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恐惧症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8:18 阅读: 评论:0

粉葛-刷牙歌

亲密恐惧症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四四色播)

·

亲密恐惧症

以下是关于亲密恐惧症,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

阅读。

时间造成的爱情冷感。当激情不再,那些为爱而性的男女,

不再有敷衍的耐心。

时间令爱情过度成亲情。一个男人女人,在长久的婚姻生

活中,很容易对对方产生一种类似父母兄妹之爱的感情,一旦

这种亲情取代了爱情,再做“那种事”,会有负罪感,造成精

神压力。

童年的不安全感阴影。患有“亲密恐惧症”的人,往往都

会借由着“出轨”这个渠道,去满足自己对爱情的要求。如果

再进一步细究,会发现,那些患有“亲密恐惧症”的男女,其

父母的婚姻往往也遭遇过同样的不幸。换言之,他们对婚姻生

活缺乏信心,对获得未来伴侣长久不变的爱没有必胜的把握。

他们的这种亲密恐惧,其实是害怕受到伴侣背叛的一种表现,

他们害怕付出后得不到等值的回报,于是,就先行背叛,以达

到心态上的平衡。

别陷入“自我意识”的圈套!

无论是指爱情或异性间的情感,还是指友情和各类社交关

系。所谓的“亲密恐惧症”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在围绕“自我意

·

识”做文章。“亲密关系恐惧症“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社交恐

惧症”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等症状,

相反有时候这些人会在人群中表现出更外向、更大大咧咧、更

不拘小节等行为,这些行为表象实际上带有很强的潜意识里的

“自我捍卫“,它通过主动选择来避免被动态势,其实这些人

很可能是更不容易被接近、更不容易表露内心的人。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一种焦虑感,渴望与他人建

立亲密关系,又担心他人不回应自己的感情付出,导致情绪上

的焦虑和矛盾,’陧慢就会倾向于回避社交、回避亲密关系,

这种情况会让性格比较保守的人更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性格

激进的人,通常都有表现出一些占有欲,当占有欲望无法满足

时,通常会产生嫉妒心理,也会演变为强烈的排斥,于是表现

出不屑于与人交往及建立较亲密的关系。

其实,无论性格如何,与人建立各种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

都是为了摆脱孤独。而今,当不安全感,厌恶感给人们带来的

烦恼大于孤独时,则容易表现为情愿选择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

和避免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带来的麻烦——缺乏私密性、没有安

全感、不公平对等、信仰差异等等。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其实不

是我们不再惧怕孤独了,而是让我们惧怕的不仅仅是孤独。

早期依恋缺失的影响

心理案例:

·

谈到亲密关系,我总是会想起大学时候周末去舞会跳舞。

对每个邀请我做舞伴的人,我都诚惶诚恐地努力配合他,可每

一次都会踩他的脚———踩每个人的脚。所有的这些人都带着

容忍的微笑跟我说“没事没事”,但这个结果更让我羞愧加恼

怒,被邀请简直成了我的噩梦。只有蹦迪我喜欢———我只会

自得其乐,不会琴瑟相谐。

从陌生人到朋友,对我一直就不是件难事。但从一般朋友

到亲密朋友,只有几个人到达了这一地步,这几个人都是同事,

与我在一起相处了十几年、厮混了十几年。而别的人,有许多

我真的很想和他们更近一些,但当他们靠到足够近时,我就开

始紧张,开始害怕,开始如当年被邀请做舞伴时一样诚惶诚恐,

最后都会拔腿逃开。

配合别人是一件巨大的难事,可能打内心里我太想取悦别

人了,而这个想法又对我构成了巨大压力,让我无法自处,所

以干脆放弃。

当你不得不考虑该怎样让别人愉快的时候,你只得把自己

的愉快放在一边,你要想“我这样做合适不合适”,要猜“他

对这样是否感到满意”。猜也是我的难题,小时候跟人下棋就

因此给过我很大的挫败感,因为我只会考虑自己的布局,完全

不顾也猜不出对手下一步、再下一步会怎样。

心理分析:

·

这是一个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有一定困难的例子,首先要说

明的是,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是和想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共存的,

