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儿童画

更新时间:2023-03-08 17:12:18 阅读: 评论:0

弟子规全文翻译-养生讲座

画儿童画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快速截屏)

1

儿童画的形式与内容

1、想像画:想像画的目的在于思想的启发和创造力的培养。想像画的内容大部分与儿童每天的生活范围有关;亦称

生活画。由想像把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借绘画的方式表达流露出儿童的真情与心声。

2、幻想画:幻想如同长了翅膀的心灵,它可以无边无际的自由幻想,也可以是美丽的、科学的、奇怪的幻想。让儿

童幻想是件快乐的事。幻想画的内容大部份是不能实现的,但儿童可以借着心中所产生的某种奇特的幻像或是赋予物

体特殊的功能或是梦幻似的联想来作为幻想画表现出来,以满足他们的欲望。

幻想与想像在含意上略有不同。想像是联贯旧的印象而成新的观念,有推想的含意;幻想则是空虚不切实际的思想或

念头。因此幻想画与想像画是有区别的。想像画是就现实的景象而加以联想,而幻想画则是超越现实的环境,无中生

有,凭空幻想而来的。幻想画与想像画既有区别又有共同点:这就是再虚幻的、甚至荒诞到极点的画面,都可以

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只是超越原型随意构筑出来的幻景罢了。

3、故事画:故事的本身原为一种构想,借着这种构想唤起儿童对现实的体验。故事为每个儿童所喜爱,最能丰富美化

儿童的心灵;针对儿童爱听故事的行为,引导他们的幻想与美感;将故事情节与美感结合为心中之意象。并透过绘画

的方法表现在纸面上。故事画是最能使儿童以深切的感受力,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表现出童话的梦幻世界。

4、记忆画:让儿童回忆最近的生活经验(如远足),或生活中最感兴趣或生活圈子最喜欢的人、事、物(如小鸟、游

戏、打球)。引出心中的意像,再将意象以绘画方式表现出来。是儿童生活中的观念和印象的复现。

5写生画:写生画即观察画,是把眼睛所看到的景象,照着它的外形加上描绘的一种画法。写生画是培养儿童对周围

事物产生兴趣、培养手的描绘能力以及训练观察能力最直接的方法。电脑写生画,适合把静物、小动物、人物等作为

写生题材。练习写生画在观察与画法上,会趋向于客观的写实。对事物的表现与人体的比例,有了知觉上的认知。在

空间、时间、内容上的认知,也将有所扩展。

“儿童画创作”课堂教学实践漫谈

儿童画创作课,以前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是很难实施的内容,经常被排挤在美术课外活动中。在贯彻新的美术教学大纲,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中,让儿童画创作课进入美术课堂是当前课程改革中最具挖掘、拓宽、丰富美育内涵的课例,也是

实现课程目标最好的载体。势在必行。下面仅从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儿童画创作课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儿童画创作,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可使过去教材中以范画为载体传授技法为主,而变为教师创造情境,强

化学生形象思维,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融于动手实践中。过去重教学结果,如今重教学过

程。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

鼓励学生成功的信心。儿童画创作不要用成人的创作规律去要求学生,什么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

等,暂不要过多地讲解,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产生一种惧怕感。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地涂鸦,也不要

轻易批评、指责,这时画好与画坏并不重要,让学生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有勇

气和信心去完成作业。

二、引入情境,启发想象,激发情趣。

1.选择合适的情境,激发情趣,把学生带入想象中。如一年级“高大的楼房”一课,让学生把画好的楼房剪下来,

起个名字,贴在一起,共同创建一条英华大街。在成就感召下激发他们的情趣。

2.启发学生天真的想象力。

2

联想: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创作题目后,要引发学生联想,可从故事内容、色彩感受、情趣感染、

肢体感触等去引导。如童话故事、节日的焰火、天气冷暖的感受,启发联想。

3.主题范围尽量缩小,让学生围绕具体可视的形象去想象。如“保护环境”题目大,学生无从画起,可让学生画

清除大气污染的机器就具体容易多了。

三、贴近生活,画熟悉的事,借助多种形式练习,化解创作难度。

1.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结合学校的活动,有意识提前告诉画的内容,让学生注意观察,如“儿童节”、参观科

技馆后,让学生画感受最深的情景。

2.当学生画入兴趣之中,只要他们画自己的故事,就不要轻易地否定,有时他们画起来随意涂抹,特别像抽象派

的画,但是画起来却津津有味,有时还伴随着自言自语,甚至唱起来,笑起来,这正是他们画到得意之时,此时在与

他们分享童趣中,抓住指导的好时机。引导他们画完。

3.变速写为创作,根据人物速写,加上适当的背景,或添加些情境;也可根据景物速写添加些人物等,都可以变

成一幅创作画。

低年级儿童绘画的特点

在教一年级画画的时候发现他们画儿童画,张张都是创新画,因为他们虽然接受过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但还未形成

某些固定的框框,传统习惯对他们的约束力很弱。他们心里怎样想,手里就怎样画。所以画出的东西,往往突破我们

成年人的视觉习惯。

往往孩子画画时是在游戏中画,意到笔随,天马行空,画面表现出的抽象性、动态性和稚拙意味完全是他们童心的自

然流露。他们急于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期望得与现有世界的沟通和交流。儿童的好奇心强而自控力弱,他们

的绘画难免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可借助观察儿童绘画,了解儿童的需求及情绪,作为与儿童的沟通的一种方式。

同时,通过孩子的绘画训练,启动他们潜在的创造欲望,培养他们对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识别,举一反三,进而扩大

对形象的创造。

儿童电脑粘贴画意义和特征

1.粘贴画能增加儿童学习上的成就感;儿童贴画并不需要有高度的描绘技巧,他们能充分的选择软件中提供的素

材来进行拼贴,以减少描绘的负担。因此,他们会很容易的完成一张作品,而增强了成就感;

