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泽洛夫与苏联全景式战争片
影片《莫斯科保卫战》系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而拍摄。是一
部巨大的历史画卷,围绕莫斯科保卫战,展现了众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
件,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巨作之一。该片真实还原历史,既有
宏大的战争场景,还突出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刻画了朱可夫、佐尔格、
罗科索夫斯基、卓娅、波多利斯克步兵学校学员等一大批苏联英雄人
物!该片导演尤里?奥泽洛夫拍摄的三部表现二战宏伟战争场面的电影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解放》,连接起来就构
成了一部二战欧洲东线战场史。一种全景式的气势宏伟的大场面战争
片,激起男性阳刚的豪情和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士气。影片插曲《神圣
的战争》雄浑激荡、排山倒海,令人顿生凛然浩然之气。
苏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YuriOzerov)卫国战争三部曲其一《莫斯科
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
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
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作从德至苏、从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
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战欧洲战场的首次胜利——莫斯
科保卫战,讲述了德国法西斯不败的神话是如何被粉碎的。
这部影片采用了历史纪录片样式。影片中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根据真实原
型塑造的。影片共有250名演员参加拍摄,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影片
以形象的镜头表现了苏联人民为了自卫战争所付出的代价,给人留下深
刻感人的印象。导演于70年代曾拍摄表现卫国战争的5集影片《解
放》,它与本片联合在—起可以反映出卫国战争的全过程。
本片是80年代的鸿篇巨制,冷战末期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
片奖的苏联电影,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
奥泽洛夫与苏联全景式战争片
喜欢前苏联电影和喜欢战争电影的影迷们应该很熟悉尤里奥泽洛夫这个
名字,也更应该熟悉《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和《解
放》这3部前苏联战争电影的经典。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三
部电影的排列应该是上面这个样,但是如果按照影片拍摄时间,就应该
是《解放》(1972-1973年)、《莫斯科保卫战》(1984-1985年)和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88年)。在前苏联拍摄的多部全景式战争片
中,以尤里奥泽洛夫任总导演的卫国战争三部曲最为有价值,三部曲的
剧情从1940德国策划进攻苏联开始,到1945.5.2.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
国正式投降结束,对这个三部曲的定义是全景史诗:既完整的记录了苏
德战场的全部过程,细致描述了几个关键的重要战役,并再现了这一时
期在苏德战场以外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如德国入侵波兰、墨索里尼被
软禁、希特勒成功营救墨索里尼、美英苏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
在三部曲中,《莫斯科保卫战》既不失全景史诗的壮观,又有很多耐人
寻味的细节,战争场面写实,人物刻画真实,例如,斯大林竟然在正式
场合说参谋部总长-朱可夫胡说八道,姑且不说谁在胡说,作为最高统
帅竟能如此语出惊人,让人感到斯大林这个人物的蛮横性格,有关他的
大清洗、独裁等也就不难理解了;说到战争场面写实,《莫斯科保卫
战》中的坦克、飞机等武器装备都是如实的还原原物,具体拍摄战争场
面时,又多采用中、远景,甚至是航拍的长镜头,如果是运用CG技术
倒没什么,而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论场面之大,《解放》最壮观,最符
