老厂长看得热泪盈眶,自己的一生
都融进了珠绣的历史里,还好谢丽瑜又让她看到了新的希望。
龙源期刊网
从20世纪90年代珠绣厂的倒闭,到如今项目传承人谢丽瑜与厦门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合
资成立的扬臻珠绣公司,时隔10多年,珠绣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了文化产业市场。
让珠绣走进生活,是谢丽瑜传承和发扬工艺的理念,她也用事实证明了这是一条可行之
路。在扬臻珠绣的店里,珠绣包,珠绣拖鞋都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在旗舰店采访时,恰好
一个穿着时尚的女人走进店里,一眼看中一双黑色镶嵌银色珠子的珠绣鞋,搭配牛仔裤,丝毫
不觉突兀,而细节美让整个装扮更加耐看。
店员说:“经常有拿着名牌包包的漂亮女孩到店里来,一眼就喜欢上了我们的珠绣包,拿
着珠绣包配她们的裙子,感觉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别有一番风味。”
“去年有一个韩国人看了我们的珠绣作品立马拜师学艺,如今已经回韩国开起了珠绣工艺
品店。这要放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谢丽瑜对此很骄傲。
传承的新起点
给珠绣公司取名扬臻,表达的是谢丽瑜内心的期望:希望珠绣发扬广大,日臻完美。谢丽
瑜从17岁开始学习珠绣,直到20世纪90年代珠绣厂关闭不得已转行进入广告行业。而她的
珠绣情结在5年前被重新唤醒。
2008年春节期间,谢丽瑜开着电视、做着家务,一个呼吁抢救非遗的节目特别讲到珠绣
工艺这一块。做了几十年珠绣的谢丽瑜颇受触动,很想为这门工艺做点什么,但又担心一个人
无从下手。正在犹豫的时候,厦门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白磊找到了她,白老师的鼓励坚定了谢
丽瑜恢复珠绣工艺的想法。
那时候的谢丽瑜已经50岁,经营着自己的广告公司,她几经周折找到隐匿在民间的珠绣
高手们。“复兴珠绣工艺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林玉黎、杨丽媛等珠绣艺人纷纷响应。她们在
2008年妇女节这天正式集结在一起,工作室就设在谢丽瑜的公司里。半个月后,她们就合力
绣出了一片珠绣挂图。
龙源期刊网
从2010年到现在,谢丽瑜设计制作的珠绣挂图,每年都在全国性的工艺美术比赛中获得
大奖。望着一束束光晕里的作品,谢丽瑜常会陷进一个个挂着泪水或是扬着笑脸的时光片段。
每一颗绣珠都有故事
2010年5月,谢丽瑜一走就走到了新疆。她忘了这是第几次让珠绣工作室“停工”。
望着无边的沙漠,过去两年为珠绣的付出一一浮现。从工作室成立起,政府的扶持多是政
策上的,真正的资金问题,还得谢丽瑜自己来解决。她们要做精品,玻璃珠都是用捷克进口
的。最初的时候,买到的珠子只有几十种,在作品的表现上很局限。在最初的一年多,谢丽瑜
经常专程去香港买珠子,进口珠一磅就要好几百块。这些费用都是靠谢丽瑜广告公司的收入来
补贴。
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谢丽瑜就会让工作室停工,艺人们带一些作品回家继续绣,以维持生
计。等有了新的订单和资金来源,大家又聚在工作室一起绣。她也想到了放弃,但她想被她召
集回来的手艺人,她们本来过着各自的生活,为了恢复厦门珠绣放弃了很多。如果她现在放弃
了,其他人该何去何从。责任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着谢丽瑜前行。
龙源期刊网
“前不久,我又招了三名艺术院校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希望他们能够在珠绣产品的设
计中融入现代、时尚的元素,把世界各地多元的文化通过珠绣表现出来。”除了年轻的设计人
员,谢丽瑜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珠绣手工技术人员,其中有四位已经有潜质发展成传承人。
院校设计系的学生有思想,但没有手艺基础,而手工艺人通常文化层次较低,思维不够开
阔。在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间,谢丽瑜一直在找寻一个平衡。她坚持技法是手艺的根本,她也希
望她带出来的学生都是既懂设计也精于技艺,这样灵感和技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融合。
龙源期刊网
谢丽瑜带着几十个珠绣手艺人穿针引线,让每一颗绣珠变得有故事,通过努力,她串起了
厦门珠绣辉煌的历史,也给厦门珠绣的未来铺下了一条发扬的路。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4:2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073301903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珠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珠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