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速度

更新时间:2023-03-08 09:37:56 阅读: 评论:0

菜心的功效与作用-小米手机工程模式

公路车速度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网络大全)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1

关于公路车的一些知识

■伸直背部和手臂时,肩关节的

角度呈110~120度的范围,这是

有经验选手所采取的基本托架位

置。

■以最快的速度骑行时,肩关节的角

度呈90度左右,肘关节的角度在

90-120度的范围时,最能发挥力量。

■肘关节的弯曲小时,需用手腕

力量上坡时,减少踩踏的负担。

■把腹股斜压在鞍座先端,坐骨

覆盖鞍座,用腰周围的筋肉来踩

踏。

■手腕保持伸直,用手掌压着托架,

防止腰向前滑。起上半身,避开对腹

部的压力,保持顺畅的呼吸。

■增加膝关节的弯曲度时,上半身的

弯曲度也增大,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同时利于上半身力量的传递,但是增

加腰部及背部的疲劳。

■脚脖子的角度呈90~120度范

围时,最能发挥踩踏力,膝盖和

小腿肚也不易疲劳。

■经过训练,能做到踩踏时脚后跟不

向下,当膝盖周围的肌肉感到疲劳时,

鞍座以2毫米的单位提升。

决定自己骑行姿势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有经验的选手,在跑车的过程中不断地微调整自己的骑行姿势。例如,精

神饱满时、疲倦时、平坦的路上时、登斜坡时应采取甚么样的骑行姿势,这一些是件非常于掌握难的事,在此介绍

公路自行车的骑行姿势,供作参考,希望骑手在实践中模索出自已最好的骑行姿势。

公路乘骑时握把的位置最好在90~110度

◆在公路赛车中空气的阻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尤其是速度超过时速40km时,人本身的"马达"所发生的200-350瓦

的能量的一半以上,消耗在对空气的阻抗。集体比赛时跑在先头,或者单独练习时,最能感觉到倾斜脖子及把头向下

将可大大减少空气的阻力。等到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时,腹部被压迫感到呼吸变困难,同时腰周围的筋肉的负担增

加了,此时骑手都会希望降低手把,以便减少空气阻力的姿势来奔跑。其姿势的标准一般为110-120度。◆按自已

的情况奔跑,或者有氧运动等健康为目的的骑行者,建议采取呼吸舒畅,减轻对腰部的负担的姿势,调整托架至当伸

直背部和手腕时,肩关节的角度在90-110度的范围内。虽然调整了手把,但也可进行上斜坡时的全满转距的踩车。

想慢慢踩车时推压托架来支持上半身,轻松地踩车,这种方法在比赛过程中也常被采取。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2

