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常规

更新时间:2023-03-08 15:11:01 阅读: 评论:0

入学申请书怎么写-鼠标怎么调灵敏度

新生儿护理常规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网恋表白情书)

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1、根据病种安排病室,保持室内温度22℃-25℃,湿度55%-65%,通风良好,

防止交叉感染。

2、为患儿系好手标(床号、姓名,性别),测量体温、心率、呼吸、血压、

体重。检查患儿全身情况并在护病单上记录。对急危重症患儿应立即通知医生

并协助抢救。

3、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洗净双手,并用含氯消毒液

250mg/L泡手。

4、入院后前3日,每4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稳定后,每日测体温4次,病

危患儿及放入暖箱的患儿每4小时测体温1次。高热者先逐层松包,禁用药物

降温,慎用物理降温,降温半小时测体温1次。

5、足月儿每周测体重1次,早产儿每周测体重3次,每周剪指甲1次。

6、母乳喂养不能吸奶者,用鼻饲或口饲,喂奶前换尿布,喂奶时防止呛咳,

喂结轻拍背部,置侧卧位。

7、注意耳后、颈部、腋下、腹股沟及会阴皱褶处的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

用温水洗净臀部,涂以鞣酸软膏,并记录大小便情况。

8、晨间护理时注意全身有无异常,如黄疸、脐炎、脐出血、皮下出血等,脐

带未脱落禁沐浴,每日换药1次,保持敷料干燥,防止污染。脐部潮湿或有分

泌物时用3%双氧水洗净后涂以2%碘酊,再用75%酒精脱碘,注意保持脐部

干燥,同时观察脐周皮肤有无红肿等炎症表现。

9、定时更换体位,每4小时翻身1次。严密观察病情,经常巡视,发现有气

急、发绀、高热、呕吐、面色苍白等即通知医生。

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护理常规

1、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集中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病室保持安静并谢绝探访。

3、根据病情及体温情况,置患儿于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床。每2小时测体温、

脉搏、呼吸1次。

4、对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儿行心电监护,严格遵守监护仪器操作规程,注意观

察并详细记录。

5、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决定氧疗方式,监测氧饱和℃或行血气分析,观察氧

疗效果,管道及湿化器每日更换1次。

6、使用呼吸机者常规插管,吸入氧气应加温湿化,温度30-32℃。加强呼吸道

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小时翻身拍背、吸痰1次。

7、保持静脉通路,遵医嘱控制好补液速℃。

8、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神志、肌张力、前囟紧张度、肤色、心跳呼吸节律,

大小便情况及每次摄奶量等,并详细记录,床头交接班。

9、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喂养。鼻饲者每次喂奶前要回抽胃内容物,若超过奶量

的20%,停喂一次,并与医生联系,鼻饲时忌快速推入,应以奶液缓慢自行流入

为宜。

10、每日早上患儿行床边擦浴,晨晚间护理分别行口腔护理,脐护理及臀护理

各1次,禁食者每8小时口腔护理1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臀部,每日记录24

小时出入量,足月儿每周测体重1次,早产儿每周测体重3次。

早产儿护理常规

1、保持环境安静,各项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完成,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及移

动。早产儿室保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55-65%。

2、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体温平衡后改为

每日2次,低于1.8KG的早产儿应置暖箱中,暖箱内温度应根据出生体重、胎龄

和出生后天数进行调节,特殊情况遵医嘱并按早产儿暖箱护理常规。

3、保持舒适体位,避免头部扭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每

2~4小时更换体位1次。

4、取右侧半卧位喂奶。口饲或鼻饲的早产儿在每次喂养前均应观察是否腹胀,

并常规抽吸胃内容物,如吸出前一次喂养量的20%或异常胃内容物应暂停喂养并

报告医生。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早产儿前要洗手,每日更换氧气导管、吸痰

连接管、湿化瓶、吸引瓶及暖箱水槽中的水。

6、严格掌握给氧指征,对氧疗患儿均予以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并记录。早产儿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限值保持在85-90%,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7、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生。

8、出院时做好早产儿养育知识的健康宣教。

早产儿暖箱护理常规

(一)目的

以科学的方法为早产儿或发育不良的低出生体重儿创造一个空气洁净,温

湿度适宜的舒适环境,避免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促使新生儿发育成长,同时

有利于各项治疗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及病情的观察。

(二)入箱条件

1、凡出生体重在1800克以下者。

2、异常新生儿,如新生儿硬肿症、体温不升者。

(三)禁忌症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和发热者禁用。

(四)入箱前准备

1、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显示,检查所有指示灯及报警功能是否

正常。

2、根据早产儿体重及出生日龄设置暖箱的温度,进行预热。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度湿度参考表

