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社会习俗

更新时间:2023-03-08 11:07:43 阅读: 评论:0

鲁肃过蒙屯下-真心话大冒险问题污

社会习俗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社区调查)

1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19李琮辉210190016

摘要: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近代社会习俗,我通过网站搜寻、报纸查阅、图书翻阅等方法,

具体地介绍出中国近代的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方面的变化,并分析

其成因,写出以下论述。

关键词:礼仪习俗,服饰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出行习俗

前言:本文意在说明引起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内外),反映变化的实

质,了解变化的背景,故选此(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为题。

正文: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有何变化?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变化?又有什么影响呢?

这恐怕要从近代民俗的基本脉络开始讲起了。

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

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

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个方面进行概括,大致可以窥见近代民俗变迁的基

本脉络。

1.礼仪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

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

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

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

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

“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

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

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

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不久,又明令废除社

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

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行

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

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

2

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

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

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

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

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

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

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

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可见在学生中

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

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在偏远小城,“文

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此外,洋式衬衣、绒

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

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

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

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

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

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

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

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

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

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

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

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

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

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

面前,却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成为与开化世

3

界趋向短发的世界大潮相背驰的“落后”、“不开化”的标志而体现的。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

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

剪发了。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

众多的“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3.饮食习俗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

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

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

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

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

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北京的西餐饭店档次很高,象“六国饭店、德昌饭店、

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间。辛亥之后,在一

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

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总之,在

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

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

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4.居住习俗的变化: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

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

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

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

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

术落后有关。在近代,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在一

些通商口岸,中国人也开始建筑西式或半西式住宅,出现“huán①huì②多仿西式”

的风尚。邓子琴在《中国风俗史》中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

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在天津,小洋楼渐渐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为当地居

室建筑的新潮流;在沈阳“建筑宏丽,悉法欧西,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

亘达数十里”;在青岛,“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在汉口,“尺地寸天,huán①

huì②日密,中西厂肆,角胜争奇”;在上海除了兴建了大量西式建筑外,还出现

4

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受上海影响,汉口、南京、福

州、天津、青岛等地也相继在租界、码头、商业中心附近建成了里弄住房。此外,

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

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5.出行习俗的变化: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

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

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

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

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出行一下子就由“乡人”

而变成“国人”。汽车兴起后,“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被打破了“男女杂坐不

以为嫌”。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5

参考文献:

[1]《申报》

[2]《东方杂志》

[3]《近代史资料》

[4]《慈利县志》

[5]《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6]《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

[7]《大公报》

[8]《中华全国风俗志》

[9]《奉天通志》

[10]《胶澳志·民社志》

[11]《夏口县志》

2011.4.24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1:0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448631831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社会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社会习俗.pdf

上一篇:韩系服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社会习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