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明堂辟雍

更新时间:2023-03-08 08:32:26 阅读: 评论:0

水果羹-留学机票

明堂辟雍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张靓颖歌曲)

一、緒論

《易經.繫辭傳》云:「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王易之以宮室。」1中

國建

築的起源,未有宮室之前,先民野處穴居,找尋自然環境可供利用的天

然資源,

因應地域、地形、氣候、風土的差異,或為營窟,或為繒巢,用以走風

避雨以及

躲避禽獸侵襲。然而民物漸豐、資源漸足,先民逐漸有餘力解決基本的

生存居處

問題時,對於建築的需求將不再只是停留生理層次。《禮記.曲禮》

記:「君子將

營宮室,宗廟為先,既庫為次,居室為後。」2聖人營宮室,以宗廟為

先者,說

明建築發的發展因生理層次的滿足進而追求心理的、精神的和人文意涵

的層面。

《禮記.祭義》曰:「……聖人以是為未足也,築為宮室,設為宗眺,

以別親遠

禰,教民返古復始,不忘其所由也。」3根據這段記載,可以了解宗廟

之設先於

居室,目的在於別親疏、辨遠近,教民崇本溯源。宮室建築則是從強調

原本的基

本功能演變為精神象徵義,而古代宮室建築中最賦象徵意涵者,莫過於

「明堂」

了。4

二、〈傳說中〉明堂制度的起源

《大戴禮記.盛德》說:「明堂者,古之有也。」6至於這個「古」是在

什麼

時後呢?從經史文獻了解,明堂之制或許最早可以上推至傳說中的神農

氏時期。

相傳明堂始作於神農氏。《淮南子.主述訓》云:「昔者神農之治天下

也,神

不馳於胸中,智不出於四域,懷其仁誠之心。甘雨時降,五穀蕃植,春

生夏長,

秋收冬藏。月省時考,歲終獻功,以時嘗榖,祀於明堂。明堂之制,有

蓋而無四

方,風雨不能襲,寒暑不能傷,遷延而入之,養民以公。」7根據《淮

南子》的

說法,神農氏之治天下,風調雨順、五榖作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百

姓們順著

時序播種與收成,並於歲末之際祀於明堂,感念祖先、上天的保佑並且

祈求來年

的豐收。《淮南子》陳述的明堂之制極為簡單,基本上只是一個「有蓋

而無四方」

的棚子罷了。

明堂之制相傳自黃帝,從文獻記載得知黃帝明堂有「合宮」、「明臺」

與「明

廷」等等稱謂。《尸子》曰:

欲觀黃帝之行於合宮。8

《管子.桓公問》曰:

黃帝立明臺之議,上觀於賢。9

大體上來說明堂在周代以前有許多不同的稱謂,一直到了周代

以後才開始出現「明堂」稱謂,而且後世全權用「明堂」這個稱謂來概

括其制,

三、历代明堂设置

貳、歷代明堂建置

歷史上自西漢武帝以降,至清乾隆皇帝,大多數朝代都設有明堂建置,

然而

古明堂之制歷時久遠,其制難詳,又歷代受到時代風尚影響所及,各代

明堂形制

往往各具特色,以下分期略述。

一、兩漢時期

〈1〉西漢武帝

武帝元封二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武帝從之。「初,天子

封泰

山,泰山東北阯古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曉其

制度。濟

南人公玊帶上黃帝時明堂圖。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

水,圜宮

垣為複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昆侖,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

焉。」

42武

帝明堂融合儒、道、陰陽家色彩,造就了漢代第一座明堂建築。

〈2〉西漢平帝

1956年於西安西郊發現漢代禮制建築遺址,目前發掘報告顯示此一禮制

築時代應該為元始年間,學者多認為該遺址是西漢平帝長安明堂建築。

根據中國

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報告指出:

中心建築是在一個方型的土台正中部。……中心建築的地基是一個圓形

土台。……中心建築的平面四“亞"字形。方向正南北,南北通長

42,

東西

42.4米。……在圍牆的外面有圓水溝。43

平帝明堂遺址最受到矚目莫過於「亞」形建築。許多學者追溯明堂「原

型模式」,

主張「亞形」五室為明堂基本特徵,然而就實際的考古發現,最早可以

上溯至西

漢平帝時期。

〈3〉東漢光武帝

42同註

12。

43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西郊漢代建築遺址發掘報告〉《考

古學報》

2期〈1959年〉

12

「建武初營明堂,上圓下方,法天地,八窗四閨,法八風四時。九室十

二座,

法九州,十二月。三十六戶,七十二牖,法三十六旬,七十二風。」44

光武帝明

堂法天、法地、法四時、法九州,建築形制著重於象徵意涵,形制尺度

各有取法,

與東漢「讖緯」思想蓬勃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

〈1〉北魏孝文帝

孝武帝太和十年詔起明堂,十五年,明堂落成。根據酈道元《水經注》

記載:

