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家乡风俗作文400
秦皇岛家乡风俗作文一:
秦皇岛市历史悠久,是中国唯一以皇帝名号得名的城市,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
放城市之一,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也有很多家乡风俗需要注意。
赏花、敲鼓、扭秧歌,溜冰、滑雪、赏民...节北戴河集发文化庙会文化味更浓,以
传承冀东民俗为主题的各项新春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唐山、辽宁等周边
各城市的12万游客纷至沓来。
从除夕之夜到正月初三,当地举办新春烟花会、大秧歌拉街、戴河民俗汇等迎新
春活动。大年初-,三百多村民便身着盛装自发组建起秧歌队,连续三天手舞彩扇、敲
打腰鼓,走街串巷。
正月初四、初五、初六,集发文化庙会拉开“开正月里农家院里过大年”的序幕,数
不清的大红灯笼挂满了戴河畔,由儿童锣鼓、巾帼锣鼓和集发锣鼓会等组成的千余人
的锣鼓会敲得整个戴河两岸夭响,适时绽放的桃花等迎春绽放,各地赏花游人自大年初
-争相汇聚而来,在冰雪笼罩的隆冬之际赏花贺春。
同时,戴河畔的四个村庄的百家村民也都再次摆起了长长的百家饺子宴,百家饺
子,让游客们与港城人一起尽享-份冀东人的好客和喜庆。踩高跷、跑旱船、耍毛驴、
拉洋片、吹糟人、拉洋车、地歌展演、传统游戏大赛美食节、百家.孔...三十余项集市
民喜润乐见的各项新春民俗活动汇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秦皇岛家乡风俗作文二: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
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
源的历史文化底蕴。下面让我们看看秦皇岛市的过年春节习俗大全吧。
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
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开门爆竹”--说古已有
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
竹声除旧迎新。
斋日,早晨拜神,放炮仗。初-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
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环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
“扫帚星"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天也不能往外泼水
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拜年,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
-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
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
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秦皇岛家乡风俗作文三:
秦皇岛南临渤海,背靠着燕山,西南面向京津,东北通向辽宁,在文化习俗上靠
近津京,但也有东北的影子,秦皇岛人去北京会被当做东北人,去东北被当做北京人。
下面我说说我们这里过年的事。
我们和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民俗一样,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
九蒸馒头;大年三十熬一宿。
除了这些常规的年俗外,有几样年俗和吃食算是我们这儿的地方特色吧!
年三十的素馅儿饺子。真正的过年从大年三十的团圆饭开始,按老年间的习俗,
年三十这一顿年夜饭,是集全年之力,最为丰盛的,即便贫困之家大鱼大肉也是有的,
在难得的大油大腻的时候吃上这顿素馅儿饺子,既做到食欲上的合理搭配,也有经济
条件上的考虑(过去吃肉靠供应),再有就是菜也是财的谐音,多吃点也有为了来年
多讨吉利的意思,芹菜代表“勤劳发财”,韭菜寓意“长久发财”,酸菜有着“算财”
的意思,白菜更有“百财”的意思,把这些蔬菜切成细末,在加上绿豆菜、香干、木
耳、素帽(面筋),红粉皮或者油条等,然后用酱豆腐、麻酱、味精、香油、盐一起
搅拌,这样的素馅儿饺子,味道也是鲜美无比的。
还有一种说法,这个习俗是当初从清宫传播到民间的,这件事还与秦皇岛有关呢,
当初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兵入关~山海关!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了灭明朝,
误杀了不少人,所以大年三十不吃肉馅的饺子,是为了祭奠和忏悔。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7:34: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32066181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秦皇岛特色美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秦皇岛特色美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