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简介
墨子人物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
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
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
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他主张“兼爱”﹑
“非攻”,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
反对强凌弱的战争。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
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
《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
《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墨子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墨子墨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他是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
夷的后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马,后来他的后代因故从贵
族降为平民。后简略为墨姓。
约在春秋末年周敬王四十年(约公元前480年,一说公元前
476年,墨氏喜添贵子,墨子应运而生。虽然其先祖是贵族,但
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早年经历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据说
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
人称为“布衣之士”。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
少的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是一个
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自诩说“上无
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
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师从儒者
墨子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开始在各地游学。墨子曾从师于
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
秋》等儒家典籍。但墨子批评儒者对待天帝、鬼神和命运的不正
确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
不实的废话,“故背周道而行夏政”。从墨子对儒家的攻讦中可以
看出,两者在爱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扞格。而且墨子构建兼爱
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
仁、义等,表明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
具体走向上以不同的诠释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创立墨学
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
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
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
对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
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
并列为“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广收门徒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
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
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
的墨家学派。
周游列国
墨子在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国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
动者。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北到郑、卫,并打算到越国,
但终未成行。墨子曾阻止鲁阳文君攻打郑国,说服鲁班而止楚攻
宋。墨子多次访问楚国,献书给楚惠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
子,但墨子最终没有接受。后来他又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
离开了楚国。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
子以“听我的劝告,按我讲的道理办事”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
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思想主张,遭到
越王拒绝。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
有成功。
十大主张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
“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
“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
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
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
墨家团体
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
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
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矩子”(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代
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甚
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第一任矩子是墨子,后来的“矩子”有孟胜、田襄子、腹等。
由“矩子”执行“墨子之法”。墨者“矩子”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人,
本应依法处死。但秦惠王认为腹年老,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
杀。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禁止
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
儿子杀了。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
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战斗。但是,墨家是一个具有宗教性
的集团,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据《史记》记载,在楚国旧贵族阳
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墨者“矩子”孟胜就站在阳城
君一边。后来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孟胜为阳城
君守封国,忠于阳城君。他传“矩子”于田襄子,自己为阳城君死
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侠客"的
精神。正如《史记·游侠列传》所说的游侠那样,可能行为并不符
合正义,但是说话算话,讲信用,答应人家要办的事就必须办到。
而且行动果断,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
墨家三分
在墨子晚年,儒墨齐名。墨子死后,墨家弟子仍“充满天下”、
“不可胜数”,故战国时期虽有诸子百家,但“儒墨显学”则是百家
之首。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
之墨三个学派。《庄子·天下》所说的相里勤的弟子、邓陵子的弟
子苦获、己齿,即这三派中的两派。他们都传习《墨子》,但有所
不同,互相都攻击对方是“别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
有上、中、下三篇,大约就是墨家分裂为三派的证据。据郭沫若
研究,墨者集团到秦惠王时,有集中于秦的趋势。因此,从第四
代“矩子”时起,墨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秦国。
此后还有记载,东方的墨者谢子,不远千里入秦而见秦惠王。
这时墨学还是兴盛的。但是到汉代,墨家已经消亡。为什么墨家
消亡如此之快呢?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分歧很大,还需要进一步
研究。从墨家内部来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论上是可取的。墨家与
儒、法、道等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墨者组成的带有宗教色彩
的集团,有严格的纪律,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这些,作为一
般人是难以办到的。禽滑厘是春秋时期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
子,他的字为慎子。禽滑釐曾是儒门弟子,学于子夏,自转投墨
子后,便一直潜心墨学。
墨子名言
1、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4、兼相爱,交相利。
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
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
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0、天欲义而恶不义。
1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2、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
王法之。
13、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
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
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
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
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
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
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8、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9、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
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20、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墨子的主要思想
据《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条五类纲领,即《墨子·鲁
问》所云:“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
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
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
爱、非攻。”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
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
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天志明鬼:宣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点。墨子认
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
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
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
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尚同
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
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
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
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
主张。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
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
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
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人物评价
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为他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他也
是位大爱无言的圣贤,因为他是整个中国两千年文明历史上,第
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他在中国
历史上不可或缺,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
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还是位科学家,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
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人。后人尊称
墨子为“科圣”。
墨子对自己的评价:“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
志”,谓之“圣王之道”。
墨子学说在春秋战国之间曾经产生了广泛影响,一度与儒家
学说并驾齐驱。但在儒者看来,墨家学说却是邪说流布。《荀子·成
相》曰:“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不过诸子对墨家的批
评却不是针对墨子的尊天、明鬼。有论者据此认为,尊天、明鬼
只是墨子及墨家学派的宣传其思想形式,这说明天志、明鬼不是
墨子的真实思想,更不是墨子思想的主流。
班固《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
像孔子一样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灶的烟囱
染黑的功夫都没有。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
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说:“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
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
就等于整个希腊。”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8:3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35472181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田襄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田襄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