正是这种冲突使当事人关注这个问题,如果现实生活没有或很

少亲密关系,而自己觉得很好,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按照现代心理动力学的理论,人们总是会根据早期客体关

系的体验,寻找在现实生活中符合的人和事。换句话说,当事

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很有可能与其早期依恋关系的模式有关,

根据研究,依恋关系的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叫安全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

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

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第二种叫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

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

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

环境。

第三种叫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

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

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值得注意的是,依恋关系中的“妈妈”指的是个体早期的

重要关系人,不总是代表真正的妈妈,另外,依恋关系的划分

不是绝对的,也存在不少的混合型。对照上面的理论和案例中

·

的情况,当事人可能是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之间的依恋关系。

心理解析:

案例中几处关键地方值得注意:

“我的自我意识太强了以至于我难以真正融入任何氛围”,

这句话有典型的自我防御意味,即通过一种“合理化”使自己

避免陷入“危险或不安全”的亲密关系中。

“对每个邀请我做舞伴的人,我都诚惶诚恐地努力配合他,

可每一次都会踩他的脚———踩每个人的脚。”诚惶诚恐提示

在互动关系中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迎合,每一次都踩脚则提示造

成这一不安全感的早期创伤,而迎合“每”一位邀请者,则显

示当事人对人际亲密关系的渴望和缺失,所以不加选择去尝试。

“但当他们靠到足够近时,我就开始紧张,开始害怕,开

始如当年被邀请做舞伴时一样诚惶诚恐,最后都会拔腿逃开。”

当事人的这种“紧张”、“害怕”没有明显的现实理由,提示是

一种来源于早期经历的优先的、强烈的情感,同样提示在早年

亲密关系的建立中遇到的挫折。

“当你不得不考虑该怎样让别人愉快的时候,你只得把自

己的愉快放在一边。”这表示当事人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

对自己的需求采取的是无视和压抑的策略,而这使当事人无法

在亲密关系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建议:不要一味压抑自身需求

·

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如果一味压抑自身需求将使得艰难

建立的亲密关系徒有其表,无法满足自己的沟通需要。另一方

面,亲密关系的对方最终会察觉这种所谓的“迎合”,而感觉

到一种“不真实感”,甚至认为是一种欺骗,因为这种对自我

的忽视使对方也丧失了亲密的“主体”,所以应该勇敢地表达

自己,自然会吸引那些真正的志趣相投的人发展健康的亲密关

系。

另外,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可能是一个人幼年遭遇

过被自己的亲人拒绝的痛苦,他的潜意识当中会产生对亲密关

系的惧怕,为了避免遭遇被拒绝,他们可能采取疏离或拒绝与

对方发展过于亲密的关系等方式以使自己获得安全感。

无法与别人亲密,明显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进

而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如果一味压抑

自身需求将使得艰难建立的亲密关系徒有其表,不仅无法满足

自己的沟通需要,还会给人一种欺骗感,出现这种情况,当事

人可以加强自我觉察,或尝试寻找心理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

的帮助,自我成长,了解自己这一行为模式的背后原因。

更多有关恐惧症相关推荐:

社交恐惧症案例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5:0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23298180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亲密恐惧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亲密恐惧症.pdf

上一篇:足球运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亲密恐惧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亲密恐惧症
    粉葛-刷牙歌2023年3月8日发(作者:四四色播)·亲密恐惧症以下是关于亲密恐惧症,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时间造成的爱情冷感。当激情不再,那些为爱而性的男女,不再有敷衍的耐心。时间令爱情过度成亲情。一个男人女人,在长久的婚姻生活中,很容易对对方产生一种类似父母兄妹之爱的感情,一旦这种亲情取代了爱情,再做“那种事”,会有负罪感,造成精神压力。童年的不安全感阴影。患有“亲密恐惧症”的人,往
  • 0℃足球运动
  • 0℃中式点心大全
  • 0℃贺卡的做法
  • 0℃皮蛋粥
  • 0℃王者荣耀空白符号
  • 0℃西安的介绍
  • 0℃梦见手机
  • 0℃初中生谈恋爱
  • 0℃中山美食攻略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