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思想方法

更新时间:2023-03-09 00:24:28 阅读: 评论:0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夷水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社区治理创新)

高中常见数学思想方法

方法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渗透在数学的各部分内容中,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内容.函数的思想,

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特征,重在对问题的变量的动态研究,从

变量的运动变化、联系和发展角度拓宽解题思路.方程的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

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

题获解.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

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

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有时,还实现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

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1】设等差数列

n

a

的前

n

项的和为

n

S

,已知

31213

12,0,0aSS

.

(1)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2)指出

1

S、

2

S、…、

12

S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分析】(1)利用公式

n

a与

n

S建立不等式,容易求解d的范围;(2)利用

n

S是

n

的二次函数,将

n

S中哪

一个值最大,变成求二次函数中

n

为何值时

n

S

取最大值的函数最值问题.

【解】(1)由

3

a=

1

2ad=12,得到

1

a=12-2d,

所以

12

S=12

1

a+66d=12(12-2d)+66d=144+42d0,

13

S

=131

a

+78

d

=13(12-2

d

)+78

d

=156+52

d

0.

解得:

24

3

7

d.

(2)解法一:(函数的思想)

n

S=

2

1

115

(1)(12)

222

nannddndn

22124124

55

2222

dd

n

dd

因为0d,故

2124

5

2

n

d

最小时,

n

S最大.

24

3

7

d得

124

656.5

2

n

d

,故正整数n=6时

2124

5

2

n

d

最小,所以

6

S最大.

解法二:(方程的思想)

由0d可知

12313

aaaa.

因此,若在112n中存在自然数n,使得0

n

a,

1

0

n

a,

n

S就是1S,

2

S,,

n

S中的最大值.

12

13

0

0

S

S

1

1

50

2

60

d

ad

ad

6

7

0

0

a

a

,

故在

1S、

2

S、…、

12

S中

6

S的值最大.

【点评】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实质上是定义在自然数集上的函数,因此可利用函数思想来分析,

即用函数方法来解决数列问题;也可以利用方程的思想,利用不等式关系,将问题进行算式化,从而简洁明快.

由此可见,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要求灵活地运用、巧妙的结合,发展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独创性.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椭圆1

59

22yx

的左右顶点为A,B,右顶点为F,设过点T

(mt,)的直线TA,TB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

),(

11

yx

),(

22

yxN

,其中m>0,

0,0

21

yy

(1)设动点P满足422PBPF,求点P的轨迹;

(2)设

3

1

,2

21

xx,求点T的坐标;

(3)设9t,求证: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无关).

【解】(1)由题意知)0,2(F,)0,3(A,设),(yxP,则

4)3()2(2222yxyx

化简整理得

2

9

x.

(2)把2

1

x,

3

1

2

x代人椭圆方程分别求出)

3

5

,2(M,)

9

20

,

3

1

(N

直线)3(

3

1

:xyAM①

A

B

O

F

直线)3(

6

5

:xyBN②

①、②联立得

10

7,

3

T

.

(3)),9(mT,

直线)3(

12

:x

m

yTA,与椭圆联立得)

80

40

,

80

)80(3

(

22

2

mm

m

M

直线)3(

6

:x

m

yTB,与椭圆联立得)

20

20

,

20

)20(3

(

22

2

mm

m

N

直线

2

22

2222

22

4020

203(20)

8020

:

3(80)3(20)2020

8020

m

mm

MNyx

mmmm

mm

,

化简得

2

222

20103(20)

204020

m

yx

mmm

令0y,解得1x,即直线MN过

x

轴上定点(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简单曲线的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探究问

题的能力.而且,本题在解决问题时,无论求点的坐标,还是求点P的轨迹方程,都灵活运用了方程的思想,特别

是在证明过程中更是很好地利用方程的有关知识,使问题画繁为简,华难为易.

方法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正确利用数形结合,应注意三个原则:

(1)等价性原则

数形信息的转换应该是等价的、充要的.要注意由于图形的直观性,往往可以成为严格推证的启导,但有时不

能完整表现数的一般性,考虑问题可能不完备.