出生体重(g)温度相对湿度

35℃34℃33℃32℃55~65%

<1000初生10天内10~20天3周以后5周

1000~1500初生10天内10天以后4周

1500~1800初生2天内2天以后3周

3、加灭菌注射用水于暖箱的湿化器水箱内(至两红线之间),以达到所需要的

相对湿度。

4、若为新生儿硬肿症,则必须遵循逐渐复温原则。

5、待暖箱内温度达到设置的温度时,将新生儿包好尿布,裸体放入小床中央,

将皮肤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新生儿的上腹部,根据需要调节床位倾斜度

(30°),记录入箱时间和箱温。

(五)入箱后护理

1、定时测体温,根据体温调节箱温并记录,体温升至正常之前每小时监测体

温1次,升至正常后每4小时监测1次,注意保持体温在36~37℃之间,并维持

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

2、每班记录箱温一次,交接班时需要交接箱温,每日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相

差切勿超过1℃。

3、一切护理治疗操作应尽量在箱内进行,如擦浴、喂奶、换尿布,观察病情

及检查等。操作可以从边门或袖孔伸入进行,避免频繁打开暖箱,操作完毕及时

关门,严禁打开暖箱顶盖,测量体重前需预热好小包布包裹患儿出箱测体重。

(六)暖箱的清洁消毒工作

1、暖箱使用期间应每日用消毒剂擦洗,擦拭后做到一箱一巾,如有奶渍、葡

萄糖溶液等小沾污暖箱应随时擦洗干净。

2、湿化器水箱每日更换1次。

3、暖箱每周更换1次,以便清洁、消毒,并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机箱下面

的空气净化垫应每周清洗1次,若有破损则及时更换。

4、患儿出箱后,暖箱应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处理。

5、暖箱每个月作细菌培养,如培养出致病菌应将暖箱搬出病房彻底清洁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直至细菌培养合格。

(七)出箱条件

1、体重达1800克以上,连续3天体温正常,一般情况良好。

2、在不加温的暖箱内,且室温维持在24℃~26℃时,患儿体温能保持正常者。

(八)使用暖箱注意事项:

1、使用暖箱应随时观察使用效果,如暖箱发出警报信号,应及时查找原因妥善

处理。

2、暖箱不宜放在阳光直射,有对流风及取暖设备附近,以免影响箱内温度控制。

3、严禁骤然提高或降低暖箱温度,以免患儿体温波动过大造成不良后果。

4、要掌握暖箱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有否故障,失灵现象,

如漏电等应立即拔除电源进行检修,保证绝对安全使用。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应密切观察及监护,减少或避免继发性缺氧损伤,对减

少和减轻并发症、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1、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在复苏全过程中应做好保暖工作,复苏后维持体温稳定,每4小时测量体

温1次。

3、在复苏过程中或复苏后,如发生急性呼吸症状恶化,应考虑新生儿气胸,

如新生儿在复苏后仍保留着气管导管,应考虑导管脱落或被胎粪、粘液堵塞。

4、呼吸建立并有规律后,根据医嘱间歇或持续给氧,如果呼吸不规则或无自

主呼吸用呼吸机辅助治疗,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有围生期窒息并经历复苏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应

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肌张力、瞳孔反应、小抽搐等,同时还应监测

血糖、电解质。

6、新生儿胃肠道对缺血缺氧常较敏感,可导致胃肠出血甚至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同时由于神经损伤,吸吮方式及吸吮、吞咽和呼吸的协调还未恢复,

一般暂予禁食,由静脉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7、早产儿由于肺脏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出生后可能立即需

要气管插管进行辅助通气和/或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对高动脉氧分

压非常敏感,复苏后用氧应密切监测氧分压或血糖饱和度(85%~95%),预

防氧损伤。

8、观察皮肤颜色及周围循环情况,监测心率、呼吸、血压、氧分压、血氧饱

和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置NICU、按新生儿NICU护理常规。

2、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3、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改变,注意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发现有尖

叫、惊厥、呕吐、嗜睡、昏迷、前囟隆起等及时通知医生予对症处理。

4、绝对静卧,减少噪声,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快,禁止沐浴,可行

床上擦浴。

5、合理喂养,喂奶时不要将抱起,应卧床吸吮,无吸吮能力者,可用滴管或

鼻饲喂养。静脉输液速度遵医嘱要求,不宜过快。

6、维持体温稳定,注意保温,避免受凉。

7、防止继续出血,置冰冷袋枕(夏天)或冷水枕。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合理用药。

9、做好健康教育,教育家长坚持治疗,了解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促进患儿的

健康恢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1、置NICU、按新生儿NICU护理常规。

2、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维持静脉输液的通畅。

5、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合理喂养,宜少量多次逐渐增加奶量,吞咽功能障碍的

可给鼻饲喂养或静脉营养,保证热能供给。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监护。注意观察神志、肌张力、体温、呼吸、心

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等各项指标,遵医嘱使用止惊及降颅压药物,

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7、病情稳定后,遵医嘱给予抚触及肢体锻炼。

8、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家长进行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技能。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1、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仔细观察呕吐是否与喂养、保暖有关,注意呕吐情况及呕吐物之颜色、量

及性质,鉴别可能与疾病有关应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

(1)可能引起呕吐的原因:

○1喂养不当:如长时间啼哭后喂奶,因啼哭时空气吸入腹腔;奶头孔太大;