合全景史诗的定义,但是在细节方面要逊色于《莫斯科保卫战》,不是
说《解放》没有细节刻画,而是感觉《解放》的细节还带有一些政治色
彩,这也和影片拍摄于勃列日涅夫时代有很大关系,不如《莫斯科保卫
战》的真实可信,但是从场面的宏大来看,没有哪部二战电影可以超越
其左右。有美国华纳参与拍摄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由于受战争规模
限制,场面不及《解放》和《莫斯科保卫战》,但是,影片拍摄于1988
年,正值苏联解体前夕,一些传统的、固有的、政治上束缚电影创作的
东西也许更少,又有华纳的介入,这一东西混血的作品倒是还原被神化
或者被妖魔化的历史人物于本尊的最成功作品,例如影片里就初次披露
了赫鲁晓夫的儿子因醉酒击毙了苏联红军士兵而险些受到军法审判的情
节。
卫国战争三部曲自然特点突出,详细记录与战争有关的一切,是全景式
的,并不突出个体的人的感受,这也是电影的背景造就了电影的成功
——二战中最宏大的战场是苏德战场;另外和导演的个人经历有直接关
系,奥泽洛夫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亲历整个二战,参加过莫斯科保
卫战,24岁就获得少校军衔,而奥泽洛夫又很好的发挥了前苏联二战电
影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换句话说,这样的三部曲也许只有在前苏联才能
拍的如此成功。
除了卫国战争三部曲,奥泽洛夫在1977年还拍摄过一部4集6个半小时的
电影《自由战士》,这部影片可以看作是对于《解放》在细节上的一个
补充,影片主要讲述在2战后期,东欧各国开展抵抗运动的全过程。尤
其是重点描写了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捷克等国家开展抵抗运动的过
程,影片除了斯大林、朱可夫、希特勒等大家经常在战争电影里看到的
形象之外,还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季米特洛夫、铁托等前东欧社会主义国
家领导人们率领军队打击德国侵略者的场面。从影片片头引用的勃列日
涅夫语录人们就可以推断出影片是铁幕时期的产物,尽管影片描写了东
欧国家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的壮举,但是影片还是在突出苏联在这些国
家开展抵抗运动时起到的作用,按照影片所讲述的情况,完全是斯大林
一手策划了东欧各国开展抵抗运动。《自由战士》没有什么大的战争场
面,所以通常都没有把它归类为战争片,也没有几个中国观众知道这部
影片,但是作为奥泽洛夫作品,本片应该有它的历史价值和地位的。
在苏联解体之后,奥泽洛夫还充分的把剩余价值利用了一把,他把他拍
摄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和《解放》这“卫国战
争三部曲”按照历史事件的顺序,添加了很多文献记录片,重新剪辑成
一部名为《世纪的悲剧》的24集电视电影,这部电视电影也在国内许多
电视台播映过。
看前苏联二战电影,除了能感受和好莱坞电影完全不同的战场气氛之
外,还能从一个侧面看到苏联由铁幕向解体的演变过程。1949年制作的
《攻克柏林》中,对战争的细节、主要的功臣只字带过,在2个半小时
的电影中更多的是描写工农兵的成长历程和斯大林的光辉形象,标榜是
战争片,实质是没有价值的政治宣传片。1959年的《士兵之歌》和1970
年的《解放》,才真正算是战争电影,不过前者避开了正面的战场,后
者则还有一些被束缚的迹象。到了1984年的《莫斯科保卫战》,才看到
了基本解脱束缚的创作,斯大林的形象不再绝对光辉,倒是不时的显露
出独断、专横,在本片之前斯大林一直是穿高调的白色军礼服出现,形
象总是高大丰满,鲜亮,而在《莫》中则是普通的军黄色套装,脸部也
消瘦憔悴了,立马去掉了光环。从不同时期电影对斯大林这一人物的形
象塑造,可以看出一些前苏联由铁幕向解体演变过程的痕迹。
难以复制、不会再有的战争电影经典巨片:《莫斯科保卫战》《解
放》及其它
——推荐前苏联全景式战争电影系列经典“卫国战争三部曲”
笑独行编评
推荐理由:
A.“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完整地再现了1941年至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和
欧洲战争苏联战场的全貌,兼具编年史性质和史诗气质,即使代表官方
立场,还原真实亦堪称完美。
B.“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中的三部电影都是真正大制作的巨片和大片,
最短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也达到了三小时,而《莫斯科保卫战》和
《解放》则更是长达六小时以上,大笔巨制难以复制,绝对可与“西方
盟国”二战电影扛鼎大片《最长的一天》(TheLongestDay,1962)、
《遥远的桥》(ABridgeTooFar,1977)分庭抗礼。
C.“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为同一导演即前苏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
