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
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代表作《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
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重点字词
是鸟也是:这《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
亦若是则已矣是:这样
三、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四、词类活用:
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鲲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五、古今异义:
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今义:野生之马
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六、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名列前茅。(名次)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平息)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⑷而:怒而飞。(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关系)
⑸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就)
时则不至。(或者)
⑹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⑺其: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代词,代指大鹏)
七、重点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3.《齐谐》者,志怪者也。
译:《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拍击着水面,水浪远达几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
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空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7.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八、内容探究:
1、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2.鲲鹏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
说明什么?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有所倚,旨在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
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4.“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的是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
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看似逍遥,
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5.“天之苍苍……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鹏鸟和人们仰视天空看到的是一样的,都不能弄清天空的本色,人和大鹏都受到
距离的限制,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之境。
6.“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鹏鸟展翅高飞,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于天空,启示人们要胸怀远大的理想
和抱负,勇于搏击,敢于追求。
7.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
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
生动传神,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8.文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
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
9、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
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段中的想象的理解。
一是在想象中进行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
垂天之云。”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
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
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8:59: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73198186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其远而无所至极邪.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