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脑瘫康复训练

更新时间:2023-03-09 00:40:01 阅读: 评论:0

天蝎座喜欢一个人的表现-xianggang

脑瘫康复训练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大树妈妈歌曲)

脑性瘫痪的康复指南

【定义】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

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

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低下、语言障碍、

听视觉障碍、癫痫、行为及情绪异常等。

【分型】

(1)临床分型

a)痉挛型:以锥体系受损为主。

b)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

多。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失调、震颤等。

c)强直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呈齿轮、铅管样持续

性肌张力增高。

d)共济失调型:以小脑损伤为主。

e)肌张力低下型。

f)混合型:同一患儿表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

状。

(2)按瘫痪部位分型

a)单瘫:单个肢体受累。

b)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

c)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

d)偏瘫:半侧肢体受累。

e)四指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

【康复评定内容】

一.体格发育障碍的评定:

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的评定可以看出患儿比同年龄小

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挛

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

出生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出生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0.7+(月龄-6)*0.5

2岁以上体重(KG)=年龄*2+8

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

二.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1.运动发育障碍的评定: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

FM88项)

正常小儿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和顺序如2-3个

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

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8-10个月能爬。1岁能独自

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2岁会跑。3岁会骑三轮车。4岁

能爬梯子。脑性瘫痪者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

儿或表现为主动活动减少。

2.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

况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

可能性。脑瘫者肌张力机制受到损伤。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

过低的状态。这便决定了对患儿肌张力评估的重要性。肌

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发生影响。肌张力增高时,对关

节活动产生较大的抵抗感。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伸屈受限,

反之,肌张力降低时,活动关节无抵抗等,肢体摆动幅度大,

关节屈伸过度,此外,可通过以下关节活动度,间接了解肌

张力的情况。

小儿取仰卧位,头和身体居中:

A.内收角:患者两下肢伸直,外展至最大限度,两大

腿间的夹角

B.腘窝角:将小儿一侧下肢拉直,抬高,屈髋关节,

大腿与小腿在间的夹角.足背屈角:尽量被动背曲踝关节,

足背与小腿间的角度

C.足跟耳试验:牵拉患儿一侧足使尽可能向同侧耳部

靠拢,足跟与臀部连线与桌面形成的角度。

正常小孩的关节活动度

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

1—3月40-8080-10060-70

4—6月70-11090-12060-70

7—9月100-140110-16060-70

10—12月130-150150-17060-70

3.协调功能与精细动作的评定:

通过对患儿协调功能及精细动作的评定可了解四肢的

共济活动,协调能力及手指基本功能状况。较常用有以下几

种方法:

A.指一鼻试验:小儿在任何体位将臂伸直再用食指触

鼻尖。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B.对指试验:任何体位患者用拇指与其余指依次对指,

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C.轮臂动作:快速,反复作前臂的旋前,旋后动作,

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4.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的评定:

这一评定非常重要,通过检查可判断神经发育与动作发

育水平,是指导训练的依据

A.原始反射评定

a.紧张性迷路反射:头取正中位,上,下肢伸展,仰卧

位时头后仰,全身伸肌张力增高,呈“伸展模式”,俯卧位时

头前曲,四肢屈曲,全身屈肌张力增高呈“屈曲模式”则为阳

性,3-4月消失。持续阳性可阻碍小儿正常的运动发育

b.紧张性颈反射(TNR)

⑴ATNR:仰卧,头居中,四肢伸直,将小儿头转向一

侧。阳性表现为面朝向侧肢体伸展,枕向侧屈曲。3-4月消

⑵STNR:俯卧,头颈尽量前屈和背伸,前屈时上肢屈

曲,下肢伸展,背伸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则为阳阴性。5

个月左右转阴。若TNR持续存在则可影响小儿四肢运动发

育,平衡能力及抬头。

c.握持反射:刺激患儿手掌侧,引起小儿手指迅速屈曲,

紧握,该反射2-3个月消失。

d.交叉伸展反射:仰卧,头居中,让一侧下肢屈曲,后

伸展,阳性表现为另一侧下肢则与之相反,该反射1-2个月

消失。

B.自动反应评定:自动反应评定包括翻正反应,平衡

反应及保护性伸展反应。

翻正反应又称调正反应是小儿头和身体位置在空间发

生变化时,小儿头颈,躯干和肢体立即恢复到正常姿势和体

位的反应,它包括颈旋转翻正反应,迷路,立直反应及躯干

翻正反应等。

平衡反应包括倾斜反应,坐位反应,立位平衡反应。可

通过FUGL—MEYER评定法了解患者的平衡反应能力

保持性反应:抱住小儿腋下,使他向高处向下接近桌面,

小儿出现双上肢支撑床面反应,该反应于6个月出现。

5.肌力评定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肌力评定的要求不尽相同,发育

前期,患者主动运动较少,对其进行肌力评定,其治疗意义不大,

但当患者会坐爬,甚至会站,走路对其进行肌力评定有重要的

实用价值.

