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结课论文
题目:瑶里古镇的水文化之美
专业:11广播电视新闻学
姓名:温佳玲
学号:2011101546
指导教师:张朝霞
写作时间:2013年12月4日
瑶里古镇的水文化之美
【内容提要】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
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是
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境及文化;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明显影响了
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流淌在东方的河流之一——昌江,由北向南贯穿江西省
景德镇的全境,孕育出了瑶里古镇悠久而灿烂的水文化。本文从美学的角度,以
瑶里古镇的茶文化、陶瓷文化、古木文化为所赋涵的水文化为代表,赏析古镇的
人文美、自然美和生态美,带大家走进瑶里古镇,一起品味瑶里古镇的水文化之
美。
【关键词】水水文化美学瑶里古镇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世界上
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
无声无息。自然界中,草木无言,山水无知,自古长江东逝,黄河奔流,其势丝
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其成为视觉的范畴,无知无觉的水便化作“文化精灵”,
超越千年历史时空,成为别具鲜活的生命的审美载体。瑶里,这座拥有浓厚的水
文化古镇,是否也能穿越千年历史时空,化作“水文化精灵”,引领我们领略它的
水文化之美呢?
一、景德镇、瑶里古镇的水文化之美
(一)、景德镇水文化概况
在江西省东北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有一座历史悠
久、文化灿烂的,具有“世界瓷都”“中国瓷都”之称的城市,它就是景德镇[1]。雄
踞长江之南,历史上与广东佛山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四大名镇。
青山绿水,依山傍水,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昌江、乐安河,则养育了景德镇这片
文明的土地,孕育了景德镇灿烂而悠久的水文化。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县大洪
岭深处,自兴田而下,流经景德镇市的峙滩、福港、新平、旧城等诸多地方,城
区就在碧水涟漪的昌江两岸。市境内干流约长一百一十公里,五十多条支流呈网
状分布,主要有东、西、南、北河,形成了四水环绕之势,城市宛如一颗明珠镶
嵌其中。乐安河,发源于皖赣边界五龙山的西侧,自东北向西南流,与昌江河汇
合,共同贯穿着景德镇的全境。
(二)、瑶里水文化概况
瑶里[2],位于皖赣两省的交界处,隶属于景德镇管辖。刚走进古镇,一条
河流顺延而下,山水环绕,秀丽万千。在境内海拔最高峰1618.4米的五华山,
长年流淌不息的一条河流,那就是景德镇昌江河的东河源头。瑶里的水就像一张
大网,紧紧包罗着这座古镇,形成瑶河流域,陶瓷业、茶叶并随之孕育而生。在
瑶里峡谷,有气势磅礴的高际山瀑布,宽30米,高60米,从峭壁上倾泻直下,
银纱飘渺,云雾蒸腾,声撼山谷,水石相搏,朱玉飞溅,气象万千。还有位居风
景秀丽的南山之巅的南山瀑布,由数段瀑布组成的瀑布群,全长四百多米,主瀑
宽逾七十米,落差六十于米,宛如玉带悬空,飞虹高挂。瑶里还有汪湖、天河谷、
蝶恋谷、梅岭峡谷等生态水域。瑶里古镇拥有的丰富的水资源,它的水文化便更
加雄厚了。
二、瑶里古镇水文化之下的阴柔美与阳刚美
(一)、阴柔美
自古以来,灵秀阴柔的自然环境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比如皎洁的月亮明丽
而朦胧,清清山泉轻轻流淌,莹莹露珠辉光闪耀,朵朵小花迎春开放,还有那亮
丽的云雀,洁白的小兔等等。而瑶里古镇的美也不例外,灵秀阴柔,和谐安宁,
身处其中,形成一种身心浑融、怡然陶醉的审美意境,享受着生命的活力与秩序
高度和谐的境界。从灵秀阴柔的自然环境的外部形式来看,瑶里古镇,她体积较
小,在水的滋润下,形式光滑柔顺,不露棱角,宛若娇弱的飘飘仙女;青山绿水,
青的自然,绿的透彻,山水和谐。从灵秀阴柔的自然环境的内容与形式的结构关
