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
2022
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45.0
分)
1.西周初年出现成康之治。在一片“民和睦,天下宁,颂声兴”中,不会出现的是()
A.文王孙子本支百世B.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C.周之子孙日失其序D.百辟卿士媚于天子
2.某学者在综合学界对“封建”一词理解的过程中指出:弗朗索瓦•冈绍夫在《何为
封建主义》中提出,封建主义具体是指封君——封臣——封土及一套惯制构成的社
会形态;中国史秦以前的“封建”,是一种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的政治制度;
日本明治时期以中国汉字“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
Feudalism
”,以泛指东
西方世界,制造了名词纠缠之病,遗留后患。以下各项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准确的
是()
①西洋史的“
Feudalism
”是指西欧中世纪时期的社会形态
②先秦“封建”一词特指封土建国、封爵建藩的政治制度
③反对机械地以中世纪西欧为标本裁量其他国家和地区
④主张研究学问应求真、求是,反对蹈袭前人、照搬照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3.考古学家在位于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年代约在前
1
世纪至
1
世
纪之间,很多学者倾向于这是月氏人首领墓。其中出土的公羊金饰有着帕米尔高原
上马可波罗羊的典型特征,还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女神维纳斯等古希腊神灵金饰品,
一些扣饰上的动物图案则有中国元素。该墓葬群可见证()
①赫梯人入侵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王国的鼎盛
第2页,共20页
③“凿空”西域后的互动
④多元文明的交融互鉴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4.人物品题,也称之为臧否人物,是汉魏六朝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有曰,
汉末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两晋玄风重“神韵”,南朝衰落好“文
采”。其实质是()
A.强化对官员的监察B.控制选举的话语权
C.提升社会理学水平D.抨击专制强调自由
5.盛唐以前实行的是三省六尚书二十四司加卿监的官僚体制,尚书省户部是财政的首
脑。到盛唐时盐铁使、转运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职出现,理财体制发生了根本
改变。经五代至宋初形成的理财体制,在神宗元丰年间进行了改革,收夺地方财权,
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一直延续到南宋后期。观察唐宋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下
列几个理解中准确的是()
①出现使职的固定化三司成为宋初理财首脑
②王安石整顿财政体制的思路保持近
200
年
③宋财政体制的终点回到起点是历史的倒退
④
理财体制经历否定之否定演变历
程
强化集权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④
6.利玛窦被评为公元第二千年内(
1000
年
-1999
年)最有
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天主教会评价他最大的贡献是
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
和礼仪术语,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且
如此道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将天主教徒与
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人惊叹地融合在
一起。下列对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认识中准确的是()
A.促进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B.成为淡化中国民族意识的手段
C.丰富了中国的数学学习和研究D.推动了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7.如表呈现的是英、日、美三国在某个历史时期对华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比重。
依据你对近代以来远东地区风云变幻的了解,推测下表中“年份”一栏大致应是在
_____
年间。()
第3页,共20页
年份
英帝国
英本国、香港、印度及其
他
日本
天保改革、安政改革等幕末改革
美国
69.496.268.75
62.9911.208.26
55.7114.0415.09
50.8916.146.66
48.3120.398.66
A.1842-1868
年B.1894-1914
年C.1916-1936
年D.1931-1945
年
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写道:“赔款和协约国之间的欠债,主要是在纸面上,而不
是用物资来结算的。美国贷款给德国,德国把同样数值转给协约国(赔款),协约
国又把它送回美国政府(借款)。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转手——没有人失去一个便
士”,这段以美元循环支撑着欧洲经济的运转,发生在()
A.19
世纪
90
年代B.20
世纪
20
年代C.20
世纪
40
年代D.20
世纪
70
年代
9.蔡和森是中共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他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
一文中提到“对于初期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共产主义,不识时务穿着理想的绣花
衣裳的无政府主义,专注经济行动的工团主义,调和劳资以延长资本政治的吉尔特
社会主义、以及修正派的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窃以为……专恃
革命说则必流为感情的革命主义,专恃进化说则必流为经济的或地域的投机派主
义”。他()
①倡导科学社会主义反对空想
②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策略手段
③主张利用国家力量改造社会
④提出要综合革命说与进化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作品《榜样》以三个人物形象,通过鲜明与隐
晦相结合的手法描述时事、评说世事。下列各选项中对作品的理解准确的是()
第4页,共20页
A.欧战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B.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C.反抗侵略,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D.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贡献
11.
