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7:41:55 阅读: 评论:0

兴趣班-科学书籍

红楼梦原文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这厮)

(完整)《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

【教学活动准备】

1。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

作家出版社,2010年4版);《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冯其庸纂校订定,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年1版);87版和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

2.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自行阅读教师推荐书籍,观看《红楼梦》电视剧。做出简单的阅读摘记和阅读报

告。

【教学内容确定】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历代文人学者都对其赞誉有加.但是初读或未读《红楼梦》的

青年学生会有所质疑:《红楼梦》真的如此了不起吗?他的优秀体现在哪里?你能不能用最简单、平易的语

言揭示它的伟大之处?老师能不能通过几堂课的时间让没有阅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也初步领略到《红楼梦》

的不凡?

针对这样的质疑,《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应该确定为让学生领会作品的佳妙。

《红楼梦》的佳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单事实见其一斑。一,红楼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所有

中国人,包括文盲老太,都会利用《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来评析、阐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二,《红

楼梦》“文备众体”(诗、词、歌、曲、赋、骈文、古文等),并且每体都有传世之作。其语言表达精致、

雅洁、优美程度已臻绝境。三,《红楼梦》的创作和研究(最突出的是脂砚斋的评批)几乎同步进行.现在

已形成了显学“红学”。它具有独特的文艺和思想研究价值。

鉴于此,同时因应教学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我们教学的主要范畴确定为小说的“人物”、“语言”和

“评价".

【教学流程设计】

(一)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

1。从各种媒体及著作中收集利用《红楼梦》中人物评析现实社会中的人、事、物的语言资料。教师示

例如下:怎样和林黛玉一样的女孩相处?(网络文题)在现代社会,做一个王熙凤一样的女人,你一定会幸福。

(宣传广告)某某,就是真实版的呆霸王薛蟠。(报纸社评)

学生收集到的被符号化、当作语词在现实交流中使用的《红楼梦》人物共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王熙凤、贾探春、贾惜春、贾迎春、李纨、妙玉、史湘云、贾母、刘姥姥、贾政、贾珍、贾琏、贾赦、薛蟠、

柳湘莲、王夫人、邢夫人、尤二姐、尤三姐、袭人、香菱、晴雯、平儿、紫鹃、小红。其中林黛玉、贾宝玉、

王熙凤、贾探春、薛宝钗高频现身.

【师生活动总结】能否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判断一部小说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所收集材料充分说明或

证明了《红楼梦》塑造的典型形象之多.这些典型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这充

分说明或证明了《红楼梦》创作的巨大成就。

2。分析同一个人物符号(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含义是否相同。以书中配角刘姥姥为例说明。筛

选学生收集到的语料如下:

(1)2017,我们要像刘姥姥一样抓住机会(红鹭上云天的博客文章标题)

(2)如何像刘姥姥一样拥有好人缘?(壹心理专栏作家岳晓东)

(3)刘姝威姥姥进万科大观园,全场尴尬症都犯了(搜狐科技新闻标题)

(4)刘姥姥情商到底有多高?八个细节让你真相大白(网络专栏陶淘说文章标题)

(5)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歇后语)

五个语料中的刘姥姥皆典出《红楼梦》,但其表达的含义是有很大不同的。其含义分别对应了刘姥姥具

有的不同个性特点,即,1善于抓住、利用机会,2幽默,3本色、真性情,4热情、乐观、包容、感恩等,5

见识浅陋。其源头对应这着原著中不同的章节、情节内容。

(完整)《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师生活动总结】文艺学中,性格单一的小说人物被称为“扁平人物”,性格复杂的被称为“圆形人物

"。福斯特认为“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

够的张力.《红楼梦》中塑造了大量像刘姥姥这样的性格复杂的圆形人物,这充分说明了作品的高度艺术性。

3.“刘姥姥进大观园"现在已经成为习见的歇后语,但是这一俗语的“后衬”(点明内涵的语词)并没

有固化.请同学们搜索记忆、展开联想,至少写出三个后衬.