奶温度不合适;饱食后多运动等,均会引起呕吐。

②胃肠功能紊乱。○3感染性疾病。○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胃肠道畸形。

(2)呕吐后处理

○1呕吐羊水带粘液需预防窒息,加强巡视,上半身抬高15~30°,右侧卧位,

以便粘液流出及吐出,如果反复呕吐应报告医生。

○2如喂养不当需改进喂养方法,喂奶后轻拍背部驱气,向右侧卧位05-2小时。

○3呕吐严重者可遵医嘱补足液体,少食多餐。

○4腹胀严重者,需持续胃肠减压,并记录引流液质和量。

○5呕吐腹胀明显无大便者须禁食,证实有消化道畸形,形成梗阻等做好转外

科手术治疗的准备工作。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1、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遵医嘱调整饮食。

4、观察大便性质,记录大便次数、颜色、形状及量,做好臀部护理。

5、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对静脉输液者,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

7、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代谢性酸中毒表现,观察低血钾表现,鉴别脱水

程度及类型。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护理常规

1、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严格禁食7-10天,遵医嘱喂养,注意观察呕吐、腹胀、大便性状

等,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做好口腔护理。

4、腹胀时胃肠减压,保持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液量与性质。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神志、面色及呕吐、

腹胀进展情况。观察大便性质,必要时及时留送标本。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患儿胎龄、日龄、体重、分娩史等情况,制订合理的复温计划。根据

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硬肿的部位、面积及程度,哭声、肌张力、尿

量及四肢末梢循环的情况进行护理。

3、复温方法:

(1)轻、中度硬肿:将肛温在30℃-34℃的患儿置于30℃的暖箱内,通过暖箱

的自控调温装置或人工调节暖箱30℃-34℃。调节时应每小时提高箱温1℃,使

患儿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基层医疗单位可用热水袋、热炕、电热毯等保

暖。

(2)重度硬肿:肛温<30℃者,先将患儿置于比体温高1℃-2℃的暖箱中开始复

温,每小时监测肛温1次,并提高暖箱温度1℃,使患儿体温于12-24小时恢复

正常。根据患儿胎龄及体温恢复情况,将箱温调至适中温度。如无条件者可采用

母体怀抱复温或热水袋保暖。

(3)重度硬肿症患儿亦可采用远红外线辐射床(开放式暖箱)快速复温。床面

温度从30℃开始,每15-30分钟升高体温1℃。随体温升高逐渐调高远红外线辐

射台的温度(最高33℃)。恢复正常体温后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适中温度的暖箱

中。远红外线抢救台床温易受对流影响,应以塑料薄膜覆盖患儿上方。

4、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可用滴管、鼻

饲或静脉营养。

5、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应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力

衰竭和肺出血。认真记录输入量,包括每分钟滴数。

6、预防感染,加强消毒隔离,定时进行空气、暖箱消毒。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操

作规范,保持患儿皮肤完整,不受损伤。

7、认真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特护记录单,注意皮肤硬肿范围、体温、哭声、心

率、呼吸等,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备好必要的抢救药物和设备(如多巴胺、

肝素、止血敏、速尿等药物及氧气、吸引器、复苏气囊、呼吸机等),一旦病情

发生突变,应分秒必争组织有效的抢救。

8.、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介绍有关保暖、喂养、预防感染、预防接种等育儿知识。

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疾病知识,嘱母亲坚持排乳,保持母乳喂养及排乳通畅。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黄疸发生的时间和进展的程度,鉴别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观察意

识状态改变,预防核黄疸的发生。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判断其发

展速度。及时发现异常并与医师联系,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3、做好光疗的准备工作,并按蓝光治疗护理常规。

(1)调节室温于24℃~26℃,湿度保持55%~65%。

(2)蓝光箱或蓝光仪应预热,使蓝光床内温度达30℃~32℃.

(3)应用不透光的布眼镜遮盖眼部,保护新生儿眼睛。

(4)新生儿沐浴后裸体进蓝光床,外阴用一次性尿布遮盖,记录入蓝光床时间,

置蓝光床后每2小时测体温、心率、呼吸和箱温并记录。体温>38.5℃或

<35℃要暂停蓝光治疗。

(5)每2小时喂养及换尿布1次、详细记录进奶量及大小便情况。

(6)遵医嘱静脉输液,鼓励母乳喂养,保证水分和营养供给,促进胎粪排出,

减轻黄疸。

(7)照射过程要经常巡视,严密观察新生儿情况,特别是精神状态及呼吸、皮

肤颜色等,观察大小便颜色与性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行光疗时,遵医嘱将新生儿迁出蓝光箱,记录出蓝光箱的时间,穿好衣服

和睡袋,除去眼罩置婴儿床继续观察新生儿全身皮肤黄疸情况。

(9)用消毒剂擦拭蓝光床,更换所有的布类备用。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在24℃~26℃,湿度以55%为宜。早产

儿和体温不升者,可置于远红外辐射保暖台上进行处理或置暖箱中,使新

生儿皮肤温度达36.5℃。

3、喂养应以少量多次为主,每次不能喂得过饱,以防呕吐和误吸;人工喂养

时,奶嘴孔宜小,以防发生呛咳。病情严重者可用鼻饲管喂养或静脉补液,

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浆,应用静脉营养液。

4、置患儿于头高侧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及发绀。经常更换体位,使呼吸道

分泌物易于排出,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保持患儿安静,以免患儿哭闹加

重心脏负担。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不易吸出者,可先

行雾化吸入,每次15-20分钟。吸痰时要注意分泌物的量、粘稠度以及颜

色、面色及吸痰前后呼吸音的变化。

6、吸氧:一般用面罩和头罩给氧,流量3-5L/min,氧浓度40%-60%。重症患

儿或Ⅰ型呼吸衰竭患儿可选CPAP,仍青紫缺氧可用人工呼吸机。

7、采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较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引起肺水