1952
年某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短期包工制,先逐步实行临时包工,即在某一件农
事活动上,定出每亩地所需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标准,将全社土地分给各生产组按此
标准完成。
1953
年实行季节包工制;
1954
年根据前两年包工取得的经验,进一步
实行常年包工包产制,把全年每亩地的各项工作分别规定统一的标准,再按各生产
组劳力、技术等情况,将全社土地分配给各生产组完成全年任务。这些举措意在
()
A.开启全国土地改革运动的序幕B.促进农业高级合作社迅猛发展
C.扩大农民个体生产经营自主权D.改变束缚农业生产力的旧体制
12.在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中
1851
年、
1911
年、
1971
年为旧历辛亥年。串联这三年中
国发生的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可以找到一条主线是()
A.以推翻旧统治为目标B.以均贫富为最高理想
C.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D.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
13.阅读下列材料,作出正确判断()
1880
年在香港立法局非官守议员中第一次出现华人。
1926
年
在香港行政局非官守议员中第一次出现华人(
1948
年,第一次出现华人
政务官)。
1946
年英国政府拒绝接受香港提出的设立民选市议会、改革地方行政的申请。
1957
年香港出现了第一位华人警司(
1989
年,第一位华人担任警务处处长)。
1976
年
英国政府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并明确排除公约关于
定期选举的规定在香港适用。
1993
年
总督不再兼任香港立法局主席;至回归前,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行使
香港终审权和法律的最终解释权。
第5页,共20页
①港人在港英管治架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英国总揽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权
③英国当局对香港实行典型的殖民统治
④历经百年的发展演进确立了民主选举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14.
2022
年
2
月
23
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发言人普赖斯“几乎没有哪
次外交历史的周年纪念时,会缺少白宫和国务院的评论,类似美国和冰岛建交
17
周年这样的纪念日。为什么(你们)至今没有提到美国前总统在当时的(
____
)一
起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今年是其
50
周年。”记者所问的这一事件的开创性的
意义是指()
A.提出了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B.为开启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基础
C.开创通过以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争端的先例
D.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15.如图的四幅图片出自美国学者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的《文件中的历史
-
改变历史进
程的
100
份文件》一书。依照历史发展进程,排序准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5.0
分)
第6页,共20页
16.秦始皇刻石
秦始皇刻石是秦始皇东巡所刻制的七个碑石,其中六篇刻石文载于《史记》,《峄
山刻石》因拓本而流传至今。
峄山
刻石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壹)家天下,兵不
复起。
泰山
刻石
皇帝临立,作制明
[
法
]
,
[
臣下修饬
]
。廿
[
有
]
六年,初并
[
天下
][
罔
]
不
[
宾服
]
。……
治道运行,者产得宜,
[
皆有法式
]
。
琅琊
刻石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器械一量,同书文字……除疑定法,咸知所辟。
方伯分职,诸治轻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
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之罘
刻石
……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东观
刻石
……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黔首改化,远迩同度,临古绝尤。
碣石
刻石
皇帝建国,德并诸侯,初平泰壹……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会稽
刻石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夫
为寄豭,杀之无罪,男乘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皆遵
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第7页,共20页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问题一: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东巡不过是在炫耀皇权、刻石文是歌功颂德的文本,
难有学术价值。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论证。
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全面,逻辑清晰。
问题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选择两个不同的视角,简述秦始皇刻石对历史研究
的贡献。
17.蒙古帝国•元朝
成吉思汗征服和蒙古帝国的建立,是
13
世纪震撼世界乃至影响人类进程的事情。
与此前跨洲际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相比,蒙元帝国的疆域幅员更为广袤辽阔,
将欧亚大陆的主要文明地区囊括在内。当今的全球化世界,实际上是一个由资本经
济带动起来的现代社会,而“前全球化秩序的雏形”是指在这次全球化之前,蒙古
人的征服已经把欧亚大陆连成了一片。
世祖忽必烈创建的元朝,既是蒙古帝国的主体延续和帝国宗主,又因实行“汉法”
而进入中原传统王朝序列。中国的疆域直辖范围由以黄河、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东
部亚洲——河西走廊——安西四镇的“棒槌形”扩展为“母鸡形”,这在我们多民
族统一国家发展历程中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此前的唐、宋王朝相比,元朝“家