同学提供完整歇后语如下: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刘姥姥进大观园-—洋相百出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花了眼

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刘姥姥进大观园——长了见识

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眼界

刘姥姥进大观园—-满载而归

【师生活动总结】通过这些歇后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大家都紧扣原文理解“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这

一事件,但所获感悟是不尽相同的。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

明,《红楼梦》的人物、情节给读者提供了足够大的“再创作”空间。提供读者的想象空间越大,作品越优

秀.《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典范。

4。根据同学所收集的语料,对照《红楼梦》原文,分析概括作品中部分人物的性格特点.可根据课时,

弹性安排内容.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互助探究等方式,得出以下结论:

(1)林黛玉——坦率纯真、才华横溢、自尊自重、尖酸小性、多愁善感、姿容绝世、冰雪聪明、孤傲

清高、敏感多疑

(2)贾宝玉——聪明灵秀、温柔多情、乖张顽劣、文思敏捷、重情重义

(3)薛宝钗——温柔敦厚、博学多识、豁达大度、世故圆滑、阴险奸诈、品格端方

(4)王熙凤——聪明机变、精明能干、两面三刀、八面玲珑、心狠手辣、脸酸心硬

(5)史湘云——豁达开朗、热情豪爽、心直口快、单纯乐观、文才不俗、善良细心

(6)贾探春——敢做敢为、办事练达、决断果敢、刚强聪慧、心思缜密

(7)袭人——温柔和顺、处事稳妥、机心深重

【师生活动总结】通过上述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中的任何一位主要人物,都具有正、

负两方面的性格特点,是个多面体,是“圆形人物”,是不可替代的典型形象。

5.根据原著及自己所收集的语言材料,体会《红楼梦》中人物的形象特点.找一找身边的人(尤其是本班

同学及本校老师)与红楼人物的形象对应关系。

同学找到了很多对应关系。当然是局部对应关系。例如有同学认为班里有两位女同学像林黛玉。其中一

位是“体质较弱"这一点相像,另一位是“敏感多疑”特点相像。

【师生活动总结】我们的生活竟然与红楼人物有着这么密切的联系。这说明,《红楼梦》深刻地描绘了

人性。它不仅写了大观园中的人,而且也写了所有的人,包括我们.这是《红楼梦》的非凡之处。很多学者也

深深地体悟到了这一点.鲁迅评价贾宝玉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唯宝玉而已."其实这是夫

子自道。在鲁迅那个时代,能够深深地领会“悲凉之雾”的大概也只有先生一人而已。王蒙评价《红楼梦》

说,它“展示着真实的生活,原生的生活,几乎全息的生活。"此言得之.我们看红楼人物,其实可以更多地

看见自己.我们是否也有过薛宝钗的豁达大度和世故圆滑?是否也有过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和八面玲珑?我们

看红楼故事,其实可以更多地看见自己的生活.“红楼梦”中有他有你也有我。

(二)语言:歌哭悲欢,负凌云笔

(完整)《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1。请同学梳理罗列《红楼梦》中的各种文学体裁或语言艺术形式。

学生梳理出的语言艺术形式有: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偈语、赋、联额、灯谜、酒令、骈

文、拟古文、戏曲等。其中诗的体例又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

[师生活动总结]自唐代传奇始,“文备众体”已经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一个基本特点。但大多数作品

中的所谓“众体”的数量非常有限,其作用也有限(多半作为点缀)。《红楼梦》则不然。它几乎囊括了中

国文学史上所有的艺术样式。成为“众体”的大晒场。并且众多的艺术形式都已经内化为小说的有机部分,

成为刻画人物、推进情节发展、表现主题思想的重要元素。

2。请同学筛选书中自己认为最优秀的对联、五律、七律、歌行、歌曲各一,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按得票率,“选秀”结果如下。其中宁府上房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歌行《秋窗

风雨夕》也获得较高票选.