肿,导致心力衰竭。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若出现烦躁不安,心率120次/分以上,心音较弱,气喘、发绀加重,肝脏

短时间内增大,双下肢水肿等,要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及时准确应用强

心剂及利尿剂。

(2)若出现呼吸不规律、呼吸暂停或发绀加重,可能为呼吸道梗阻,应及时吸

痰。

(3)如喘憋加重并有反复窒息情况,需设专人护理,并做好抢救准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常规

1、置NICU,按NICU护理常规。

2、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3、吸氧,维持PaO2在50mmHg~80mmHg,必须时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

4、置患儿于中性温度环境,保持正常体温以减少氧耗。

5、取半卧位或头高侧卧位。

6、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呼吸、心率、血氧变化。应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

速度,预防心力衰竭。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烦躁不安,呼吸及节律不规则

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8、加强基础护理,预防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9、行机械通气的患儿按呼吸机护理常规。

新生儿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1、置NICU,按NICU护理常规。

2、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3、备齐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

4、加强护理,维持营养,注意保暖,供给足够的营养和热量,静脉输液补

充入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并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定期做血气

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并做好记录。

5、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咽、气道分泌物。分泌

物粘稠不易吸出时可先行超声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然后拍背吸痰。

6、遵医嘱合理用氧:早期呼吸衰竭用改良鼻导管给氧、氧流量0.5~1L/分;

头罩给氧,氧流量5L/分;纯氧浓度在40%左右较为适宜,不能改善者

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

7、严密观察病情:(1)注意观察呼吸、血压、瞳孔、肤色、尿量的变化,

以及应用呼吸兴奋剂后的反应。(2)观察缺氧程度,注意患儿的精神状

态,有无烦躁不安、昏迷等情况。(3)观察气道是否畅通,定时拍背吸

痰。(4)观察有无循环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现象发生,

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置NICU,按NICU护理常规。

2、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4、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观察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变化。注意有无

皮肤脓疱疮、出血点等。如患儿呻吟、烦躁不安或双眼凝视应立即予

急救。

5、遵医嘱在静脉给抗生素前取血做血培养,并准确采集各种化验标本。

6、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做好留置针护理。遵医嘱应用

抗生素。记出入量,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7、观察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腹膜炎及DIC等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以便

早发现、早治疗。

8、新生儿肝脏的解毒功能及肾脏排泄功能均不完善,应熟悉各种药物的

作用、副作用,认真观察疗效及是否产生副作用。

9、注意保暖,加强喂养。根据体温变化进行保暖或降温。

10、若有脐部感染,先用双氧水清洗脐部,再用2%碘酒消毒后用75%酒精

脱碘处理,每日3次。皮肤小脓疱可用安尔碘消毒后,拭去脓液然后

涂上百多邦软膏。经常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1、置NICU,按NICU护理常规。

2、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3、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变化。若有呕吐、惊

厥、瞳孔变化、呼吸衰竭等颅内压增高的现象,及时通知医生进行

抢救。

4、患儿纳差、呕吐、病程较长,应精确计算每日液体出入量及热量,

以保证营养。

5、因抗生素用量大,用药时间长,应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作

用,并避免其副作用的发生,如畏食、鹅口疮及菌群失调等,做好

口腔护理。

6、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可应用静脉留置针。记出入量,及时纠正水、

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7、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呕吐引起误吸。注意保暖。

8、腰椎穿刺后保持平卧位6小时,观察局部渗液情况。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1、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被服、用物、奶具告等应实行

双消毒。

3、进行沐浴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加重皮肤粘膜损伤,增加感染机会。

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

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6、有骨损伤者,更衣应先穿患肢、后穿健肢。并置肢体于功能体位。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护理常规

1、新生儿娩出后给予早接触、早吸吮,指导按需哺乳,必要时给予配方奶补

充,预防低血糖。

2、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注意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皮肤颜色及反射、神志。

预防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

3、注意保暖。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保持室内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湿度55~65%,温度22℃~

25℃为宜。定时开窗通风,每日08:00、16:00各1次。按感染与非

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患儿,防止交叉感染。

二、新入院患儿小于5岁者,首次测体温、呼吸、心率,应在护病单上记录,

在体温单上只需要记录体温,以后每4小时测体温,连续3日。体温不

升及发热患儿每4小时测体温至体温正常后3天,一般患儿每日测量体

温2次。新入院患儿5岁及以上者,首次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应

在护病单、体温单上同时记录,体温不升及发热患儿每4小时测体温、

脉搏、呼吸至体温正常后3天,一般患儿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

次。

三、新入院患儿应测体重,以后每周测1次。每周剪指甲1次,每周更换被

褥1次。

四、入院时护士应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病室环境及规章制度,了解患儿心理状

况,安慰患儿,解除恐惧心理,鼓励患儿进食,使其安心治疗。

五、饮食遵医嘱执行,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情况,做好婴幼儿喂养指导,如

有恶心、呕吐及畏食等应分析原因并通知医生。

六、注意患儿安全。执行适合各年龄患儿的生活制度,在患儿睡眠时间内尽

可能避免检查、治疗。

七、定时巡视病房,遇有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有下列情况勿须医嘱可

先行处理:

