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中学生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03-09 04:19:08 阅读: 评论:0

早餐喝什么-离职申请模板范文

中学生心理学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lassi)

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一、学习上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厌学问题

1、厌学的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

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

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

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并

且,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

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

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

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

2、厌学产生的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

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

别是非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许多中学生未

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

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

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

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

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

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

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

环.

(3)学生自身的因素

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

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

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

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

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习疲劳问题

1.学习疲劳的表现

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

现象。它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的是情绪烦躁、

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等现象.

目前,中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

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疲劳有暂时性学习疲

劳和慢性学习疲劳两种。暂时性学习疲劳通过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学习疲劳消除需要

花较大力气.

2、导致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造成学习疲劳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

(1)学习负担过重。这里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存

在问题,不是按有关部门的要求留家庭作业,而是经常搞“题海战术”、“学习大运动量”,使

孩子疲于应付。而有些家长出于望子成才心切,还自行给孩子层层加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

之外,又加些练习,或者在双休日给孩子报了一个班又一个班,认为“听总比不听好”.就

像吃饭一样,天天吃得太多,还一个劲儿往里塞,胃能不疲劳吗?

(2)学习方法死板,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照猫画虎,

没有认真开动脑筋。学习没有一定之规,忙忙乱乱。一次学习时间过长,超过脑力限度。经

常开夜车,效率不高,磨蹭太长时间,造成睡眠不足,脑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3)缺乏学习兴趣。对某一科甚至某几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听课不爱听作业不爱做,但

是又必须完成作业,只好硬着头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劳,更造成心理疲劳。学习无愉快可言.

(4)脑营养不足。脑力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必须保证营养,高蛋白、维生素、充足

的氧气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时间太长,呼吸短浅,氧供应不足,也会

使大脑疲劳。

(三)、考试焦虑问题

1、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它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

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

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1)情绪激动、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

(2)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3)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4)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

(5)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

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

(1)个体的自身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①遗传素质。现代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神经系统(特别

是大脑、酶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着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特点,

从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由于每个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

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人,对

刺激环境极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即便对较强的刺激,也许只产生微弱的反

应.

②认知评价能力。考试能否引起中学生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的认知评

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个体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识程度,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及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价。一个高中生如果把高考看作是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唯

一出路,并且对自己应付高考的能力估价过低,其考试焦虑水平必然过高。如果一个高中生

将高考只看作一种升学就业的途径之一,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焦虑水平便

不会很高。

③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刻苦努力,基本功扎实,复习全面,准备充分的学生,

自然会信心十足,考场上也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自控力强。否则,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

绪紧张,坐卧不安,焦虑加剧。

(2)、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现在的中学生父母对孩子

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有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说:“我害怕看到父母期待的目光,我怕考不

出理想的成绩,使他们失望”。还有些家长不仅期望过高,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使孩子因达不

到家长的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虑情绪。另外,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

几天一大考,每天一小考,一味地重分数,排名次,使一些中学生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

之中。此外,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因而拥挤在升高中、上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给学生

参加重要的考试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

二、情绪上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焦虑症

焦虑症又叫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患者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症状,

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焦虑症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

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各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

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或灾难、或需要付出特

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决,

这时心理的紧张和期待就会促发焦虑反应。过度而经常的焦虑就成了神经性焦虑症。

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其身心变化处在一个转折点上,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

对自己在体态、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某种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诸如女孩由于

乳房发育而不敢挺胸、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子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追悔自责等,

这些都将对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带来很大影响。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而导致出现恐

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

心慌气促、神经过敏、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患者常因此而辗转于内科、神经科求诊,

经反复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这类病症在精神科通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二)、挫折心理

中学生常常抱有各种各样的幻想,为了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作刻意

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挫折一般是指需要得

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如果挫折产生于较为重大的目标,如学业、工作、爱情等,这

种挫折可称之为失败;如果挫折的障碍与压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使其处于一种不利

于身心发展的位置,则称为身处逆境.挫折、失败和逆境容易给中学生带来失望、压抑、沮

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挫折感在中学阶段表现较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常常会因为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