(YuriOzerov)作品,其中三部电影的风格和水准均相当统一。
D.“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拍摄时间绵延20年,从1969年到1989年,且不
谈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投入,能做到有始有终已自不易。
E.“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中的《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拍摄人力、
物力、财力投入均创世界影坛纪录,也只有前苏联这个社会主义超级大
国才有这样的大手笔,所以可能也不会再有了。
难以复制、不会再有的全景式战争电影经典巨片。苏联导演尤里·奥泽
洛夫(YuriOzerov)卫国战争三部曲其一。影片分两部(侵略、台
风),共四集。1941年至1942年,卫国战争前期苏联军民经受巨大苦难
和牺牲、为保卫莫斯科付出沉重代价的悲壮事迹:由于始料未及和准备
不足,又由于最高统帅部以政治代入军事,苏军被德军打得落花流水,
直到基辅失陷、德军进逼莫斯科才逐渐站稳脚跟……其间,苏军副统帅
朱可夫大将的形象和作为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而包括卓娅在内的众多苏
联英雄的形象和牺牲则令人不禁为之动容。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的赞
歌。煌煌巨制,精良精工,壮阔恢弘,丰富鲜明。影片插曲《神圣的战
争》雄浑激荡、排山倒海,令人顿生凛然浩然之气。全明星阵容。奥斯
卡最佳外语片。
笑独行按:该影片系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而拍摄。史载纳粹
德国实施的“巴巴罗萨计划”行动规模浩大,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兵分
北、中、南三路闪电入侵苏联,战线长达1800公里。其间德军实际投入
兵力计为146个师约350万人、1800多架战机、近3600辆坦克、近7200门
火炮(该影片所据为德军计划投入兵力,数字更为惊人)。莫斯科战役
实为斯大林格勒战役预演。斯大林比希特勒伟大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吸取
教训。战争前期苏军遭遇令人痛心,战争后期德军命运令人扼腕。据说
该影片拍摄曾动用约五千名士兵、近万名群众、250名演员、约200名摄
影师,该影片经过删节的版本曾在国内公映。在下所见为画质较好的国
语配音胶片版D5影碟。IMDb该影片评分为7.1分。
神圣的战争:《莫斯科保卫战》及其它
作者:芦中人
最近好像很流行《神圣的战争》这首歌,比如上次我就在《士兵突击》
中听到了,而今天它居然又成了《潜伏》的片尾曲,而且另配了歌词。
苍天呀,我真无法忍受他们这么糟蹋这伟大的歌曲。他们不配用。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首歌的历史: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军队入侵苏
联。战争的第三天,瓦列别杰夫·库马契在消息报和红星报上发表了诗
作《神圣的战争》(后来获得斯大林文艺奖)。战争的第四天,苏军红
旗歌舞团第一任团长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就为此诗谱
曲。战争的第五天6月27号早上,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
首次演唱了这首歌,为走向战场的士兵们送行。对这首歌最好的形容是
偶然在网上看到的——“如漫天黄沙滚滚而来”。
《神圣的战争》歌词是这样的:
起来,巨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
群!
敌我是两个极端,一切背道而驰,我们要光明和自由,他们要黑暗统
治!
全国人民轰轰烈烈,回击那刽子手,回击暴虐的掠夺者和吃人的野兽!
不让邪恶的翅膀飞进我们的国境,祖国宽广的田野,不让敌人蹂躏!
腐朽的法西斯妖孽,当心你的脑袋,为人类不肖子孙,准备下棺材!
贡献出一切力量和全部精神,保卫亲爱的祖国,伟大的联盟!
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影片《莫斯科保卫战》里那个合唱指挥就是曲作者亚历山德罗夫。导演
尤·奥泽洛夫在他的卫国战争三部曲的另外一部《解放》也用了这首歌
的旋律,管乐吹出雄壮的前奏,仿佛是冲锋的号角。这首伟大的歌曲注
定是要跟同样伟大的卫国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还是在《莫斯科保卫
战》里的场面最为经典。我看过不少影评都提到,对炮兵听着歌声开炮
的段落印象深刻。
导演尤·奥泽洛夫在他的卫国战争三部曲《解放》、《莫斯科保卫
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我最近都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我还