天下”的程度明显强化,这种“家天下”原则主要来自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政治传
统;而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的变化,与唐代、北宋和明、清
的变化都是朝着同一方向的,因而可以说是性质相同的变化……而在速度方面也没
有出现重大逆转。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1)
依据材料并结合你对上述欧亚体统帝国的了解,归纳蒙古帝国的世界影响。
(2)
李治安教授认为,从唐宋到明清之间存在着一段重要的整合过渡时期,依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元朝在古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
作用。
第8页,共20页
18.开平煤矿与一位美国总统
1878
年,在直隶唐山开平镇,“开平矿务局”诞生。
1882
年产煤
38000
吨,
1898
年达
730000
吨,不仅能供应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一系列企业使用,还有富
余产量可以销售到市场,总资产已近白银
600
万两。
1899
年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后当选为美国第
31
任总统,曾给自己取中文名“胡
华”)被英国矿业投资公司毕威克一墨林公司派到中国工作,同时出任开平矿务局
的技术顾问。
1900
年,英国人以“饲鸽传递消息,疑与拳匪相通”为由,抓捕开
平矿务局督办张翼。德国顾问德璀琳要求张翼任命自己为开平矿务局总代理,予以
便利行事之权以便保全矿务局。随即,德璀琳以矿务局总代理身份同胡佛(墨林公
司代表)签订了“租借”合约,签字时文本由“租”改为“卖”。内容为:开平矿
务局所有之地产、码头、铁路、房屋、机器、货物,并所属、所受、执掌或应享有
之权利、利益,一并允准、转付、移交、过割与胡佛……胡佛有权将其由此约所得
的一切权利、资料、利益,转付、移交与开平有限公司(该公司由英国财团东方辛
迪加投资公司组建),中国的开平矿务局归英国企业家所有。在屡次交涉无果的情
况下,清政府派人赴伦敦劳伦斯法庭打了一场国际官司。清政府胜诉,但判决书“无
法强制执行”
——秦秀梅《“开平”被卖:晚清的国资流失大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开
平煤矿的历史变迁。
第9页,共20页
19.劳动中的人
材料一:
1776
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问世。他认为
所有这些简化和便利了工作的机械发明,本质上是源于分工。约翰•温奇库姆建立
了一个作坊(
1564
年),
200
名织工集中在一间又长又宽的屋子里,使用
200
架织
机,
200
名学徒帮忙,
100
名妇女梳理羊毛,
200
名少女运转线杆的纺车。捡选羊毛
的工作由
150
名儿童来完成。呢绒一经织成,即交到
50
名剪毛工人和
80
名整理工
人手里。这个作坊还有一个雇佣
20
名工人的漂洗作坊和一个雇佣
40
名工人的染坊。
监督者的作用就是使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合理化”。这一过程包括了分工的进一步
发展和想方设法去考核每一单位的投入产出,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要素组合,其结
果是鼓励了技术创新,导致了组织创新。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材料二:福雷德里克•泰勒出生于宾州的一个富裕
家庭,其“科学管理”方法出现在美国不是偶然的。他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工序,然
后对每一个工序中工人的劳动动作和时间进行研究,进而根据专门化的原则设计工
人的动作和机器的功能。智力被驱逐出了车间和工厂,在那儿只留下没有大脑的臂
膀和适应钢铁装置的肌肉装置。
1911
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尽管
泰勒制受到劳工组织的反对,但是仍然被迅速推广开来。
材料三:
1979
年,全世界有
1
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
3000
台在美国,法国有
150
台。
“合并者”是一种焊接机器人,它样子像一只螳螂。它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他腾空机器,而后归位,为下一个汽车做准备、它一小时能经手
110
辆汽车,它永
不疲劳,它永不抗议,它永不缺勤……当然,它也不买车……
——叙述者为一名法国汽车制造厂的工人
(1)
概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与《科学管理原理》两部著作的问世背
景,归纳斯密与泰勒关于生产管理理论的相同之处。
(2)
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对“劳动中的人”的变化进行解读。
第10页,共20页
2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在世界所占份额(
%
)
1976
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
增长率(
%
)
1960-1976
年
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美元)
1976
年
人
口
生产总
值
商业服务出
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6.264.683.94.36414
社会主义国家
31.319.07.85.01061
第三世界
国家
石油出口
国
0.31.15.79.56691
其他第三
世界国家
52.215.32.65.7538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
1979
年阅读材料,概括
20
世纪
70
年代世
界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第11页,共20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初年出现成康之治。在一片‘民和睦,天下宁,颂声兴’中”
和所学,西周初年统治稳定,不会出现周之子孙日失其序的现象,即分封制宗法制逐步
瓦解的现象,这一现象会出现于春秋时期,
C
项符合题意;
ABD
项都与当时的分封建制,宗法制的内容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及影响来分
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
旨的能力。
2.【答案】
A
【解析】根据“封建主义具体是指封君——封臣——封土及一套惯制构成的社会形态”
可得出“
Feudalism
”与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有关,即与西欧的封建社会形态。①正确;
再结合所学,先秦“封建”一词特指封土建国、封爵建藩的政治制度,即分封制,②正
