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断句

更新时间:2023-03-08 19:57:12 阅读: 评论:0

惟博-怀孕白带会多吗

两小儿辩日断句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西涌天文台)

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

内容。

3.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有关孔子生平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辩”导入,牵引注意

1.知道孔子吗?谁能说说对孔子的了解?谁能背上几句孔子的名言?

2.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

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

小儿辩日》。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1)师:看着“辩”字的字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辩”字的意思吗?

(争论的意思;两个人就一个问题而争论,双方都说出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

的观点是对的)

(2)师:请大家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看看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在争

辩,他们在争论什么?(齐读课题)

(3)师:边读课题边想老师提的问题:谁在争辩,他们在争辩什么?

两个小孩儿争论太阳(在早晨、中午离我们远还是近)

二、对“辩”质疑,初知大意

1.师:看课题,你还能就“辩”字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设问题:a、两小儿是怎么争辩的?b、他们争辩的结果怎样?)

2.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读音,读不

通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刚才同学们第一次读课文,读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

生:说说朗读中的困难。(如:不易断句,有些不顺口等。)

(3)师:老师让大家听一段课文朗读,大家认真听朗读,看看别人是怎么

停顿、断句的,认为必要的,还可以在书上作上记号。学生:听朗读,作记号。

(4)教师对个别难的地方重点指导。强调:知=智读音zhì

(5)生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6)检查读课文

现在请几位同学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开个头,

叫到谁,谁就接下去读。

3.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师:我们连起来把课文念一遍,注意生字的读音,根据注释能不能说说故事

的大意。(生齐读课文,然后理解故事大意。)

参考: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

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大,

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

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孔子不能决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啊?”

三、明“辩”字义,初步理解

1.师:课题为《两小儿辩日》,现在你们找出课文中写到“日”的句子。

师:课题不算,有几个“日”?

生:八个“日”。

2.师:找八名学生分别读写“日”的句子

(师指导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弄清两小儿是在辩:

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相机板书)

3.师:我们一起把这几个带“日”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生齐读。)

师:把这八个带“日”的句子合在一起,讲的就是一个字,什么字?

生(齐):辩。

师:很好,根据课文再说说“辩”是什么意思?争论辩论

师:如果你建议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词,你认为该写什么?反驳

师:还有一个词更准确,它叫“辩驳”。(师板书:辩驳)如果用文中的词来

说,那是什么?辩斗。

四、演“辩”经过,感受氛围

1.师:怎么才是“辩斗”呢?联系生活,同桌之间分好角色,放开声音“辩

斗”,把这味读出来。(同桌辩斗。)

2.师请了两名学生辩斗,大家点评。

3.师生合作朗读,师的语速不断加快,字字清晰、坚定,又增加词语等不

断煽情,让学生的情绪高涨,师生辩论达到忘我的境界。

五、品“辩”内涵,悟儿品质

1.师:这一辩辩出了什么?(学生从中感悟两小儿聪明、善于观察、说话

有理有据的品德。)

2.师:我们一起再来辩一辩。(全体学生辩斗,老师在一边点火煽情。)

六、解“辩”之谜,获得新知

1.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1)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

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

(2)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

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

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2.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3.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

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

的。

(1)远小近大的原因:

·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

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

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

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大了。

·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

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

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2)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

·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面积里,

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

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七、揭“辩”之果,悟子品质

师:这个知识难吗?不难。

师:从哪儿看出来?孔子不能决也。

师:辩斗的结果究竟如何?(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

师:透过这句话,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师:在两小儿看来这么简单的问题连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子都不能决也。

难怪,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师板书:知)

师:什么是“知”?知道、知识、学问。

八、为子续“辩”,学无止境

1.师:假如你就是孔子,听了两小儿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请用笔

写下来。如果你用白话文写,那自然是件驾轻就熟的事;如果你愿意尝试用文言

文写,那最好。

2.(学生练笔。)

3.交流共享

师:老夫子,孰为汝多知乎?

如:我乃凡夫俗子,怎能样样精通?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如此简单的问题,我还答不上来,愧矣。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师结束语:

孔夫子们,可畏的后生哪!两小儿辩日不但辩出了两小儿的童真童趣、实事

求是、细心周到、观念不同,也辩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让我们看到一位虚

怀若谷、实事求是、学而不厌的孔子。孩子们,这不是知识,这是知识下面加一

个太阳,(师板书:日)这是什么?(生齐读“智”。)

师:让我们记住这两个有智慧的小儿,记住这个智慧的孔夫子。

九、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2.向亲朋复述故事,并聆听他们的体会。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大则近,小则远

故(晨)(午)不能决

凉则远,热则近

【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是一篇文言文。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总认为文言文深奥难懂,学生自己几乎不能自主学习,

所以我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大多采用串讲的方式。一字一句,手把手的把字词翻译

教给学生,希望通过这样能解决学生课文中存在的疑惑,从来不敢有所怠慢。但

我发现,无论我怎样尽力,学生学习的效果都很难提高。

为了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我从多方面去精心构思,最后决定摒弃串讲的模

式,贯彻课改精神,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就是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自主

学习,充当学习的主人。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效果还算不错,得到不少听课老师

的认同和赞赏,学生自我感觉也相当好。

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我觉得以下几个环节是比较成功的:

1.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方案,最后决定由“辩”字入手。

在板书课题时,我故意把“辩”写成了“辨”,这是学生经常弄混的两个字。不

出所料,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纷纷指出老师写了错别字。通过区别,得

出“辩”的意思是“争辩、辩论”;在表扬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同时,从

而引出本文的中心:两小儿究竟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学

生有了研究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2.课前,学生如果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那么在课堂上将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我精心设计了这课书的预习导航:(1)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2)认

真读课文,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根据注释理解意思。(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说说文中每句话的意思。(4)再读课文,用“——”画出含有“日”字的句子,

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5)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让学生有的放矢的

进行预习。事实证明,这种预习是有效的。课堂上学生是各抒己见,很多见解都

非常到位。对于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及理由,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辩斗,再

利用收集的课外资料,用当今科学的观点做出解释,使学生了解了不同时间太阳

的凉热与日地距离的远近没有关系。

3.在课堂上,我不是根据课文内容按部就班的学习课文,而是有意识地引

导学生先弄清本文的重点“辨日”之谜,再引出“孔子不能决也”,从而得出“辨

日”启示。这种教学流程让学生自此自终对课文兴趣盎然。

不足之处:

1.我一直认为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

点在读,难点也在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但在实施教学时,这种方法却没

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因为文言文的节奏比较难以把握,老师应该进行范读,

我也没做到。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意,在进行全班交流时,由于看到时间紧迫,所以

使得交流有点仓促,流于形式,没有达到交流的目的。

3.在用当今科学的观点对“辩日”做出解释时,中上层的学生收集了大量

资料,在汇报交流时,谁收集的就由谁汇报,很长的资料也由一人说完。这种做

法是不可取的,容易造成听觉疲倦。今后可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既做到了资源

共享,又能让听众保持新鲜感。

4.本文的人文内涵大概有两种理解: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

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课堂上学生的感悟都比较深

刻,好些优秀生还能联系实际进行阐述,但中下层学生则理解不到位。课堂应是

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师应对学生的阐述及时进行评价与引导。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设计比较合理,体现了新课标让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环节紧凑,层次感比较强,学生通过自己的

思考讨论质疑释疑而真正得到了知识。通过这节课,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启示,

对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进一步完善课堂,完善

自我。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9:5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766321868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两小儿辩日断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两小儿辩日断句.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