鞍座高低的调整

◆要重视膝盖上方之肌肉的疲倦膝盖上方之肌肉感到疲倦,想伸直脚来踩车时,把鞍座降低2mm左右,然後踩踏2

小时左右,若觉得可行的话,踩踏2-3个星期就会习惯。但是鞍座的高度接近最高值(即股下尺寸X0.885)时,对脚

的负担会加大,要习惯这种高度约需2-3个月。已踩踏一个时期,姿势已固定的骑手要改变鞍座的高低要特别慎重。

因为鞍座太高容易引起关节、韧带的损伤。踩踏达到一定水平,可提高鞍座,但是每次不得超过5mm,并从负荷较小

的平地上开始踩踏。◆过高的鞍座易引起劳损曲柄下到最低点时,由脚指站立的踩踏,小腿的肌肉和胫部的肌肉

容易疲倦,同时绷紧了的大腿肌肉和筋有时会引起炎症。另外,当踩踏时,坐骨会上身上下动的人,有时可能会成为

引起腰痛原因。◆鞍座的高度的微小变化也会使人感到疲劳度的变化有些专业选手,鞍座的高度变化1~2毫

米都会感觉到异样,就拿个人的数据来对照并调整好。公路一般路面变化少,路面的抵抗力也小,因此踩踏的基

本是旋转力。踩踏的负荷比山地车小,因此虽然到达了比赛比季节,也不必要把鞍座高度上下调整至10毫米之多。

若把鞍座高度改变5毫米,初学者也会有感觉,如膝盖周边的筋肉及小腿筋肉等所感到的疲劳度有了变化。(右

图):鞍座上限最大值=股下尺寸X0.885,光着脚打开两脚约15公分,股间放书等,然后量从地上至股下尺寸)。

(左图):股下尺寸X0.885=鞍座高度的最大值(从旋转轴中心点至鞍座上面的高度)。

车把立的调整

老骑手虽然腹部被压迫,从而增加心肺机能的负担,但为了减轻空气的阻力,采取上半身低下的姿势,使肩关节角度

保持在110-120度。但一般骑手最好采取上半身稍高些的90-110度的姿势。◆调整车把立的高度上半身的弯

曲度的微调整,通过车把立的上下移位来进行。提高车把立则背部的弯曲度变浅,可以避免对腹部的压迫,但缺点是

力不易传递到车。相反降低时压迫增加,但力较易传递到车。考虑比赛时间和心肺机能等,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车把

