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写作
一、什么是散文
总的说来,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
不押韵的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总术》篇里写道:“今之常言,有‘文’
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所谓“笔”,就是指韵
文以外的一切记叙性和议论性的文体,这些文体就是散文。南宋末年的罗大经
曾在《鹤林玉露·刘奇赠官制》中说:“益公常举似谓杨伯子曰:‘起头两句,
须要下四句议论承贴,四六句对耳,其立意措辞,贵子浑融有昧,与散文不
同,„„’”由此可见,“散文”这一特定的文学名词早在南宋就已经开始被
人使用和认同了。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
“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
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
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
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
的分类。
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散文的概念,并不是古代散文,而是现代散文。散
文作为一种现代写作文体,既没有特定的概念,也没有关于写作内容的具体规
定,其内容可以说是宽泛的。每每提及散文,大家总会对一句话很熟悉:“形
散而神不散”。这句话足以很生动地形容散文这种文体的状态。所谓“形散”
是指散文的形式、构成没有一定之规,写散文既不需要像写议论文那样论点、
论据、论证,层层阐释条条分明,也不需要像写说明文那样明确、清晰、具体,
它的文字结构和写作形式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显得更加自由,因而谓之为“形
散”,而所谓散文的“神”指的则是散文的本质,即精神之所在,这个所谓的
“神”是一篇散文的核心,是不可动摇和虚化的。因此即便散文再散,“神”
也一定要是凝聚的。
二、考试中的散文
在考试中,考生往往需要在规定的考试时间之内按照考试所给出的题目和
要求独立、完整地完成一篇散文。而这里要指出的是,通常作为考试的“散文”
指的是狭义上的“散文”。实际上,考试中所涉及的散文通常都是以人物为中
心的叙事性散文,也就是说具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散文,非虚
构的散文。
作为一种随意性较强的文体,散文的写作相对而言比较自由,它不像小说
那样需要有较强的逻辑关系,而是比较灵活、随意。散文中可以叙述也可以议
论,同时具有较大的想象、塑造空间。散文中所涉及的人物也可以凭借一些片
段性的描写来展现其性格特征。
很多准备专业考试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散文与小说的具体区别在哪
里呢?这是一个理论上很难给出具体答案的问题。因为小说其实也是从叙事散文
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但是针对考生,仍可以提示一些具体的区分方法,那就是:
散文重在“散”,在文笔、写法、情绪上可以用较多的形式来展现个人写作特
色,而小说则可以写成相对明确、具体、集中的场景中的故事。
在编导专业的散文考试中,为什么通常会选择叙事性的散文来作为考试内
容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叙事性的散文可以着重考察考生结构生活片段和体察
生活的能力。
三、命题叙事散文的要求
叙事散文写作
命题叙事散文写作作为核心常设的考试之一,其基本要求通常是三条:
文体要求:叙事散文;
内容要求:以人物为中心;
精神状态要求:要有真情实感。
常用叙事散文写作格式
1.倒叙式。
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
《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
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只强调两
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的,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