(一)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可予冷敷或酒精擦浴。

(二)体温在36℃以下予热水袋保温,但注意避免烫伤。早产儿可放入保

温箱内并按暖箱护理常规。

(三)发绀、呼吸困难,即予氧气吸入;呼吸道分泌物多,即用吸引器吸

出。

危重病症(PICU)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置婴幼儿重症监护室(PICU),保持病室安静。

3、保持静脉通畅,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4、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喂养,不能进食者给鼻饲。

5、每日晨晚各进行皮肤清洁护理1次。每日进行1次口腔及眼睛护理,保持

口腔清洁。插鼻导管者应注意鼻腔清洁,保持导管和呼吸道通畅。每2小

时翻身、拍背1次,保持被褥床单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6、观察大、小便性状,次数。尿潴留者可按压膀胱,协助排尿。便秘者遵医

嘱给缓泻剂或灌肠法。腹胀给予肛门排气。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2小时监测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1次,必要时

测量血压。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决定氧疗方式,定期监测氧饱和度或行血

气分析观察氧疗效果。注意神志、面色、瞳孔的变化。观察心跳、呼吸的

节律及周围循环、尿量等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行相应的急

救处理。

8、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每2小时翻身拍背、吸痰1次。

9、做好床头交接班,交接内容包括:病情、输液、各种引流管、给氧、各项

护理记录及皮肤受压情况。

10、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急救药品。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1、保持抢救单位清洁,防止交叉感染,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各项呼吸治疗

及护理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注意患儿体位,将患儿头部稍后仰,肩、颈部用软布垫高1~2cm,每2小时

翻身1次,有利于体位引流,可预防坠积性肺炎,同时避免局部组织长期

受压产生压疮,但应注意避免达拉呼吸机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发生移位或

脱落。

3、严密观察患儿面色、皮肤颜色、自主呼吸、胸廓运动情况,注意呼吸是否

对称等,每2小时记录1次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置远红外辐

射床的患儿,同时监测体温。

4、呼吸机工作状态的监测:每2小时记录1次呼吸参数,包括:吸气峰压、

呼气末正压、气道平均压、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吸气/呼气时间比值及

气管插管深度等。根据血气分析监测值调整参数随时记录,保持呼吸机回

路管道通畅,正确设定报警限并及时处理报警信号。

5、观察使用呼吸机的并发症:吸入压力过高会导致肺泡破裂或气胸;过度通气

会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抽搐、痉挛以及氧中毒、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应

密切观察,经常进行肺部听诊,检查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痰液堵塞、

插管过深、脱落、折管、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有无对抗等,有异常要及时通

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6、气道护理

(1)吸痰前先叩背,由下而上,由肺边缘向肺门方向轻轻叩击,一人准备好吸

痰用物,戴无菌手套,另一人用球囊给予高浓度加压氧气吸入,使氧分压

增高。

(2)使患儿侧卧,分离呼吸机接头,向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冲洗液0.5~1ml。

(3)再接上呼吸机通气5~6次,拍背后吸痰,戴无菌手套,快速将吸痰管插入

气管,插入深度比气管插管深05cm,或遇阻力后退出吸痰管0.5~1cm后开

始负压吸引(压力40~100mmHg),边吸引边旋转退出吸痰管,动作要轻快,

吸引时间不能超过15秒,不能做上下来回吸引。

(4)吸痰后继续加压给氧5~6次,使氧分压恢复到正常,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

血氧饱和度的改变。

(5)注意吸痰顺序:先吸气管内的痰液,后吸口腔、鼻腔及咽部的痰液。

(6)接上呼吸机,摆好体位,固定好呼吸机管道,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呼痰

的效果及插管有无滑脱,同时注意呼吸机参数是否正确。

7、呼吸机撤离后护理

(1)拔管前4~6小时,根据医嘱使用氨茶碱、地塞米松防止喉头水肿。

(2)拔管前先吸净口鼻咽部分泌物,再按吸痰操作常规吸净气管内分泌物,

然后在负压吸引下拔出气管导管,再次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3)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给氧方式:鼻导管、头罩、面罩等。

(4)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及血氧饱和度。

(5)根据患儿气道分泌物的量及性质,遵医嘱进行气管冲洗,保持气道通畅。

休克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二)患儿取平卧位或中凹位,注意保暖,暂禁食。高热行物理降温。

(三)每3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或遵医嘱。

(四)静脉输液要遵医嘱严格执行,原则上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输液中注意各种药物配伍禁忌。

(五)应用升压药时,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

次或遵医嘱。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时,防止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

死。

(六)严密观察病情,测尿量,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昏迷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坠床。患儿烦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三)遵医嘱给予鼻饲。

