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中营养素成分含量的测定
班级:07级食品质量与安全姓名:陈华学号:83070324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生鸡肉、卤鸡肉、红烧鸡肉中蛋白质、脂肪、水的含量的测定,计算不同的烹
饪方法对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破坏程度。
2.原料来源及初级处理
超市买来的生鸡肉、卤鸡肉;食堂买来的红烧鸡肉。
用菜刀把三种初级样品全部切碎并各自混合均匀。然后从其中取出次级样品或分析样品。
3.试验方法
蛋白质测定(微量凯氏法)
一、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
的氮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
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凯氏定氮常用于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氮及氮基等)的含氮量。天然的含
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二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面氮则变成氨,并
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此时过程称之为“消化”。
但是,这个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通常需要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反应的沸点,并加入
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甘氨酸的消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CH
2
COOH+3H
2
SO
4
2CO
2
+3SO
2
+4H
2
O+NH
3
NH2
2NH3+H
2
SO
4
(NH
4
)
2
SO
4
浓碱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分解,游离出氮,借水蒸气将产生的氨蒸馏到一定量,一
定浓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氨与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铵离子,使溶液中氢
离子浓度降低,然后用标准无机酸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止,最后根据所
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氮量。
(NH
4
)
2
SO
4
+2NaOHNa
2
SO
4
+2NH
4
OH
NH
4
OHH
2
O+NH
3
NH
3
+H
3
BO
3
NH
4
H
2
BO
3
NH
4
H
2
BO
3
+HClNH
4
Cl+H
3
BO
3
二、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氮的蒸馏水配制:
硫酸铜、硫酸钾、硫酸、2%硼酸溶液、40%氢氧化钠溶液、0.05N硫酸标准溶液或0.05N盐
酸标准溶液
混合指示液:1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
2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0.1%次甲基蓝乙醇溶液液临用时混合。
三、仪器
定氮蒸馏装置:如图所示。
四、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精密称取三种样品鸡肉(切碎)各0.074g,0.086g,0.067g。移入干燥的100mL
定氮瓶中,加入1.5g硫酸铜,4.5g硫酸钾及10mL浓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
将瓶以45o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
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取下放冷,
小心加20m1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
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硫酸按同一方法做
试剂空白试验。
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
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
内的水。
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液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
吸取10.0mL样品消化稀释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玻璃杯使流入反
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塞。将10mL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塞使
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塞盖紧,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
蒸汽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受瓶,使冷凝管下端
离开液面,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5N硫酸
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1试剂空白消化液重复上述操作。
五、讨论
1.在消化过程中,硫酸钾的作用是提高溶液的沸点。硫酸铜为催化剂,并可在蒸馏时作碱
性反应指示剂。也有用HgO作催化剂的。
2.以硼酸为NH3的吸收液,可以省去标准0.1NNaOH溶液,并且硼酸的体积要求不严格,
亦可免用移液管量。
3.甲基红—次甲基蓝指示剂的终点,比单独用甲基红容易观察,在碱性环境中为绿色,中
性为灰色,酸性为紫色。
六、实验结果
100F
100
10
m
014.0N)VV(
x21
式中:X——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
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玉米、高梁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
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为6.24,芝麻为5.30.
样品滴定样品用去的
盐酸平均毫升数
v1ml
滴定空白用去的
盐酸平均毫升数
V2ml
称量样品的克数
mg
蛋白质含量
X%
生鸡肉
卤鸡肉
红烧鸡肉
脂肪的测定
一、原理
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为脂肪或粗
脂肪。因为除脂肪外,还含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抽提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二、样品处理
①生鸡肉样品:准确称取1.595g试样于滤纸筒内,封好上口。
②卤鸡肉成品:准确称取1.718g试样于滤纸筒内,封好上口。
③红烧鸡肉成品:准确称取1.924g试样于滤纸筒内,封好上口。
三、索氏提取器的准备
索氏提取器是由回流冷凝管、提脂管、提脂烧瓶三部分所组成,抽提脂肪之前应将各部分洗
涤干净并干燥,提脂烧瓶需烘干并称至恒量。
四、抽提
将三种样品的滤纸筒放入脂肪提取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量的接受瓶,由抽提器冷
凝管上端加入无水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于水浴上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
回流提取8h。
五、称量
取下接受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受瓶内乙醚剩2mL时在水浴上蒸干,再于100℃干
燥2h,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
六、注意事项
(1)乙醚回收后,烧瓶中稍残留乙醚,放入烘箱中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需在水浴上彻底
挥净,另外,使用乙醚时应注意室外内通风换气。仪器周围不要有明火,以防空气中有机溶
剂蒸气着火或爆炸。
(2)提取过程中若溶剂蒸发损耗太多,可适当从冷凝器上口小心加入(用漏斗)适量新溶
剂补充。
(3)提取后烧瓶烘干称量过程中,反复加热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量,故在恒量中若质量增中
加时,应以增量前的质量作为恒量。为避免脂肪氧化造成的误差,对富含脂肪的食品,应在
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4)若样品份数多,可将索氏提取器串联起来同时使用。所用乙醚应不含过氧化物、水分
及醇类。过氧化物的存在会促使脂肪氧化而增量,且在烘干提脂瓶时残留过氧化物易发生爆
炸事故。水分及醇类的存在会因糖及无机盐等物质的抽出而增量。
(5)过氧化物检查方法:取乙醚10mL加入100g/L碘化钾溶液2mL,用水振摇放置1min,
若碘化钾层出现黄色证明有过氧化物存在。此乙醚需经处理后方可作用。
(6)乙醚的处理:于乙醚中加入1/10~1/20体的的200g/L硫代硫酸钠溶液洗涤,再用水洗,
然后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钠脱水,于水浴上进行蒸馏。蒸馏时,水浴温度一般调
至稍高于溶剂沸点,能达到烧瓶内沸腾即可。弃去最初及最后的1/10馏出液,收集中间馏
出液备用。
七、脂肪测定结果
%10012
m
mm
w
式中w--样品中脂肪的含量,%;
m--样品的质量,g;
m1--接受瓶的瓶质量,g;
m2--接受瓶与样品的质量,g。
或脂类(百分含量)
样品样品的质量
mg
接受瓶的瓶质量
m
1
g
接受瓶与样品的
质量m
2
g
样品中脂肪的含
量w%
生鸡肉
卤鸡肉
红烧鸡肉
水分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二、试剂
1、6N盐酸:量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2、6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N盐酸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
6N氢氧化钠溶液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三、仪器设备
恒温干燥箱1个;分析天平1个;扁形称量瓶3个。
四、试验方法
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0℃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1.0h,取
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称取切碎或磨细的样品,放入此
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为5mm。加盖,精密称量后,置100℃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
干燥3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然后再放入100℃干燥箱中干燥1h
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再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
五、试验结果
X1=
m
1
-m
2
m
1
-m
3
×100
式中:X1——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m1——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和样品的质量,g;
m2——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
m3——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的质量,g。
样品称量瓶和样品的
质量m1g
称量瓶和样品干
燥后的质量m2
g
称量瓶的质量
m3g
样品中水分的含
量X1%
生鸡肉
卤鸡肉
红烧鸡肉
4.样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汇总
样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
水分(%)脂肪(%)蛋白质(%)
生鸡肉
卤鸡肉
红烧鸡肉
5.讨论及总结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23:01: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012781777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鸡肉蛋白质含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鸡肉蛋白质含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