全篇。
2.领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
刘白羽亲历长江三峡的航行之后,悟出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
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的道理。
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3.失得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为甲而去→因乙失甲→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
如写买书,由于遇一儿童迷路而哭,同学硬拉他帮助儿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
到了,可书却没买上,怅然而归的途中,细细想来,今天确实有所得,从同学
的行为中真正懂得急人之难的道理,这是买不到的生活教科书啊!这一式往往
可以别开生面的立出新意,开人眼界。
使用这一式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意外之事的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决而不行
的程度,不然放弃本来要做的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
办完再回到去办甲事上,从甲事未办成的失中寻得,应感情细腻而真实,自然
合理。
4.悬念式,也叫溯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第二次考试》。陈伊玲初试成绩优异,才气过人,而复
试为什么落差极大,前后判若两人?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是设置悬念,
造成疑问。于是苏林教授决定去探个究竟。一路所见,都是为突出陈伊玲的精
神。这是探因的过程。原因找到了,原来她为救灾,不顾自己明天就将考试的
处境,宁肯失去个人的机遇,也不愿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疑问排除了,陈伊玲
的品质也突出了。
使用本式的首要问题是开篇的悬念,一是悬念设置要自然,结果要在情理之中;
二是悬念要能带动全篇。
5.集锦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交代文旨→
其主要特点是开头有个引子,引出话头,然后从几个不同角度记写几件事,这
几件事都能反映人物的品质,或反映开头点明的文旨。
这一式无论记事、记人和抒情均可通用。记人可用来写《我的×××》一类文章,
记事可写《×××市场行》一类文章,抒情可写景物,如《××景物记》。
6.对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①甲的高大←→乙的渺小,如《一件小事》;②一个人行
为几个阶段的对比:甲是乙→甲不是乙→甲是乙→甲不是乙……如《变色龙》。
总的说来,记事套路多半也可用来记人,有的还可用来写抒情散文。设计这些
套路,意在指导学生入叙事之门,克服叙事的简单化和单一化。既有利于参加
各种考试,又有利于将来工作中的应用。
范文1《寿宴》
那年秋天我六岁,随父母回到乡下奶奶家。到了村口,远远看见老屋门前
停了黑压压的一片自行车,就觉得气氛非凡。果然,姥爷做大寿,远远近近的
亲戚都请了来。
我被妈妈摁下头,“这是你表姑家大表哥”--鞠躬,“这是„„”在矮
人大半载儿的我的眼里,只见一对对穿着裤子的腿一闪而过,尼龙打皱的,卡
其布的,膝盖处鼓出两个包来,还被磨得平实而明亮。随着这些腿的离去,上
面总有一只大手向我柔嫩的脸蛋儿,像一排排钉耙耧过,我索性硬起脖子,好
增加母亲把我摁下去的难度,心里却直琢磨那些花里胡哨的寿礼,热气腾腾的
寿宴,对于大手的刺痛,也不免有节奏地紧张着„„
“呦!瞧这孩„„还得叫大叔哪!”妈妈“噌”地把我摁弯下去,等我挣
扎着抬起头时,迎面伸过来一只手,那只手比先前的手都小,又嫩,只是脏了
点儿,我心里一爽,却只见那只手迅速变了姿势,照着我的脸蛋儿就是一拧,
“哎呦”,我握着脸叫道。那孩子大约八岁光景,精瘦中透着强壮,光脚丫子
沾满黄泥,脚趾头被秋雨泡得起皱发白,却得意地抠着地。我狠狠地瞪了他一
眼,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他就被一个胖大的女人给拽走了,留下一个可恶的鬼
脸。“他大奶您慢走!”妈妈朝那个年纪不相上下的女人喊道,一面心疼地揉
了揉我那可怜的脸。
寿宴终于开始了,我被妈妈抱上了一条红漆大板凳,在一片热气腾腾中,