2.粘贴画能增加儿童的应变能力;在贴画里,画面上的物体是可以随意变动性的,儿童能随意移动增加,更换物体,

无形中儿童便具有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3.粘贴画易于引导出儿童组合与创造的能力;儿童在组合时,能巧妙的利用不同的图片,将他们结合在一起。因

此贴画比起其他的绘画,更容易引导出儿童组合与创造的能力;

4.粘贴画能增强儿童学习空间的认知;在贴画过程之中,可以引导儿童把剪切下来的造形来重复排列、重叠演练,

做出较接近实际的空间效果来。在粘贴画的组合拼接完成之后,有必要用画笔勾画出背景来,甚至还可以点缀一下

可能出现的、略显空缺的空间,这样一幅完整的电脑粘贴画就大功告成了。另外,电脑画软件中的丰富的卡通贴画,

还是很好临摹样板。可以先选取出来,贴在画面上,临摹后再将贴画擦去。

色彩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3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色彩世界。根据人在现实生活中心理、生理的需要和对美的追求,出现了一种色

彩学中的新分支-----色彩调节。色彩调节在‘‘生活美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色彩

调节能起到平衡人的心理,生理,使人精神振奋,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以及防止灾害事故甚至医治某些病患等功效。

有资料表明,阳光的照射对人们的色彩感受影响很大,如居住在阳光充足区域的人,大多喜欢艳丽的

色彩,特别爱好暖调,而室内却用青、青绿、紫一类的冷色;居住在阳光不充足的人,喜欢灰色调或冷色调,但室内

多用黄、粉红、褐一类的暖色。其原因在于求的心理的平衡。

平衡是人类生理上一种本能的需要。人在自然界所能看到的色彩是有限的,人对任何事物不断地接受

就会产生腻烦的感觉,使人疲劳乏味。一些流行色在某一时期盛行,过一时期就不流行了。一对补色很少同时流行,

它的补色在下一阶段流行。流行色之所以形成,表面看有其人为的因素,而内因是它符合人的生理要求。

依照人们的传统习惯,医院手术室的墙壁应该洁白无暇,其实不然,由于医生长时间施行手术,充斥

视域的殷红鲜血,不但会引起色视觉的疲劳,而且还会产生残象幻觉,既白色墙面上出现绿色块面,再加上白色的刺

激而感到厌烦。杜邦公司的色彩顾问给纽约一家外科医院的手术室四壁涂布成绿色后,医生感到很安宁,取得了***的

效果。因为残象错觉总是它的补色,眼睛所以要安置出补色,以寻求恢复自己的平衡。

色彩调节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的功能。色彩的功能一般要服从物品、环境的功能,这就必须进行

功能优选。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开宴会时打开黄色的灯光,菜肴色彩呈现出鲜艳可口的色相,宾客们食欲大

振;如关掉黄灯,打开蓝灯,这些菜肴好象顷刻霉烂变质,用餐者食欲大减。这是因为橘色能刺激人的脾胃而增强食

欲。据说欧洲某城市一家餐厅的生意格外兴隆,其秘密就是餐厅的墙壁和桌凳全是橘色的,色彩调节帮了大忙。

一些发达国家‘‘靠色彩销售’’已十分明显,不少企业主往往重金聘请色彩专家和色彩顾问对企业

进行‘‘诊断’’,将色彩调节用于工业生产及环境设计,从而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生产环境的色彩设计一般都避

免色彩纯度太高,色相太多,因为刺激过大会使视觉疲劳和容易使人眼花缭乱。车间天花板采用白色或浅淡颜色,使

其淹没在背景色彩中。机器设备的开关或危险部件用鲜明的原色,以引起操作者注意,减少事故。色彩感觉有一定的

温度差,通常情况下高温车间采用冷色调,制冷或低温生产场所则为暖色调。办公用具的色彩也很有讲究,办公桌面

一般以中间色调为主。因为文件书报大多是白色的,如桌面色彩过深则对比太强烈,太浅淡,文件、书报又显示不出。

从事细致或精密计算的工作室采用冷色调,接待室用暖色调,均有良好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色彩新材料不断涌现,为色彩调节创造了新的条件。色彩用于交通由来以久,

现在国外出现了色彩公路,在事故多发地段采用红区路面来进行调节,以提醒驱车者。还有一些高级建筑物,晴天呈

蓝色,阴天变成紫红色,雨天呈玫瑰色,使人流连忘返。这是在水泥中掺入一种化学物质,因而在干燥、湿润、浸水

时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另外一些荧光颜料、染料、涂料可以把紫外线变成可见光,从而得到饱和度极的发明使瓷器更

加绚丽而富有情高的颜色。染料染色工艺可使丝绸真正达到光彩夺目的效果。变色釉趣。

国外许多色彩专家还分别用白、黄、橙、等颜色再配上各种颜色的光照在教室里进行实验,发现橙色

会使训练项目成绩下降,蓝色会使某些学生的智商提高,同时发现光的强度也会影响考试成绩。在国际乐坛出现的声

光结合,将激光技术运用到演奏会上,把变幻莫测的激光投射到空中或屏幕上,产生了与音乐相得益彰,扑朔迷离的

色彩效果。色彩用语医疗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新生儿黄疸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疗效十分显著。

对于以上所述,也有人会说,色彩调节涉及的多是讲究舒适或产品、环境的功能,与美是两码事。当

然,快感代替不了美感,功用代替不了美感,功用也不能与美划等号。然而,美并不排斥快感,关于美与功能的问题

鲁迅先生说的好;美的根底如不潜伏着功用,又有谁去享用它呢?我们应避免离开对象和环境空谈美和设计,它的思

维方式都是多元、多方位、多角度。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艺术成果,对复杂的具体情况做综合分析,运筹调度,以