明堂上圓下方,四周十二戶九室,而不為重隅也。……室外柱內,綺井

下,施機輪,飾縹碧,仰象天狀,畫北道之宿焉,蓋天也。每月隨斗,

建之辰,轉應天道,此之異古也。……加靈臺于其上,下則引水為辟

雍。

水側結石為塘,事準古制,是太和中之所經建也。45

北魏明堂上圓下方、九室十二戶,集明堂、辟雍、靈臺為一。在內部結

構上,明

堂頂部施以美麗的彩繪,畫上北極星宿,抬頭仰望像是穹天般,隨者日

月星辰的

移動,轉動設於室內的機關,以符合天象的變化。從酈道元記載來看,

明堂頂端

的天花板完全是一個大型的天象演示圖。

〈2〉晉

宇文愷曾經議論晉明堂,「晉堂方構,不合天文。既闕重樓,又無璧

水,空

堂乖五室之義,直殿違九階之文。非古欺天,一何過甚!」46。由此可

知,晉明

堂形制只是一座長方形的大殿建築。

〈3〉宋、齊、粱、陳

宋孝武大明五年,祭祀皇天上帝,以太祖、文帝對饗,「堂制:但作大

殿屋

44(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1988年,1版〉卷

44,頁

1217。

45(漢)桑欽撰

(北魏)酈道元注:《水經注疏》〈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9年,1版〉卷

13,頁

1150。

46同註

17,卷

68,頁

1592。

13

十二閒,無古三十六戶七十二牖,文飾雕畫而已。」47

齊高帝建元元年七月,明堂祭五帝,「明堂制五室」48.

梁祀五帝於明堂,毀南朝宋太極殿,「以其材構明堂十二閒,皆準太

廟.以

中央六閒安六天座,悉南向。」49

陳於明堂祀昊天上帝、五帝,「堂制,殿屋十二閒,中央六閒,依前代

安六

座。四方帝各依其方,黃帝居坤維。」50

三、唐、宋時期

〈1〉武則天

武則天掌權後,於總章二年毀乾元殿,就地新建明堂。《舊唐書.禮儀

志》曰:

凡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各三百尺。有三層:下層象四時,各隨

方色;中層法十二辰,圓蓋,蓋上盤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

圓蓋。亭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栭、櫨、橕,藉以為本,亙之以

鐵索。蓋為鸑鷟,黃金飾之,勢若飛翥。刻木為瓦,夾紵漆之。明堂

之下施鐵渠,以為辟雍之象,號萬象神宮。51

武則天時期的明堂建築長寬各三百尺,高達二百九十四尺,三層,下層

象四

時,中層法十二辰,上層法二十四氣,圓蓋,底下用鐵鑄成波浪狀,作

為辟

雍的象徵。該明堂蓋成後,於證聖元年被火燒毀,遂即依照原狀重建,

只是

將原有「鸑鷟」用「火珠」代替。

47同註

44,頁

1218。

48同註

44,頁

1219。

49同前註。

50同註

44,頁

1220。

51(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1975-1981年〉,卷

22,頁

862。

14

〈2〉唐高宗

高宗繼位後,永徽十年下昭乾元殿題為明堂,不行享祀之禮。二十五年

命康

拆毀,後來康上奏以為「毀拆勞人,乃奏請且拆上層,卑於舊制九十五

尺。

又去柱心木,平座上置八角樓,樓上有八龍,騰身捧火珠。又小於舊

制,周圍五

尺,覆以真瓦,取其永逸,依舊為乾元殿。」52高宗明堂將武則天明堂

最上層拆

毀,中層有八角樓,樓上有八龍捧火珠,屋頂覆以真瓦,仍舊為乾元

殿。

〈3〉宋徽宗

宋初無明堂,明堂饗祀之禮都是在大慶殿內進行。徽宗時考明堂之制,

取〈考

工記〉互見之文,自制明堂圖式,下詔「尊圖建立」,蔡京奏請「明堂

五門,諸

廊結瓦,古無制度,漢、唐或蓋以茅,或蓋以瓦,或以木為瓦,以夾紵

漆之。今

酌古之制,適今之宜,蓋以素瓦,而用璃緣裏及頂蓋鴟尾綴飾,上施銅

雲龍。其

地則隨所向甃以五色之石,欄楯柱端以銅為文鹿或辟邪象。明堂設飾,

雜以五色,

而各以其方所尚之色。八窗、八柱則以青、黃、綠相間。堂室柱門欄

楯,並塗以

朱。堂階為三級,級崇三尺,共為一筵。庭樹松、梓、檜,門不設戟,

殿角皆垂

鈴。」53此明堂於政和五至七年間建成。

四、明、清時期

〈1〉明嘉靖

嘉靖九年,罷大祀殿不用,十七年議舉明堂秋饗,遂改大祀為大享殿。

「大

享殿在垣圜丘北。制圓南嚮,外柱十二,內柱十二,中龍井柱四。圓頂

三層,上

覆青色、中黃色、下綠色琉璃。上安金頂,殿基三成。……正殿五閒,

崇基石欄,

三出陛。正面十三級,左右各十五級,陛前設齋戒銅人。」54

〈2〉清乾隆

52同前註,頁

876。頁

53(元)脫脫等撰:《新校本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1975-1981年〉卷

110,頁

2474。

54(清)崑岡等奉敕著:《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

1991年,據光緒

25年石印本〉,卷

864,

28頁。

15

乾隆十六年,改「大享殿」為「祈年殿」。「大享殿」圓頂三層,上覆

青瓦,

中覆黃瓦,下覆綠瓦,兩廡用綠瓦。「祈年殿」一律改覆上青綠色琉璃

瓦。55

綜合本章可知明堂制度的起源與先秦時代諸侯僭越天子明堂的情形,以

及漢

代以後明堂形制的變化發展。

55同前註,卷

93,頁

5667。

16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8:3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355461819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明堂辟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明堂辟雍.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明堂辟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