(四)绝对静卧,头侧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及分泌物及时吸出,

遇有窒息立即行人工呼吸,并通知医生。

(五)勤翻身,并保持被褥干燥、平整,防止压疮及肺部感染。可采用“支

被架”减轻盖被对足部的压力,也可使用柔软通气的垫圈置于骨突

部位,减少骨隆突处皮肤与床垫的摩擦。

(六)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每日3次。必要时用开口器、拉舌钳,但

牙关紧闭者不能强行撬开上下齿。

(七)保护眼睛,防止感染。眼不能闭合,应涂上眼药膏或生理盐水,保

持纱布湿润。

(八)定时按摩四肢并保持功能性体位。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二)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三)给氧气吸入。如咳粉红色泡沫痰,可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20%~30%

的酒精,1次吸入不宜超过15~20分钟。

(四)用洋地黄药物治疗时,应严格按时间及剂量给药。用药前测心率1

分钟,婴幼儿心率低于120次/分、年长儿心率低于80次/分时,应与医生联

系。注意观察洋地黄疗效及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出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用强心利尿剂时注意尿量及有无电解质紊

乱,如低血钾现象等。

(六)严密控制液输入量。遵医嘱调节速度,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低盐

食物,宜少量多餐。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二)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节律、血压、血气分析情况等,并以此作为用氧、

辅助呼吸、机械通气方式选择的依据。

(三)改善呼吸功能。

1、保持气道通畅,置头肩高15°~30°卧位,给加温湿化的氧气吸入,

必要时用超声雾化吸入。

2、协助排痰,定时翻身,轻叩拍胸背以得排痰,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的患儿,每2小时吸痰1次或遵医嘱,吸痰时注意操作动作要轻柔、

敏捷,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吸痰前后加压给氧,每次吸痰不超过15

秒,以免造成突然缺氧。

3、氧疗法: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合理调整用氧浓度。氧分压(PaO2)保持

在65mmHg~85mmHg(8.6kPa~11.3kPa),密切观察氧疗效果,若呼

吸衰竭无纠正及时找原因并报告医生。

(四)并发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五)并发脑水肿按脑水肿护理常规。

(六)人工辅助呼吸。根据病情掌握适应症及时给予人工辅助呼吸,如气管

内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应用,并行相应的护理。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二)给予低蛋白。低盐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三)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和记录病情。注意观察尿量、尿色。有

无鼻出血、呕血、头痛、嗜睡、视力障碍、恶心、呕吐,以及呼

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保留异常标本,及时反映病情变化。

(四)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卫生,勤翻身,预防压疮。

(五)有心力衰竭、昏迷患儿,按心力衰竭、昏迷护理常规。

惊厥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重症护理常规。

(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暗淡、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噪声的刺激,

一切护理操作要轻柔,常规护理要集中进行或适当减免,注意安全,

防止坠床。

(三)惊厥发作时解开衣扣、腰带,头侧向一边,将裹以纱布的压舌板置

于齿间,防咬伤舌头或口唇。牙关紧闭时切勿强行撬开。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口腔清洁,有分泌物及时清除或吸出,防止

分泌物吸入引起窒息。有发绀、呼吸困难时应及时给氧气吸入。

(五)保持皮肤清洁,有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更换衣裤、被褥。

(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惊厥时详细记录抽搐部位、时间、次数及呼吸、

神志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协助抢救。

(七)高热、昏迷者按高热、昏迷常规护理。

高热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每4小时测1次体温,39℃以上者,每2小时测1次。

(三)多饮开水、给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或软质饮食。

(四)注意口腔清洁,生理盐水清洗口腔每日2~3次。如口唇有干裂或

溃疡等,应及时处理。

(五)高热可用状况冷敷、冰枕、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冷盐水灌肠等物

理降温,发热伴寒战、四肢发冷者,应给予四肢保暖以改善周围血

循环。药物或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应测体温1次,以后每2~4小时

测1次。

(六)高热退热时可大量出汗,注意有无虚脱现象,应擦干汗液,更换衣

服时应注意保温勿使患者受凉。

(七)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惊厥或昏迷时,及时通知医生。

(八)新生儿禁用药物降温,慎用物理降温,首选松包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二)绝对卧床休息,勿搬运患者,有休克者按休克护理。

(三)给含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胃肠出血者禁食,不能进

食者给鼻饲。

(四)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应注意尿量的统计。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要注意出血倾向,如皮下出血范围及呕血、

便血情况等。如出现肢冷、厥冷、皮肤发绀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六)急性出血者的护理

1、肌内注射或静脉穿刺后应加压压迫针眼,以防出血和血肿。

2、鼻出血可用1%麻黄素棉球堵塞鼻腔,齿龈出血用1%麻黄素或0.1%

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注意观察止血效果。

3、血尿、便血及时留标本送检。

4、有剧烈头痛、视力模糊。血压增高,疑为脑出血时应将其头部抬高

15°~30°,同时行头部冷敷,遵医嘱给止血降压药物和输新鲜血。昏

迷按昏迷患儿护理。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发热患儿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阳光充足,注意呼吸道隔离。

(三)给予易消化、富营养、多维生素的食物。

(四)保持鼻咽部通畅,鼻腔有分泌物时应及时清除,鼻孔四周应保持清

洁,鼻塞者必要时哺乳前用0.5%~1%麻黄素液滴鼻。

(五)经常更换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六)高热者可置冰枕头部冷敷、冷生理盐水灌肠或遵医嘱给予解热镇静

剂,以防体温过高发生惊厥。

肺炎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作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室温22℃~25℃,湿度50%~60%,空气