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对联)

五律:杏帘在望(林黛玉)

七律:咏白海棠(薛宝钗)

歌行:葬花吟(林黛玉)

歌曲:好了歌(跛道人)

课堂内根据教学情况选取其中的部分作品进行重点赏析。

【师生活动总结】以上不同体裁的文字,很多读者耳熟能详,甚至会全文、全章背诵,它们得到文艺评

论界的很高评价.这说明这些作品的艺术水准已臻绝境。文学史上,大多数作家都无法做到兼擅各种文体形

式的创作。李白长于古体诗写作,而短于律诗创作;杜甫七律创作独步一时,而对古体诗写作力不从心;莎

士比亚专擅诗歌、诗剧,而几乎不写散文、小说。古今中外皆然。但曹雪芹对各种语言艺术形式都显示了超

强的驾驭能力。他的这些文字融和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或体现小说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或暗示情节的进一

步发展,或隐喻文章主题思想,或反映时代文化精神生活面貌,成为《红楼梦》小说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选取书中“咏白海棠"组诗(三十七回)、“菊花诗”组诗(三十八回)、“螃蟹咏”组诗(三十八回)

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四人的诗作,掩其姓名,请同学们赏析诗作,判断作者为谁,并说明理

由.

【师生活动总结】一人写作能专擅一体,已是十分难得。能兼擅众体,那更加难能可贵。而要他用相同

的题材、相同的体裁,一题多解,创作多首不同的作品,并且首首都要跻攀上流,那当然更是难上加难。而

要一人用相同题裁、相同体裁,模拟不同人的声调口气,代人立言,一气写成多首一流作品,可以让读者区

分其作者为谁,那简直有如登天之难。然而这个难登的天,曹雪芹登上了。薛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不

仅是咏白海棠的佳句,而且完全符合她素朴淡雅、洁净无华的性格。《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

诉秋心"则完全是林黛玉幽怨寂寞的心声。茅盾曾比喻说,《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按头制帽",戴在

不同的小说人物头上的。这一点,突出表现了《红楼梦》语言的高水准,也突出表现了曹雪芹的艺术才华.

(三)评论:长长短短,凭谁评论

1.阅读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和冯其庸校订《重校八家评批〈

相关评批文字,通过具体例子说明评批的主要内容及范围.

【师生活动总结】师生共同探讨总结评点法口诀:思维缜密,联系上下;眼光独到,发人未发;写法结

构,多加考虑;修辞异句,细心体察。即评点时,要注意炼字,注意修辞,注意手法,注意照应,注意结构等。

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

2。研习二十七回“滴翠婷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八家评点,概括八家对主要人物薛宝钗的评

析有何不同.并以此反思评点式文学批评有什么主要缺点或负面影响。

【师生活动总结】八家(王希廉、姚夑、张新之、诸联、涂瀛、洪秋蕃、二知道人、解庵居士)中,洪

秋蕃、姚夑贬钗,张新之褒钗。双方的评点,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这一现象说明:评点式文学批评

(完整)《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很能张扬评点者个性,能充分表达评点者独特新颖的阅读理解;但评点容易受评点者个人学养、好恶影响,

走向极端,从而降低批评的科学性。

3.赏析评批文字精彩片段,用随笔形式说明评批文字对自己理解《红楼梦》文学性、思想性的影响。简

要概括评批文字的主要作用.

【师生活动总结】评批文字为读者确立了一个阅读经典的态度。评批者都视阅读、评点经典为崇高使命。

他们阅读态度严谨,心细如发.解读时往往一字一句推敲,努力探究作者的用意和文章的妙处,一般读者不

注意处,他们却能注意到,并加以评述。评批文字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经典的方法。汉语优美,表现力极强。

文化水平不高的读者,往往看不出或领略不到作家语言的妙处。评点的方式,可以非常灵活并且贴近文本(阅

读)地指出这些美妙之处.读了之后,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文心,了解某段文字的精华所在、精警所在,

了解中国文字的表现力和巨大容量。评批文字给读者提供了文学阅读的整体感。没有经验的读者,读长篇著

作往往顾头不顾尾。但是这些评批文字却时时提醒读者勾连前后文.

