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柳州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3-03-09 04:23:07 阅读: 评论:0

孕妇去火-诗朗诵背景音乐

柳州旅游景点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体育活动)

1/10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

liàng抖擞

sǒu清脆

cuì

B.黄晕

yùn宛

转wán散

步sǎn

C.嫩

叶nèn应和

hè安巢

cháo

D.披蓑

shuāi抚

摸fǔ薄

烟báo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黄晕窠巢杂乱无章争先恐后

B.发髻澄清吝啬家喻户晓

C.粗犷憔悴决别兴高采烈

D.信服人声鼎沸花枝招展淅淅沥沥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B.刚刚挨了老师的批评,现在又丢了自行车,真是祸不单行。

C.早晨登上高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极目远望,心安理得。

D.走进世博园,看到栩栩如生的鲜花,令人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

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

耳边回响。

C.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

再上新台阶。

D.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

好地方。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10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我们要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D.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

灾难,

A.④③①⑤②B.③②⑤①④C.③①⑤②④D.④⑤①③②

7、默写填空。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__________________,小草也清得逼你的眼。《春》

④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⑤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⑥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

⑦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⑧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⑨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念长安故园》

⑩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3/10

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不亦说

乎______(2)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

(3)不逾矩

______(4)人不堪

其忧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写出三个从《论语》演化而来的成语。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4/10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

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

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

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

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

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

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

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

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

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

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

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

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

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

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

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

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

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

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

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

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

5/10

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

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

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

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

会。

1.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

心论点,试概括②④段的分论点。

第②段:

第③段: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第④段: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备选人物:海伦·凯勒邓稼先吴王夫差刘禅司马迁

4.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

2、守桥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

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

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

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

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

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

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

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

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

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

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

6/10

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

木、乱草,双腿开始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贯遍了全身。老

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

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保不住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

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

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

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

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

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

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

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

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

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

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

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

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

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

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

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

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

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

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7/10

(作者:葛俊康。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⑧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颗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2.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

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

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

理变化?)

4.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1.发展:老葛拉不动卡在桥洞口上的桃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石桥

危在旦夕。高潮:老葛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用锯子锯树。

2.①交待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

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大桃树被洪水冲下卡在桥洞口做铺垫。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表现出主人公老葛英勇、善良、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3.(1)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葛看到桃树卡在洞口时内心的震惊与

担心,表现出形势的危急,以及老葛准确的预见性和强烈的责任心。(2)运用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校长在听到老葛的要求竟然是再给孩子

们上一课时,由不解到理解再到心生佩服的心理变化过程。

4.“守桥”是主人公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也是文章中老葛在

洪水中奋力守桥这一主要情节。既指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

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也指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内心“教书育人”的“桥”,

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

四、写作题(40分)

8/10

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

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

的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

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9/10

参考答案:

C

C

B

D

B

C

山岛竦峙随风直到夜郎西树叶儿却绿得发亮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

回乐峰前沙似雪归雁洛阳边思君不见下渝州遥怜故园菊落花时节又逢

1.(1)同“悦”,愉快(2)生气,恼怒(3)法度(4)能

够承受

2.(1)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

其中了。

(3)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

无所得。

3.示例: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答案】

1.第②段: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第④段:明确自己的人生

责任,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或: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就不能弄清自己

的社会责任。

2.对比论证;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

的根源。进而证明了中心沦点。

3.示例一:海伦·凯勒尽管身体残疾,但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经过

10/10

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作家、教育家,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示例二:吴

王夫差,作为一国之君,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置天下苍生于不顾,骄奢淫逸,误

己误国。

4.示例: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

带有强制性。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在社会的舞台上,每种角色往

往意味着一种责任。如我们中学生,要好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振兴中华而

努力,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4:2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069871903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柳州旅游景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柳州旅游景点.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