是最喜欢《莫斯科保卫战》。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看过的美好回忆,不过
更多的是由于它的真实。《莫斯科保卫战》的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在
我们的历史资料和这部影片里,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实的。那些反法西斯
的英雄们更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为了不让观众感到虚假,我们采用了
他们的真名实姓。”用老哥的话就是“据说任何一个有对白的人物都是真
实的”,而另外两部“校官以下人物都是虚构的”。熟悉中国战争片的人
应该知道,咱们这儿除了野战军司令员一级往上是真实的以外,连纵队
司令都不一定有名有姓,——参见《大决战》,那之下就更不用想了,
基本上都是编的。
每次当我跟老爸提起《解放》,老爸总是说“那是写朱可夫的”,那语气
就仿佛是官方的正式结论,然后就不再说什么了。好吧,我承认,《解
放》里确实很多地方描写了朱可夫,但《莫斯科保卫战》里更多,简直
就是以朱可夫从战前到莫斯科保卫战这段时期的职位变动为一条副线。
战争开始之后,斯大林觉得哪儿有问题,就派朱可夫去哪儿,真正
的“救火队员”。有一段对话直接挑明了这一点,斯大林问朱可夫,“你
准备去什么地方?”朱可夫回答,“返回前线。”“哪个前线?”“您认为哪
儿急需我就去哪儿?”《解放》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是由德国将军曼施
坦因说出来的,“听说俄国兵有这样的说法,朱可夫元帅一来就要开始
进攻了。”在《莫斯科保卫战》里,特意写了一段,朱可夫在去西方面
军司令部的路上经过故乡普罗托瓦,他的司机劝他去看看还在家乡的母
亲和姐姐,被他坚决的拒绝了,——因为没有时间。画外音“两周后,
斯特列勒科夫卡村被德军占领。朱可夫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的母亲和姐姐
救出。”朱可夫绝对是有着钢铁般的神经和坚强意志的天生的将军。部
下报告他,德军在司令部附近空投了伞兵,朱可夫仍然不停笔的写,头
都没抬,只是说,“给我拿一支冲锋枪来,消灭伞兵以后向我报告。”
张正隆在《雪白血红》里也有一段话提到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朱
可夫,说他“出入斯大林办公室,粗壮的身躯左右摇晃着,笨重的马靴
在地板上沉重地拖曳着。那模样,就像个挖了10小时煤,刚从井下出来
的矿工。”所以,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让张云明给他配音?这
个问题从第一次看就有。张云明的声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单薄”。当然
其实他的声音还是可塑性非常强的,但唐僧和纳瓦谢利采夫的形象
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他配这种体形比较粗壮的人物我总是怀疑,最典
型的例子就是朱可夫和《将军的女儿》里的约翰·特拉沃尔塔。其实,
为什么不把他和为罗科索夫斯基(就是上面那个片段里接待亚历山大罗
夫的那位将军)配音的周志强换一下呢?周志强配粗壮的朱可夫,张云
明配帅帅的罗科索夫斯基,难道不是更合适吗?(周志强本来也是我比
较喜欢的配音演员,但是最近因为工作的关系,渐渐没了好印象,看来
果然是距离产生美呀。)
苏联人描写斯大林与其下属的关系相当耐人寻味,很有嚼头。比如《莫
斯科保卫战》里一个人到机场接朱可夫,对他说:“当家的感冒了。他
命令直接把您带到他那里去。”紧接着是一个长镜头,我们跟着矮壮
的、步伐沉重的朱可夫在克里姆林宫的走廊里穿行,最后镜头对准了躺
在沙发上额头盖着毛巾的斯大林。再比如,朱可夫提出要放弃基辅的时
候,斯大林生气了,“胡说八道些什么,你怎么能想得出要把基辅交给
敌人呢?”朱可夫毫不退让,“如果您认为我这个总参谋部的领导人只善
于胡说八道的话,那我在这儿就无所作为。请您解除我这总参谋长的职
务,派我到前线去吧。斯大林。”还有《解放》里,在开会讨论下
一步进攻的部署时,罗科索夫斯基建议的主攻方向要穿过白俄罗斯的一
片沼泽地带,并说“我们都考虑到了”。斯大林对他说,“你并不像是都
考虑到了。你到外面那个房间去,再仔细的考虑一下你的建议,罗科索
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大将就乖乖的、但很委屈的抱着地图出去
了。在《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中则是腿负伤的叶廖缅科将军绝不能拄着
拐杖去见斯大林,必须得把拐杖放在等待间。于是叶廖缅科将军只能一
边强忍着不能让最高统帅看出来,一边接受了保卫斯大林格勒的任务。
《解放》里处处充满着对英美这两个盟国的讽刺,比如说他们是因为苏
联在库尔斯克胜利受了刺激,才登陆西西里岛的。还通过普通士兵的嘴
说出这么句台词:“在我们乡下有句俗话,‘最后插手打架的人,事后
