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诏旨

更新时间:2023-03-09 00:07:26 阅读: 评论:0

乳名大全男孩-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诏旨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表扬信)

古诗文阅读训练23:《方克勤,浙宁海人也》《野步》

月日

用时:分钟

得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克勤,浙宁海人也。少从乡先达学,穷研力索,至忘寝食。元末乱,

隐山谷中。国初被征,起家为济宁知府。比至官,聘贤者为师,各立学,学

凡数百区,学子系籍者至千人。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吏征率不俟期

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

发,吏不得为奸,野以日辟。岁暮转戎衣于燕,时令:役民舟者有诛。他郡

以牛车从事,天雨雪,牛僵死于道,民破产十八九。请以舟僦役,克勤曰:

“吾知从民便而已,抵法非所惮也。”辄以舟行。省义之,不问。郡城坏,故

事,以兵完筑。指挥使倚贵人为重,五六月,辄聚民万余人治之,民不得田,

哀号往即工。克勤奋曰:“民困不救,乌用二千石为!”密闻之中书,即日诏

罢役。视事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克勤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

尝曰:“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

日不再肉食。兖州守因童子进二瓜,笞而却之。而于人最恩,南冠过郡者必

米醪遗之,不能步者僦舟车送之。同列以事夺禄,旦夕延共食。会饮醉,投

案大诟去,礼待之益恭。及酒解,来谢。克勤阳为不知者,曰:“昔之夜,

吾亦大醉,不识君何谢也?”晚益畏慎,昼所为,夜必白之天,俯仰无愧怍。

1.每组加横线的词意思理解相同的一项是()

A.比至官,首为书悬康衢色愈恭,礼愈至

B.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C.而于人最恩,南冠过郡者必米醪遗之以光先帝遗德

D.克勤为治以德化为本臣本布衣

2.选择题

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

B.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

C.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

D.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

3.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他郡以牛车从事,天雨雪,牛僵死于道,民破产十八九。

(2)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

4.方克勤在为人和做官方面有哪些为人所称道的地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

要分析。

(二)古诗词赏析题

野步

宋周密

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两首《野步》,前一首中的“肥”“噪”“新”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后一则通过秋风、来写秋天景象。

2.两首诗都是写郊野散步,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每组加横线的词意思理解相同的一项是(B)

A.比至官,首为书悬康衢色愈恭,礼愈至

B.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C.而于人最恩,南冠过郡者必米醪遗之以光先帝遗德

D.克勤为治以德化为本臣本布衣

2.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

B.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

C.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

D.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

3.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他郡以牛车从事,天雨雪,牛僵死于道,民破产十八九。

别的郡用牛车办这件事,天下大雪,牛冻死在道路上,百姓十家有八九家破

产了。

(2)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

(方克勤)自己的生活简单朴素,一件布袍穿了十年也没更换,一日之内不

吃两餐有肉的饭食。

4.方克勤在为人和做官方面有哪些为人所称道的地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

要分析。

人物形象:①方克勤执政诚实守信,爱民如子。明朝初任济宁知府,做爱民

之事,兴办教育。在垦荒征税之事上,他按照朝廷规定办理,取信于民,并

采取很好的措施。②他为人宽厚仁爱,待人诚恳。贬谪的人经过郡里,他一

定给予照顾。他礼待一位被罚俸禄的同事,那人酒后失态,后向方克勤道歉,

方克勤装做不知而安慰他。③他为官清正廉洁。兖州守因童子进二瓜,笞而

却之。

附:译文

方克勤是浙江宁海人,青年时跟从同乡前辈学习,尽力研究探索,甚至

忘了寝食。元末动乱,隐居山中。明朝初年被征召起用,出任济宁知府。等

他到达官府,聘请有才能的人做老师,各自设立学校,学校有几百处,在名

册的学生达到千人。当初皇帝下令百姓开垦荒地,经过三年才征税。官吏征

税一般不等到期,百姓认为皇帝的命令不讲信用,就弃田离开,田地又荒废

了。方克勤跟百姓约定,按照期限征税。区别田地为九等,按照等级征用人

力和物资,官吏不得做干扰之事,田野因此一天天地得以大量开垦。年底济

州要向燕地运送军服。当时朝廷有法令:征用民船的人受惩罚。别的郡用牛

车办这件事,天下大雪,牛冻死在道路上,百姓十家有八九家破产了。百姓

请求用船完成劳役,方克勤说:“我知道应该顺从老百姓的便利,触犯法令

也不是我所怕的。”于是百姓用船运载军服到前方。省里的官员认为他的做

法合道义,不予追究。郡的城墙倒塌,按照先例,用军队修筑。指挥使以凭

得力的靠山而登上高位的人作为势力,五六月间,就征聚百姓万余人修筑城

墙,百姓不能种田,悲哀呼号着去做工。方克勤激动地说:“百姓困苦不救

助,那要二千石官(指知府)干什么呢!”他秘密地把这件事告知朝廷中书省,

当天皇帝就下令停止征用修城劳役。方克勤办理政事三年,户口增加了几倍,

全郡都富足了。方克勤治理政事把用德政感化人作为根本方法,不喜欢追求

名誉。他曾说:“追求名誉一定要树立威望,树立威望一定会伤害百姓,我

不忍心这样。”他自己的生活简单朴素,一件布袍穿了十年也没更换,一日

之内不吃两餐有肉的饭食。兖州长官通过方克勤的小仆人进献两个瓜,方克

勤下令打了小仆人的板子,退回了瓜。方克勤对人很有情义,对受贬谪经过

本郡的人一定送给酒食,不能走路的就雇车船送他们。一个同事因犯事被扣

发俸禄,方克勤早晚请他吃饭。一次那人喝醉了酒,摔盘大骂而去,方克勤

礼待他更加恭敬。等到那人酒醒后前来道歉,方克勤装出不知道的样子,说:

“那天晚上,我也大醉,不知你为何道歉呢?”他的后半生更加小心谨慎,白

天做的事,夜晚一定要禀告给上天,一举一动都没有使自己惭愧的地方。

古诗词赏析题

1.两首《野步》,前一首中的“肥”“噪”“新”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热闹)的特

点,后一则通过秋风、红枫(枫叶)来写秋天景象。

2.两首诗都是写郊野散步,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周诗中“翠”“草根肥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丽

的春色,休闲自在的情感。赵诗中将“秋风”拟人化,认为“秋风”染红了枫叶,

染白了人的头发,使人引起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0:0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916461885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诏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诏旨.pdf

标签:诏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