(2)双向性原则

数形结合的含意是双向的,即考虑问题既注意代数问题几何化,也注意几何问题代数化,而不仅仅指前者.

(3)简单性原则

有了解题思路,思考用几何方法,还是代数方法,还是两者兼而用之,要取决于解题的简单性原则,而不能

形而上学地让几何问题代数化,代数问题几何化成为一种机械模式.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第一,以形助数:把一些数式的几何意义明朗化,构造出解题的几何模型,突显问题的直观性,使解题思路

变得形像而通畅;

第二,以数助形:利用几何图形或图像图表中隐含的数式特征,构造出解题的代数模型(必要时建立坐标系),

突显问题的本质,另辟解题的捷径;

第三,数形互助:根据问题的需要,将以形助数和以数助形二方面结合运用.

数形结合的应用是广泛的,数与形的结合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值域与最值等),可从函数图像的直观性得到鲜明的

启示.

2.利用数轴与坐标系(包括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使数与点对应,使函数与图像、方程与曲线结合,使代

数与几何联结.这样,可利用坐标或向量的运算,探索几何图形的相关性质;利用函数图像与方程曲线的直观性,

探索函数或方程的性质.

3.从统计图表、图像中,收集分析出“数”的信息,由破译的数量关系建立代数模型,探索相关的结论.这类

数形信息的转换能力是近年高考的新亮点.

4.三角函数与单位圆、三角函数曲线的联系.

5.复平面与复数、向量的沟通.

6.利用类比法、换元法(如三角换元)、构造法、坐标法等构造代数问题的几何模型、几何问题的代数模型,

开辟解题的新思路.

【例1】(12年上海模拟)若函数()()yfxxR满足(2)()fxfx,且[1,1]x时,2()1fxx

函数

lg(1),1

1

(),0

0,01

xx

gxx

x

x

,则函数()()()hxfxgx在区间[5,6]内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_.

【答案】9

【解】由题意,直接求解会很麻烦,且不易得到正确的答案,所以该题中求()()()hxfxgx的零点,可

以转化为求()fx与()gx两函数图像的交点.则画出()fx与()gx的图像,由于()fx在[1,1]x上为2()1fxx

,

且为周期函数,周期为2,而()gx是分段函数,注意其图像共分为三部分,如图,可等共有9个交点,其中有一个易错

点,即其中1个交点为(1,0)很容易被遗漏.

【点评】要求()()()hxfxhx在区间[5,6]内的零点的个数,可转化为求()fx与()hx交点的个数,

可以作出图形,观察图形易得交点的个数.本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的途径

中的以形助数.

【例2】函数y=f(x)的图像为圆心在原点的两段圆弧,试解不等式f(x)>f(-x)十x.

【解】解法一:(以数助形)

由题意及图像,有

011

101

)(

2

2

xx

xx

xf,

(1)当0f(-x)+x得21x

>-2)(1x+x,解得0

5

52

;

(2)当-1≤x<0时,得-21x>2)(1x+x,解得-1≤x<-

5

52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5

52

)∪(0,

5

52

).

解法二:(数形互助)

由图象知f(x)为奇函数,∴原不等式为f(x)>

2

x

,而方程f(x)=

2

x

的解为x=±

5

52

,据图像可知原不等

式解集为[-1,-

5

52

)∪(0,

5

52

).

【点评】本题以形看数(解式,奇偶性),以数解形(曲线交点A、B),最后以形解数(不等式),这才是真

正意义上的数形结合,扬长避短.

方法三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1.通常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定义的;

(2)涉及运算的数学定义、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

(3)涉及题中所给的限制条件或研究对像的性质而引起的;

(4)涉及数学问题中参变量的不同取值导致不同结果而引起的;

(5)涉及的几何图形的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

(6)一些较复杂或非常规的数学问题,需要采用分类讨论的解题策略解决的.

2.分类讨论的步骤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

(1)确定讨论的对像及其范围;

(2)确定分类讨论的标准,正确进行分类;

(3)逐类讨论,分级进行;

(4)归纳整合,作出结论.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学生必须对相关知识点或涉及的概念、定义、定理相当清楚,对于一些结

论成立的条件掌握牢固,这样才能在解题时思路清晰,才能知道何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而何时无须讨论,从而

可以知道怎样进行分类讨论.