确;根据“制造了名词纠缠之病,遗留后患”可得出他反对机械地以中世纪西欧为标本
裁量其他国家和地区,主张研究学问应求真、求是,反对蹈袭前人、照搬照抄。③④正
确。
A
正确;
BCD
选项不能全面解读材料,排除。
故选:
A
。
本题考查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对材料“封建主义具体是指封君——
封臣——封土及一套惯制构成的社会形态”、“制造了名词纠缠之病,遗留后患”等的
理解掌握。
本题考查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分析能力。
3.【答案】
D
第12页,共20页
【解析】①赫梯人入侵两河流域是在公元前
16
世纪。①错误;
②古巴比伦王国的鼎盛是在公元前
18
世纪左右,②错误;
从材料中的张謇第一次出西域的路线可得出这与“凿空”西域后的互动有关,③正确;
从“其中出土的公羊金饰有着帕米尔高原上马可波罗羊的典型特征,还有酒神狄奥尼索
斯、女神维纳斯等古希腊神灵金饰品,一些扣饰上的动物图案则有中国元素。”可得出
这体现了多元文明的交融互鉴,④正确,
D
项正确,排除
ABC
项。
故选:
D
。
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要求学生结合丝绸之路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4.【答案】
B
【解析】根据“人物品题,也称之为臧否人物”“汉未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
名’”可得出人物品题其实就是对人物进行评判,本质上是在当时实行察举及九品中正
制之下控制选举的话语权的体现,
B
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针对官员的监察,排除
A
项;
理学是宋代出现的,排除
C
项;
抨击专制不是其本质,排除
D
项。
故选:
B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根据“人物品题,也称之为臧否人物”“汉未清
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并结合所学汉朝、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内涵分析
作答。
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5.【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到盛唐时盐铁使、转运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职出现”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宋朝时期三司使管理财政的机构,因此宋朝三司成为宋朝初期理财首脑,①
正确;
根据材料“在神宗元丰年间进行了改革,收夺地方财权,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一直
延续到南宋后期。”可知,宋神宗元丰年间是在
1078
年,而南宋后期是在
1279
年左右,
第13页,共20页
说明王安石整顿财政体制的思路将近保持了
200
年,②正确;
根据材料“收夺地方财权,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实行二府
三司制度,虽然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但不能表述为历史的倒退,③错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实行二府三司制度,三司是管理财政,主要是为
了适应加强专制主义的需要,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
A
项正确,排除
B
、
C
、
D
项。
故选:
A
。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唐宋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
旨的能力。
6.【答案】
C
【解析】根据“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
国人的好感,且如此道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将天主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
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人惊叹地融合在一起。”可得出利玛窦来华,带来了西方的自然
科学知识,丰富了中国的数学学习和研究,
C
项正确;
中国社会并没有转型,排除
A
项;
文化交流不是淡化民族意识的手段,排除
B
项;
当时没有启蒙运动,排除
D
项。
故选:
C
。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要求学生结合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的能力。
7.【答案】
A
【解析】依据表格数据可知,英国及其殖民地所占据比重最大,并有所下降,其次日本
所占比重增长,美国比重变化不大。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受到鸦片战争的影响,五口通
商,比重上升;日本因
19
世纪
50
年代国门被打开,之后幕府被推翻,进行了明治维新
改革,扩大了对外贸易;美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与中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也加
入到侵略中国的行列。因此这些都发生于
1842-1868
年,故
A
项正确;
第14页,共20页
B
项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比重应该更大,与表格信息不符,
故
B
项错误;
C
项有经历一战时期,当时英国减少输出,而日本、美国比重加大,与表格信息不符,
故
C
项错误;
D
项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表格中美国的比重太小,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
故选:
A
。
本题考查列强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中英国、日本以及美国的
占比,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8.【答案】
B
【解析】根据“美国贷款给德国,德国把同样数值转给协约国(赔款),协约国又把它
送回美国政府(借款)。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转手——没有人失去一个便士”并结合所
学可得出,材料中的协约国是指一战期间的协约国,即与一战后的凡尔赛—会华盛顿体
系有关,因此是
20
世纪
20
年代,
B
项正确;
ACD
项时间都错误。
故选:
B
。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战后的凡尔赛会
-
华盛顿体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一战后的凡尔