我莫名其妙地兴奋着。一扭头,那粘满黄泥的光脚丫半悬在灯下踢腾着,不时
碰一下我那双安静的小脚,刚买来的小马靴被蹭上了斑斑黄泥。“跟你大叔好
好玩啊!”妈妈安抚我的头,大概又觉得不妥,她顿了一下,改口道:“让着
你大叔点儿。”大叔的妈妈看了我妈一眼,妈妈窘窘的,忙菜塞给我。
“吃水果喽!”厨子们端上一盘盘水灵的葡萄、鲜美的苹果,尤其是那白
瓷盘里淡绿中透着嫩黄的--“哈密瓜”我叫道。“哈密瓜”八岁的大叔搔头
看了看他母亲,重复道。那股沁香散发开来,甜甜的、清清的,我的口水似泉
涌而出。
其实我并不曾吃过哈密瓜,只是我的姑姑有次出差带回了两粒哈密瓜味的
水果糖,我对那种糖味情有独钟,有三天之后,还总觉得手有余香,不停地嗅
那几个曾剥过糖纸的手指头。
我咽了口吐沫,直盯着那盘被切得小小的、薄得透明的淡绿色瓜片。八岁
的大叔马上警惕起来,他捋了捋裤腿,把两只泥巴脚踏上了光洁的板凳,猫着
腰,身体前倾,朝向那细白瓷的瓜盘。“啊。刀工真好!”“嗯,这工夫真是
到家!”圆桌的亲戚啧啧称赞,一边兴起红色的大筷子,夹起那薄如蝉翼的瓜
片--“尝尝这是啥玩意儿!”他们说。哈密瓜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是鲜见
的稀罕物。
只见忽悠忽悠被夹走了几片,“好吃,好吃!”于是开始一叠一叠地夹,大叔
便丢下筷子,撅着屁股上了手。我心急如火,“妈!”我拉她的衣角,两只脚
悬空踢登着,手里的勺子捏到了尽头,却怎么也够不着。挡在前面的大叔加过
头来得意地瞟了我一眼。被积压出的汁液和着手上的泥灰,一道道灰绿的渍迹
顺差他的胳膊肘流下来,滴到桌上。
妈妈终于也抢到了一叠瓜片。她先放进自己的盘里,夹出一小部分来,放
到我的小瓷盘里待我满心欢喜地张口要吃时,却被一只手“咣”地砸进盘里抓
了去。妈妈一愣,她脸色变得很不好看。“你大叔真调皮。”她说,又小心夹
出几块来放到我的小勺里,“咣”一眨眼,又被那只灰绿的胳膊抢了去,一股
恼火直冲心头,我干咳嗽几下,愤怒地瞪着他,张着嘴要哭出声来,却被妈妈
塞了一撮粉丝,“乖,不哭。”妈妈柔柔地拍打我的背,以便把她那只瓷盘子
移了过来,盘子中间,是全桌仅剩的几片哈密瓜,晶莹、湿润而且甜美。我噙
住泪,惊慌地一把抱过盘子,挣扎着要跳凳逃跑,不出所料,盘子又被只灰绿
的手一把揪住,“妈——”我尖叫,以便倾尺全力将盘子扣在胸前,那只手却
像铁钩般直逼盘与身体的间隙,那一抠一抠的力量,硌得我生疼。“妈——”
我救命似的大喊,在妈妈的保护下,终于“腾”地跳离那高高地板凳,顾不
得三七二十一,往外便冲,却听“咚”的一下,“哗啦--咣!”我一愣,由
于一头失重,大叔一屁股跌倒坐地上,我怀中的盘子不知为何,早脱离于我,
在地上粉身碎骨了。寿宴静了下来,一圈大人俯视着和我的大叔,只有那被挤
瘪的瓜片粘在我的前襟,顺着挤出的汁液,慢慢滑落下来。
“哇!”大叔哭了起来,他慢慢翻起手掌,一条长长的划痕渗出血来。“哇
——”他咧开大嘴,眼泪一滴一滴滚落下来,嘴角下撇,口水也嘀嗒嘀嗒扯着
丝掉下来,他哭得是那样伤心,以至于我在目瞪口呆之时忘记了和他一起大哭。
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的“无动于衷”,使不明真相的大人们将一颗同情之
心一致献给了我那八岁的大叔。
大人们面面相觑。“哈!碎碎平安,‘岁岁’平安!”一个人脑明口快,
“对,红运当头鸿运当头哇!”另一个人说。气氛缓和下来。
大叔被扯到厨房去,他的“红运伤口”被一层草木灰覆盖,包扎。大叔的
妈妈在一旁骂骂咧咧:啊!欺负到你叔辈儿头上了啊!这才几岁的娃娃。哎
哟!„„“唉!真是,那可是他大叔哟!„„大人们摇头叹气。
妈妈的脸通红,全家族人的指责令她窘迫不堪,还有的是不更事的大叔一
而再,再而三对我的欺负,更多的是大叔的妈作为长辈对此事的不理不睬,她
一把扯过大叔,照着屁股打下去,“叫你不听话!看你还听不听话!怎么那么
不听话呀你„„”她实在找不出更多打的理由来。于是我在莫名其妙中也开始
了我的嚎啕不止。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哈密瓜,我对它的气味的敏感有了如此遭遇。
我第一次吃到了哈密瓜,是在第二天的中午,是妈妈花高价买来的,吃得
非常过瘾。以后直到现在,妈妈总爱买哈密瓜给我,看我一口一口吃下去,满
足地笑着,问我:“还记得你六岁那次„„”什么呀?不知道!”我说,“一
点儿也记不得!”
我只记得胸前那坨滑下的瓜片发出的清香的味道,舔起来在点涩,更多的
是甜蜜。
范文2母亲
母亲给我许多关怀,这关怀却又因那样无微不至而显得琐碎。在我貌似凌
乱的个人生活中,也许最深重的忏悔也无法将它们一一遮掩„„
一个夏日的正午,我们正在吃午饭。母亲习惯性的夹了一块菜放到我碗里,
刚刚落箸,我便叫了起来:“唉呀!妈,说了多少遍了,别给我夹菜!不说对别
人是不是尊重,单就卫生来讲也过不去呀!”母无语。
过了一会,妈妈又开口了:
“要不要盛凉面?”