6.步态分析

对有行走能力但异常步态者必须进行步态分析,通过步

态分析的揭示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进行行走功能评估和矫

正提供必要的依据.

脑瘫病人的异常步态最常见有由于痉挛引起的剪刀步态,垂

足(划圈)步态,及各种肌无力步态如臂中肌,臂大肌步态等

三.特殊感觉障碍的评定:

1.视觉障碍的评定:可以粗略的检查是否有斜视,弱视,

散光视神经萎缩等。

2.听觉障碍的评定:可利用视听反射了解患者听觉,听

力等是否有问题.

3.触觉障碍的评定:可触摸患者身体某些部位如口唇

手掌等以了解患者反应是否过敏或迟钝。

四.言语功能评定

CP患者的言语功能障碍有1.发音障碍;患者头部变化多,

有些不能控制呼吸,出现发声困难;2.共鸣障碍,多由于发音器

官痉挛及言语中枢受损引起;3.语言发音迟缓,主要为智力迟

缓所致

五.智力评估:

CP者有些智力正常,其中有些是高智能儿,对有些不正常

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智力测验,个人既往史,作业评

定,现场观察,家长或老师介绍情况等.

六.ADL评估:

A:独立完成B:少量帮助C:大量帮助D:完全帮助

E:能F:部分能G:不能

疗效评估:可利用上表进行,方法如下:

训练效果=末期估分—初期估分*100%:初期估分

显效:训练效果大于15%

有效:训练效果大于1%-14%

无效:训练效果无提高。

【脑瘫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

(1)运动治疗:据脑瘫病儿的临床分型不同,进行有针对

性的康复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的训练。

(2)物理治疗:应用针灸、电刺激仪、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水疗、高压氧、减重步态训练、S-E-T训练等,进行包括肌

力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体位和转移训练;减重、减

负重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等功能训练。主要目的是调节功

能,缓解痉挛,刺激低下的肌张力,促进循环,维持和扩大

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从而改善平衡和提供粗大运动功能

水平。

(3)矫形器具应用:在脑瘫患儿的训练中,支具的应用很

重要,可使用足踝矫形支具、膝踝足矫形器、上肢矫形器等

等。

(4)合并症的训练:合并癫痫者需控制癫痫的发作,并根

据患儿情况矫治视觉、听觉、语言方面功能障碍,改善和发

展认知功能。

(5)作业疗法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包括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训练、娱乐和工作训练等。作业疗法更侧重于上肢功能

和日常生活动作的掌握及智能的提高,病儿通过作业疗法可

获得动作能力,并可预防由运动机能发育障碍所致继发的感

觉障碍和促进全身心的发育。

(6)心理治疗:包括一些心理疏导,还有生物反馈治疗。

【康复护理】

1.喂养护理

2.营养护理

3.体位护理

【各种脑炎诊断标准】

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

炎症,若炎症过程在脑膜,临床重点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

主要累及大脑实质时,则表现为病毒性脑炎,大多数患者具

有病程自限性。

临床表现:

1)病毒性脑膜炎:发热、恶心、呕吐、嗜睡、烦操不安

易激惹(婴儿)、头痛(年长儿)、较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及惊厥,

可有脑膜刺激征,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病程多在1-2周。

2)病毒性脑炎:发热、反复惊厥发作、不同程度意识障

碍、颅压增高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肢体瘫痪及精神行为异

常等表现,可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病程多在2-3周。

辅查:

1)脑电图背景慢化,可伴痫性放电;

2)脑脊液:淋巴细胞增高为主,病毒培养阳性,涂片及

培养无细菌发现。

化脓性脑膜炎:婴幼儿期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

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意识障碍、惊厥、颅压增高、脑

膜刺激征、及脑脊液化脓性改变为特征。

临床表现:

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发热、进行性加重

意识障碍,反复惊厥发作。

2)颅压增高表现。

3)脑膜刺激征

辅查:脑脊液:外观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显著

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降低,蛋白显著增高。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

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大脑实质,以蚊虫为主要传播

媒介。

临床表现:高热、恶心、呕吐、进行性加重意识障碍,

反复惊厥发作、病理反射、肢体瘫痪,重症患儿可出现中枢

性呼吸和(或)循环衰竭。

辅查:脑脊液:白细胞增高,<5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后以淋巴细胞为主,分离出乙脑病毒。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以中枢性神经系统急性炎症脱髓

鞘为特征,细胞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脑症状、脑干症状、脊髓症状。

辅查:脑脊液:淋巴细胞轻至中度增高。脑电图弥漫性

慢波活动。MRI:脑白质多发性散在非对称性信号。

【脑炎后颅脑损伤的康复评定】

1、严重程度和分级:

