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图片

更新时间:2023-03-08 19:04:19 阅读: 评论:0

冰棒的做法-凉被

千人糕图片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结肠炎吃什么食物好)

千人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9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千人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出示米糕图片,教师提问:你认识这种糕点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一块普通的米糕,是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制作

出来的。

2.米糕简介:米糕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历史悠久。米糕是用黏性大

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加工制作方便,耐贮藏,食用方法多样,所以很受大众欢

迎。汉朝对米糕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

3.板书课题,认识“糕”字。

提示:“糕”是形声字,右边的“羔”字表示读音,左边的“米”字表示意

思。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听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

3.学生读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预设: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糖、粉”左边表意,右边表音;“熬”的上部

表音,下部表意。

“加一加”识记:口+麻=嘛,艹+采=菜,氵+十=汁,白+勺=的。

形近字比较识记:“买”与“卖”,“销”与“削”。

组词识记:“特别”“甘蔗”“劳动”“的确”“应该”。

4.开火车读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米糕特别买卖米粉糖果甘蔗汁白菜的确应该劳动销

售就算熬夜

三、学习第1~5自然段,了解“千人糕”

1.明确要求,学生默读。

(1)引导:默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上学期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训练。

怎样进行默读呢?(在心里读,不出声。)

(2)学生试着默读第1~5自然段,想一想什么是“千人糕”。

(3)指名说一说。(千人糕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2.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

(1)“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指名多位学生读,学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读好疑问的语气。

(2)出示句子,引导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的“特别”意思一样吗?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学生交流,引导明确第一句中的“特别”是非常、十分的意思;第二句中的

“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相机指导第一句要读出猜测的语气,“特别”要读

出重音,且语速稍慢;第二句要比第一句语气更强烈一些。

(3)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教师指导:你觉得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要这样读?你能试着读出

这种语气吗?

(4)分角色朗读这几个自然段。同桌读,师、生读,男生、女生读。

四、练习书写,巩固识字

1.出示“能、桌”等9个字。

2.学生观察临摹,看清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

同桌讨论: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

3.教师巡视,根据书写情况相机指导,重点指导“能、桌、具、劳”的书

写要点。

能:第三笔是竖,不要写成撇;右边部分的“匕”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桌:上窄下宽;第一笔竖与中间部分相连没有间隙,“木”占下格。

具:里面三短横距离均等,不与横折相连,第四个横画写得略长。

劳: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点,支撑起整个字的间架。

4.观察讨论后,教师范写,学生试着练写。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同桌互相听写本课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学生交流对千人糕的了解。

2.提问: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到千人糕的制作?

二、学习第6~9自然段,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一)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

1.学生默读课文第6~9自然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米和糖在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

初步理解“千人”在课文中的特殊意思。

(1)了解生产米所需的劳动。

从标点符号引入:在第8自然段中,有个省略号,想想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

说出来。

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了解“耕地、播种、育苗、移栽、施肥、防

虫、收割”等劳动过程。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想象一边描绘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辛

勤劳动的情景。

提问:种稻子所需要的种子、农具、肥料、农药等,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不是也需要许多人的劳动?

提问:了解了米的生产过程,你想说什么?

(2)了解熬糖所需的劳动。

出示“熬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巩固、理解生字“熬”。理解“熬”指的是长时间地煮。

出示甜菜、甘蔗图,认识两种植物。学生认读由生字“菜”和“蔗”拓展的

词语“菜地、菜市”“蔗糖、蔗农”。

学生交流:甘蔗、甜菜是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

(3)教师小结。

提问: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原材料,从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师生从制作工序、参与人员、辛劳程度等方面

进行小结。)

3.品读句子: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

很多人的劳动。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米糕做好后还需要许多劳动?圈画出“就算……还

得……又……”。

(2)对照插图,说一说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的情景。

(3)指导朗读。重读“就算”“还得”“又”,突出劳动的繁杂。

4.指导朗读第6~9自然段,读好“爸爸”说的话。

(1)引导学生想象爸爸说话时会有什么样的神情。

(2)思考: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需要经过那么多人、那么复杂的劳动才能

做成,在朗读第8、9自然段时应该怎么读呢?学生先练读,再指名读。

(二)理解“千人糕”的寓意,升华情感

1.教师范读第10、11自然段。提问: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叫它千人糕了吗?

“千人”是不是指一千个人?文中的孩子明白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提问:“的确”是什么意思?换一个词说一说。

3.讨论、交流: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现在吃着米糕,还会觉得它很平常吗?

你会想到什么?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联系生活,体会其他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1.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经过许多人的劳动?

2.引导学生了解一件普通衣服的由来。

(1)出示“种棉花、摘棉花、纺纱、织布、服装加工、销售”的图片。

(2)借助图片,议一议:一件普通的衣服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能做成?

3.教师小结:回家后,可以和大人一起说说制作衣服的劳动过程。让我们

记住,这些劳动成果的背后,是许多人的辛苦付出,珍惜这些劳动成果就是尊重

这些了不起的劳动者的表现。

三、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向小伙伴或者家长讲讲米糕的制作过程。

板书设计:

米粉

千人糕糖(团结合作共同付出)

米糕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9:0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734591864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千人糕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千人糕图片.pdf

上一篇:盆底肌肉锻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千人糕图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千人糕图片
    冰棒的做法-凉被2023年3月8日发(作者:结肠炎吃什么食物好)千人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千人糕。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出示米糕图片,教师提问:你认识这种糕点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一块普通的米糕,是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制作出来的。2.米糕简介:米糕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之一
  • 0℃盆底肌肉锻炼
  • 0℃机动车检验流程
  • 0℃爆炒豆芽
  • 0℃消防安全培训总结
  • 0℃鞋匠之舞
  • 0℃怎样煮粥
  • 0℃面膜排名
  • 0℃工作个人评价
  • 0℃李xx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