4。选取119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或120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

楼梦》,作点评训练。

【教学活动感评】

《红楼梦》是部大书,值得细读,精读,一读再读。读《红楼梦》,是升华自己阅读心境,是提高自己

阅读技巧,是在不断走向隐秘的自己。

“兼美"理想世界的凸现

——解读林黛玉、薛宝钗的共时空存在

王嘉妮

无论是读《红楼梦》,述《红楼梦》,亦或评《红楼梦》之人,似乎皆对薛、林二人间的对比情有独钟,

或许是因二人性格的差异,亦或因二人身份的联系,而我想先摒弃这种略带世俗的比较来谈一下二人共时空

存在时的奥秘。

众所周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重描写了众多女性人物的性格及她们的悲剧命运,其不只意在批判

当时封建社会的污浊腐朽,也是将自己的希翼寄托于书中最为重要的两位女子身上,此二人即薛宝钗、林黛

玉.不难看出,在曹雪芹笔下薛、林二人是《红楼梦》中的两个象征意象.——薛宝钗代表的是一种合理的物

质世界,而林黛玉则代表了一种自由的精神世界。而二人共存的历程正是“兼美”理想世界的凸现,是矛盾

与消亡过程的体现。

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为之引见己妹-—乳石兼美,表字可卿者,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风

流袅娜又如黛玉,如此便引出书中这两位最光彩夺目的女子薛、林二人的存

在关系:薛、林二位一体,谓之“兼美”.

而书中大多有宝钗处现黛玉,书黛玉中现宝钗,二人始终共存共现。第三回,黛玉丧母,辞父进京入住贾

府。随即宝钗进京亦入住了贾府;再者,元春最喜爱的两处大观园内的住所—-潇湘馆与蘅芜苑也正分别是

林、薛的住所;又于第二十七回中的芒种时节,宝钗滴翠亭追彩蝶,黛玉山坡上埋香冢、泣残红,就连出门

看戏,二人也是同坐与众不同的翠盖朱璎八宝车,平日里的宝钗能言解疑癖,黛玉会雅谑补余音,就是人们

说起来也总将二人并列,说

这两位姑娘:天上少有,地上无双。

而在书中一大情感主线中,林、薛二人亦有所牵扯。黛玉与宝玉是“木石前盟",宝钗与宝玉则是“金

玉良缘",而宝玉最终对黛玉的选择只是一个无关乎功利的爱情指向,因他二人皆对“仕途经济"嗤之以鼻却

又对“文学诗词"极有天赋,可谓志趣相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双玉强调爱情,双宝强调婚姻,这是“兼

美”世界中的一部分,并不标识二者孰强孰弱,只是对同一审美层面上的不同指向,书中看似处处将二人矛

盾着的性格特点、行为处事拿作比较,实则是作者意将此两个象征意象在矛盾中融合互通,最终刻画出自己

(完整)《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中那个“兼美”的理想世界。

而曹雪芹之所以选择大观园众多女子非愚姊妹可比的薛、林二人来完成他心中的“兼美"世界,正是因为

在黛玉身上四射着“咏絮才"的叛逆灵光,而在宝钗身上则凝聚着“停机德"的传统魅力。进一步讲,这就是

前面所说的林黛玉代表着内心纵向上升,愈来愈趋向完美的自由的精神世界.薛宝钗则象征着外部横向沟通,

一步步走向完善的合理的物质世界。当二人走向融合,共存于同一时空时便出现了那位太虚幻境中绝美的“兼

美"之人,她兼采二者之长,却并未因二者之异而相互掩映光彩,而是构建出一个兼物质于精神之美的理想人

物即

“兼美”世界,这大概才是曹雪芹内心渴望的凸现.

