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森林公园森林野营地规划
骆俊;柯林;陈洲;杨敏;费永俊
【摘要】收集马鞍山森林公园相关基础资料,对资源现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进
行调查分析与评价,认为马鞍山森林公园适宜开展森林野营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野营地规划,将野营地规划为帐篷野营区、木屋野营区、吊床野营区和汽车野营区
4个营区,并设置了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和能体现森林生态特色的野营活动项
目.%Badonfieldsurvey,correlativedataandbasalinformationof
MaAnshanforestpark,andaccordingtoanalysisandevaluationofthe
resourcesstatus,resourcecharacteristics,andmarketdemand
investigation,and,wecarriedoutthatMaAnshanforestparkwas
nofcampsitewasconducted,fourcamps
wereplannedinthecampsite:tentcampingareas,squattercampareas,
pondingtourist
facilitiesandrvicestoreflecttheecologicalfeaturesofforestcamping
itemsweredesigned
【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
【年(卷),期】2011(036)003
【总页数】5页(P127-131)
【关键词】马鞍山森林公园;野营地规划;帐篷野营区;木屋野营区;吊床野营区;汽车
野营区
【作者】骆俊;柯林;陈洲;杨敏;费永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浙江天堂建设有限公司,浙
江杭州310024;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1;S757.4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野营成为一种时尚,尤以森林野营较受欢迎.野营
作为一种旅游项目是随生态旅游而发展起来的,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要表现,
野营是投入大自然最简单的方式之一,也是最具有野趣的生态旅游活动.野营地作
为开展野营活动的场所,其质量好坏影响着野营活动的体验值.同时,野营地在增
加旅游收入、反映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上有重要作用[1].因此,有
必要对野营地进行深入研究,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更好地为森林旅游服务.现以武
汉马鞍山森林公园为例浅析森林野营地规划.
1马鞍山森林公园概况
1.1自然概况
马鞍山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武昌东部近郊,距市中心12km,为九峰城市森林保
护区的核心景区,毗连东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区的重
点景区之一,东止九峰港,南界武黄公路,西临喻家湖,北濒东湖,区域总面积
713.33hm2.属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湿热气候,年均温15.8~17.5℃,雨量充沛,
热量丰富,湿热同季,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1.2旅游发展概况
马鞍山森林公园作为在建中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以下简称九保区)的核心景区之
一,也是建设和投资的重点部位.自2005年以来,在九保区一期、二期建设中已
经完成和正在进行之中的项目有15项47个子项,计划总投资2.3亿元.近年来
公园年均游客接待量达40万人次左右,素有“武汉后花园”之称.
2野营可行性分析
2.1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2.1.1资源优势
马鞍山森林公园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听涛、落雁、白马、磨山、吹笛五大景区中
吹笛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环境良好,气候宜人,空气污染较少,空气负离子
浓度高,有望形成系列性的旅游产品.
2.1.2区位优势
马鞍山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武昌镇东部近郊,距市中心仅12km,处于内环线内,
是距离武汉市主城区最近的森林地带,多路公汽可直达.在地理上与周围地区紧密
相连,毗连东湖风景区,西临喻家湖,周边高校林立,与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九峰
森林动物园、名人文化公园、长山农业观光园形成强烈的互补优势,在城市森林保
护圈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公园内资源调查与评价
通过实地调查,公园现拥有较多的旅游资源,其主要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
景观及古迹与建筑.
根据单体旅游资源美、奇、特、名、古,用评价指标,结合实地旅游资源调查,对
马鞍山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总体特征为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品位高,各种资
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与周边地区自然环境互补.资源分级结果如下:①一级旅游
资源:马鞍山森林公园自然植被、东湖.②二级旅游资源:猴山、“楚天第一楼”园
门、喻家湖、梅山.③三级旅游资源:红叶坡、杜鹃紫微园、兰竹园、引种驯化园、
枫桥流樱,冰香林、太渔山、夹山烧烤景区、松鸽坪、桃园、凤凰亭、观景亭、
太渔桥、古树名木林、晓塘春色、红花油茶,侧柏林和枫香林、盆景园、对节白蜡、
烟波蜃楼、杏林五色花海、彩叶区、茶园、馨桂园、半山荷园等.④四级旅游资源:
木栈道、探春轩,凌霄阁、怡适园、亲水平台、纪念林、亭、展室、水榭、廊等.