啊,他比谁都能吹呢。’”但到了1989年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里,尤·
奥泽洛夫居然用一个美国演员PowersBoothe来演主角崔可夫元帅,真令
人费解。大概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制片公司之一是华纳兄弟吧。这个演员
现在仍然活跃于银幕和荧屏,比较知名的有《罪恶都市》和《24小
时》。
我一直觉得《莫斯科保卫战》好看之处还在于那种全景式的描写。战争
片首先是政治的,其次才是军事的,而这部电影就堪称典范。片长358
分钟,用了将近6个小时讲了从苏德战争爆发到莫斯科会战结束,6个月
间的事情,当然还包括一些战前场景的铺垫。而且,电影中人物众多,
但一点都不凌乱,很多人物战前和战中的命运都前后呼应,自成一条线
索。下面还是仔细说说它吧。
我最钟爱的是关于波罗季诺战场的那段。波罗季诺是1812年俄法战争的
主战场。波罗季诺离莫斯科很近,在斯摩棱斯克到莫斯科的一条直线的
中间,可以说是进攻莫斯科的必争之地。在1812年的波罗季诺会战中,
拿破仑打胜了,进入了莫斯科。但他并没有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而库
图佐夫留给他了一座空城。所以,战争的结果是在俄罗斯严寒的冬季,
拿破仑灰溜溜的撤退回去。而1941年10月,当第32远东红旗步兵师师长
波罗苏希上校来到波罗季诺时,列柳申科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在波罗
季诺战场上作战,这一光荣的任务落到了你的肩上。”(列柳申克将军
在电影里的另外一句台词也很经典,“向集团军观察所方向进行攻击,
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他们先到了一座波罗季诺会战纪念馆,里面挂满了参加1812年波罗季诺
会战的俄罗斯部队的军旗。他们把这些军旗分发给来波罗季诺参加战斗
的各部队。比如,全部由莫斯科人组成的第230预备教导团,被授予的
是1812年莫斯科民兵的旗帜。而第20坦克旅,则被授予1812年卡尔多夫
骑兵军旗。他们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有历史意义的旗帜,同时
也让这些光荣的军旗保佑保卫莫斯科的士兵,给他们在战斗中带来幸
福。当馆长拿出贵宾留言簿时,波罗苏希写道:“我们来这里保卫波罗
季诺战场。”一天夜里,波罗苏希在掩蔽所里为大家读多赫托洛夫将军
写给库图佐夫元帅的关于1812年9月26日在波罗季诺战场的战报,并且
兴奋的说“这简直像我们一样,完全可以作为报告送上去。写得好啊,
多么好的词,好极了!”而此时响起了画外音“20世纪的波罗季诺战斗英
雄波罗苏希上校,3个月后于1942年2月在俄扎兹克牺牲了。”顺便说一
句,1812年在波罗季诺负伤,并于6天后死去的巴格拉季昂亲王就葬在
旧日的战场,离1812年战争英雄纪念碑不远。而二战中,巴格拉季昂的
墓遭到破坏,当地博物馆只抢救回了部分遗骸和衣服的残片。
相比纯粹的战争的场面,我更喜欢这段关于军旗的故事,下过军棋的人
都知道,如果军旗被抢就意味着输了。军旗代表着光荣的历史,比生命
还要重要。我记得有一段二战胜利后红场阅兵的纪录片里有德国人的无
数军旗被扔在地上的情景,那堆积起来的军旗,比遍地死尸震撼得多。
还有一个关于军旗的故事,是在顽强的布列斯特要塞,电影里没有,我
是在网上查资料时看到的。德军在布列斯特要塞内没有能够获取一面要
塞守卫苏军单位军旗,在最危险的时候,第三九三高射炮兵营的罗第昂
·塞门约克少尉和另外两个战士将自己部队的军旗埋藏在科布林堡垒东
部壁垒西边一个废墟里,十五年后,塞门约克回到布列斯特,找到了那
个位置将那面光荣的旗帜又挖掘出来,现在它被陈列在布列斯特要塞纪
念馆中。有关于布列斯特要塞战斗,网上写的很详细,那是真正的孤军
奋战。在电影里也算是一条副线,表现的非常悲壮,郁闷得我几乎都看
不下去了。代表人物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扎布里洛夫少校。他一个人坚
守到最后一刻,因为负伤被俘,“他活了下来,他经受了集中营的一切
苦难,终于回到了祖国,对因保卫布列斯特要塞而建树了卓越功勋的扎
布里洛夫少校,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卫国战争的开始阶段是非常残酷的,苏军打得很艰苦。《解放》里的一
句台词可以作为旁证,一位司令员看见属下的一个师长亲自带着队伍冲
锋,不仅有些生气了,“怎么师长也开始冲锋了?像四一年那样。”有不
少指挥员干脆就自杀了,电影提到的一个是西方面军空军司令员科佩
茨,他的飞机几乎被全部击毁在地面。另外一个是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
瓦舒金,在他的坚持下西南方面军匆忙进行了反攻,但却遭到了惨败。
而西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在电影开始时的演习中代表红军居然输给
了代表蓝军的朱可夫,在之后的卫国战争中,又重复过去的错误,使西
方面军陷入合围,最后被送上军事法庭,宣判当晚即被枪毙了。
战前,苏联的大清洗导致4万多名红军军官被迫害。电影中提到的彼得
罗夫斯基属于死里逃生的一个。他到西方面军报到的时候,伏罗希洛夫