【例1】(12年上海二模)点),(yxQ是函数1

2

2x

y图像上的任意一点,点(0,5)P,则P、Q两点之间

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1

【解】①当

2

10

2

x

时,

2

2

2221,(5)(6)9

2

x

yPQxyy.

63y时,即y=9或y=3,PQ取最小值0,但

222xy都为负数,∴不成立;

②当

2

10

2

x

时,

2

1

2

x

y

2

222(5)(4)11PQxyy.当y=4时,

PQ

取最小值为

11

.综上

所述,P、Q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11.

【点评】由于题中给出的是绝对值函数,需要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掉绝对值,然后再求解.体现了数学概

念是分类定义的而引起的分类讨论.

【例2】设等比数列{}

na的公比为q,前

n

项和0(1,2,3,)

n

Sn,求q的取值范围.

【分析】在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由于公式的要求,分q=1和q≠1两种情况.

【解】{}

na是等比数列,且前

n

项和0(1,2,3,)

n

Sn,

11

0aS,且0q

当1q时,

1

0

n

Sna;

当1q时,1

(1)

0

1

n

n

aq

S

q

,即

1

0(1,2,3,)

1

nq

n

q

.

上式等价于

10

10

nq

q

①或

10

10

nq

q

②,

由①得

1q

,由②得

11q

,

q的取值范围为1,00,.

【点评】本题正是分类讨论中运算的数学定义、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体现.

【例4】已知实数0a,函数

2,1,

2,1.

xax

fx

xax

若11fafa,则a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3

4

【解】首先讨论1a,1a与1的关系.

当0a时,11a,11a,所以1121faaaa;

12(1)32faaaa.

因为11fafa,所以132aa,所以

3

4

a;

当0a时,11a,11a,所以1212faaaa;

1(1)231faaaa

.

因为11fafa,所以231aa,所以

3

2

a(舍去).

综上,满足条件的

3

4

a

.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讨论1a,1a与1的关系,正是体现了数学问题中参变量的不同取值导致

不同结果而引起的分类讨论.

方法四概括归纳的思想方法

概括是在思维中将同一种类型的对像共同的本质属性集中起来,结合为一般类型的属性.归纳是一种逻辑型的

思维形状,是从几个特殊情形做出一般结论的不完全的属性.一类是性质和法则的归纳,如数列的基本性质,对数

运算的法则的归纳过程;另一类是解题方法的归纳,如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等;第三类是归纳猜想,如由表格所

给数据归纳几个连续奇数的和等.

【例2】在数列{

n

a}中,

1a=13,且前n项的算术平均数等于第n项的2n-1倍(n∈N*).

(1)写出此数列的前5项;

(2)归纳猜想{

n

a}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分析】(1)利用数列{

n

a}前

n

项的算术平均数等于第

n

项的2

n

-1倍,推出关系式,通过

n

=2,3,4,5

求出此数列的前5项;

(2)通过(1)归纳出数列{

n

a}的通项公式,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第一步验证

n

=1成立;第二步,假设

n

=k猜想成立,然后证明

n

=1k时猜想也成立.

【解】(1)由已知

1

a=

1

3

,123n

aaaa

n

=(2n-1)

n

a,分别取n=2,3,4,5,得

21

111

53515

aa,

312

111

145735

aaa,

4123

111

277963

aaaa,

51234

111

4491199

aaaaa,

所以数列的前5项是:

1

1

3

a

2

1

15

a

3

1

35

a

4

1

63

a

5

1

99

a

.

(2)由(1)中的分析可以猜想

1

(21)(21)n

a

nn

(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

n

=1时,猜想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n=k(k≥1且k∈N*)时猜想成立,即

1

(21)(21)k

a

kk

那么由已知,得1231

1

(21)

1

kk

k

aaaaa

ka

k

2

1231

(23)

kk

aaaakka

.所以

22

1

(2)(23)

kk

kkakka

1

(21)(23)

kk

kaka,又由归纳假设,得

1

1

(21)(23)

(21)(21)k

kka

kk

所以

1

1

(21)(23)k

a

kk

,即当1nk时,猜想也成立.