立的高度。对一般的骑手,建议最初把车把立上下移位1cm左右,体验一下对腹部的压迫,对背部和手腕的疲劳度

的不同感觉等,加深理解後,每移位5mm,把车把立调整至疲劳少,并能较易传递力的位置。中图:改变车把立的高

度(上下移位车把立,可调整上半身弯曲度)左图:改变车把立的突起长短(改变车把立的突起长度,可调整上半身

的角度)右图:肩膀和肘关节的角度(假如肩关节保持90度左右,肘关节保持90~120度左右时,较容易使力,

空气阻力也小的姿势)。

Dropbar及车把立突起部位的调整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3

◆Dropbar的调整首先在进行接近比赛速度的练习中,寻找下述三个姿势中最适合的位置。dropbar上方的直

线部位ropbar上方之直线部位的握把位置,由车把立的突起尺寸和车把立的上下来调整。刹车杆的托架:由

dropbar的reach和drop的弯曲来调整。寻找当肩关节的角度呈90度左右,肘关节的角度在90-120度的范围时,

最容易拉的位置。托架固定在手掌较易握的角度上。dropbar的下方ropbar的下方的握把的位置,由reach

和drop和夹子来调整并固定。若想保持手掌的稳定性,采取与地面平行的位置;若想拉紧一些则降低bar的后端。

所有的骑行与上述三部分相对应。◆车把立突起部位的尺寸的改变改变突起部位的尺寸:在尚未改变突起部位

的尺寸之前,进行与比赛时的速度差不多的练习许过程中,若想找一个较适合握住的位置,需要寻找下述的三个

姿势。dropbar上方的直线部位:找一个起上半身上坡时较易拉的位置。刹车杆的托架:寻找当肩关节的角度呈

90度,肘关节的角度在90-120度的范围时,最容易拉的位置。dropbar的下方:上半身与地面平行,肩关节的角

度呈90度左右,肘关节的角度在90-120度的范围时,最容易拉的位置。要进行这些操作相当费力,但是这是对于

初期选手来说,掌握自己的最适合的3个握住感的好方法。有了一定的比赛经验时,在比赛过程中,感到非常疲

倦时,谁都会想有一个适服的握住托架的位置的。

上半身的柔软性决定握把的位置

腰推和背部的柔软性不同,上半身的弯曲度也不同。腰推柔软只靠腰部弯曲,并且背部平直型,另一种是靠腰推

和背骨两处来弯曲象是跨桥般。若上半身为同样的长度,最适宜的握住位置,背部平直型的离身体较远。上半身

靠腰部弯曲,背平直型的腰推柔软的骑手,支持上半身所需要的筋力小,对抵抗空气阻力来说也是理想的姿势。另一

种是靠腰推和背骨两处来弯曲呈跨桥式的,这种姿势为了抵抗空气的阻力,采取低姿势时,要由背筋及腹筋来支持

背部的弯曲。

较易向车传递力量的托架的位置

◆刹车杆的托架刹车杆在托架上的固定位置很重要。在托架上的握住的位置太近或者太高,虽然使力拉手柄,但是

力量不易传递到车。老骑手或者入选的骑手,如上面的左图,伸直背部和手腕,肩关节的角度呈110-120度范围,背

部和手腕对地面呈二等边三角形,把托架固定在能把力量各半分散在鞍座及托架上的位置上。若想增加手柄的拉力

感,则固定在比鞍座的上面略低3-7cm左右的较低的位置上。选择好接触手掌部位的把手的弯曲形状也很重要。

手柄的宽度

对一般的骑手来说,握住dropbar的下方或者托架时,所伸直的两手呈平行的手柄宽度就可以。但是所握的手柄的

宽度大或小,都各有优缺点。各种场合要求也各异,因此请试一试如下各种乘骑姿势,然後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

◎握住托架摇晃上斜坡◎握住托架就座上斜坡◎握住托架在平地维持最快速度骑行◎握住dropbar的下方在

平地上维持比赛时的速度◎握住dropbar的下方以摇晃加速度前进,然後就座,并设想加快旋转若手柄幅度宽

时,较适应於上斜坡时的摇晃,以及终点短跑的快速踩踏。相反假若手柄幅度窄时,较适应於在平地上高速前进的踩

踏,以及用较轻快的齿轮比旋转曲柄上斜坡等,适合于高速旋转的踩踏。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4

脚踏曲柄的长度

曲柄的长度对骑行者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你所能使用的长度,将决定你的水准。一般来说曲柄的长度几乎都统一

在170mm,成人男性的骑行者一般不会用比该尺寸短的曲柄。长曲柄对较有气力的选手来说,可用较小的力来带动

大的齿轮。但是也有人认为用短的曲柄跑的快。因此最好由自己亲身试一试。

齿轮的选择

要选择适当的齿轮比,必须要考虑到每个人的差异。尤其是对成长过程中的青年人特别重要,我国尚未有齿轮比

对年龄的限制,可是有经验的自行车竞技教练是会限制的。若将来也想当选手,安装适合于自己的齿轮是非常重

要。选择适合的齿轮比应从各方面来考虑,如个人的差异,年龄(成长过程),筋力、速度、项目、跑车的条件等。

另外也应注意如下几点。1.齿轮比越大越容易积蓄疲劳。2.轻的齿轮,比起重的齿轮,恢复疲劳快。3.经常

使用大的齿轮,将会难适应速度的变化。攀爬时使用大齿轮。

铬钼钢车架:90年代以前,自行车车架以铬钼钢制的为主流。它的扭曲性能及拉伸性能好,焊接时高

温也不会影响素材,价格便宜。但重量重,容易被氧化。近年来出现克服了它的欠点,发挥优点的新

素材,铬钼钢车架再次受到注目。

碳纤车架:轻、能吸收地面的冲击、素材的反拨力快等,是理想的自行车车架素材。碳纤维的等级,

吨数越高弹性也越高,价格也贵。制造方法有几种,例如在模具上沾上粘合剂,重叠碳纤维,热处理、

凝固、成型等。

钛车架:钛的比重比钢轻55%,不容易氧化。为了提高拉伸强度,有混合铝、钒等的钛合金。焊接要在

真空中进行等加工复杂,车架价格贵。

铝制车架:铝合金制的车架轻而刚性强。经过特殊加工1个车架的重量只有1公斤重。铝管道趋向大

口径化,为了缓和过于强的刚性,目前座管及车叉采用吸收冲击力强的碳纤等的受人注目。

出发前的检查

•检查车把立的扭紧情况,以及握把的固定,车叉柱等。

•扭紧车头小件的盖,调整轴承的旋转,这部位将影响握把的操作状况。。

•练习轮胎的装卸、补车胎、以及装卸车轮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调整前后变速器的变速状况。