达到最佳设计效果,去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儿童画教学“四重”“四辅”

儿童画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它虽属于美术范畴,但它不是美术中的一个画种。也不是美术中的一个流

派。所以我们在儿童画教育中,对待学生就不能简单地用美术标准去教育。而应首先从育人角度,在审美、价值和教

学方法基础上,对教学工作作一探索。一、重育人,辅以艺技

4

儿童都有爱画画的特性。随手涂鸦,得以舒发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这种画即被成人称为儿童画。但是画儿

童画的儿童并不一定个个都能成为现在或将来的画家,绝大多数儿童也并没有将画画锁定为一生的职业而从小就刻苦

追求。当然也不否定部分儿童将来成为画家,从事画画职业,绝大多数儿童学画儿童画。只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

求知阶段。针对这一特定的现象,我们对儿童画教学首先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把教儿童画定位在育人上。

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儿童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美的审视中,陶冶性情、净化情感,树立对真、善、美的

追求,从而开发智力,热爱生活,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对人类有用之材。

当然儿童画也是画,它不是认字或其它学科,我们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应当辅以绘画的艺技教育。如画画工具的认识

使用,绘画方法和技巧,甚至绘画的类别等理论常识,也应以深入浅出亲切、活泼地逐步讲解,这样才能使儿童画教

学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二、重兴趣,辅以诱导

儿童从生理到心理尚处在不成熟阶段。在这个年龄段上,不可能谈到什么“任务”“毅力”或“责任”儿童喜欢

画画或进一步把画画好,完全取决于兴趣。取决于他们幼小心灵对外物感性认识的流露,在这种感性流露的驱使下,

用歪歪扭扭,粗粗细细的线条和违背常理的色彩涂抹出成人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儿童画”。如果没有这种兴趣,

没有这种流露,他们就不想涂抹,不去画画。当然不是每个儿童对画画都有兴趣,都有这种感性认识。需要流露或思

如泉涌,一直流露着。因此,我们在儿童画教学中,就必须辅以诱导,启发、培养。在儿童画教学中通过欣赏,游戏,

讲故事及电教手段等方法来激发儿童兴趣。同时绘画内容也要选择与儿童相贴近的生活内容。如:小鸟、花朵、宠物

或身边的人和事,不断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儿童的想像能力和创作热情,调动儿童内心潜力,投放于儿童

画中。

三、重创作,辅以写实

学会创作是儿童画教学的灵魂,儿童处在一个认识世界,学习世界的感性认识阶段。他们无生活积累,无经验沉淀。

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未知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无成人绘画的象与不象,美与丑,好与坏

等的框框条条,有的只是他们每个人的象与不象,美与丑,好与坏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想象,儿童画画无论是构图

形式,造型处理,色彩配置,还是表现方式等无不需要儿童的想象,这个想象对画画儿童是真实的。但有框框条条的

成人就是创造,没有想象,没有创造,就没有儿童画,就全成了成人画。在儿童画教学中就应鼓励启发儿童展开想象

的翅膀,不断提高创造力。

然而儿童画也是“画”当我们看到一幅儿童画的时候,首先就想了解这幅画画的究竟是什么,想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

原型创造或思想情绪,这些都是画源头——生活。因此作为儿童画教学就必须辅以生活内容引导,也就是实物训练,

儿童画小鸟和动物就要他见到各种各样小鸟。可以带去动物园参观。儿童画跳绳活动,可以组织跳绳游戏。儿童画树

木花草,可以带去郊游等等。通过实物、实地活动,完全可以在儿童画的基础原型上增加新内容,达到图形(图像)表

现与图画意义表达的有机融合,成为一幅好的儿童画。

四、重表扬,辅以训练

儿童画画,是儿童的天性流露,常常在原型的基础上加以集中夸张。在夸张变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因

此艺术形象与生活原型上比例不同。甚至不顾实际比例对被描绘的对象,进行大胆夸张与取舍,运用“移花接木”的

手段,任意添加,调整内容,本能的冲动加上笨拙的小手画出了让成人都感动的画面,对待每一张儿童画面,都可以

发现每一个儿童的创造力和找到为什么这样的想象原因。因此我们对每一张画都重在鼓励,表扬这种创造力,使这样

创造力得以持久。

实际上儿童的想象力并不是平衡的,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要慢慢纠正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画的标准就会改变。

渐渐溶入美术之中,因此也就不仅仅满足于开发潜力和美的陶冶这个原始阶段,也要逐步加强训练。掌握技巧,因此

5

应紧密围绕儿童对生活环境认识展开训练,增加造型、色彩、写生的作品内容,主要一是临摹,二是动态,写生练习,

从速写记忆画开始,三是构思创造。在综合整理儿童速写素材的基础上,由简到繁,由单色到多色彩,力争做到轮廓

正确,比例协调,色彩鲜艳明快。

儿童画教学研究大有作为,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儿童都喜欢涂涂画画。从育人开发儿童智力角度着眼,教好儿童画

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的职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本文能在儿童画教学中做出一专一瓦的贡献。并在今后

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为儿童画学员做出新的努力。

启发儿童想象中的五个“想”

(一)范围要想得“广”。

“广”即打开儿童的思路,以发散性思维为主。例如在指导儿童命题画《窗趣》时,只要启发得当,儿童作

品就富有生活气息。我们可以让儿童从不同地点(窗外是城镇或农村、街道、高楼、山林、田野、大海等);不同的

季节和时间(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深夜等);不同内容(窗外是人或动物、植物、景物等),甚至窗帘的

不同、窗台的摆设不同等等方面来构思。儿童从这五个“不同”或是更多的“不同”中展开想象,这样创作出来的作

品就不会“千人一面”了。

(二)题材要想得“新”。

“绘画是艺术,艺术离开创造就没有了生命力”。儿童画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儿童在表现时题材要

