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古建筑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XX县古建筑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XX,古属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境内灵动秀美的田园山水、古朴
典雅的徽派建筑,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美丽画卷,被外界誉为中国最
美的乡村。XX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全县有国家
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9个,中国传统村落5个。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15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14
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8处。古村落
普遍全县,已查明各类不可移动物质遗产多达万处,其中明清古建筑
4500余幢。众多散落在民间村落的古建筑和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有待
整理、收集、发掘,这些文化遗产具有典型地方特色,蕴含着中国封
建社会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卓越的艺术、文化、科学成就。保护
和利用方面的主要做法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保护古建
筑遗产对XX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古建筑保
护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认真按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条
例、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
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以古建筑为主体的文化遗产实行系统
性、计划性的保护管理,创新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加强
领导,建立健全保护管理机制。一是健全领导组织。成立了以县长为
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各有关乡镇政府与县城乡规划局、县建
设、文物、国土、旅游、城管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古建筑、古村落
联审领导小组,综合协调、指导古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城乡规划局
下设古建筑保护股。县、镇、村、民间组织都有一定的保护责任,形
成四级保护管理网络,使古建筑保护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二是规范工
作程序。每月领导小组都定期召开联审会议,严格遵循不改变原状
和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进行维修;并对古建筑的维修,严格履行申
请、勘察、方案和公示等程序,确保维修古建筑不破坏原有风貌。三
是加大文物稽查力度。2016年,设立了举报电话,组建文物稽
查大队,联合林业检查站严格进行执法,等形式,加大打击古建筑盗
运出境等违法行为。二、依法管理,确保规划制度落到实处。一是
制订保护规划。先后编制了理坑、虹关、汪口、延村、江湾、晓起等
13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范围、保
护措施及整治措施。在此基础上,我县根据现实需要确定了18个古
村落,并结合村庄整治规划确定了保护内容。为了缓解古村落保护压
力,近几年来,完成了部分古村落新区建设规划和古村落消防规划的
编制工作。这一系列的规划出台,使古村落、古建筑保护管理有章可
循,有法可依。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加强古村落村民建房管
理工作的通知》、《古建筑、古村落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文件,
使保护工作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也使依法保护工作在实践中得到
进一步强化。三是严格依法管理。为确保保护规划、制度与措施落到
实处,县、乡两级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大整治工作力度,特
别是对违法违章建设,一经发现,由镇政府牵头,县旅游、规划、文
物、城管、建设、国土、旅游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综合执法,立即
拆除。有力打击了乱拆乱建和破坏古建筑的违法行为。三、加大投
入,大力实施保护管理项目。一是多渠道筹措保护管理资金。2016
年,县政府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新设了文化保护基金,以此
带动各方面对文化保护方面的投入。今年以来,我县以国家传统村落
启动实施为契机,积极争取传统村落的申报,全力抓好古建筑的普查
和抢救保护工作。二是创新保护管理投入机制。鼓励民间和社会组织
对对古建筑的认养和县内异地保护的各种办法。首次建立了文物建筑
认领保护机制,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吸引民间投资,共同参与抢救古
建筑资源。对于部分濒临倒塌、个人私有且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建
筑,尝试通过市场运作募集社会资金,实行易主保护,取得了初步成
效。如九思堂、明训堂、簧岭古建筑保护村等一批古建筑现已投入保
护资金3000余万元。三是全面推进古村落整体保护。按照修旧如旧
的原则整治改造建筑200余处,修缮了古建筑20余幢。规划建设了
李坑、汪口、思溪等新区,满足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对白
蚁危害严重的古建筑进行了白蚁防治;对李坑、汪口、理坑等村的三
线进行了地埋、内设、作隐蔽处理;对室内电线进行更新改造,配
备消防栓和灭火器,强化居民安全用火意识,积极消除各种消防安全
隐患;对道路进行了整修,理坑村道路整修面积5000万平方米。对
河道进行了清淤整治,对村落的环境卫生紧抓不懈;对古村落周围山
体进行封山育林,提高周边绿化覆盖率;积极实施供水建设工程,缓
解古村落地供水矛盾。四、强化宣传,全面提升全民参与意识。一
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城保护条例》、《县古建筑、古村落保护管
理暂行办法》等宣传手册,并继续通过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5A
景区等,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采取开设专栏、