1)急性期:Glasgow昏迷量表、Glasgow-Liege昏迷量表

2)恢复期:主要依据伤后遗忘的时间用HRB神经心理学

测评和LOTCA等方法来测评。

2、脑炎后意识障碍评定

1)昏迷:其特征是无觉醒和意识,患儿闭眼,不能被唤

醒,对自身和周围环境不能知晓,持续至少1小时,觉醒及

复苏时间长短不等,通常2-4周内觉醒并复苏。

2)植物状态:患者可以觉醒,但对自身和周围环境不能

知晓,若脑损害后1月仍处于植物状态称之为持续性植物状

态,存在觉醒的可能;若非创伤性脑损害后3个月或者脑外

伤后12个月仍然处于植物状态则称为永久性植物状态,为

不可逆的。

3)精神(心理)功能评价

4)躯体功能评价

5)言语功能评价

6)预后评价

【脑炎急性期临床康复治疗】

一、早期康复(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促进

脑损伤修复,控制并发症发生,促进功能代偿和功能重建,

消除或减轻后遗症。

1、维持必要的营养。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通过静脉

营养支持治疗、鼻饲、主动进食几种途径完成。

2、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促进细胞功能恢复、改善脑细

胞代谢,促进损伤神经的逆转。

3、良肢位保持。1)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患侧上肢前伸,

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指伸开,掌心向上。健侧上肢置

于体上。患侧下肢在后,髋、膝关节微屈,健侧下肢在前,

屈髋、屈膝放置。2)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上肢下垫软

枕,肩关节屈曲90-130°,肘、腕伸展,前臂旋前,腕微背

伸,手指自然伸展。下肢在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屈曲位,

下垫软枕。3)仰卧位:患侧上肢置于比躯干略高软枕上,防

止肩胛后瘫,前臂旋后,手心向上,手指自然伸展。患侧臀

部及大腿下垫软枕,防止骨盆后缩,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4、早期床旁按摩与肢体运动。舒通经络,改善血液循

环,缓解疼痛,预防褥疮,预防关节僵硬及深静脉血栓,增

强患侧肢体肌肉能力,防止患侧肢体废用。

5、高压氧治疗。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受损脑细胞逆

转。

6、尽早下床活动。刺激内脏功能、改善通气、降低颅

内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二、康复训练:

1、运动功能训练:

1)神经促进技术。通过中枢性反射、周围皮肤感觉和本

体感觉易化等不同途径,实现高级神经中枢对神经肌肉功能

的重新支配,从而起到调整肌张力、抑制痉挛模式,建立正

确姿势和功能活动模式作用。代表:Bobath技术、PNF技术、

Rood技术。

2)改善肌力训练。

肌力0-1级时,主要采取被动活动、辅助按摩和低频电

刺激,并指导患儿强化运动意念。

肌力2-3级时,除被动运动和按摩外,增加肌电生物反

馈电刺激疗法、刺激肌肉收缩,带动关节活动。

肌力4级时,主要依靠自身肌肉主动收缩来增强肌力,

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和等速收缩训练。

3)肌肉牵张训练。通过对不同部位的关节和肌肉的缓慢

或快速牵拉来改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

4)拮抗肌肉痉挛训练。在舒适稳定的体位下做肢体延伸

下垂、旋转或摆动。注意避免加重肌肉痉挛。

5)平衡功能训练。学会改变重心,自主改变肢位,保持

动态配合。分为三级:1级静态平衡;2级自动态平衡;3级

他动态平衡。

6)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衣、吃饭、大小便能力训

练。

7)精细运动功能训练。改善手的协调、控制以及精细活

动能力。

2、言语功能训练

1)失语症训练。

听理解训练;语音训练;命名训练;复述训练;自发口

语训练;阅读理解训练。

2)构音障碍训练。

呼吸训练;发音训练;共鸣训练;发音节奏和语调训练;

手势和交流手册的使用训练。

3、认知、感知障碍训练

1)记忆力训练。

PQRST法;头词记忆法;编故事法;提示递减法;环境

辅助记忆法。

2)注意力训练。挑选训练和猜测训练。

3)思维能力训练。物品分类法和数字排序法。

三、植物状态(PVS)的促醒

1、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

1)维持脑代谢药物: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辅酶A、

维生素B6、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酯、谷氨酸等。

2)促进神经元氧化还原药物:脑活素、盐酸吡硫醇等。

2、促醒药物的应用。多巴胺类药物、精神兴奋药物、

抗抑郁药物、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和中药等。如:左旋

多巴。金刚胺、纳洛酮、安宫牛黄丸。

3、感觉刺激。经常性的系统的感觉刺激对PVS患儿的

催醒有一定帮助。

4、肢体运动与按摩。经常性对患儿肢体和关节进行被

动活动以及对肢体和躯体进行按摩治疗,对神经系统有一定

刺激作用,同时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和相关并发症发

生。

5、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迅速改善和纠正脑缺氧、维持脑

细胞能量代谢,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0:4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936001887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脑瘫康复训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脑瘫康复训练.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