“新”,要与众不同且与己不同(避免与自己以前表现的画面内容类似)。《家乡新貌》、《海底世界》、《宇宙探

索》等题材过于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启发儿童在自己的身边寻找一些有浓郁的生活气

息和地方特色的新题材。如我县颇具地方色彩的《蚕花节》、学校进行的《儿童时装表演》等题材既常见又新颖。

(三)构思要想得“妙”。

新颖的题材确定下来后,还要有绝妙的构思才会显得锦上添花,如鱼得水。一次题为“爸爸”的命题绘画活

动,结果一位儿童画了一位夜间骑摩托车的爸爸,后座装了两只箩筐,更有趣的是箩筐里竟然装了两个小孩,周围是

拥挤的人群。原来他所表现的是在我县登山节烟火晚会结束时,一位父亲用摩托车带着双胞胎孩子离场的情景。“爸

爸”这一主题,在孩子笔下表现的惟妙惟肖,他并不直接表现自己的爸爸,确也十分切题,画面看了很感人。

(四)构图要想得“巧”。

构图巧妙可使一张画收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从“线”的启示中可采用的直线式、斜线式和弧线

式构图等;从“字母”启示中可采用的“X”形式、“C”形式和“Z”形式及“L”形式构图等;从“形”的启示中可

采用的半圆形、梯形和圆形构图等;另外,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如平视、俯视和仰视等,让儿童置身于欣赏者的角度

去思考画面的安排等等。这些不同的构图形式都能使一个个十分常见的题材通过构图的不一般化,表现出新意。

(五)命题要有“趣”。

给一张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好象摄影作品中有一个如诗如画的题目一样,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命题一定要用儿童的语言,富有童心童趣最好。如一位小朋友画了一个地球,在她的周围有许多身穿太空服、手拿卫

生工具在劳动的小朋友,或许一下子还不能明白这幅画意,加了《我给地球洗个澡》这个的题目,也就使人一目了然。

再如一位小朋友手拿抹布擦着一片蓝色的背景,但加上了《擦天空》这一题目,就突出了主题,并且感受到这张画意

趣横生了。

指导儿童绘画的“八法”

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

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

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创造力。多年来,通过“二课”

(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活动,笔者一直注意儿童画指导对于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培养及提高方面的方法研究,

鉴于儿童年龄特征,方法的实际运用亦有所不同。归纳如下“八法”,以求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适时增补法

在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不能调动起儿童的积极性,运用增补法可以满足这些儿童的

绘画“饥饿”心理。例如一年级《画青蛙》一课,有小朋友会问:“我可不可以再画几只青蛙呀?”“我可不可以画

6

些小蝌蚪呀?”等等问题。小朋友自己想象,提出增补一些内容。这时启发他们各抒己见,再加以引导:在画面上补

充些什么,就能表现出一幅幅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内容的画。小朋友运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加上联想,进行

增补,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再如为幼儿提供一定的主题画面,通过语言故事或情景描述,引导幼儿采用增补

画的方法添画背景,较完整地表现一定的主题情景,自觉地用线条符号较形象地传达自己的意图,有目的地进行绘画,

从中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我真行”、“我真棒”。

(二)素材组合法

儿童作画并不能凭空想象,丰富表象的储备是想象内容更为生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有时还可以为儿

童提供一些直观素材,让儿童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进行自由组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如为幼儿提供水果、蔬菜、

鸟类、家禽等,请幼儿选一个主题将这些图形组合成一幅有情节的画。再如《童话故事》设计为造型•表现课型时,向

儿童提供了一只睡觉和一只跑步的兔子、一只乌龟的造型以及蘑菇、树等背景卡片造型,问:“哪位小朋友最动脑筋,

能画出连老师也想不到的‘龟兔赛跑’的画。”这样以来,儿童的思路打开了,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儿童奇妙的童心

和大胆的创造力。

(三)课题延伸法

课题延伸是指在坚持有利于儿童主动发展的前提下,对教材中原有的命题作适当的补充或改变。如《夜景》

一课,在原课题的前面添加“(地方)的”、“上的”等,换成半命题的形式,儿童易于

思索;再如《蔬果动物》一课,课题改成《蔬果动物园》,蕴涵合作精神,这样的内容范围广,“质量”也高。

(四)潜移默化法

所谓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辞海》注)。在儿

童画教学中,潜移默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作品欣赏、气氛感染而达到的儿童画创作的积极性。如为儿童经常性地提供

优秀作品或本班、本年级儿童的优秀作品欣赏,丰富儿童视觉感受,激发竞争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儿童的绘画

创作兴趣。

(五)内容重叠法

在儿童画教学过程中,经常性会画一些有关节日性的画面,如儿童节、国庆节等。内容重叠法是指将一内容与另一内

容重叠后形成新画面的方法,具体是指引导儿童将需要的内容进行夸张想象,破除儿童原由的绘画形象,将常画的内

容与想画的内容重叠,经过想象创造描绘出新形式的儿童画。譬如前面所列举的儿童节,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儿

童常画的内容气球,但如果我们将气球进行夸张想象,将儿童想表现的画面体现在几个“大气球”里,相信这样的画

面安排更趋新颖,更富新意。

(六)正反思维法

儿童画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儿童培养成为一名专业画家,毕竟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每个儿童在各个

方面,发展他们的认识与智力。而儿童画教学中正反思维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这一点,正反思维法是指从正反

两个角度对所要描绘的内容进行想象的方法。如在指导《想象中的房子》一内容前,从正向思维角度出发,则考虑人

类居住的房子将是如何的好;而从反向思维角度出发,面对当前土地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怎样解决当前的