赛—会华盛顿体系相关知识的把握。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战后的凡尔赛会
-
华盛顿体系,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
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
9.【答案】
A
【解析】根据“对于初期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共产主义,不识时务穿着理想的绣花衣
裳的无政府主义,专注经济行动的工团主义,调和劳资以延长资本政治的吉尔特社会主
义、以及修正派的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可得出他倡导科学社会主义反对空想。根
据“窃以为……专恃革命说则必流为感情的革命主义,专恃进化说则必流为经济的或地
域的投机派主义”可得出他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策略手段,主张利用国家力量改造社会,
提出要综合革命说与进化说,①②③④
A
项正确,排除
BCD
项。
故选:
A
。
第15页,共20页
本题主要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要求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征
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
材料主旨的能力。
10.【答案】
C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
1945
年
6
月”以及材料中被吊起的人物可以看出,这与中共
七大的召开有关。被吊起的人物正是材料中日本的最终归宿与“榜样”,反映出中国人
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的抗战最终将取得胜利,而中共七大的召开
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C
项正确;
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排除
AB
项;
材料没有强调中国抗战对世界的贡献,排除
D
项。
故选:
C
。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提取材料中的时间及内容信息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进程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1.【答案】
C
【解析】材料“进一步实行常年包工包产制,把全年每亩地的各项工作分别规定统一的
标准,再按各生产组劳力、技术等情况,将全社土地分配给各生产组完成全年任务”信
息体现题干举措有利于扩大农民个体生产经营自主权,故
C
正确;
1952
年,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故排除
A
;
1953
年,农业合作方运动开始,故排除
B
;
D
项“改变”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
C
。
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依据材料“进一步实行常年包工包产制,把全年每亩地
的各项工作分别规定统一的标准,再按各生产组劳力、技术等情况,将全社土地分配给
各生产组完成全年任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可用排除法解
第16页,共20页
决问题,难度适中。
12.【答案】
C
【解析】依据材料“
1851
年、
1911
年、
1971
年”并结合所学可知,
1851
年爆发了太平
天国运动,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1911
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1971
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事件体现了近现代中国人的探索和抗争以及外交成就,体现了实现中
华民族复兴之路,故
C
项正确;
A
项不符合
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
B
项不符合
1911
年的辛亥革命和
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
D
项不符合
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
故选:
C
。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现代中国的外交,解题的关键信息是“
1851
年、
1911
年、
1971
年”,结合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的性质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的作用分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以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侧重
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3.【答案】
D
【解析】通过阅读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法局、行政局等部门基本上没有华人,
英国政府拒绝设立民选市议会,华人担任警司的现象出现晚,且为个别事件,
1976
年
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时,英国政府拒绝在香港实行公民的定期选举,
直到回归前,一直由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行使香港终审权和法律的最终解释权等,说
明英国总揽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权,英国当局对香港实行典型的殖民统治说法,②③
符合题意,
D
项正确;
只有极少数港人进入治理外围,不能说明香港人在港英管治架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
经百年的发展演进确立了民主选举与“明确排除公约关于定期选举的规定在香港适用”
等不符,说法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
ABC
三项。
故选:
D
。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香港澳门的回归,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相关知识。
第17页,共20页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香港澳门的回归,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14.【答案】