•扭紧左右曲柄。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5

•扭紧左右脚踏。

•开动刹车杆时,杆会不会接触到握把。

•刹车垫块的安装位置。

•座位柱的固定。

•鞍座的固定。

•quick杆的扭紧情况。(quick杆:前后轮、座位柱的固定部位,用1支杆就可以松开的物件。)

•比赛用车胎的粘接。

•维修保养

选择好的工具,折叠式的多种

功能的较理想。如固定握把、车头组件等。图是放低车把立

的操作。

(上图)鞍座力量反复加在鞍座上,固定鞍

座的螺栓容易松动,要定期检查,向箭头所指的方向扭紧。曲柄

(中图)感到松弛时向箭头所指的方向扭紧。脚踏(下图)脚踏右边

为普通的顺时针方向扭紧。左边则相反。

调整刹车块的高低

左图:检查箭头所指的刹车块,

是否固定在车圈边缘2毫米之

下。刹车杆的冲程可旋转微调整

器来调整。开动杆时,它和刹车

杆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1公分。

按照车胎上表记的要求打气。用手压

一压车胎,亲自体会充气的程度。

后拨连器上的链条,发生卡达卡达响

声,原因是变速线松了,把微调器向

顺时针方向旋转1/4,调整至链条刚

好能装在齿轮上。旋转时大齿盘

会变速。后拔连器的微调整器向箭头

所指的方向旋转时,变速线会变紧。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6

quick杆的调整把quick杆扭紧

至相片所指的位置,使得杆操作

起来较紧为止,这样才能确实固

定在车架上。解开车圈时只要松

开杆就可以了。假若终端装有防

止脱落爪的要旋转quick螺母

才能解开。

滑轮向内移动。在右侧STI杆的

刹车杆的内侧有个小杆,把它向内压

一次时,小齿盘变速一段。微调整器

向箭头所指的方向旋转时,变速线松

动。滑轮向外移动。

虽然扭紧quick杆,但是刹车杆

感到不够紧时,把相反侧的

quick螺母按照相片箭头所指方

向扭紧。

要装后轮时把右STI杆的小杆

推压8次,如相片把链条放在外

侧的最小的齿轮上,花鼓轴纳入

在后端,扭紧quick杆把车圈固

定在车架上。

车架的尺寸要适合于车手的身材

●传统式车架的最适合的尺寸:首先量股下尺寸。双脚间距离15公分,测定

从地面到股下的距离,由[股下尺寸×65%]可以取得传统式车架的hangar的中心,到坐管的先端为止的最合适的尺寸。一般来说,

最合适的尺寸的上10公分,下10公分的范围的话没有问题。●倾斜式车架最适合的尺寸:以传统式车架的最适合的尺寸为

基准,减去向前倾斜的尺寸即可。上20公分,下20公分的范围的话没有问题。●由上管的长度来选择倾斜式车架最适合的尺

寸的量的方法也可以用如下的方法:想象倾斜式车架的上管和地面平行,然后算出长度,再和传统式车架的上管比较。选择同样

长度的车架。上管的长度、把立管的长度、握把的长度将决定手握把手的位置,也影响到车手的姿势。把立管短时,握力变得过

于敏感,从这一点来说,上管的选择很重要。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7

鞍座的高度

●[股下尺寸×0.885]鞍座的最合适的高度是通过统计算出来的[股下尺寸×0.885]。这个公式没有把脚踏旋转轴中心至脚踏的

距离、以及鞋底的厚度考虑在内,因此幅度之差应考虑10~20mm。●坐在鞍座上进行调整。穿上袜子和鞋子及运动服骑上自行