各种矛盾,使想象中的房子表现在良好的环境之中?启迪儿童进行想象,提高认识,开发智力,这样的引导,产生的

画面是将人类移居海上(利用海洋资源),将房子建于树上(保持空气清新)和可移动房子等各式各样真正富有童趣

的儿童画。

(七)仿生想象法

仿生想象法是指将所画之物模仿成另一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儿童画教学中甚为常用。例如:在启迪儿童

画《想象中的太阳》这一内容时,儿童对太阳作拟人化处理一般都能掌握,从太阳公公引导出太阳奶奶、太阳叔叔、

甚至太阳警察、太阳邮递员等较为容易,但这并非能满足儿童的想象欲望,继而分别出示长耳朵的太阳及西瓜形的太

阳,再加以引导、鼓励,儿童思路如泉泉流水,想象中的太阳画面一一呈现,并表露无遗。这种仿生想象法在相关美

术领域教学中可以称得上是儿童创作中启迪想象力的一把“金钥匙”,能充分开启儿童智慧和想象的大门。

(八)学科结合法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

一个难点。为此,很多勇于开拓的教育者已着手探索美术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努力尝试学科与学科间知识的结合

转化教学。在儿童画教学中,也可以将其作出另一种诠释,与音乐等学科知识结合转化,从而表现具有想象力的画面。

儿童画指导教学法,只是笔者近几年儿童画教学指导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其中的每一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儿童画教学领

7

域,有的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教学领域;每一方法不仅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全文形成,旨在有更多、更新、

更佳的教学法诞生,以丰富儿童美术教学形式。成文仓促,恐有不当之处,不吝指正为幸!

人类最宝贵的时代是童年时代,童心无暇,童真可爱。他们作画随心所欲,不造作,不雕琢,落笔纵横挥扫,吞吐自

由,表现了儿童特有的质朴、纯真、自然、幼稚的美。儿童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同年龄的儿童有

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思维方式及不同的绘画方法。所以,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中必然有着内在的对应性。但是,在当今

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倾向,即不论孩子大小,不管是涂鸦期、象征期、表现期,还是写实期的儿童,一

律按老师自己的偏爱去教孩子,会画素描的,一律教素描;会国画的,一律教国画;会创作的,一律教创作。还有一

些教师,以成人式的教学对待儿童,这无疑造成了儿童学画的心理障碍,摧残了美好的童心,无益孩子的身心健康,

使一个个孩子从爱画走向不爱画,致使儿童画教学进入了一个个的误区。

误区之一:注入式的教学。

即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学,完全照抄老师的作品,亦步亦趋,不能走样。这里只有教师一个人的积极性,而几

十名学生是被动的。需知“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这种舍本求末的方法压制了孩子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不利

于孩子自身潜能的发挥。

误区之二:从理性入手。

追求作品的真实性、科学性。什么“比例、透视、明暗”诸如此类的条条框框如同枷锁一样,锁住了孩子们美好的童

心,儿童那种天真幼稚、自由想象的灵气被抹杀了。让小孩子画大人画,童心扭曲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的结果是:

见画生厌,从此告别了画笔。

误区之三:主张临摹。

以成人的范画为标准,机械式地照搬。岂不知儿童与成人在生理与心理有天壤之别,儿童想象力强而写实力差,如果

不让其扬长避短,就如同南辕北辙,怎么会有良好的结果。只有顺其自然地侧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优势,因势利导地

指导他们认识世界,同时启发他们不仅要画眼中的世界,更要学会画心中的世界,才会开发潜在智力。

误区之四:追求成熟的美。

这样会导致孩子们画画胆子越画越小,又擦又改,谨小慎微,匠气十足。所以,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明确幼稚也是

一种美,认识儿童学画的幼稚性和合理性。孩子们笨拙的小手,画出的物体形状虽然不准确,但形的“不似”确成全

了“神似”,这种离形求神的画法,或者“似与不似”之间的画法,更显得纯真可爱。

误区之五:恨铁不成钢,求全责备。

批评多,表扬少。这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是不足取的。这种消极的心理引导,会扼杀儿童学画的兴趣。对于一颗幼

小的心灵,需要的是更多的温馨鼓励。多表扬,少批评,调动积极因素,鼓励学画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儿童

作画时,只要他们一动笔,那么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就开始起动了。所以,必须以积极的心理引导,鼓励他们

相信自己能画好,是走向成功的一条秘诀。

误区之六:学画一定要画“象”。

横要平,竖要直,把画得“象”与“不象”作为学画的终极目标。其实“象”与“不象”是群众观点,不是艺术观点,

艺术没有对错,怎么画都可以。但不敢想、不敢画不可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大胆认真、顺其自然地画,画出自己的

8

想法,画出自己的特点,画出自己的心意,这样的画就是好的儿童画作品。至于画得造型准确与否,都是表面的东西,

关于写实性训练,是进入写实期年龄才要求的事。

教孩子学画的难点

在儿童美术招生广告上,经常看到“提高班”、“强化班”或“速成”、“培训”、“教你一招”等字样

的宣传。这种所谓快速的教育方法,大多不是好的教育,是违背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大凡好的教育都需要学生有一个

不断思考、认识、理解、捉摸、探索、消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成为对知识的真正把握和理解。如想象画中对形

象的大小安排,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有的孩子学了一学期画画,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教师安排孩子你

就这么画,不要问为什么,就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学也显得容易和简单多了,教师也就省事多了。但这样

的方法剥夺了孩子思考、探索、实践的权利,肯定不是好的方法。

我在孩子入班时就特别强调,主要的东西要画得大一些,不重要的画得小一些。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

