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本品为樟科植物箘桂树的树皮。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入肝、肾、脾经。
【功效】温中补阳,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溏泄等症。
肉桂,为大热之品,有益火消阴、温补肾阳的作用,故适用于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萎、
尿频等症,常与温补肝肾药如熟地、枸杞、山茱萸、等配伍;对脾肾阳虚所致的腹泻,可与
山药、白朮、补骨脂、益智仁等同用。
2.用于久病体弱、气哀血少,阴疽色白、漫肿不溃或久溃不敛之症。
本品能振奋脾阳,又能通利血脉,故常用于久病体弱、气衰血少之症,用少量肉桂配入补
气、补血药如党参、白朮、当归、熟地等品之中,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治阴疽自陷,可
与炮姜、熟地、鹿角胶、麻黄、白芥子、生甘草同用。
3.用于脘腹冷痛,寒痹腰痛,经行腹痛等症。
肉桂能温中散寒而止痛,故遇虚寒性的脘腹疼痛,单用一味,亦有相当功效;如虚寒甚者,
尚可与其它温中散寒药如附子、干姜、丁香、吴茱萸等合用。治寒痹腰痛,可用独活、桑寄
生、杜仲、续断、狗脊等同用。治妇人冲任虚寒、经行腹痛,可与当归、川芎、白芍、艾
叶等配伍。
【处方用名】上肉桂、肉桂心、桂心(阴干,切片或研粉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煎服五分至一钱,研粉吞服或冲服每次三分至五分。本品含有挥发油,
不宜久煎,须后下,或另泡汁服。
【按语】1.肉桂为树皮,桂枝为嫩枝,两者同出一本,都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的作用。
但桂枝气薄,主上行而散表寒,走四肢而温通经脉。肉桂气厚,主温中而止痛,且能下行
而补肾阳,又可引火归源,常与附子同用,以治阴寒里盛、肾阳不足而出现的呼吸短促、
面色浮红、溲清便溏、脉浮大无力等“戴阳”的症候。
2.肉桂与附子都能温补命火,以疗下焦虚寒、阳气不足之症。但两药各有特点,肉桂
能温营血、助气化,凡属气血寒滞之症,多于调气理血之中酌加肉桂,如妇科寒郁经闭腹
痛等症,每多选用;又在峻补气血之中,用肉桂为辅助药,可以鼓舞气血,促使阳生阴长,
如十全大补汤。附子则以回阳救逆之功见长,如四逆汤、参附汤中都用附子。
3.肉桂不仅与附、姜等祛寒等药同用能益火消阴,与参、地等补虚药同用能助阳益阴,
而且可与寒凉药同用,如滋肾丸用少量肉桂以助气化,热病伤津及假寒真热等症,不宜应用。
肉桂
筒狀塊片,質硬,呈棕色,以香氣濃厚,身乾精油含量高,黏性少為佳。
質量好藥力足的肉桂稱“紫油桂”;
刮去外面粗皮及裏面薄皮的稱“桂心”,性不太燥,適用於助心陽、交心腎:
幼桂樹皮,稱“官桂”,力弱性燥,適用於溫中燥濕。一般通稱肉桂。
【性味功用】
肉桂味辛、甘,性熱。有溫補腎陽、溫中逐寒、宣導血脈的作用。其性渾厚
凝降,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腎中陽氣(舊稱“命門之火”),並能納氣歸
腎、引火歸元。
【禁忌】
陰虛火旺、熱病傷津及假寒真熱者及孕婦禁用。
【臨床應用】
1.溫補腎陽:腎陽不足則可發生男子陽萎、精冷,婦女久不生育等症。男子常
配鹿茸、熟地、菟絲子、枸杞子、潼蒺藜、山萸、附子、肉蓯蓉、巴戟天、山藥、
茯苓、澤瀉等同用。女子常配合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香附、生艾葉、附子、
紫石英、吳萸、烏藥等同用。腎陽虛也可導致小便不利,甚至發生水腫等,可用
本品配合濟生腎氣丸等同用。
2.溫中逐寒:因受寒冷之氣而導致的心腹疼痛、腹脹、少腹冷痛、寒疝、痛經
等,可用本品配合高良薑、香附、吳萸、小茴香、烏藥、丁香、沉香等同用。脾
腎陽虛影響到中焦運化失調而產生虛寒性瀉泄,大便清稀,甚至完穀不化等症。