车,把曲柄放置在坐管的延长线上,到达下死点时时,脚踏和地面平行。然后移动鞍座的高度,使脚跟接触到脚踏的旋转轴的位

置上(请人站在旁边帮助你移动鞍座才行)。●膝盖稍微能弯曲的高度最好由上述的方法调整鞍座的高度时,当脚踏的位置离得

最远时,膝盖还能弯曲一点,能够留有余地。●从低处微调整稍微低些的鞍座,当伸直脚然后弯曲的动作较顺利,曲柄的转动

性也好。但是曲柄转到上死点时感到膝盖过于弯曲,或者膝盖周边的肌肉感到容易疲倦时,把鞍座提高5mm来调整。假若每次向

下踩踏时,腰会上下动时,或者用脚尖才能踩踏,膝盖下方的肌肉容易疲倦时,以1mm单位向下移动鞍座观察情况。调整鞍座的

角度,使腰稳坐在鞍座上。鞍座的前后位置,若过于向前,腰比较容易累。相反过于向后的话,身体和握把之间距离变远,脖子

和肩膀容易疲倦。

锁扣运动用鞋

●从脚姆指先端数起,第三个

骨为姆指球(箭头所指的位

置)。

使用固定扣自行车运动用鞋时,需要注意的是脚踏旋转轴的中心要

和脚姆指的姆指球相互接触。1)光着脚模一模姆指球的位置在那

里。2)穿上鞋子在鞋底上把姆指球的位置做个记号。3)移动固定

扣,使得脚踏的旋转轴的中心和在鞋底上作记号的位置相符合。调

整好固定扣后,骑自行车上坡等,再次进行调整。调整时以1mm单

位进行调整。

●姆指球刚好在脚姆指的根

部,肌肉凸起来的位置。

●如相片,把固定扣向前后移

动,使旋转轴的中心和姆指球

相互接触。

适合于初级车手的起上半身的姿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8

车手的车把立的位置离身体远的话,上半身下沉,腹部受压迫,增加心肺机能的负担。有必要时换一个车把立调整把手。一般的

车把立以5mm~10mm单位备有各种尺寸,。检查你的乘骑姿势后选择购买。对初级车手来说,比较合适的姿势是上半身和手臂形

成的角度为90°,这种姿势呼吸顺畅,把上半身的重量分散到腰、手腕、脚上。因此选择上半身和手臂能够形成90°角的车把

立。左相片的车把立的尺寸为100mm。右相片的车把立的尺寸为80mm,比左相片的短了20mm,使用较短的车把立时,手腕能够

留有余地,肩膀不容易疲倦,踩踏时的腰的动作,自然造成有效率的踩踏。

有经验的车手的把手较远

有经验的公路自行车车手,在平地上的速度一般为40km/时。单独或者几个人一起

骑行,受到空气的阻力时,上半身要低,才能阻抗空气的阻力。左相片的姿势半身

和手臂形成的角度为110°,握住手把膝盖弯曲至约90°时,上半身几乎和地面呈

平行。这种姿势腹部受压迫,呼吸变得困难,增加手腕及腰的负担,但是对有经验

的公路自行车车手来说,速度应该摆在第一位。因为他们平时加强锻炼,身体能够

适应这种状况。有经验的公路自行车车手并不是始终保持这种姿势的,经常更换姿

势,如改变握住把手的位置,起上半身,轻松一下等等。

适合于初级车手的各种技巧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9

●(右)相片:握住把手上方的位置时,离身体近,呼吸顺畅。适合于上坡。●(左)握住该处,上坡、下坡、平地都能够采用的

姿势。

把刹车杆向内扭一下就是一段,三联齿轮为2段,链条移向外侧的大齿盘,骑

起来较重。把内侧的小杆向内推时,变速为内侧1段,踩踏变得轻快。

禧玛诺的STI杆的变速操作禧玛诺的STI杆ERGO杆,手不用离开把手就可以

进行前后的变速操作。边骑行边操作,体会操作要领。