几乎每次课要反复讲这些问题。但有时孩子对老师讲的“大”和“主要”在理解上的偏差,往往只有一部分孩子在画

面上得到体现。我说的大是指苹果大小,孩子画的只有鸡蛋大小。但孩子却说这就够大的了,我原来画的只有葡萄那

么大。也就是说画成鸡蛋这样大对他来说就已经是“史无前例”了。这里面还有个心理问题,仅从绘画单方面很难解

决这个问题。

孩子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和个性爱好的差别,在认识、理解一件事物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也是

很正常的,不是教师讲几次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几个“回合”的反复学习过程才能解决。如果教师讲几句,孩子就能

做到,这反而不正常,至少教师有“灌输”知识的嫌疑。

既然画面上的主体物大小安排那么重要,是否可以理解,只要小朋友学会安排画面,懂得大小、前后、粗细、

曲直、虚实、黑白、强弱、取舍、呼应、对称、均衡等造型因素,小朋友的画就能画好了。单从画面上看,如果上述

因素,小朋友能解决得比较好,应该说就算一幅看上去不错的画了。但这只是对作品的一般认识,真正意义上的好画

并不是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看着很“顺眼”的作品。从艺术的角度上说,只有远离生活真实,才能做到艺术真实,有个

性的作品才是美的。假如孩子在画面时太重视画面的完整与合理性,即使是看上去作品很舒服,但画面明显缺少“孩

子气”和绘画性以及想像力、创造力和作者的个性等,作品也会失去感染力的,不能算好的作品。

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要教给孩子一般的造型、构思、构图知识,让孩子了解一般的艺术规律,但不能墨守成

规按“套路”上课,要支持鼓动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在教学实践上是比较困难的。

有些知识教师只能讲一下,但不能要求孩子一定做到。讲是对的,要求必须做到是不对的。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一

些比例的知识,但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画准比例。再比如上色彩课时,一般教师要讲:注意画面的黑白对比度,也就

是说一幅彩画里面要有最亮的一块颜色和最暗的一块颜色。这样,画才响亮、明快。但也不是说只有画面响亮了,明

快了,才是好作品。有些造型、形象似有非有很朦胧的作品一样很美。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艺术更不讲“统一性”。

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讲一些大的东西,这就要看孩子的悟性和灵性了。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个性很强的孩

子不听教师的,怕教师给辅导“坏”了,画时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画很有可能成为更为优秀的作品。

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

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制作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

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和琢磨,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让学生自己去发

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

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

9

与意识。另外,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

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出示的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的图案范画的效果还要好,

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在的思维培养

近年来,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呼声愈来愈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

代的一种进步。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

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

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创造高于思维,而思维是创造的基础。那么,在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呢?

一、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

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画“福桔”的教学,

可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的方法进行。教师拿出桔子问同学:“桔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物体是

圆形的呢?”(学生抢着答:“太阳”、“卫星”、“皮球”、“毛线团”、等等。)“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画下来。”

待到学生画差不多了,教师就剥开桔子,请学生吃,同时问:“桔子瓣像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的答道:“像月

亮”、“小船”、“镰刀”、“香蕉”……)这时,学生的作业纸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

着、想着、画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训练思维的发散性。

我们知道,儿童作画开始时都是凭印象来画,常常是别人怎么画,他也照着画,缺乏自己的独立性。教师在课堂

上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一问多思”、“一题多种表现”等方法来教学。如画“风”,可以对学生设问:“大

风吹来时,会出现什么情景”请每个学生不要忙着回答,多动动脑筋,然后,将各自的想法画下来。这时,就会发现

风吹的情景有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画树干弯弯的;有的画树叶满天飞;有的画帽子飞了;有的画水起大波浪……,在

这基础上,选几张有代表怀的作业给学生看,先请学生进行评论,再由教师总结、指出较好的作业好在哪里,值得借

鉴的地方在哪里,同时指出较差的作业,差在哪里,哪里该纠正,这样在学生思维发散后教师进行评论、总结,有利

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培养思维的集中性

依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些以趣生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手脑并用,视听练结合起来,

培养思维的集中性。如,在教学中进行“3分钟接力画”等活动,在黑板上画出四个画框,每个框的不同位置画上不规

则的形状,告诉学生别小看这不规则的形状,它可能变成一片树叶、一支花、一朵云,继而发展成一幅画。游戏开始

时,分四组进行,一位学生将框中形状添画出一中形象后,第二位学生接着画……,当游戏结束时,由本组同学给画

点题,最后,黑板上可出现“课间十分钟”、“秋游”、“春天到了”……等画面,接着让学生结合所画的画面情景,

说一段话,这样将绘画和说话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观点的能力,让美术与语文等学科

联系起来,培养思维的集中性。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

一、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

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

10

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

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

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

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

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

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

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

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

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

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

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

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

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

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

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

而且准确。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

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

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

三、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

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

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

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

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

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

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

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

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

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那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

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

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

的村前小园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天大遍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

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

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

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

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11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

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

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

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

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徐悲鸿的《群马》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作者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

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

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作答时大家基本能各抒己见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可见,

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学生们对审美意境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术课注意渗透德育

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我们去培养,绘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凭借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陶冶美

好心灵和谐发展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用审美的规律去感

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教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

想道德观念,我在教学中曾做一番尝试,就是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

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

谈小学美术教学如何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

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该如

何摆脱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而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呢?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

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

因此,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与效果。

一、内容上从注重技法训练向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转变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上,几乎所有的人,包括一部分从事美术教育的工作者,忽视了儿童美术作为一?quot;生

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湖南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谢丽芳老师认为,幼儿绘画并非仅仅是纯

粹意义上的一幅图画的完成,它的稚拙、天真和浪漫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她提出了"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

方式,这和英国里德、美国罗恩菲德所倡导的"儿童中心论"如出一辙。"教师只不过是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教"

被认为是伤害儿童创造力或将成人标准强加儿童。这种观点虽说有失偏颇,但在目前还是有其现实意义

的。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再会有上一段时间的"考级"之争。

笔者认为:"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

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一年级的美术课上,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