越艰难,越可爱

-—论史湘云

初读《红楼梦》,对于史湘云这个人物,总觉得不够真实,她可爱到近乎完美,却偏偏又太懂事,而可

爱与懂事这两种矛盾的性格,在我看来很难出现同一个人身上。

几乎人人都爱史湘云。连不爱说话的迎春都愿意跟她说话,很多红迷们为了黛玉和宝钗吵得不可开交,

可一说到了湘云,都开始说起好话了.所以,史湘云算是“万人迷"了。

可是史湘云真的好惨啊!她所在的史家应该是《红楼梦》中最早衰落的家族;自幼父母双亡,被叔叔婶

婶抚养,叔叔不疼,婶婶不爱。其余那些家族也在走下坡路,可是,高级丫头晴雯一年到头还做不了几次针线

活,而湘云晚上还得做针线活补贴家用。

曹雪芹亲笔写的史湘云,下笔真有点狠,《红楼梦》前八十回,史湘云没人疼,没钱花,连长期的住所

都没有,一直是寄人篱下.可是在周围人眼中,她又是活的那么开心,几乎所有大观园开心事她都会热情参与,

如果没有,她就会去努力寻找—-和宝玉一起烤肉串,就是她想出来的。

史湘云很懂事,她特地给鸳鸯、彩霞、袭人准备了三个戒指,仔细包好郑重送上。可这三个人并不是和

她处的很好的人,但他们是贾府最有权势的“秘书”。举办螃蟹宴时,史湘云更是把所有人都想到了.

可是,湘云又活的好累.

湘云认床,偏偏她居无定所,一直在贾史两家跑,在贾家,她至少和黛玉、宝钗、迎春、李贽一起住过,

可即便是心细如发的黛玉,都不知道湘云认床的毛病。当湘云好不容易能在一个地方睡觉时,又不得不换个

地方睡,不知是何感受,她彻夜无眠,到底在想什么?是白天的烤肉吟诗?还是不知道长啥样的父母?她小心

翼翼的辗转反侧,不愿意惊醒旁边浅眠的黛玉。

第二天,我们看到的仍然是那个快乐的湘云。

越艰难,越可爱,越可爱,越令人心疼,或许史湘云就是人们眼中那个艰难却懂事的孩子吧!

门第--—-豪门之妻难当

有一部童话故事叫《灰姑娘》,讲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嫁给了梦想中的王子.这让现实中的我们有

了很多美好的想象.而四大才子之首的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却与我们想象的豪门之妻毫不相符。

《红楼梦》中的女角色们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门第,她们当中有的出身很高贵,有的出身低贱,还有

的是经过一番斗争上位,而《红楼梦》中很大一部分情节都是围绕着“门第”矛盾而产生的.

《红楼梦》中出身高贵的典型有王夫人、王熙凤姑侄,出身平凡的代表有邢夫人、尤氏,还有出身高贵

(完整)《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但却中规中矩的代表李纨。作为豪门中的女人,她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一分析。

王夫人出身豪门,她和侄女王熙凤都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金陵王家这是十分有门第的.王夫人在

书中的总是一副面慈心善的形象,而读完《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她并不是面慈心善,而是面慈心狠。比如

金钏就因为一句玩笑话,就被王夫人逼得投井自尽,而事后又落下来虚伪的眼泪。书中有个十分特殊的女孩-

——-晴雯,书中说她“心比天高”,她看不上王夫人给下人的小恩小惠,因此她与王夫人的关系很不融洽,

而王夫人借着抄检大观园的机会排除异己,在晴雯好几天水米未进时,将她赶出大观园,结果当晚就死于非

命。从这些可以看出,王夫人表面心善实则虚伪。

王熙凤在贾府中是实际的掌权人,门第也是十分的高。而她也不像书中说的那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

误了卿卿性命",王熙凤在管家的能力上确实很强,如果没有王熙凤,贾家可能早垮台五年十年.可以说王熙

凤不光门第高,而且可以说她在贾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贾家门第不高的人由邢夫人、尤氏为代表。邢夫人、尤氏虽说是夫人,但在贾家却没有什么太高的地

位.邢夫人表面上对王氏姑侄毕恭毕敬,但实则暗藏祸心。贾家败落的标志性事件-—--抄检大观园,邢夫人

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将王氏姑侄扳倒,结果却间接的稳固了她们的地位.但从这可以看出邢夫人随时有着想上