可以本品配合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乾薑、附子、補骨脂、肉豆蔻、訶子、
五味子等同用。
3.宣導血脈:血在脈中流行,寒則凝澀,溫則流通。如氣血虛弱,寒邪阻滯,
氣血流行不暢而生陰疽,或手指、足趾發涼疼病,或指節黑爛,甚則趾(指)節
腐爛脫落(脫骨疽,近代稱閉塞性脈管炎)。可用肉桂溫通血脈,常配熟地、麻
黃(同搗)、白芥子、鹿角膠、附片、紅花、乾薑、細辛、桂枝尖等同用。如氣
血虛弱的人,癰疽潰爛後久不收口,也可以本品配合十全大補湯等同用。
4.引火歸元:腎陽虛衰而致虛陽上越,出現面赤、虛喘、汗出如油、足膝寒冷、
脈虛無根、尺脈微弱等症,此為真寒假熱的戴陽證,須速用好肉桂引火歸元,納
氣歸腎,常配合熟地、山萸、五味子、人參、附子、煅龍骨、煅牡蠣等同用。如
胃火上浮而出現上熱(口乾、喉痛、牙痛,不紅不腫,夜間加重,痛連齒頰)、
下寒(腰痛,腿足發涼,便溏,尺脈弱)之證,也可用本品引火歸元,常配合元
參、川斷、牛膝、熟地、知母、細辛、桑寄生等同用(這時肉桂用三至八分即可)。
【藥理】
(1)近代研究,本品有中樞性和末梢性擴張血管作用,能增強血液循環。
(2)有抗凝作用
(3)據近代研究,本品所含之揮發油,有緩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強消化機能,
排除消化道積氣,緩和胃腸痙攣性疼痛。
(4)鎮靜、鎮痛、解熱
(5)抗菌。
【用量比較】
附子的作用迅速急烈,能回陰寒證中幾欲散失的陽氣(回陽救逆),故前人稱它
能“救陰中之陽”。
肉桂的作用和緩渾厚,能補下焦腎中不足的真火(溫補腎陽),更能引火歸元,
以息無根之火,故前人稱它能“救陽中之陽”。
救急藥中多用附子,補益藥中多用肉桂。
乾薑溫中逐寒,偏入脾經氣分,回陽通脈,兼通心陽。肉桂溫中逐寒,偏入腎經
血分,抑肝扶脾,兼交心腎。
用量一般二分至一錢半;特殊重症可用三至五錢。不宜久煎,後下。
外用:研末調敷或浸酒塗擦。
肉桂(散寒止痛,补火助阳)
时间:2005年10月24日
【药名】:肉桂
【拼音】:ROUGUI
【英文名】:CassiaBark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
【功效】: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暖脾胃,通血脉,杀虫止痢。
【主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
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性味归经】:辛、甘,热。①《本经》:“味辛,温。”②《别录》:“味甘辛,大热,有
小毒。”③《药性论》:“味苦辛,无毒。”④《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
入肾、脾、膀胱、心、肝经。①《珍珠囊》:“太阳经。”“足少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脾、肺、肾四经。”③《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厥阴血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涂擦。
【用药忌宜】: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服。①《别录》:“得人参、
甘草、麦门冬、大黄、黄芩,调中益气;得柴胡、紫石英、干地黄,疗吐逆。”②《药对》:
“忌石脂。”③《本草经疏》:“血崩血淋尿血,阴虚吐血咯血,鼻衄齿衄,汗血,小便因热
不利,大便因热燥结,肺热咳嗽,产后去血过多,及产后血虚发热,小产后血虚寒热,阴虚
五心烦热,似中风口眼歪斜,失音不语,语言蹇涩,手足偏枯,中暑昏晕,中热腹痛,妇人
阴虚少腹痛,一切温病热病头痛口渴,阳症发斑发狂,小儿痧症腹痛作泻,痘疮血热干枯黑
陷,妇人血热经行先期,妇人阴虚内热经闭,妇人阴虚寒热往来,口若舌干,妇人血热经行
作痛,男妇阴虚,内热外寒,中暑泻利暴注如火热,一切滞下纯血,由于心经伏热,肠风下