B
【解析】
A
项是
1953
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
A
项;
根据“
2022
年
2
月
23
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今年是其
50
周年。”可得出是
1972
年的事件,这一年美国总统访华,使中美关系改善,为开启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
善和发展打下基础,
B
项正确;
尼克松访华不是先例,排除
C
项;
结伴不结盟与尼克松访华无关,排除
D
项。
故选:
B
。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和时空
观念素养。
15.【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文字内容可得出,①是
16
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②是
1938
年秋
英国首相张伯伦与希特勒签署的慕尼黑协定;③是
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的内
容;④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越南战争,故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
B
项正确;
ACD
排序错误,排除
ACD
项。
故选:
B
。
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史的重大事件,熟记所学宗教改革、二战、《共产党宣言》、越南
战争的知识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史的重大事件,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和灵活运用能
力,考查了考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16.【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在问题一和问题二中任意选择一个回答。如选择问题
一,根据材料“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东巡不过是在炫耀皇权、刻石文是歌功颂德的文本,
难有学术价值”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石刻宣扬了秦始皇个人功绩的歌功颂德,体现
了实现统一的意义,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贡献;强调法度、宣传经济政策统一文字、
第18页,共20页
整伤风谷、交通建设、激化社会矛盾,与文献互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因此不同意
该观点。如选择问题二,根据材料“方伯分职,诸治轻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可
知,反映了秦始皇完成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用于研究秦朝的政治制
度;根据材料“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可知,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可用于
研究秦朝的经济文化交流。
故答案为:
选择问题一:不同意。论证:秦始皇石刻宣扬了秦始皇个人功绩的歌功颂德,体现了实
现统一的意义,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贡献;强调法度、宣传经济政策统一文字、整
伤风谷、交通建设、激化社会矛盾,与文献互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选择问题二:视角:政治:反映了秦始皇完成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
用于研究秦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可用于研究秦朝的
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和秦朝的统一以及中央集权制度,本题相对开放,在
问题一和问题二中任意选择一个,结合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
响分析。
本题考查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
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7.【答案】【小题
1
】蒙古帝国控制了欧亚大陆广大地区,冲击了旧有的政治秩序;
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欧亚内陆的民族分布和文化面貌。
【小题
2
】政治:推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纺织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中国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思想文化:元曲的盛行,促进了古代文学的发展。
【解析】(
1
)本题考查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蒙元帝国的
疆域幅员更为广袤辽阔,将欧亚大陆的主要文明地区囊括在内”和所学对蒙古帝国的世
界影响的归纳概括。
(
2
)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就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举例说明元
朝在古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本题考查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以及元朝行省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
第19页,共20页
力和结合所学对蒙古帝国的世界影响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就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举例
说明元朝在古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能力。
18.【答案】根据所学,首先概括开平煤矿兴办的原因,即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可得
出面对外来侵略与统治危机,洋务运动兴起。再考虑到具体的因素以及影响,可得出为
解决军工企业资金、燃料等困难所创办的开平煤矿是中国早期民用工业之一,促进了中
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根据“
1900
年,英国
.....