综上①和②知,对一切n∈N*,都有

1

(21)(21)n

a

nn

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项的求法,通项公式的猜想与数学归纳法证明方法的应用,注意证明中必须用上假

设,考查计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体现了概括归纳的思想方法.

方法五化归与等价变换的思想方法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需将原问题转化成一个新问题(相对来说,对自己

较熟悉的),通过对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转换化归思想”.而转换化

归思想的基本原则就是: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

1.利用转换化归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时必须明确三个问题:

(1)把什么东西进行转换化归,即化归对像;

(2)化归转换到何处,即化归转换的目的;

(3)如何进行转换化归,即转换化归的方法.

2.化归与转化常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标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向简单的问题转化;

(2)和谐统一性原则:即化归应朝着使待解决问题在表现形式上趋于和谐,在量、形关系上趋于统一的方向

进行,使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更均匀和恰当;

(3)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5)正难则反原则:即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

获解.

3.转化与化归常用到的方法

(1)直接转化法:把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超越式转化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幂等,把较复杂的函数、方程、不等式问题转

化为易于解决的基本问题.

(3)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转化途径.

(4)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

(5)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计算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是转化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6)类比法:运用类比推理,猜测问题的结论,易于确定转化途径.

(7)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

(8)等价问题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转化目的.

(9)加强命题法:在证明不等式时,原命题难以得证,往往把命题的结论加强,即命题的结论加强为原命题

的充分条件,反而能将原命题转化为一个较易证明的命题,比如在证明不等式时:原命题往往难以得证,这时常

把结论加强,使之成为原命题的充分条件,从而易证.

(10)补集法:如果下面解决原问题有困难,可把原问题结果看作集合A,而包含该问题的整体问题的结果

类比为全集U,通过解决全集U及补集使原问题得以解决.

化归与等价变换的思想方法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很多很多,如果不断努力地用这种方法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或数学范畴以外的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事半功倍的奇特效果.

【例1】设x、y∈R且22326xyx,求

22xy的范围.

【解】方法一:等价转化法(转化为函数问题)

由22623xyx≥0得0≤

x

≤2.

设22kxy,则

22ykx,代入已知等式得:

2620xxk,

即21

3

2

kxx

,其对称轴为

x

=3.

由0≤

x

≤2得k∈[0,4].

所以

22xy

的范围是:0≤

22xy

≤4.

方法二:数形结合法(转化为解几何问题):

由22326xyx得

2

2

11

3

2

y

x,即表示如图所示椭圆,其一个顶点在坐标原点.

22xy的范围就是

椭圆上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图可知最小值是0,距离最大的点是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与椭圆相切的切点.

设圆方程为22xyk,代入椭圆中消y得

2620xxk.由判别式3680k得4k,所以

22xy的

范围是:2204xy.

方法三:三角换元法,对已知式和待求式都可以进行三角换元(转化为三角问题):

由22326xyx得

2

211

3

2

y

x,设

1cos

6

sin

2

x

y

,则

22222

331

12coscossin12coscos

222

xy

2

15

cos2cos0,4

22

所以22xy的范围是:

2204xy.

【点评】本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实现了多种角度的转化,联系了多个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发散思维能

力.而且各种方法的运用,分别将代数问题转化为了其它问题,属于问题转换题型,正是体现了熟悉化原则,将不

熟悉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熟悉的知识.

【例2】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

n

,若S

n+1

、S

n

、S

n+2

成等差数列,则q=___________.

【答案】-2

【解】qaaS

112

11

Sa,

2

3111

Saaqaq

132

2SSS∴

1

2

111

222aqaqaa(a1

≠0)

∴2q或0q(舍去).

【点评】由于该题为填空题,我们不防用特殊情况来求q的值.如:

213

,,SSS成等差,求q的值.这样就避

免了一般性的复杂运算.既体现简单化原则,也是特殊化方法的使用,正是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的典型体现。

【例4】对于满足2p的所有实数p,求使不等式pxpxx21恒成立的x取值范围.