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大

致可分为两类:①主客观矛盾是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观方面是指中学生的自

我需求,客观方面则是指满足其需求的现实条件.主客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中学生物质生活

需要与社会、学校、家庭有限物质条件之问的矛盾;学业成功、工作出色的愿望与同学、同

事竞争的矛盾;自我表现的需要与机遇不平等的矛盾;独立、自主需要与纪律约束的矛盾;

社交需要与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之间的矛盾等;②个性不完善也是中学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原

因。中学生虽然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性,但从社会成熟的

角度看,他们个性还不够完善,如情绪不稳定,认识片面,自尊心与好胜心强,理想浪漫,容

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耐力不强等.青少年这种不完善的个性成了

挫折心理的一张温床.

(三)、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

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中学生就是“不受教”、“不听话”,甚至经常与老师、家长

“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

的行为,往往是逆反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每一阶段都可能发生,而且有

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作不信任、不认同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

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感,为其喝彩;对思想政治教育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中学生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

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讨厌成人将自己当“小孩",要求以

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对任何事物倾向都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觉得

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故产生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

绪。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的时机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

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逆反心理尽管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

就其后果而言,它会导致中学生出现对人或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异常性格,使其

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精神不振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

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

三、意志行为上的问题

(一)中学生的过分依赖问题

依赖就是指对别的人或事物的过分依附,不能自立、自主。意志上的依赖实质上就是意

志缺乏。这类学生的行为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在行动过

程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决定也难以抉择,显得手足无措,缺乏决断的能力,事事依赖他人,

易受人暗示和指使。譬如说,今天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星期日是逛商店还是上公园,有了

问题是问同学还是问老师,制订计划是干这些事还是干那些事等等,都迟迟不能决定,只能

依赖他人做决定。

本来依赖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人的发展都是逐渐从依附地位转

向自主地位的。出生后的婴儿对长者、抚养人形成依附关系,他的一切生活都依赖成年人。

到两三岁,他意识到自我,不但依附父母亲人,也开始依附家庭以外的人或物,如对幼儿园

及其阿姨的依赖.上小学后,随着交往面的拓宽,与同学关系密切起来,四五年级以后便出

现依附关系向自主地位转化的势头。而到初中阶段,大多数孩子都有强烈地摆脱依赖父母和

教师的倾向,甚至出现过分的一味“逆反"和“叛逆”心理。直到高中阶段之后,他们才能

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与他人的意见,真正走向自我的独立自主。因此在中学阶段,家长与教师

既要帮助孩子由依附向独立自主平稳过渡,又要正确引导他们分析与接受师长们的正确意见.

否则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会使孩子缺乏意志力;而一味地任由他们“自主”,则容易形

成刚愎自用、冥顽不化的个性。

有依赖问题的中学生,总是要求别人注意他,帮助他,称赞他,而不要求别人把他当作

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需要的不断成长的孩子。他们表现出过分地依赖父母、兄弟及同伴。因

而他们缺乏独立性,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更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做事无目的,在等待中

糊里糊涂过日子,即使想办什么事,也是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并且易受人暗示,被人牵着

鼻子走。

中学生产生依赖的原因往往与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有关,尤其是与父母的过多

管束有关。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掌上明珠,因而有些家庭对孩子特别娇惯,

孩子的吃、穿、住、行、乐,到该独立的时候仍然包办代替,惟恐照顾不周,伤害了孩子。他

们不停地为孩子做一些不必要的事。孩子站起来,怕他摔着;孩子跑起来,怕他伤着;孩子

吃饭时,怕他噎着。总之,孩子日常生活的大小琐事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于是孩子习惯于依

赖家长。而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管束过严,限制太多,孩子的行动如果超出家长

的框框,则被训斥为“不听话",对其严加体罚。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受到的影响是

灾难性的,虽然长大了,但不成熟,不能独立。可以这样说,他生活中没有自我,也不了解

外部的世界,遇事懒于思考,不知道还应该有自己的感情和希望,也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技

能。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唯唯诺诺,无所创造的平庸之辈,不会是具有现

代独立人格的开拓型人才。

(二)倔犟固执问题

倔犟固执就是顽固任性、刚愎自用,不愿意听别人意见,是中学生不良意志品质的表现.