血,脏毒便血,阳厥似阴,梦遗精滑,虚阳数举,脱阴目盲等三十余证,法并忌之。”④《本
草通玄》:“忌见火。”⑤《得配本草》:“痰嗽咽痛、血虚内燥、孕妇、产后血热,四者禁
用。”⑥《本草求真》:“精亏血少,肝盛火起者切忌。”
【药物配伍】:1、忌生葱、石脂,恶菊花、畏羊蹄草。2、配附子,动静结合,具有温肾
助阳的强大作用。主治腰髀痛楚,足痿软,形寒无力,阳萎早泄,宫寒不孕。2、配大黄,
一寒一热,即所谓寒热相济,阴阳调和,共收振脾阳通大便之功矣。4、配黄连,一寒一热,
一阴一阳,相反相成,有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之妙用,主治心肾不交,症见心悸怔忡,入夜
尤甚,多梦失眠,心烦不安,难以入寐等症。5、配麝香,主治胞宫瘀血阻滞,临产胎死腹
中,胞衣滞留难下,或寒凝血滞难产诸证。6、配丁香,用治阴寒内盛,寒凝气滞之腹痛。
【别名】:牡桂(《本经》)、紫桂(《药性论》)、大桂(《唐本草》)、辣桂(《仁
斋直指方》)、桂皮(《本草述》)、玉桂(《本草求原》)。原植物肉桂又名:桂木(《山
海经》)、梫、木桂(《尔雅》)、桂树(《尔雅》郭璞注)、糠桂。药材①官桂(《本草
图经》)又名:菌桂(《本经》一作箘桂)、筒桂(《唐本草》)、桂尔通、桂通、条桂。
②企边桂又名:清化桂。③板桂(《本草图经》)又名:桂楠
【处方名】:肉桂、桂心、桂皮、紫油桂、肉桂末、肉桂粉、板桂、官桂、上肉桂、上官桂、
炒官桂、牡桂、肉桂心、安桂、大安桂
【商品名】:官桂:又名上官桂、菌桂、箘桂、筒桂、桂尔通、桂通、油桂通、条桂、广
条桂,指肉桂中品质优良者。按李时珍的解释,官桂“乃上等供官之桂”。
高山肉桂:进口肉桂中的野生品。
低山肉桂:进口肉桂中的栽培品。
企边桂:又名清化桂、清化玉桂、清化肉桂。是越南北圻清化所产的野生桂。又分为高山企
边桂、低山企边桂等规格。
板桂:又名桂楠、平板桂。为15年以上老肉桂树的外皮。多压成板状,故名板桂。
广肉桂:产于广西、广东的肉桂。
安南肉桂:又名安肉桂、安桂。产于越南(旧称安南)的肉桂。
黄瑶肉桂:又名黄瑶桂。产于大瑶山区的肉桂。
蒙自肉桂:又名蒙自桂。产于北圻与滇边接近的孟山,因在蒙自出售,故名蒙自肉桂。
桂心:刮去栓皮,表面较平滑,红棕色者,通称桂心。
以上商品均以皮薄、含油多、香气浓、味甜微辛、肉细、嚼之无渣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药材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
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一般于8~10月间,选择桂树,按一定阔度剥取树皮,加工成不
同的规格,主要有下列几种:①官桂:剥取栽培5~6年的幼树干皮和粗枝皮,晒1~2天
后,卷成圆筒状,阴干。②企边桂:剥取十余年生的干皮,两端削齐,夹在木制的凸凹板
内,晒干。③板桂:剥取老年桂树的干皮,在离地30厘米处作环状割口,将皮剥离,夹在
桂夹内晒至九成干时取出,纵横堆叠,加压,约1个月后即完全干燥。至于“桂心”,即肉
桂加工过程中检下的边条,除去栓皮者。各种肉桂商品均宜贮藏于干燥阴凉处,或入锡盒内,
密闭保存。
【拉丁名】:药材CortexCinnamomi原植物CinnamomumcassiaPresl
【炮制方法】:1、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2、或刮去粗皮,用温开水浸润片刻,
切片,晾干。3、捣碎,磨粉,成品称“肉桂粉”。
【考证】:出自《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神农本草经》(《中华药海》)①
陶弘景:“按《本经》惟有箘、牡二桂,而桂(一作„而无此桂‟)用体大同小异。今俗用便有
三种,以半卷多脂者单名桂,入药最多,……《经》云:桂叶如柏叶、泽黑、皮黄、心赤。”
②《唐本草》:“箘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
叶中三道文,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箘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极淡薄,不入药