位的心思,但最后结果却损人不利己。尤氏也与邢夫人类似,在贾家为了稳固自己地位,只能忍辱负重,默

默受苦。

《红楼梦》中也有一个人物,她门第很高,但在府中十分守规矩,一心只想将孩子抚养成人,她就是贾宝

玉的嫂子李纨。在丈夫死后她心如死灰,只想安分守己,让孩子有个功名利禄。但她的文学水平很高,决不

再黛玉宝钗之下。她在稻花香成立一个书社,但经费不足,在这时,她竟能从王熙凤手中“虎口拔牙”,这

也能看出李纨的高明。但最后随着儿子贾兰去世,她自己也气绝身亡。

《红楼梦》不像《灰姑娘》,在豪门中的女人们因门第矛盾不停地明争暗斗,制造了跌宕起伏的情节,

最后导致了一个悲剧,这也许也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正所谓:顺成人,逆成仙,都在其中,颠倒颠。

寻觅不一样的烟火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空子空牵念.”这

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人物之首晴雯的判词。“晴雯”这个名字就是由此提炼成的,就像那芙蓉本是出淤泥而

不染之物,自是高贵不凡,用来比喻晴雯最是恰当不过了。

刘一心在“百年孤冢葬桃花”中谈过,曹雪芹在“金陵十二衩"中,写的最成功的一位女性就是晴雯。

她虽是一位身份底下的丫鬟,但作者却是用自己的血调泪水,书写而成的。

和黛玉一样,晴雯一生是洁净的,洁净的身体,洁净的灵魂。晴雯是大观园中最美丽,最光彩照人的丫鬟,

有着天真无邪,自尊自爱,大胆叛逆的性格,更是芙蓉花神的代言人。可就是这样风流灵巧招人爱的晴雯,

却在十六岁的花季就凋谢了,但她的全部生活称得上是一首充满青春活力和灵魂之美的抒情诗。

在我看来,晴雯之所以在下层婢女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因为她洒脱泼辣,无所顾忌。总是天真,善良,

坦荡,刚劲而又浑身是刺,用宝玉的话“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星日不足喻其情,花月不足喻

其色”来形容这位惊世骇俗的姑娘也实不为过.她为人处事正直无畏,刚正不阿,容不得虚伪作假的卑贱手段。

看不顺眼和听不惯的事,她都会给予反击和讽刺,让人觉得她十分刁钻刻薄。

在封建社会,她的所作所为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愿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她敢说,敢笑,敢怒,

敢骂,心直口快,不拘泥于虚伪。每当晴雯在读者面前出现的时候,立即给人带来一种爽身扑鼻的清新之感,

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人是“哈巴狗儿";抄大观园时,唯有她

“挽着头发闯进来,豁锒一声,将箱子打开,手提箱底,往地下一倒,箱里之物都被倒了出来。"这正显示了

她对权势的蔑视,但也预示了她悲惨的结局.

相比袭人的处世风格,晴雯终究在充满棱角的性格中缺少处世的圆滑。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的报复.王夫

人在她病的“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将其从炕上拉下来,硬撵了出去,当夜便悲惨的死去。

虽然结局很悲惨,但晴雯人生的大幸却是遇到了宝玉这个主人.虽然宝玉也曾被奚落臭骂,虽然晴雯棱

(完整)《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角逼人,但宝玉还是被这个女孩爽朗大方的性格和光明正直的气质所折服。吵架后,宝玉为了和晴雯和解,

一起在塌下撕扇,冷月夜为了防止晴雯着凉就用手去暖晴雯的手。也正是因为宝玉对晴雯的关怀和包容,晴

雯这朵芙蓉才能在怡红院怒放着。

都说好是互相的,宝玉对晴雯有没齿之恩,晴雯对宝玉的好也是发自内心的。病中坚持为宝玉彻夜补雀

金裘,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是拼了命去做的.宝玉出了事情,她可不管是不是符合伦理道德时俗要求,只要

宝玉有求,她便可以两肋插刀,从来没有教导和规劝。这一点上,她倒是有点类似林妹妹了。可怜他们的友

谊并不被认可,晴雯至死仍背负着勾引主人的骂名,实在是可叹啊!

晴雯,她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虽口角锋利,去心地善良;她心高气傲,无所顾忌,虽冰雪聪明,却天

真无邪;她心直口快,洒脱泼辣,虽至情至性,却敢作敢当,视死如归。这就是晴雯,是我眼中最美好的晴

雯。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7:41: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325151815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楼梦原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楼梦原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红楼梦原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