【解】原不等式化为0)1()1(2xpx,令

2)1()1()(xpxpf,它是关于p的一次函数,定

义域为]2,2[。由依次函数的单调性知

0)1)(1()2(

0)3)(1()2(

xxf

xxf

解得:1x或3x

【点评】本题正是利用主元与参变量的关系,视参变量为主元(即变量与主元的角色换位),简化问题在求解,

正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典型体现.

人生中每一次对自己心灵的释惑,都是一种修行,都是一种成长。相信生命中的每一次磨砺,都会让自己的人生折射出异常的光芒,都会让自己的身心焕发出不一样的香味。

我们常常用人生中的一些痛,换得人生的一份成熟与成长,用一些不可避免的遗憾,换取生命的一份美丽。在大风大雨,大风大浪,大悲大喜之后,沉淀出一份人生的淡然与淡泊,静好与安宁,深邃与宽厚,慈悲与欣然……

生活里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给别人什么,别人就会回待你什么。当你为一件事情不悦的时候,应该想想你给过人家怎样负面的情绪。

世界上的幸福,没有一处不是来自用心经营和珍惜。当你一味的去挑剔指责别人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自己是否做得尽善尽美呢?

假如你的心太过自我,不懂得经营和善待,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那么你永远也不会获得真正的爱和幸福……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所行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丰富生命的意义。我们一边穿越在陌生的吸引里,一边咀嚼回味着一抹远走光阴的旧味,一切都是不可预料,一切又似在预料之中。

人生看的多了,走的多了,经历的多了,也就懂得多了。每一份深刻的感悟大多来自一个人深刻的经历。

人生总有那么一两件重大的事情让你成熟和改变。这份错失,会让你反思自己,检讨自己,叩问自己,也让你意识到了自己真正的缺失,这或许就是一份痛苦的领悟吧!

人生可以平平淡淡,亦可以异彩纷呈。相信只要自己的德馨足够善美,上天就会把最好的一切赐予你。予人快乐,收获快乐;予人幸福,收获幸福;予人真情,收获厚意。人生的一切往来皆有因果,生活只善待有心人……

假如你有一颗计较的心,你就会很难获得一份幸福。当一个人放下了自己内心的那份累心的奢求,你的心空就会变得更加蔚蓝干净。

宽容,不仅是一种豁达的态度,更是一种心灵的品德,是一种处事的修行,宽容别人不是低矮了自己,而是释放了自己,升华了自己。你把世界宽待在心中,世界也同样装饰了你的一份美丽。

当你简约、释然了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另一份生命中的快乐。那快乐是发自一颗简单的心,那快乐是从心灵的草地里欢快的迸发出来,通过你温柔的眼眸和开心的笑声来传递。

所以,心宽便心悦,你人生的天空是什么颜色,往往取决于你对人生的态度和对于自己情绪的驾驭……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那么多,有缘来到你的身旁,被你握到掌心的却又那么少。所以一切在的时候请学会珍惜,因为大多美丽的东西只会为你来过一次。你一不小心就会失落,无处找寻,增加了你人生的又一次遗憾……

过往,终是回不去的曾经。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人总是在回味的时候才知道甜美。往事已矣,该放下的终归要放下,该忘记的一定要学会忘记。

其实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是我们的,在人间,我们只是一场心灵的路过而已……或许唯一属于过我们的,只是生命刹那的快乐与悲伤,以及自己一颗思索的灵魂……

站在时光的路口回望曾经,盘点每一份经历过的心情,人生有太多得不到的美好,有太多想不到的结局。终有一天,我们热望过的,贪念过的,彷徨过的,握紧过的,放手过的,都将化作尘埃随风飞去……

人生渺如尘埃,小如露珠,寻常如泥土,从不可知处而来,到不可知处而去。我们用灵魂结伴身体,走过这短暂的一朝一夕的寒暖,踏过流年的坎坷与花香,便是在世间真正的来过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0:2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926681886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数学思想方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数学思想方法.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