2.3市场调查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居民的城市森林游憩意愿、游憩活动偏好、游憩设施偏好、城市
森林旅游开发的倾向、武汉周边城郊森林旅游地的到访率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
800份,回收732份,其中有效问卷729份,有效回收率为91.1%,样本量约占
武汉市主城区人口的五千分之一.其中,在中山公园、亚贸广场等地为随机抽样调
查,在武汉钢铁公司、中国地质大学、红钢城艺术幼儿园等地对工人、大学生、幼
儿园学生家长、公司职员等进行了配额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取尽可能覆盖不同年龄、
职业、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以保证调查的代表性.
2.3.1城市居民的森林游憩意愿
武汉市城区大多数居民有到城郊森林公园旅游的意愿,同时更加愿意到距离城区较
近的公园游玩(图1,表1).由于受旅游地知名度、开发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各森
林公园到访率显示出不完全的距离衰减特征.马鞍山森林公园和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武汉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内,区位条件优越且具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郊野
环境,能使游憩者花费较少的时间和费用获得融入自然的体验.
图1居民城市森林旅游意愿Fig.1TheforesttourismwillLegendofurban
residents
表1武汉市主要城郊森林旅游地居民到访率Tab.1thevisitingratesof
residentsinWuhanCitytothesuburbsmajorforesttourismsite城郊森林旅
游地距武汉中环线的距离/km样本数/人比例/%九峰森林公园526327.1马鞍山
森林公园(中环线以内)25626.4素山寺森林公园61929.5青龙山森林公园
35383.9九真山森林公园24414.2嵩阳森林公园25596.1将军山森林公
园65505.2
2.3.2居民游憩活动需求特征
对武汉市居民在城郊森林旅游地参与活动项目意愿进行了调查(表2).通过对武汉
市城郊主要森林旅游地旅游者的访谈,了解到游憩者希望城郊森林旅游地提供的活
动项目主要为适量的户外运动,包括游泳、划船、野营、垂钓、骑马、登山远足等,
其次为静态为主的休闲活动,包括摄影、观鸟、喝茶聊天、享用美食等,再次为富
有刺激性的剧烈运动,包括攀岩、蹦极、山地自行车、狩猎等.这表明目前森林公
园内游憩活动需求仍以大众化的户外活动为主,对休闲活动的需求逐渐增长,对高
消费生态型游憩活动的需求不强.
2.3.3游憩设施需求特征
对城郊森林旅游住宿设施需求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居民希望在城市森林内
获得自然和野趣的住宿体验.由此可见,野营活动的开展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有必
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使森林公园内设置的野营游憩设施有别于一般旅游地住
宿、餐饮等设施,使野营地体现自然、生态、野趣.
表2武汉市居民在城郊森林旅游地希望参与的活动项目Tab.2Thetourism
activitiesinthesuburbanforestareaswhichResidenterinWuhanCitylike
toparticipatein项目观赏动物划船游泳野营观赏植物登山烧烤摄影
享用美食喝茶聊攀岩山地自行车其他比例/%45.840.133.933.232.6
32.131.626.326.220.71712.62.1
3野营地规划
3.1野营地规划的原则
1)与相关规划相衔接原则.遵守森林公园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园内其它景区规
划相结合,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部署相结合[2,3].
2)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3)因地制宜原则.尽量少牺牲自然特色,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
“山林一体,山水共生”的自然资源优势,本着“适地适树,丰富林相,复合功能,
突出自然野趣与地域风格”的原则[4],重点突出“生态”、“野趣”两大主
题.野营地规划的相关建筑、野营区、帐篷等格局必须与周围环境一致,要有美感.
