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管理

更新时间:2023-03-08 22:18:45 阅读: 评论:0

烤肉腌制-字伏

应急预案管理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模板怎么制作)

应急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为进一步规范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

力,特制定本制度。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1.1安全、环保、能源、消防应急预案的编制、审定、发布、备案、修订、宣教

培训和演练等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制度。

1.2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

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

1.3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岗位应

急处置卡组成。

2术语或定义

2.1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

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2.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

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2.3应急响应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2.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

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2.5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2.6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

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

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

管理等内容,公司级管控。

2.7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

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公司级重要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

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

序和措施等内容,由公司/厂部级管控。

2.8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本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

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

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各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

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

案,由厂/部所级管控。

2.9岗位应急处置卡岗位应急处置卡是本单位根据工作场所和岗位特性,内

容包括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等,

应便于从业人员携带,各单位应针对重要危险源、重点消防部位、重要环境因素、

重要能源因素和重点治安岗位,组织本单位岗位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等专业

人员共同编制岗位应急处置卡,由车间班组级管控,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全、

从全到精”。

3工作程序

4.1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培训、演练、评估、修订等工作,按

预案管控层级予以落实。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岗位应急处置卡分级分

类进行管控。

4.1.1预案编制:成立编制工作组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组员由有关职能

部门、单位、专家和有丰富的现场处置经验人员参与。

1)本着“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原则。要抓住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救援程序、

处置方法等关键环节,制定出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真正管用的应急预案,

坚决避免把应急预案编成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冗长繁琐、晦涩难懂的内容。

2)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3)符合安全、环保、能源、消防工作方针的要求。

4)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必须保持与综合应急预案的衔接,保持与相邻单

位(部位)及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衔接。

5)适应突发事件风险状况和应具备的应急能力。

6)应对措施科学、具体,操作性强。

7)起草应急预案过程中,应当征求应急预案涉及有关单位意见和建议。

4.1.2预案评审发布

1)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组织专家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

部评审由公司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外部评审由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

2)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

3)主要是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

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

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4)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论证应注重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

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应急响应程序及保障措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

7)应急预案经过评审或论证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要根据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

进行修订和完善。评审意见要求重新组织评审的,应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对应急

预案重新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主要负责人签发实施。

4.1.3预案修订

1)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

组织有关专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①上一级应急预案体系作出调整。

②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

相关单位机构或职责发生变化。

④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⑤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⑥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⑦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⑧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⑨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

⑩相关单位人员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新通讯录。

4.1.4预案备案

1)公司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2)各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①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

②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③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④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4.2应急能力提升

4.2.1预案培训

1)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正式签发后,各单位分层级组织EHS管理部门所

有关管理人员和现场有关作业人员学习熟悉预案(方案)内容,明确各自职责及

工作分工;涉及重大财产损失或员工生命安全的应作为重中之重,各单位(部位)

主要负责人,要学习并熟悉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应急预案培训要列入本单位年度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本单位

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

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3)应急管理人员每年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4.2.2预案演练

1)各单位(部位)要结合应急预案制定年度演练计划。针对本单位(部位)应急

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由预案管控单位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其中:

①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

②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

③岗位应急处置卡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

2)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要进行认真评估总结,根据总结情况,必要时对应急预

案进行相应的修订完善。

3)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

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4)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应急预案管理工

作总结应当报上一级安全管理部门。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应急

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管理部门。

5)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

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4.2.3应急队伍建设

1)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坚持立足实际,按需

发展,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应急救援

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当、管理规范、统一领导、协调有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应急救援能基本满足本单位和重点部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

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以志愿消防队为依托,建立“一专多能”的综合应急

救援队伍,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协助自然灾害、环境污

染、人员伤害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在应急指挥机构组织下开展先期处置、自救

互救、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和善后处置。3)应急救援队员要有相应的专业知

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经测评合格入选应急队伍,并按要求为应急队

伍配备应急装备、设备和物资,定期参加岗位培训。

4)加强管理。各应急救援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

立即集结到位,在本单位或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2.4应急物资准备

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定人定置管理,建立

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4.2.5应急能力评估

针对本单位主要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本单位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装备、

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培训的基础上,由各单位在每年1月31日前对上年度应

急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为来年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意见,同时评价结论报

安全生产管理部备案。

4.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4.3.1工作原则

1)加强领导、分级负责。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属地原则,分级负

责,落实到人,协调有力,高效有序。

2)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健全稳

定预警工作机制,及时排查不稳定因素,做好各种预案,及早应对,切实做到早

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力争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3)快速反应,相互配合。突发事件发生后,坚持科学、慎密、稳妥、有力的要求,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治安保卫、

指挥处置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

4)加强教育,正确指导。把法治宣传、教育疏导工作贯穿事件处置的全过程,引

导其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以理性、合法、正当的渠道和方式

表达利益诉求。

5)遵守纪律,严格保密。在事态稳定后,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廉

洁纪律,统一宣传口径,统一发布消息,慎重处理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做到客

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信息,不得泄密。

4.3.2处置程序

1)及时报告。当发现突发事件,发现人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单位领导,并保护现场,

积极抢救伤员。报告内容主要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起因

等基本情况;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及现场处置指挥长的联系方式,造成的影响范围,

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2)信息处置与研判。现场处置指挥长根据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

控性,对事件进行研判,作出事件预警或应急响应启动的决策。

3)启动预案。涉事单位相关领导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积极

措施,全力控制事件发展态势,要做到指挥有序、措施得当、急而不乱。

4)现场处置。

①现场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应及时通知相关工作组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按照各自

职责迅速开展工作。

②现场处置组立即按照预案,调派人力,做好治安保卫、维护现场秩序工作,及

时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相关情况,准确判断事件性质和发展趋势。

③根据现场救援处置效果,若现场险情有扩大趋势,救援能力不足,事态难以控

制时,现场指挥部在继续采取必要应急行动的同时,根据事态性质,同时向有关

部门电话报警(火警119、急救120、交通事故122、其他110)请求支援,险情

得以控制。

④应急终止。现场指挥部收集事件发生及应急过程的一切材料,认真做好事件调

查,并负责整理编制事件应急的总结报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审批。

⑤后勤处置。做好包括污染物处理、事件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

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后期处置工作,事件处理

完毕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开展相关问责工作,提交事件调查处理报告。

⑥信息公布。对于事件的情况和采取的应急行动,应本着“真实及时、公开透明、

统一发布”的原则向社会各界公布事件信息,应由公司指定的专人或部门负责发

布,任何人不得擅自发布与事件和救援相关的言论。

5相关法规和记录

5.1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令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保部令第32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

《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省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

附加说明:

本管理办法由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22:1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851251878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应急预案管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应急预案管理.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