奇怪他还不是将军。他解释说,自己“被解除过职务,因遭诬陷被捕
过”。伏罗希洛夫说“我也曾经三次被捕过”。彼得罗夫斯基说,“但您是
在沙皇时代”。他被任命为第63步兵军的军长。因为他指挥部队出其不
意的渡过了第聂伯河,解放了罗加切夫和日洛宾,被斯大林一下提拔为
中将。后来,该军在被德军包围的情况下作战,铁木辛哥和朱可夫认为
将这个很有才能的指挥员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十分不妥,于是用飞机传
达一个命令,任命彼得罗夫斯基为第21集团军司令员,并要求他跟随飞
机一同离开包围圈,但是彼得罗夫斯基请求在部队没有突围前推迟任
职。第63步兵军在彼得罗夫斯基的指挥下,又与优势敌军激战4天,8月
17日,在日洛宾东南的突围战中,彼得罗夫斯基中将在率领战士冲锋时
中弹牺牲。
而在战争第一天就大胆地打开仓库,弄走了方面军全部200辆预备车辆
的机械化第9军军长罗科索夫斯基则曾被判处死刑,经过两年半的审
查,查明所控不实,他才得以官复原职。他后来参与指挥了斯摩棱斯克
会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战役,
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等,1944年获得苏联元帅
军衔,也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吧。
《莫斯科保卫战》的上部是以基辅的陷落作为结尾。旁白是这样
的:“骄傲的、有无数传说的基辅被放弃了”。百度上关于基辅的介绍是
这样写的:“始建于5世纪下半叶,9~13世纪为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
罗斯的都城和中心,有‘俄国城市之母’之称。1793年并入俄国。”现在
呢,苏联已经不存在了,乌克兰的粮仓、顿巴斯的煤矿和骄傲的、有着
无数传说的基辅都和俄罗斯没关系了。乌克兰和俄罗斯正在为石油的输
送闹得不可开交。
《莫斯科保卫战》下部里令人印象深刻是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保卫莫
斯科的军队,他们都成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刚组建的第16集团军的一员。
他们有的来自远东,有的则是刚冲出合围圈,回答不出哨兵的口令,又
都各有办法。当我看到第三骑兵军军长多瓦托尔少将率领着那些披着两
肩高耸的独特披风的哥萨克们,吃了一惊,原来二战中还有骑兵,骑兵
神圣!想起老哥钟爱的电影《第一骑兵军》,上次他找不到了,就急急
忙忙打电话找我要。他还真是个念旧的人,当全世界都说巴别尔的《骑
兵军》好看的时候,他却念念不忘电影《第一骑兵军》。(当然这种事
在我们俩都是经常的。大家都在看《狼图腾》的时候,他告诉我,《狼
王罗伯》比那个好。而我们俩都对《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完全没兴趣,
因为我们都曾经看过一本薄薄的匈牙利小说集《会说话的猪》,——绝
妙的讽刺小说,十多年之后仍然令人无法忘怀。)
还有刚从中亚细亚来的步兵第316师,师长潘菲洛夫留着一撮可爱的小
胡子,看着真有点像新疆人。(给潘菲洛夫配音的人现在是红人了。我
听的时候就觉得耳熟,有点像邱岳峰,但肯定不是。最后看配音演员表
才恍然大悟,除了张涵予还有谁能这么模仿邱岳峰呢?但是我实在不理
解,他为什么非要在这里模仿邱岳峰呢?完全没有必要嘛。)资料上说
这个师主要是哈萨克人组成的,直到现在俄军的编制里还有这个师,现
在的番号是近卫步兵第8师,但估计已经不再是哈萨克人了。哈萨克人
和俄罗斯人现在属于两个国家。在电影里,朱可夫通知罗科索夫斯基,
因为这个师作战英勇,所以最高统帅部决定授予316师近卫军的称号,
罗科索夫斯基立刻高兴的给潘菲洛夫打电话,电话接通了,他叫着潘菲
洛夫的名字“伊拉·瓦西里耶维奇”,对方的回答是“潘菲洛夫将军牺牲
了”。后来根据国防委员会决定,该师被授予“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师”称
号。
当然,电影里不止有,还有很多的人民群众。我们熟悉的卓娅,不
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还熟悉她吗?她被德军第332步兵团团长留捷列尔中
校下令绞死。斯大林发布了命令“遇到第332步兵团的德国官兵就地枪
毙,绝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正如无名烈士墓上所刻“你的名字,不闻于世。
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9:0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732481864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战争电影免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战争电影免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