上填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山水;有的则像树林……不但突出了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另外,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用色的良

好习惯(不是一下子摊在桌子上,而是用一支拿一支,用完之后放回去),不准用直尺,最好少用橡皮等,

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

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方法上从注重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

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

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

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我在教"小鸟"一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鸟的各种叫声;在教色彩时让学生听一组音乐之后

再与色彩对号入座;让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把画好的画倒过来挂等等,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

象;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12

三、正确评价儿童绘画,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美术教育观转变

前几年《中国教育报》上载有一个美国、日本和中国小孩画苹果的故事,曾掀起轩然大波,并引起一场教育观的

讨论。一位贵妇曾对马蒂斯所画的一个女人提出质疑,认为画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

一个女人,而是一幅画。"贵妇人认为画得真实才好,而马蒂斯一语就道出了绘画的追求。一次我在教学生画《雏鸡图》

时,一部分学生把小鸡画在纸的下面边线上,而上面边线多是一个太阳、几朵白云;中间剩下大片空白。我问学生为

什么不把小鸡往中间画一点,地们说:"小鸡怎会在空中。"我恍然大悟:地们是把纸的底边作地平面了。我引导他们:

假如我们站高一点看地面或是在飞机上看地面,我们的图画会是什么样子呢?地们是用"心"在画了。在教学中,学生

有一点思想及创造性我都会提出表扬。如一年级李极把鸡眼睛画到鸡的嘴上说想打架了,巫晓聪把麻雀画得像凤凰一

样并且用装饰色彩;这难道不是创造吗?

儿童画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语言,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认识,是儿童与我们交流的工具。我们要努力去理解

并认识其意义,革新内容;从过程入手,建立新的评价方法。因为小学美术教学并非是专业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专

业画家。

总之,儿童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特点出发,真正实现审美、认识、教育(包括智力、情感等因素)三者并举的功

能,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浅谈美术创新教学与整体素质培养

马约尔先生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

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

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

新世纪之初,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启

动,这对彻底达到美术教育的创新与整体素质培养迈开了重要一步。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

心理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并

在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低年级美术课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

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能力转化为成果的能力.通过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采用悬念引新、激

发兴趣、启发诱导、发散思维的探究学习方式,有意识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展

示自我的机会.例在<<撕纸添画>>这一课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利用一张已撕好的较明显图形的纸的

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逐渐过渡到自己动手操作。我要求小朋友上下左右分别观察撕下纸片的形状,并进行适

当的添画。这一过程是学生思考、发现、创新的过程,它集脑与手的结合,既符合低年级小朋友好奇的心理特征,又促进

思维创新的发展。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其中,它推动着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而这其中创造能力的产生

正是创造性思维的闪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教师为学生种下创造性思维的种子,将来必成为创造型的人才.同

时也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中要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当我们问这个世界是谁创造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独立

的人创造的,是有独立思维的人创造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在<<美丽的铅笔头>>中,

教师不光要教会学生怎样做的步骤,更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制作一个有个性的铅笔头。在发散思路上,要求学生们想

象它还可以利用哪些材料制作,这些材料又还可以制作什么样的装饰品来,逐步深入,以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

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

二“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要唤醒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必须让他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艺术

教育的内涵是广泛的,对少儿的艺术教学,我们不能停留在学校里,停留在固有的书本知识上。要大胆鼓励学生善于观

察、善于思考,及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画下来,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由于低年级儿童刚接触美术知识,他

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所以我认为教师可以***的利用这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把自己喜欢的情景画下来。把

生活的东西扩大化、创新化,把自己的情感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小动物盖房子>>正是集观察、情感、创新一体,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吸引小朋友,以悬念让小朋友自己动手解答。把生活中常见的房子,常见的事物,如苹果、橘子、香

13

蕉、西瓜、蘑菇等等。通过观察、思考把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融入到美术作品中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到

美处处存在。我们要从少儿的长远发展出发,去巧妙地,耐心地,愉快地激发,善于发现和激发孩子用真实的心灵去感受,

去演奏和描绘。

三在创新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导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行为美、心灵美。教师是美的创

造者,我们要用心去感悟、去表现,尽可能地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力。在艺术活动中去唤醒他们对生活

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的内心情感,在愉快充满幻想的艺术教学中,用自己的思想来思考、用自

己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实现个性优化和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美好生存。如<<寻找美丽>>这节课,教

学提示你为什么喜欢它,它美在哪里,放在哪里最美,要求学生积极发现美,并学会表达美、学会审美和热爱生活中美好

事物。

四低年级美术教育集德、智、体、美、劳和创新精神等综合一体,体现了整体素质教育。课程设计摆脱旧的教学

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美术或音乐课,而是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舞蹈、文学诗歌、数学、自然及朗诵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

他们从发现美、表现美、到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能力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既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教学通过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我们在满

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在玩中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在整体素质教育中情感教学是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在每一课中无不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小鸟找家>>中,我

创造情景故事,结合小朋友的亲身体会,在主题表现上注重情感教学在本课中的运用,以体现人文性。我问“小鸟如何

找家?”结论多样,它可以借用“蜡烛、手电、灯笼、月亮、星星或车灯的光……”来照亮。“联系自己好好想想我们

的家是什么样的?小鸟的心情、它妈妈的心情又怎样?”既教育小朋友要热爱家园、保护生态平衡,更要有乐于助人

的雷锋精神,并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这种优良品质,很自然的把这节课的重难点连接起来,***的达到教学目标。又

《穿花衣的热带鱼》一课中,在重点动手的基础上教育学生保护水资源,爱护鱼儿,爱护自己的家园;在《会飞的娃

娃》这节课中,它提高学生的手脑结合能力、合作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不乱扔纸屑,学会美化环境并利用废物创造生