为由,抓捕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得
出以涉嫌参与义和团运口动为借口,英商违背契约规则
.
巧取豪夺中国企业;根据“随
即,德璀琳以矿务局总代理身份同胡佛
.....
合约……”得出中国的合法权益亦未得到法
律的有效保护。根据“在屡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清政府派人赴伦敦劳伦斯法庭打了
-
场国际官司。“并结合近代的背景要得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曲折。
故答案为:
面对外来侵略与统治危机,洋务运动兴起。为解决军工企业资金、燃料等困难所创办的
开平煤矿
.
是中国早期民用工业之一,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以涉嫌参与义和
团运口动为借口
.
英商违背契约规则,巧取豪夺中国企业:中国的合法权益亦未得到法
律的有效保护。开平煤矿的历史变迁,反映着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过程:折射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曲折;暴露了西方列强所宣扬的契约
精神、法治精神在与侵略利益冲突时奉行的双重标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企业,洋务企业分为军工企业和民用工业,而民用工业是中
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源头,开平煤矿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曲折。
本题解答要联系洋务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将材料与史
实有效结合进行解读。
19.【答案】【小题
1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国工场手工业长期发展
积累了大量分工协作的生产经验;日益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科学管理原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进一步紧密结合,生产效率大大
提升;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快速发展。共同:都主张对生产过程进行分工;通过规
范每个工序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小题
2
】英国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分工、协作与集中劳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技术革
命的到来提供了生产经验和大批技术工人。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
革,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最大限度地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
第20页,共20页
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随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
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应用,解放了生产线上的大量人力,改变了劳作方式,极大
降低生产成本;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出现产业工人大量失业与转型,劳动者
内部阶层发生分化。工业革命以来,劳动者被日益工具化;劳动者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
同时相对贫困化加剧;对劳动者的素养要求不断提升,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现代企
业对拥有知识技能和科学技术的高端劳动力的需求加大,劳动者内部分化加大;工人阶
级素质的不断提升,争取劳工权益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现代科学技术。第一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与《科学管理原理》两部著作的问世背景和斯密与泰
勒关于生产管理理论的相同之处;第二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现代科学技术,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
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20.【答案】特点:根据表格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国
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人均数据及它们在世界中的占比等数据可知,
20
世纪
70
年代,
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平衡性加剧。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出现“滞胀”局面,经济增速放缓;社会
主义国家受到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束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且滞后;新兴石油出口
国家迅速崛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不断提升。
故答案为:
特点: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平衡性加剧。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
重经济危机,出现“滞胀”局面,经济增速放缓;社会主义国家受到高度集中的经济政
治体制束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且滞后;新兴石油出口国家迅速崛起;中国等发展中国
家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不断提升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要求学生结合二战后世界经济发
展的特征和政策调整的表现以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
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8:09: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701931861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媚于天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媚于天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