“我要吃自己会盛,你就少操点心吧。”
“„„”母又无语。
于是,她自己盛上面条,吃了起来。这一次,我对她吃面条时发出的咂嘴
声体现了空前的大度——端碗到自己屋里吃去了。
吃完饭,出屋来,母亲已经在洗碗了。她有一个手指头缠着纱布,我于是
要求洗,母亲说她已经沾了手,我转而用抹布擦桌。未经意中,余光里看到母
亲撩了一下自己的额发,我下意识的扭头看她,她也隔着厨房的玻璃看我。意
外的,母亲竟朝我笑了一下。她故意笑得很夸张,眉毛扬起,在额上垒出几道
轻轻的皱纹,眼睛也睁得大大的——那是一种于我而言很经典的笑,从我小时
候用手指头做手枪把母亲当地主婆瞄准时就开始了。可现在的笑已经增添了几
分长者才有的慈祥和难以名状的沧桑感。我是自命有绅士之风的,也抿嘴做了
一个面部肌肉挤压,表示笑。随即又告诉她两点钟叫醒我。那午,我们都睡得
铅沉铅沉的,母亲忘了叫我,我发现已迟到时变得又气又急,嘟哝了几句,全
是怪她的话。她只宽慰道:“路上骑车别太急,慢点儿,跟老师说,都怪我没
叫醒你„„”
“废话!不骑飞车我还打出租车上学啊,”我故意刺激母亲以泄愤。
人生中也许总要有那么一段轻狂不羁、孤傲愤世的经历,或以为自己是英
贤圣雄,或去硬着头皮假装学坏。在这个时候,社会没有宽容我,宽容我的唯
有母亲。
距那个中午很多日子后的一个冬夜,我离开了自己所在的大城市,被转到
了一所县城中学就读。我与母亲在离家九百华里的一个小旅馆里度过了一
晚„„
母亲坐在床头,盖着军大衣,吃了几片感冒通后闭目养神。这“房间”其
实只是用一人半高的纤维板隔出来的,四周其它“格子”里的嘈杂声清晰可
闻,还能嗅到烟酒味。我们这间格屋分享了一点房梁上洒下的灯光,未驱走黑
暗,只将黑暗兑得混浊了一些,可辨认出四壁涂抹的污言秽语了。
我正给母亲泡“康师傅”——这个小城能买到的最好的夜宵。眼前浮现出
一天来的情景:母亲在县城中学的办公桌上递条子,在县城最好的酒楼的餐桌
上递筷子,在交了两万块赞助费后,终于将我插进了这所中学的重点班。校领
导在酒楼红光满面地夸我脑子好,前途广,又不忘说几句真话:“你可真有个
好妈妈啊!换了别人,谁能一个人为儿子下这么大功夫?是不是?在城里被中学开
除了,也很容易就上个民办大学,可你妈妈还是期望你上个名牌,这就不容易,
这就叫可怜天下——”他的话被一阵饱嗝阻断了,而我却在想,母亲的工资都
变成酒肉从他们的肚子里穿过了。
母亲咳嗽了两声,我忙将她扶起,捧上碗面与筷子。母亲说她没胃口,我
近乎哀求地说吃一点吧,并用筷子将面夹到她跟前。她端起开始吃,我忙把鱼
一块一块地往里夹,她阻止了,说够了。我又问:“要不要添根火腿肠?”母亲
微微摇了摇头,我无语。
突然,停电了。屋内一片漆黑,只听得母亲吃面的咂咂声。我提着一颗心
倾听这声音,心里念叨:别停下来,别停下来,多吃些!这时,我已可朦胧地看
出屋内的物件了。母亲坐在床上,偶尔的,用手撩了一下额发。她睁开眼,在
这种环境中,她的眼显得很大,乌黑闪烁,几乎有些童话味。月光泻进来,将
她的皱纹掩盖,那面庞秀美的仿佛年轻了许多。她凝视着我,用圣者劝诫般的
平缓语气对我说:“小涛,你被开除后,又能转学到这个重点中学很不容易,
就连妈妈单位的一把手也为你出了力,你可要记住这一点。来到这里,就是要
吃些苦头,考上好大学。这样,你才有资格做想做的事。”顿了顿,她又说:
“其实对于我,只希望你能凑和一些,过普通日子。可你实实在在是太要强,
如果没有点成就,恐怕你一辈子都会压抑得不能自拔。现在,就是最后的机会
了,能不能实现理想,全看你的修行了!”
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好了,你回学校吧!未来的大法官!”
说完,她又是那样地一笑。那笑浸在柔润的月光中,那样甜美,使我遐想
她年轻时做文艺标兵的风采。而我这个绅士,却怎么也笑不起来了„„
那晚,我陪在母亲身旁,守在床边整整一夜。她答应早晨会叫醒我,可等
正午我揉着睡眼醒来时,只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跑去问门房,门房说母亲早晨
就乘过路的火车走了,那火车超员,晚点了一个小时才来,别说站票,能上去
就很不错了。还告诉我,母亲临行捎带了一杯开水,下楼梯时杯子也打碎了;
还告诉我,母亲欣慰地对他们说,她儿子上了康杰中学,这一点无须解释就令
他们啧啧称羡;还告诉我„„
在这个没有标准、丧失信仰的年代,儿女,似乎总是母亲们永恒的信仰。
无论她们有时显得是多么愚笨可笑,甚或粗糙武断,但永远都是笃定不移地给
儿女们爱。我曾梦见过母亲与我的永别;感谢那个梦,使我体会到与母亲共处
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幸福!
我的年轻使我无法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尽现于纸上,但,我自有我对母亲
的爱与责任。是否写出又有何妨?哪怕只得50分?
[点评]这是一篇以身边人物为对象的叙事散文。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
于自己年少轻狂的反思和对母亲的深深眷恋。文章很有场景意识,集中写了作
者与母亲的几个场景,其中许多细节可以看得出作者是有感而发,并进行了认
真的思考。虽然稍有偏颇之嫌,但是仍不失为一篇好的叙事散文。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7:28: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317061814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什么叫散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什么叫散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