乘骑技巧初学者,对固定扣运动用鞋是习惯之后,反而没有这种鞋感到害怕。因此开始时多练习。

用脂尖压脚踏面,让它与地面平行。

固定扣先端和脚踏的先端相接触,压

下脚使它固定。

为了防止产生大量的乳酸(它会妨碍肌

肉收缩),曲柄的旋转速保持在50次/分,

采用较轻的齿轮比。伸直手起上半身减少

对腹部及腰的负担,以有氧运动的要领,

边呼吸边上斜坡。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10

用己装好固定扣的右脚加速度,以惯

性力前进期间,用左脚让脚踏与地面

平行,调好固定扣先端。

下坡时若以骑行平地时的姿势时,前轮变

重不稳定。把体重移向鞍座后方时会稳定。

抓住握把手腕伸直,腰后沉让车子稳定,

此时用力刹后轮也不容易滑坡。

固定扣先端进入了脚踏先端时,踩下

曲柄,把脚向下踩时固定扣将安装完

全。

转弯时视线要看到整个转弯处,车手的身

体及车子稍向内侧倾斜。进入转弯处后视

线马上转向出口处,此时脸部垂直于地面。

转弯完全后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和速度。

爬坡点滴

有些人认为爬斜坡太辛苦了,不大喜欢!有些人虽努力练习但进展慢,失去信心!虽然身体是先决条件,但你的爬坡

姿势等有没有问题呢?请看本文,也许能帮助你解决问题。马拉松的跑步方法有两种longstride和pitch,这两

种方法的不同在于按照体型采用不同的跑步方法。发挥自己体型长处的跑步方法,跑得快而轻松。骑自行车也一样,

爬斜坡时,有些人采取坐为主的姿势沉着爬坡;有些人交替进行直立或坐的姿势,有节奏地爬坡。像M.彭丹尼一样

身材较小者一般采用后者。身材较大的J.乌里奇等一般采用坐的姿势,因为他们的脚比较长,坐着也能放出较大的

能量。这两种方法那一个都可以,关键是你用那一种方法爬坡时轻松。最好试一试那一种方法适合于自己。方法是:

10分钟左右就能爬上去的斜坡上,用上述两种方法试一试,通过几次试验找出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同时也会找出需要

加强的地方。

坐的基本姿势

爬坡时在鞍座上坐稳,并有意识地注意旋转数。[优点]1)与站立比较身体不那么摆动,可保持较低的心

跳数,因此身体能量消耗少。2)容易维持一定的速度。[缺点]1)需要进攻等时,瞬间提高速度时反应慢。

2)由于上身活动少,肩膀及腰部容易积累疲劳。[姿势的要点]1)腰向后沉,臀部好像压住鞍座般坐稳。2)

上半身要放松,不要使用不必要的力气,尤其是肩膀不要用力要放松。3)坐在鞍座的中心。4)不要过分动

脚脖子(脚后跟上下移动的踩踏不好)。5)曲柄的旋转数为60~90次为目标,根据坡度变化状况时时变更齿

轮比。6)上半身及头部没有必要时,不要向左右摆动。7)要注意前方。

站立的基本姿势

保持身体的中心线,有节奏地爬坡。[优点]1)所能放出的能量较大,遇到坡度大的地方,或者需要进攻时,

对情况的变化反应快。2)由于全身都在动,因此疲劳不会集中在某一处。[缺点]1)由于运动量大,与坐

的姿势比较,心跳数上升。因此维持长时间较难,也就是所消耗的能量大。2)因为不坐在鞍座上,身体容易

向左右摆动。[姿势的要点]1)自行车虽然向左右摆动,身体的中心线要保持不变。2)不要低头,向前看。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11