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哪怕遭受失败和挫折,也阻挡不住他继续

前进,这是具有坚韧、顽强意志品质的表现.但是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明知原来的

决定是错误的,仍然固执己见,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就是固执了。在中学生中固执常常表现

为犟脾气,谁说谁劝也不听,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志办事.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这种表现很常

见。

固执任性、倔脾气的产生也可追溯到幼儿时期受到的影响。一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形成某

些个性特质,固执、任性开始萌芽,此时若受到溺爱和坏榜样的影响,再缺乏集体生活的

锻炼,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倔脾气。而且父母若有倔脾气,也很容易影响到幼儿,尤其是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或溺爱或压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固执任性这一不良的意志品质。

固执己见也有的是思维的片面性造成的.

固执任性现象在中学生中是常见的。教育者往往会采取两种不恰当的对待方式:一种是

“顺着来”,任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或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另一种是“鞭子打”,

不问青红皂白,孩子一倔就批评、斥责或打骂.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

法,反而会造成中学生更加“反叛”。

(三)中学生的意志薄弱问题

意志薄弱严格说来算不上是意志障碍,仅仅是一种意志缺陷,但在中学生里极为常见,

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所以意志薄弱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意志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前进道路上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一蹶不振,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例

如,在家里,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问题,惟恐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惟孩子的命令是

从,使孩子一直处在“小皇帝”的位置上。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使孩子逐渐变得懒惰、软弱、

任性、固执、娇气、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另一种现象则在学校表现得比较突

出:班上总有那么几位学生,因为成绩好或“三好学生”、“学习榜样”,总是得到同学和老师

的赞扬和笑脸.久而久之他们变成自负、高傲的小霸王,“老虎屁股摸不得",一点点挫折与

压力都经受不住.总之,这些中学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无法经风历雨.

第二,在追求自己预定目标时,开始还有一股劲,渐渐地就提不起精神,缺乏应有的恒

心和毅力。例如,有的中学生在学期开始时也打算刻苦学习、争取好成绩,也能坚持一两个

星期晨读晚练,但很快就气馁了。有的是因为无法忍受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与艰辛,逐渐失去

兴趣;有的是因为短期的投入没有见到预期的成效,或受到挫折,又没有得到家长与教师的

引导与鼓励而放弃努力。这些都是中学生还没有形成坚强意志的表现。

第三,在行动中,易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改变初衷,使行动半途而废。

例如,有的中学生自主性不强,原本计划好了一种方案,因为别人实施了另一种方案就否定

自己的方案,即使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有的中学生本身的坚持性就不好,行动过程中忽左忽

右,一会儿想学电脑,、一会儿想学小提琴、一会儿又去上游泳班,但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底的;

有的中学生则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无心向学,不务正业,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等等。

四、社交上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人际关系障碍,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

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恐怖

症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态。中学生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学生一到具体交往或

别人主动与自己打交道时,就出现恐惧反应.表现为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神经处于

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社交恐怖症往往会发生泛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将

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障碍。

社交恐怖症伴有强迫性恐怖情绪,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应,通常是在学习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学生

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

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

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定型,进而形成固定的心理结构,那么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的刺

激情境时,便可能旧病发作,产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看到或听到别人

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

耻、害怕.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报刊等途径也可以学到这种经验.他们会不自觉地依

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将在特定的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

正是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由心理紧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一