4)可持续旅游原则.规划开发与保护相协调,正确处理与旅游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
的关系.
3.2野营地的规划
森林野营的形式按野外留宿方式主要有帐篷野营、木屋野营、汽车野营和吊床野营
[5],现主要对这4种野营类型进行分类规划.其规划与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场地
规划、设备规划、附属服务规划、供水与排污规划、指示与标牌设计等内容.在此
仅进行前3项规划,供水与排污规划按城市规划统一进行,指示与标牌设计则按
森林公园总体安排进行.
3.2.1帐篷野营区
1)野营区的选址.帐篷野营区选择在公园地势平缓的疏林内(郁闭度为0.2~0.3),
林下地被以矮小、均匀、耐践踏的草木较为适宜;林缘草地、沿平缓河流的两岸、
距水源20m以外也是帐篷野营的适宜区.帐篷野营区距公园中心服务区不超过1
500m,以500m左右为宜.根据选址条件可将帐篷野营区规划在夹山景区烧烤
区、松鹤坪、凤凰亭景点边,规划总面积5000m2.
2)野营区的规划.①场地.固定野营区的场地设计按活动木屋的场地进行设计.临
时帐篷野营区根据地形,灵活地进行场地平整或种植耐践踏的林中草坪,松鹤坪边
草地即适宜于作临时帐篷野营区.②设备.帐篷是露营的必需品,依其类型、大小、
材质、色泽分成数种.基本型有最小型的角锥型、三角型、围墙型3种.一般大
型帐篷适合于6~8人,中型适合于2~4人.景区访谈结果表明,帐篷野营较受
欢迎,尤其以高校学生班级聚会需求最大,在比例上应加大大型帐篷的比例,大小
帐篷比例以3∶2为宜.③服务设施.固定帐篷野营区在供水、排水、排污设施齐
全的前提下,配备公厕、饮水点服务、食品商店服务,完善垃圾收集处理.
3.2.2木屋野营区
野营区木屋多采用木、竹材料,木石、竹石材料.木屋野营区应规划为数栋木屋组
成的建筑群,木屋架空时离地1.0~1.5m,木屋之间以走廊或小径连接,架空的
木屋下面种植耐荫植物.在木屋野营区的中心地带设公共餐厅等服务设施.在国外,
木屋野营是野营的主要形式,以家庭或群体为主,而在我国,现阶段以情侣和个体
为主.
1)野营区的选址.木屋野营区应选择在向阳缓坡林中或林缘、林区、有大片水域的
水边、经过整理的稀疏林地(郁闭度0.3~0.4),特别是落叶或常绿针叶林是木屋野
营区的首选地.高大阔叶树林可作为巢穴型木屋野营地.木屋野营地距最近的固定
服务中心不超过2000m为宜,否则应配备完善的娱乐、购物等其它服务设
施.活动木屋野营区最好规划在距服务中心500~1000m范围内的林缘部分空
旷平地.远离危险并保持私密是木屋野营区选择的关键.据此标准,木屋野营区可
以选择在夹山景区松鸽坪景点右侧山坡,烧烤区山体右侧及围猎区边缘场地.