召开专题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提高了XX县古建筑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二是倡导全民参与保护古建筑。通过影
视剧在XX采风、拍摄,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为载体,
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的保护,对古建筑的保护
和开发利用可以同时并进,充分表达出古建筑的使用价值,通过这些
活动,使全民可以自觉保护古建筑、古村落的意识。同时在中小学进
行古建筑的价值和保护知识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参与保护
管理的意识。五、合理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通过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合理利用古村落旅游资源,促进古
建筑保护可持续发展。江湾、汪口、李坑等古村落都成为知名的旅游
景点,使古建筑发挥现有的价值。结合旅游点的开发达到了古建筑的
维修和保护,比如李坑的大夫第、汪口的俞氏宗祠、汪口的乡公祠等。
全面推进XX县乡村旅游大景区的规划与建设。各个乡镇正在编制一
乡一品,一村一景的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制定全县乡村旅游规划,
通过乡村旅游资源的全面整合,推进所有古村落和乡村旅游景点建设
实现差异化发展、高品位建设的目标,切实解决全县古建筑的保护问
题。同时,引导农民通过出租房屋,发展古宅农家乐旅游项目等方
式,主动参与旅游配套服务,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增强村民自觉参与保护管理的积极性,构建保护与利用和谐发展的良
好局面,从而为古建筑、古村落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随着XX旅游品位的持续提升,慕名而来的旅游人数大幅增长。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下步打算我县是全省古建筑最多的县之一,在保
护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上级部门对古建筑保护管理的要求,与
当地群众对加快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与社会各界对保护与利
用和谐发展的关注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与问题。主要表现在:1、
古建筑的保护的法律依据不足。从《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村保
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覆盖面不全,只能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村的建
筑进行保护。我县的古建筑较多,但对古建筑的定义没有明确,我县
只有根据县里《古建筑、古村落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
保护,这种保护没有上升到一定的法律、法规层面,只能局部片面的
做法。还有,古建筑的产权所有为住户所有,根据古建筑的保护有关
法律、法规来约束住房户的修缮行为无法用现有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如古建筑所有者对建筑进行破门、开窗,改木窗为铝合金钢窗等行
为)。急待我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细则来对古建筑的定义和保
护,使对古建筑的保护有法可依,保护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2、
保护机构不全、人员不齐。目前,我县保护的具体工作只落实到城乡
规划局下设的一个股室上,文物部门等其他部门只能对其职责范围内
进行管理,规划局古建筑保护股即未有明确为保护的主体也没有落实
人员来管理,急需省里根据需要特批古建筑保护局来落实人员落实责
任进行有力的保护。3、保护资金严重不足,保护压力很大。我县古
建筑分布面广、量大、点多,据统计有千余以上的古民居亟待维修,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因素损坏的日益加重。明清古建筑均为砖木结
构,大多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一些古建筑的墙体已出现了开裂、倾
斜,木构件也不同倾斜。古建筑的维护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
力、财力,,这些单靠县、乡政府的投入和社会资金筹集,无法解决
基本问题,致使保护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4、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加剧了古村落保护的难度。古建筑大多属徽派建筑
结构,木架支撑、木板隔间、房间狭小、采光较差、设施简陋,由于
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和现代家庭用具及家用电器的普及,大部分的古
村落常住居民对改善现有居住条件的愿望日趋强烈。同时,由于受建
筑材料、建筑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工艺(砖、石、木雕)及徽文化
正面临失传威胁,古建筑传统工艺的挖掘与保护工作也越来越紧迫。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涉及千家万户的古建筑保护
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具复杂
性和艰巨性。为真正实现古建筑的有效保护,确保古建筑的真实性和
完整性得以延续,我县将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保护责任,实
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措施;千方百计从人员、资金、土地方面想办法,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古建筑保护的积极性,真正促使广大群众实现由
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的转变,以本着对历史负责,对XX群众负责,
对XX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结合实际、克服困难,进一步提升我县
古建筑保护工作水平,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
提供坚实的保障!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21:3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82536187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汪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汪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