般的做法有:①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

要.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谁也不会专门注意我一个人的。力求摆脱

那种过多考虑别人评价的思维方式。②改善自己的性格。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比较内向,故应

该加强锻炼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或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学和陌生人交往,

逐渐去掉羞怯和恐惧感。③满灌疗法。即让人反复接触引起恐怖的刺激,使其逐步适应,进

而消除恐惧感。④系统脱敏法.其一般做法是:先用轻微、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

的强度,使行为失常的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怖情绪,最后达到矫正异常行为的目的.例如可以先

引导患者与家人接触、一步一步引导脱敏,并通过奖励、表扬使其巩固。此外,中学生要克

服社交恐怖症,还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

(二)、孤独心理

有些中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性格孤

僻,害怕交往,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自己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

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同时把因离群索居而产生的

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人际孤独则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

中因交往障碍而带来的孤独体验。

中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是独立意识的增强。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实

践范围逐步扩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

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他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

们产生不安全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人竭力寻找与同伴的交往。在交往中,有的中学生

因同伴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一些摩擦,因此,干脆将自己封闭起来,他们害怕增加不安全感,

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

其二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几近成熟,这有力地促进了其自我意识的发

展,他们已基本能正确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他们常会产生关于自己的许多

独特的想法和憧憬,既发现自己心灵中的美,也看到自己心灵中的丑.由于中学生自尊心的增

强,个人隐私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谨慎地在心

中构筑起一道“城墙”,封锁自己内心的秘密。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则是一

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中学生生理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中学生特有的闭

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

(三)、羞怯心理

在中学生交往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轻松自在,谈吐自如,应对流畅;有人却手足

无措,面红耳赤,平时想得好好的,一上讲台,语无伦次。这种心理现象叫做羞怯心理。一般

来说,羞怯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也必定会有

一定的情绪倾向与情感反应。人有七情六欲,羞怯,人人都可能体验到,问题是反应的强

烈程度不同。一般的羞怯心理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短暂的,它不仅无损于身心健康,而且也

是健康心理的表现,一个不懂得羞愧的人,必定是个无责任心的人。但是羞怯心理的反复产

生与体验,容易引起恶性循环,导致一部分中学生的交往恐惧。

(四)、嫉妒心理

嫉妒是个体内心对他人的优越地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称“红眼病”.它是对别

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正为特征的一种不悦、怨恨、恼怒、自惭形秽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情绪。

一方面,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也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学校和

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于是个体之间的差异在相互交往中显现出来,由此导致的优越感也就

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羡慕他人的优势,激发起一个人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

同时也可能使人产生嫉妒心理。

一般说来,嫉妒心理的发展有程度不等的几个阶段。最初是程度较浅的嫉妒,它往往深藏

于人们不易察觉的潜意识中。如自己与某同学相处很好,对于名誉、地位等并不想施以攻击,

不过每念及此,心中总会感到一种淡淡的酸涩味。随后是程度较深的嫉妒,它由强度较浅的

嫉妒发展而来。其标志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隐藏,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

如对被嫉妒者作间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最后是非常强烈的嫉妒,此时嫉妒者已

丧失了理智,向对方作直接正面的攻击,希望置别人于死地而后快。这种嫉妒往往会导致毁

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它是变态心理的一种表现

(五)、猜疑心理

中学生的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中的价值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这种心理的

学生,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他们往往神经过于敏感。例如,当听到有的学生做了好

事得到老师的表扬时,他们就会在心里嘀咕:“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好表现自己。”当看到别

人学习成绩好时,他们又会嘀咕:,“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大概有人辅导吧?"当别人对他好

时,他又会想:“为什么他对我这么好?有没有别的动机?"当别人批评他某些行为不当时,他

又会猜疑:“他大概是与我过不去?"总而言之,他们始终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怀有

戒备之心。另外,具有猜疑心理的人往往喜欢捕风捉影,传播小道消息,造成班级中人际关

系的紧张与不和谐.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4:1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06748190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学生心理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学生心理学.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