活、美化生活……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人,具有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低年级美术

教育在新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基础上,培养学生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教育面临着新的转折,

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也面临着一个新的考验,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把知识转化为实践力和创造力。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还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

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的多看的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

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对角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以提高

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绘画就

水到渠成。如《校园里的花》一课,先让学生看看校园里各式各样的花,再看看画家笔下的花,最后看看以前小朋友

画的作品。进行比较,感知画面的处理、提炼,创作作品。2、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

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绘画教学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

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培养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

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

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

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课,教师可有意识的讲述关于大人国与小

人国的童话故事,把学生的思维越迁越宽,让他们仿佛进入了想象中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共同游戏,学生进入情境后,

就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3、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是小学美术

学科体现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方面,尤其在手工粘贴画中,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画、剪、粘贴缺一不可,充分调动了

14

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在注意、好奇、自信及对成功的期望中进行。如《巧巧手》一课,引导学生对身边的

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将各种材料运用剪、折、贴、卷、插等制作方法加工成各种画面,

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因此,它也是训练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

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

维,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

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

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

的人。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

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四年级《鞋的设计》一课,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图,有

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五、六种,有的画出三、四个,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

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如装饰画中画树,他可以画出春天的绿树,秋天

的红树,那么可以不可以画出兰树、黑树呢?通过引导学生从光的角度看,从装饰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

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

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

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

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1)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

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教五年级《各种各样的房屋》一课,

让学生来写生校园内极普通堆柴房,屋前堆放许多木头,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

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

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

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划

的勾房瓦,有的屋前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

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四年级《我为祖国造大桥》这课,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桥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

会一下当建筑设计师的滋味。在看过优秀桥的建筑的照片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动手,许多同学把对未来桥的发

展变化憧憬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桥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

己个性的立体桥型。这一课给同学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升华了

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

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

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

15

三、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

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

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

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

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

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

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

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兴趣

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儿童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

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在上《魔幻的颜色》一课时,让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

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

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

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

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

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

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绘画艺术。

教好美术课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这个谜一般的秘密让诸多普通教师为之好奇、为之而怀抱理想。我们说,任何一

个领域都需要有权威,有偶像,这潜在的也是一种信仰心理在起作用。否则,我们很容易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很容易

变得没有进取心,没有追求。

但通往教育的“金字塔塔尖”之路又在哪里呢?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内省。“反思”在教育教学中

被不断强调和凸显的一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中国有句俗

话也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反思”在现实中的含义要丰富得多,反思教学做起

来也要难得多,反思与实践的结合给教师教学智慧的提升也要大得多。

在学习中当我们能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时,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

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满的生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随

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交融

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多,而这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需要通过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获得.美感教育既不是素

质教育,也不是德育,更不是智育,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情感为基础,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在有限的人生中

去体验和创造美好生活,是感性的。从思维训练的角度讲,它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方法、结果、模式、答案,只要学生

16

在一定的欣赏心境中,步入欣赏过程,感受作品的意向世界,并受到感染。那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师和学生应该如

何教和学哪?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

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在中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

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

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美术学习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美术传统课

堂自身的领域中,而应是建立于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而美术课堂教学尤其需要一种新的探索模式。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是当今普通认同的最优方式,自己在多年的教学中,

特别是学习了“新课标”以后,总结过去教学经验,结合教学科研、实践认为:要完成“课标”中的目标、任务、就

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而目前最普及、最昜掌握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利用现有媒体,记得2000

年我参加泰山去教学能手评比的时候,用的是实物投影,投影片是我自己画的,但在那时已是十分先进的了;而现在

都能用上电脑课件,逼真的画面,舞动的影子,多角度多空间的展示,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平时

上美术课时,我总是首先搜集大量的信息材料,制作教学用课件。基本上每节能保证运用多媒体,一是可以增加学生

的兴趣,最主要的一点是:可以在较少时间里有较多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学到更多的课本以外知识,

开拓视野,使审美意识真正得到提高,在制作相关课件的过程中我力求其实用性、审美性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性得到体

现。为了提高自己的电脑水平,我自学Photoshop图片处理、flash动画以及phowerpinot等,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上,

使学生在欣赏多彩画面的同时,体味到画面中的艺术品位,真正体现美术学科的综合性、开放性、均衡性和适应性,

将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统的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

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强化。选择有用的、感

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尽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综合、合作、

发展学习基本的美术素养;尽可能的让他们学习,形成有益于社会的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在一次观摩课中,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对自己教学的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反思、实践过程,自己的每一次否定和尝试

是不是正确,在其中能否感受到的一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对教育核心精神的逼近,我们可否将

之称之为“反思的精神”。再则就是对教学事件进行反思的敏锐眼光----基于“教师个人素质”的独特思考角度,这

是组成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部分。只有建立在“反思精神之上”的“反思能力”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有生命的、

有灵感的,才是真正能促进教师成长的。那么实践更是对反思的检验与进一步的催生,是增强反思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为教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艺术。通往教育的“金字塔塔尖”的秘密,摘取光环的必经之路就蕴藏在一次一次的“实

践、反思学习、再实践”的不断探索和追思之中。

有人说: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与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虚荣;

心存感激,是一种朗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天空因此而变得湛蓝……

还有什么好说的,抓紧起来,以书为友,你会变得更有品位,更有追求!书中不仅仅有黄金屋,不仅仅有严如玉,还

有许许多多箴言如字字珠玑,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好一个藏宝之地啊!其实读书的过程也

就是一个“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你想要什么,一句芝麻开门,它就会滚滚而来!还等什么,一起向“书屋”出

发!

一起来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吧!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7:1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667381856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画儿童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画儿童画.pdf

上一篇:红烧鱿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画儿童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