3)动作要有节奏感,旋转以60次左右为目标,根据坡度情况随时改变齿轮比。4)注意腰部的位置及弯曲度。

若过于弯曲时,上半身的姿势被破坏,变成前部加重,此时不能很好地传递力量到脚踏上。5)两脚的踩踏力

要均衡。6)上半身要放松,不要使用过多的气力,握紧刹车外,其他部位要放松。

你有无这种毛病

●爬坡时速度的分配要适当,呼吸不要过于勉强有些人在平地上高速行走不觉得很累,但是一上斜坡就很累,

这说明上斜坡需要较高的水平。很辛苦的原因是:假若速度的分配不得当,呼吸会不顺畅,太辛苦时呼吸加快,

过于短促的呼吸使人更加辛苦。呼吸的过程是呼出废料吸进新鲜的空气,否则体内得不到新鲜的氧气,结果身

体就不能动了。若你是处于这种情况,应重新考虑速度的分配是否恰当。●不要浪费气力,姿势要舒适爬斜

坡与平地不同,因为爬坡时抵抗重力前进,当然比平地辛苦。为了尽快爬上去,使用全身的力气前进,但是自

行车总是不听使唤,真是气恼!存在这种情况的人的关键问题是,力气过于放在身体上,而不能取得顺畅的姿

势引起的。看一看著名选手爬坡时的姿态,齿轮重而快,但是从整体来看不是重而吃力,给人的印象是走的很

轻快。名选手说「越不会爬坡的人越把气力过于放在身体上」。这些人为了尽快爬上去,无形中采用不恰当的

速度。建议以适当的速度爬坡,领会爬坡的姿势,建立适合自己的速度及姿势。●加强肌肉的锻炼在爬坡过

程中身体某部位引起痛时,忍不住真想下车,有这种体验的人恐怕不少。引起痛的部位主要有肩膀、腰部、脚。

原因可能有下述几个情况。力气是否过于集中在痛处;重新考虑一下你的骑车的姿态,以及踩踏技术;其次是

引起痛处的肌肉不够结实,长时间连续加负荷到肌肉不够结实的地方时,会引起痛,因此应加强这部位肌肉的

锻炼。姿态,齿轮重而快,但是从整体来看不是重而吃力,给人的印象是走的很轻快。名选手说「越不会爬坡

的人越把气力过于放在身体上」。这些人为了尽快爬上去,无形中采用不恰当的速度。建议以适当的速度爬坡,

领会爬坡的姿势,建立适合自己的速度及姿势。

消除症状,轻快地爬坡

1.臀部紧贴在鞍座上坐着爬坡时臀部往往会向前移动,虽有差异,许这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这种现象频繁

时不能进行稳定的踩踏。解决的方法是:臀部紧贴在鞍座后部的较宽的位置上,这样做后还不行的话,可能是

以腰为中心的身体的主干部位的肌肉不够强壮引起的。另外也和安装鞍座的位置也有关系,建议重新考虑一下

鞍座的位置。2.向前直跑爬坡而非常疲倦时,身体往往向左右摆动,这时最容易掉车,因此身体要保持稳定

并直视前方。上坡时速度较慢,视线应放在3~4米范围。对上坡尚未掌握要领的人,往往紧握把手,力气过

于集中在上半身上,这促使身体更加向左右摆动。臀部稳坐在鞍座上,以腰为中心支撑自行车。手腕支撑着上

半身,必须放松。3.脚的旋转爬坡时的踩踏的旋转数,低于平地时的旋转数,因此脚踏旋转不是轻快的旋转,

而往往成为踩踏式的用力的旋转。其因最大可能是齿轮太重,太重是不好,但是太轻快也不好,因为太轻时心

跳加快会很辛苦。爬坡时最理想的旋转数是60~90次。鞍座的高度也应该重新考虑,鞍座太高时脚踏不能顺

利旋转。最理想的鞍座的高度是,在平地上以100~110旋转数连续走10分钟而感到很顺利时,此时的鞍座的

高度适合于你。3.重视节奏若能顺利爬坡时会感到轻快的节奏感,甚至于在脑子自然浮现出喜爱的歌。若

感到爬坡不顺利时,很可能是节奏不好,节奏感不好时,呼吸变得辛苦,此时齿轮比可能太轻,应随着坡度的

变化改变齿轮比。脚感到累时,可能齿轮比过于轻快,改变齿轮比之后,恢复节奏。若感到坐的时间太长时,

采取坐与站立并用的方法来恢复节奏。4.不要过于勉强,量力而行爬坡竞技时,一定要量力而行,若感到很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百度文库

12

累时降低速度。或者退到集团的后面,调好呼吸和姿势后,再赶上集团。这样做的结果跑起来变得轻松。5.