新鲜,忌对流风。室内要安静,内衣要宽松,以免影响呼吸。

(三)给予富有营养、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对呼吸困难及腹

胀患儿,喂食及喂奶不可过量,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多时及时吸痰,每次

吸痰不应超过15秒。遵医嘱行超声雾化吸入。呼吸困难,口周青

紫,及时给氧气吸入。

(五)腹胀时可置热水袋或轻按摩腹部,必要时可作肛管排气。体温过高

时(39℃以上)可进行物理降温,及时报告医生。

(六)呼吸困难者可采用半卧位,并常更换体位,以减轻肺部淤血,利于

炎症消散吸收。

(七)严密观察病情,如患儿出现烦燥不安、发绀加重,脉搏每分钟超过

160次以上,颈静脉怒张等,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出

现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八)注意补液速度,最好使用输液泵或推注泵,控制滴数以防肺水肿及

心力衰竭发生。

腹泻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患儿在禁食期间,应耐心喂水,少量多次,并记录给水量。可用温开水、

葡萄糖盐水、维持液来代替。在患儿开始进食时,要逐渐增加饮食量,由

流质饮食,如米汤、乳类等,到半流质饮食,如代乳粉、米糊等低脂肪易

消化食物。

(三)加强臀部护理,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涂抹氧化锌软膏,

臀部发红、糜烂或溃疡者,采用暴露法,亦可涂益肤清软膏,并保持干燥。

(四)详细记录出入量,并观察大便及呕吐的次数、量与性质、观察尿量,必要

时留标本送检。

(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等症状的发生,腹胀给予

肛门排气,出现休克或惊厥,及时通知医生,并按休克或惊厥常规护理。

(六)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鹅口疮发生。出现鹅口疮时,按鹅口

疮护理。

(七)遵医嘱严格执行补液速度。根据补液原则安排全日输液量。

(八)做好床边隔离。

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安静卧床休息,呕血时头偏向一侧,精神上给予安慰,避免不必要的

搬动。

(三)呕血、恶心呕吐和休克的患者应禁食。症状缓解后遵医嘱给予冷流质

饮食。以后逐渐过度到半流质饮食,应少量多餐。

(四)注意口腔卫生,呕吐后给温开水漱口。

(五)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根据出血量调节输液速度,并查血型,准备输血。

(六)遵医嘱给止血药,上腹部可以置冰袋,出血后一周内不做钡餐检查和

灌肠。

(七)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记录呕血、便血的颜

色和量。如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脉细弱、血压下降等

休克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八)出血性休克按休克护理常规。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胃肠道隔离(体温计专用)。

(三)患儿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病情好转遵医嘱恢复正常

饮食。

(四)详细观察并记录大小便次数、性质及量,入院后服药前送大便培养1

次,大便标本必须采取新鲜脓血便,应在2小时内送检。

(五)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急性期应特别注意脉搏、呼吸、体温、有无酸

中毒现象,注意药物毒性反应,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六)中毒性痢疾的护理:按高热、昏迷、惊厥护理常规。加强巡视,密切

观察血压,每10~15分钟测量1次并做好记录,注意呼吸深浅、频率

和节律的变化,注意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射,发现上述情况有异常,

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鹅口疮护理常规

(一)按一般儿科护理常规。

(二)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喂养后应喂少许开水,以清洗口腔。避免

擦洗口腔粘膜。

(三)做好隔离,护理人员在护理鹅口疮患儿后要洗净双手,避免交叉感染。食

具、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

(四)用碱性溶液如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并涂以10万单位~20万单位制

霉菌素甘油。

(五)婴幼儿若由于疼痛拒绝吸吮时,可将乳汁挤出,用勺喂之,较大婴儿给予

温流质,夏天可用冷的流质。

口腔炎护理常规

(一)按一般儿科护理常规。

(二)保持口服清洁,口腔粘膜红肿、流涎、有难闻气味者,可用棉签

蘸生理盐水、4%硼酸水、3%过氧化氢或冷开水洗口腔。1天4次,

动作要轻,最好于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以免引起呕吐,较大患

儿可用生理盐水、温开水漱口。

(三)局部涂溃疡糊剂或贴溃疡膜。

(四)小儿因疼痛常致拒食,一般给冷或温流质、半流质饮食较易耐受,

并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促进患儿食欲。必要时每次进食前给

口腔粘膜上涂1%奴佛卡因,哺乳儿可将乳汁挤出后,用滴管或勺

喂哺。饭后漱口。

(五)多饮开水以冲淡毒素。

(六)在口腔护理前后,护理人员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红臀的预防和护理常规

(一)腹泻次数多的患儿,应勤洗臀部,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粪便、尿液长

时间刺激皮肤,要勤换尿布,尿布使用吸水性能好的面料,避免用塑

料尿布,以防潮湿刺激皮肤,加重皮损。

(二)轻度红臀按上述护理,忌用肥皂擦洗,取侧卧或俯卧位,尽量暴露臀

部,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注意勿受凉。

(三)重度红臀伴有皮疹、糜烂及表皮脱落者,除按上述二项护理外,每次

洗臀部后涂以氧化锌软膏。有条件可先用红外线照射后涂上软膏,效

果更佳,但要防止灼伤。

营养不良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注意患儿饮食习惯,耐心喂养,设法

使患儿吃完所给的饮食,指导喂养技术和方法。

(三)记录饮食量,有浮肿者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注意大便次数和性质。

(四)保持皮肤和口腔的清洁卫生,防止发生压疮和口腔炎。

(五)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注意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应与呼吸