用。今惟出韶州。”“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桂者也。此桂花、子与箘桂同,惟叶倍长,
大小枝皮俱名牡桂。然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兰,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小枝皮肉多半卷,
中必皱起,味辛,美。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出融州。柳州、交州。”“箘桂叶似
柿叶,中有纵文三道,表里无毛而光泽。牡桂叶长尺许。陶云小桂,或言其叶小者。陶引《经》
云,叶似柏叶,殊不相类,不知此言从何所出。今按桂有二种,惟皮稍不同,若箘桂老皮坚
板无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及二、三重者,或名箘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
为肉桂,亦名桂枝;其老者名木桂,亦名大桂,得人参等良。本是箘桂,剩出单桂条,陶为
深误也。”③《本草拾遗》:“箘桂、牡桂、桂心,已上三色,并同是一物。按桂林、桂岭,
因桂为名,今之所生,不离此郡。从岭以南际海,尽有桂树,惟柳、象州最多。味即辛烈,
皮又厚坚,厚者必嫩,薄者必老。以老薄者为一色,以厚嫩者为一色,嫩即辛香,兼又筒卷;
老必味淡,自然板薄。板薄者,即牡桂也,以老大而名焉;筒卷者,即箘桂也,以嫩而易卷。
古方有筒桂,字似箘字,后人误而书之,习而成俗,至于书传,亦复因循。桂心即是削除皮
上甲错,取其近里,辛而有味。”④《本草图经》:“今岭南所出,则有筒桂、肉桂、桂心、
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罕有分别者。旧说箘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
筒桂也。筒、箘字近,或传写之误耳。或云即肉桂也。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气如木兰,
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桂是半卷多脂者,今所谓板桂,疑是此
也。今观宾、宜、韶、钦诸州所图上者,种类亦各不同,然皆题曰桂,无复别名。”⑤《纲
目》:“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别录》不当重出,今并为一。”“桂
有数种,以今参访:牡桂叶长如枇杷叶,坚硬有毛及锯齿,其花白色,其皮多脂。箘桂叶如
柿叶而尖狭光净,有三纵文而无锯齿,其花有黄有白,其皮薄而卷。今商人所货,皆此二桂。
但以卷者为箘桂,半卷及板者为牡桂,即自明白。苏恭所说,正合医家见今用者,陈藏器、
陈承断菌。牡为一物者,非矣。陶弘景复似单字桂为叶似柏者,亦非也。柏叶之桂,乃服食
家所云,非此治病之桂也。苏恭所说稍明。亦不当以钦州者为单字之桂也。”“桂,即肉桂也。
厚而辛烈,去粗皮用。其去内外皮者,即为桂心。”“牡桂,即木桂也,薄而味淡,去粗皮用。
其最薄者为桂枝。枝之嫩小者为柳桂。”⑥《本经》有牡桂、箘桂,《名医别录》又另立“桂”
条。《本草纲目》认为桂即牡桂,并将两者合为一条。又云:“桂即肉桂也”,可见牡桂、肉
桂为同一物。至于箘桂,陶弘景称其“正圆如竹”,《图经》称:“树皮青黄,薄卷若筒,亦
名筒桂”。据此,箘桂当即今之官桂。
【生药材鉴定】:①官桂,呈半槽状或圆筒形,长约40厘米,宽约1.5~3厘米,皮厚1~
3毫米。外表面灰棕色,有细皱纹及小裂纹,皮孔椭圆形,偶有凸起横纹及灰色花斑;刮去
栓皮者,表面较平滑,红棕色,通称“桂心”。内表面暗红棕色,颗粒状。质硬而脆,断面紫
红色或棕红色,可见浅色石细胞群,断续成环状。气芳香,味甜辛。②企边桂,呈长片状,
左右两边向内卷曲,中央略向下凹,长40~50厘米,宽4.5~6厘米,厚3~6毫米。