调整呼吸爬坡变得很辛苦时,若是坐的姿势时会出现:腰弯曲,体重压住握把,像是握把支撑上半身似的现

象;若是站立姿势时会出现如下现象:背部变得驼背。这种姿势不利于呼吸,使得心跳加快,呼吸变得更差。

遇到上述情况时,瞬间挺胸采取容易呼吸的姿势,大大呼出等改变呼吸的节奏是很有效的。另外,应该经常保

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也很重要。6.肩膀酸痛有些人为了加把力,紧紧握住握把向前推。这种方法会加重肩膀的

负担,使得肩膀酸痛。这种方法说明此人没有很好地使用脚力来踩踏。为了加把力而紧紧握住握把只能起反效

果。应该坐稳,在感觉上以腰为中心支撑着自行车,手腕只是补助作用,不必要太使力。另外,握把的距离不

恰当时也会出现这种症状,有必要时应该调整握把及车把立的长度。7.腰痛不一定是爬坡,在平地上长时间

骑自行车时,也有不少人会感到腰痛。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是,腹部及背部肌肉不均衡引起的情况较多。应进

行增强腰部及背部肌力的锻炼。另外,爬坡时一直坐着会增加腰的负担,看情况有时站立使肌肉放松。8.脚

抽筋由上向下踩脚踏时,脚跟容易向下;由下向上踩脚踏时动一下脚脖子。这种不必要的动作将增加腿肚的

负荷,腿肚的肌肉不多,所放出的能量有限,也不能持续很久。因此大大超过负荷时容易引起抽筋等的症状。

为了避免上述不良动作,应该尽量避免改变脚脖子的角度。9.充分利用大腿部的踩踏大腿以膝盖为中心,分

为上下两部分,怎样使用大腿才能进行有效的踩踏?最重要的是有效地使用大腿背面的部分以及腰部的肌肉。

大腿背面的部分在脚中肌肉最粗,纤维最长,所放出的能量多而持续时间长,因此能进行充分利用这一部分的

踩踏时跑得快。骑车时腰部要坐稳,时时注意踩踏。用工具之类,设法固定脚脖子限制它的可动范围,进行这

种练习时,自然形成负荷加在大腿部的踩踏。为了矫正脚脖子的不良动作,用这种方法来练习也是好的。10.

应该经常锻炼筋力自行车竞技不单是脚力,身体主干部位的筋力也非常重要,若身体主干部位的筋力结实,

能稳坐在鞍座上,有效地发挥脚的能量。体能锻炼的效果,骑自行车来练习比较更有效果。在家里每天进行约

30分钟的体能练习很有效果。在此介绍一些提高体力的运动。●站立脚跟着地,双手放在脑后,弯曲膝盖,

此时弯曲的膝盖不要超越脚尖。这个动作不单增强大腿部,也能增强腰周围的肌肉。●躺在地上,弯曲膝盖,

双手放在脑后,轻轻抬起头。虽是简单的提起头部的动作,能增强腹部的肌肉。●卧倒在地上,双手向前伸

出,提起单只手臂的同时提起与手臂呈对角线侧的大腿,再进行另一边的动作。这个动作能增强背部肌肉。●

单杆练习。练习时下巴要高出棒杆。这个动作能增强背部后部的肌肉。上述运动最好是每套动作做20次,每

天3次。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9:37: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394761824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公路车速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公路车速度.pdf

上一篇:如何变优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公路车速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