道疾病、肠炎患儿分室居住。

(六)每周测体重2次,若有水肿者应隔日测体重1次。

(七)对Ⅲ度营养不良、全身衰竭及反应低下的患儿,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八)输液总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0~80ml/(kg.日),控制输液速度,以防发

生心力衰竭。

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周,有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待尿量增加、浮肿

消退、血压平稳后即可适当活动。

(三)严格执行饮食管理,水肿明显者应限制入水量。给低蛋白、低盐或无

盐饮食。尿少或尿闭时应限制钾盐摄入以免引起血钾升高。

(四)准确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每周测体重2次,以了解患儿的病情及治

疗效果。

(五)急性初期1~2周内,每日测血压2~3次,如血压过高应密切观察,

遵医嘱按时测量血压,每日或隔日留晨尿送检。

(六)密切观察病情,如头痛、头昏、呕吐、眼花等症状,疑有高血压脑病、

心力衰竭等及时报告医生。已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保证患儿绝

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耐心喂饭,协助翻身,避免患儿劳累。有呼

吸困难者给氧气吸入。

(七)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

(八)防止呼吸道等交叉感染,以免病情加重。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浮肿明显时应卧床休息,或根据病情可适当安排活动,使患儿精神愉快。

(三)给予高蛋白、高糖、富有维生素食物,蛋白质的摄入以2g/(kg.日)

左右为宜,以优质蛋白为主,不进高胆固醇食物。水肿、少尿期忌盐饮食;

对限制钠盐的患儿,可加用无盐酱油、调味品,设法提高食欲,保证入量

和营养供给。

(四)每周测体重和查尿常规2次,或遵医嘱执行。

(五)浮肿明显患儿,应避免肌肉注射药物,因不仅药物吸收不好,而且较易引

起感染。

(六)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水肿部位的护理,避免擦伤和受压,经常翻身,

床铺应松软,防止发生压疮。

(七)浮肿期及利尿阶段,应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

(八)注意观察病情,如发现患儿嗜睡、淡漠、无力等,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

时发现低钠,低钾血症。

(九)做好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

(十)肾穿者,按肾穿护理常规。

心肌炎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视情况可适当活动,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

(三)给予高蛋白、富有维生素、低盐、少量多餐的饮食,注意口腔护理。

(四)注意观察病情,遇有呕吐、咳血、发绀和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脉搏有改变

者,应即通知医生。

(五)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注意观察洋地黄药物的毒性反应。

(六)准确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每4~6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各1次,必

要时增加测脉搏次数,注意脉搏的强弱和节律,并准确计数1分钟为准。

(七)静脉输液时速度不宜超过30滴/分,有条件可以用输液泵(具体应视小

儿年龄而定),每周测体重2次,必要时记出入量。

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风湿热活动期,宜卧床休息,一般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近于正常、

体温正常后3周、关节及心脏病灶停止活动后,可逐渐起床活动,但

仍应限制活动量。

(三)增加营养,给富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的饮食。

(四)积极防治感染,尤其是咽部感染。避免受凉及寒冷。

(五)注意心脏受累情况,按时测量脉搏,注意观察发烧或睡眠时脉搏的变

化。发现有恶心、呕吐、耳鸣、腹胀及腹部不适等,及时通知医生。

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六)对舞蹈病者应注意安全,防止坠床、碰伤,大小便时应有人协助。

(七)注意观察乙酰水杨酸钠副作用,如消化道反应、耳鸣、出血等。服皮

质激素患儿,每周测体重2次,必要时记24小时出入量。

(八)心力衰竭患儿,应用洋地黄过程中,随时注意中毒症状。凡有以下现

象者,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

1、食欲消失、恶心、呕吐、腹泻。

2、胸部发闷、心悸。

3、头痛、眩晕。

4、心动过缓,心率降到每分钟80次以下。

5、心律不齐,胸骨后疼痛等。

贫血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卫生。

(三)设法提高患儿食欲,耐心进行喂养,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逐步增

加辅食,并注意纠正偏食。

(四)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注意观察面色、脉搏、呼吸和血压,注意有无出血

情况,出血量和性质。发现有晕厥或心力衰竭时,立即通知医生。心力衰

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五)重症患儿输血时,宜小量多次,每次5~10ml/kg,输血速度要慢,注意输血

反应。

(六)缺铁性贫血服铁剂时应注意:

1、铁剂应饭后服,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2、铁剂不能与钙剂、牛奶同服,以免影响吸收。

3、铁剂治疗时加服维生素C、胃蛋白酶等。

吞豆病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房间干净整洁,阳光充足,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机体耗氧量。

3、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保持床铺的干燥整洁,监测生命体征的

变化。

4、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

5、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保持静脉营养的供给。

6、指导防护知识,避免食用蚕豆及豆制品,禁止使用抗氧化药物。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5:1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594611849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生儿护理常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生儿护理常规.pdf

上一篇:香水百合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