2)野营区规划.木屋野营区根据木屋特征分为固定木屋、活动木屋、树巢型木
屋.①场地.固定木屋规划以3~5栋为一小群,3~5群为一组团营地.一个组
团设一个管理服务中心.组团营地周围设计防水隔离带,组团之间以一级游路相连,
内部以林荫小径相接.每栋木屋规划面积15~20m2,独立成栋.木屋悬离地面
最佳高度为0.5~1.0m,不宜超过1.5m.木屋外型以简朴、田园风格为主,尽
量体现与自然和谐统一,突出自然野趣与地域风格,牺牲最少自然特色,最大限度
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木屋之间相互视线覆盖不要超过木屋视线面的30%,以保
证其私密性.活动木屋区可沿林中游道两侧分布,一般用石砖砌成一个固定平台,
以便随时安装木屋.平台置于高大林木下,但必须保证有50%以上的透光面
积.平台可适当大于木屋面积,形状亦可随意,但必须满足木屋组装.暗设水电接
头(口),平台高出地面0.5~0.7m,周围设排水口.在自然缓坡地段平台四周可人
工种植一些观赏植物.树巢型野营区应选择树龄老、枝条粗壮不易折断的高大阔叶
树,空间大小以可安放一个床位为宜,可单独成区域,成群组团布置.因场地选择
较为困难,技术与管理较复杂,危险性大,不宜规划过多,有3~5个床位即
可.②服务设施.排水、排污按需规划,重视防火设施建设.场地安全保卫须妥善
周全.由于木屋野营区的大众化,森林浴场、森林探险、森林健身、森林游乐活动
规划是提高木屋野营区魅力的关键.拥有服务周全、设施齐备、特色突出的木屋野
营区可以极大地提高森林公园的品位,甚至成为招牌景点.
3.2.3汽车野营区
近几年汽车野营出现了猛增势头,在公园中设计挂车营地专用设施已成为公园管理
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1)野营区的选址.由于汽车野营区的特殊性,为了分散游客,汽车野营区可规划稍
远离服务中心,但行车时间不能大于15min,可选择在开阔、平缓的人工林中或
平缓的河流林缘.规划地点太渔山景区.
2)野营区的规划.汽车野营区可大致分为家庭型汽车野营区和商务型汽车野营
区.①场地.汽车野营区规划附设一个服务较为齐全的服务中心,可以临近游泳场
景点.规划地点太渔山景区.由于汽车本身的私密性较强,汽车野营区规划应相对
集中,一个营地与另一个营地视觉交流可以较为密切,营地之间通透性可较强.营
地之间不要求车道直接相连.以10~15个汽车独立营地为一个组团,设一个服务
中心.独立汽车营地建设采用蚁巢型布置,营地之间相约为0~50m,根据地形
采用弧形规划排列.一个汽车营地面积规划以60~100m2为宜.因为汽车本身
具有的私密性与游客渴望社交的矛盾,营地之间距离相距较近以满足汽车野营者渴
望相互交流汽车、驾车和其它生活信息.②服务设施.规划完善的供水、排水设计
以满足生活和洗车需要.洗车的供水采用人工蓄水形成.排水、排污要符合国家有
关标准.设计能方便与汽车相连的水电设施,排水、排污系统.防火季节应检查汽
车防火设备.其他服务设施可按前述木屋区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但考虑到汽车野
营区游客的消费能力,设计一些高消费的森林娱乐项目,如:森林浴、森林药浴,
林中健身房等.野营地区人工种植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
3.2.4吊床野营区
用吊床在森林公园中夜宿的情况较为少见,但自备或租用吊床,在公园中小憩、进
行森林浴、森林吸氧和旅游途中休息比较普遍,尤其是幼儿和老年人.在不同景点
设置一定区域的吊床野营区或休憩区非常必要,但到目前为止专门地设置吊床野营
区的公园尚未见报道,不能适应旅游者游憩发展的要求和人文关怀.
1)野营区的选址.吊床野营区规划紧邻游憩活动区、儿童娱乐区、老人活动区,可
选择在晓溏春色景点周围以及夹山景区儿童游乐区树林中.林分以阔叶纯林或落叶
针叶纯林,郁闭度在0.7~0.8的中龄林为主,林地坡度小于10°.吊床野营区的
林分必须健康,无病虫害或其它对人体有害的植物.
2)野营区规划.①场地.对选择的林木进行清理,清除有危险威胁的树枝杈和有害
生物,如有刺、有毒植物,有攻击性的动物等使林内干净无灌,或者有少量草
本.保持林地干燥,以开挖排水沟形式排积水.②设备.吊床区无须规划特殊的设
备设施,相对而言,可多设置一些果皮垃圾箱,并以仿老树桩形式构建.提供吊床
租用或购买服务,同时要设计一些可以进行棋牌等娱乐的凳、桌设施.