外表面灰棕色,内表面红棕色,用指甲刻划时则现棕色油纹。香气浓烈,其它与官桂相似。
③板桂,呈板片状,通常长30~40厘米,宽5~12厘米,厚约4毫米,两端切面较粗糙。
以上均以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香气浓,味甜微辛,嚼之无渣者为佳。显微鉴定:
树皮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壁稍厚,最内1列木栓细胞的外壁特厚,木化。皮层较宽厚,
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排列成近于连续的环层,石细胞
外壁较薄,石细胞层外侧时有纤维束伴着。韧皮部约占皮厚的1/2,射线宽1-2列细胞;
韧皮纤维常单个稀疏散在;油细胞随处可见,较韧皮薄壁细胞稍大;有粘液细胞。本品薄壁
细胞含有淀粉粒;有的含细小草酸钙针晶,尤以射线细胞中较多。粉末:红棕色。①纤维多
单个散在,长梭形,平直或波状弯曲,长195-920μm,直径24-50μm,壁极厚,木
化,纹孔不明显。②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多角形,直径32-88μm,有的壁一边薄,
少数胞腔内含草酸钙针晶。③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45-108μm,含浅黄色油滴。
④草酸钙针晶细小,长至43μm,成束或零星散在,于射线细胞中尤多,也有成细杆状,
少数呈长方片状,宽至6μm。⑤木栓细胞壁木化,一边较薄,有纹孔。此外,有红棕色薄
壁细胞、淀粉粒、片状草酸钙结晶等。
【中药化学成分】:皮含挥发油(称桂皮油)1~2%,主要成分为桂皮醛(Cinnamaldehyde)
75~90%,并含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等。本品不含丁香油酚,尚含粘液、鞣质等。含
挥发油1%-2%,油中主成分桂皮醛(cinnamylaldehyde)75%-95%,少量桂皮乙
酸酯(cinnamylacetate)、丁香酚、桂皮酸、苯丙酸乙酯;另含二萜类化合物桂二萜
醇(cinnzeylanine)、无水桂二萜醇(anhydrocinnzeylanol)、乙酰桂二萜醇
(cinnzeylanine)、肉桂萜醇(cinncassiolA,B,C1,C2,C3,D1,D2,D3,D4)及其葡萄
糖甙。另有报道,广西玉林产桂皮,挥发油含量为5.86%,尚含香豆精、反式桂皮酸
(trans-cinnamicacid)、β-谷甾醇、胆碱、原儿茶酸、香草酸(vanillicacid)、微
量丁香酸(syringicacid)和D-葡萄糖。并含钙、镁、铁、硅、钠、铝、钡、锰、钛、
锌、锶、铬、镍、铜、锆、银等元素。
【中药化学鉴定】:(1)取本品粉末少许,加氯仿振摇后,吸取氯仿液2滴于载玻片,待
干,再滴加10%的盐酸苯肼液1滴,加盖玻片镜检,可见桂皮醛苯腙杆状结晶。(2)薄
层层析: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振摇,冷浸20min,滤过,滤液作供试
液;另取桂皮醛乙醇溶液作对照。吸取供试液2-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在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展开后,喷0.1%2,4-二硝
基苯肼试液。桂皮醛显桔黄色。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21:3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826651875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肉桂的作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肉桂的作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