由于吊床野营区主要为幼儿与老人使用,设计以安全为主.
根据地形特点规划设计好相应野营区.木屋野营区、吊床野营区、帐篷野营区之间
可以交叉重叠,无特殊分界,其覆盖的总体区域为一个大的野营区,合称野营区
一.由于汽车野营区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相对距离与其它野营方式的不同等特殊性,
独立设置营区,为野营区二.由于区间位置较近,区间道路交通设施完善,两营区
间统一设置一个管理服务中心,野营区规划设计好后应尽快使之与园内其它景点相
衔接,提高野营区魅力,成为园内特色游乐项目.
3.3野营游乐活动规划
野营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游乐项目支撑,森林游乐活动规划是提高木屋野营区
魅力的关键.拥有服务周全、设施齐备、特色突出的野营区可以极大地提高森林公
园的品位,甚至成为招牌景点.根据野营活动的特色设计相应的娱乐活动,提供公
共的森林娱乐项目.
森林游憩项目多种多样,野营区范围内现有的游乐项目有林中滑索、森林赛车、弓
箭狩猎、垂钓、登山、碰碰车、弯月飞车、林中狂牛、水上娱乐等.但这些活动对
提高野营区吸引力还不够,还应增加相应野营游乐活动.野营区游乐活动规划设计
的项目有林区跑马、森林健身、林中网球之类小型球类场地、森林露天电影、森林
浴[6,7]、林内漫游、森林观光、森林远足、森林垂钓、森林登山、林区狩猎、
野外采集、林区乡村游、篝火晚会等.
3.4野营区资源与环境保护
马鞍山森林公园野营地规划总原则是开发与保护相协调,注重长期利益、总体利益
和宏观利益,使资源永续利用,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规划中应强调生态平衡原理的主导作用,使园林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
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相协调,规划开发与保护相协调,正确处理与旅游资源保护和环
境保护的关系.注重视觉感受,避免强光色的不协调对游客的感官与精神的不当刺
激,并注意与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以维护生态平
衡.正确处理经济建设、设施建设与环境建设和公园生态系统的关系,不断丰富
“山水园林城市”的景观和文化内涵.
加强法制宣传和环境意识教育,向游客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提高游客素质,减少垃
圾的随意丢放.在规划开发时贯彻有关保护法规,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从环保角
度出发建环保厕所,对植被和生态进行恢复.
4结语
野营是人类早期的生活方式之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其时间跨度可能要长于房屋
定居的时间.随着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生态贫困”现象日
益严重,走向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旅游正在兴起,并将成为旅游中一种新的
时尚.森林野营,尤其是木屋野营、帐篷野营已成为森林游憩首选项目,而森林公
园作为森林野营的主要载体,无论是在规划设计,还是旅游策划、营销手段上都必
须充分重视森林野营.在野营地的规划上不仅要考虑不同野营区的合理布局、选址、
规模、建筑风格,也要考虑规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综合考虑公园内的资源分布状
况、自然地理位置、客源市场等相关因素,对野营地进行合理规划,既要满足游人
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满足其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高层次需
求,又要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使野营活动成为森林公园的特色之一.
参考文献:
[1]吴楚材.论中国野营区的开发建设[J].旅游学刊,1997(5):37-40.
[2]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总体规划[Z].2005.
[3]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市政专项规划[Z].2005.
[4]杨锐.试论世界国家公园运动的发展趋势[J].中国园林,2003,
19(7):10215.
[5]但新球.森林野营区的规划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5,24(2):24-
26.
[6]林文镇.森林浴的世界[M].台北:青春出版社,1989:39-41.
[7]刘华亭.森林浴—绿的健康[M].台北:大展出版社,1984:83-111.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0:46: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435671830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马鞍山旅游景点有哪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马鞍山旅游景点有哪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