系来看,她作为主体在直观中一下子就能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清晨晶莹的露珠,
唤醒沉睡的大地,丰盈欲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澈的山泉,缓缓流下;
宁静的小湖,湖山相映,淡远明灭。瑶里的阴柔灵秀之美,便显露其中。
(二)、阳刚美
雄,本是指山体的高大挺拔而言,雄浑阳刚的自然环境往往高大壮阔,为崇
高之境,为阳刚之美。我国的泰山,有“盘亘数百里”之大,拔起于华北大平原,
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瑶里虽没有泰山之大,却也不乏阳刚之美。山风中万顷林
涛澎湃有声,烟雨里九丈瀑布惊涛裂岸,山顶上参天巨树直入云霄等等。[3]
(三)、阴柔美与阳刚美的对立统一
瑶里古镇的灵秀阴柔之美与其雄浑阳刚之美的关系是对立并统一的。前者的
美是在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冲突中构成的,表现出较为巨大强烈的力度和气
势;后者的美则是在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相辅相成表现出来的。水,时
而温和柔美,时而高亢豪迈;有二泉映月的哀婉缠绵,也有高山流水的清新明快;
似明眸皓齿的少女,又似所向披靡的战士;就是因为两者的美才更加彰显出瑶里
水文化的美。
三、瑶里古镇水文化美之茶文化、陶瓷文化和古木文化
(一)、茶文化
瑶里位于举世闻名的瓷都东北端,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
递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中国茶文化起源于
上古时期,有“神农氏尝百草,遇毒,以茶解之”的说法。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
了自己的文化。而瑶里自古出产茶叶,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
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笔中的茶就出于瑶里。[4]
有了茶的出现,则自然离不开水。茶树需要水的滋润,茶叶需要水的冲洗,
泡茶则更需要水了。茶树的生命,从受精的卵细胞开始,在母树上生长、发育而
成一粒成熟的茶籽,茶籽播种后发芽,吸取水的能量,出土形成一株茶苗。茶苗
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元素和能量,逐渐生长,发育成一株根深叶茂的茶树。
要想成长为一颗高质量的茶树,它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茶树性喜潮湿,需要多
量而均匀的雨水,湿度太低,或雨量少于1500毫米,都不适合茶树生长。在茶
叶采摘过程中,新梢不断萌发,茶叶相继采摘,需要连续地补充水分,一杯好茶,
要经过一百度的水的几次冲洗,茶叶在沸水中逐渐伸展开来。茶文化的美,不仅
在于茶叶的本身之美,更多的在于茶的精神之美——“清、静、怡、真”。瑶里古
镇在茶文化中所赋涵的水文化则更是美的无法形容。
(二)、陶瓷文化
水是人类共同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古人制作陶瓷,
其目的是用来汲水盛水。古人对水的崇拜反映在中国古陶瓷器装饰上,便形成了
内涵复杂的水文化。
瑶里,古名“窑里”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因瓷
窑出名而得名。瑶里制瓷业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唐朝中叶。瑶河(瑶里的母亲河)
贯穿全境,水运便利,加之徽州古道穿境而过,水陆运输齐备。此外,境内黄山
松、金钱松遍布,是上等的窑柴。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颇具规模的瓷业生
产,宋、元、明时期达到顶峰,是景德镇古代三大窑区之一,形成千余年的制瓷
历史。瑶里瓷业当时以生产陶瓷原料为主,加工民用日用瓷为辅,其中得尔坝瓷
石及其加工而成的釉果是景德镇主要的陶瓷原料,民间流传有“高岭土、瑶里釉”
的谚语。此外,这里还专为明太祖朱元璋建造皇宫烧制过瓷瓦,开创了景德镇瓷
业为皇家生产建筑用瓷的先河。[5]瑶里古镇陶瓷文化之美也少不了水文化的衬
托。
(三)、古木文化
走进瑶里原始森林,只见古木参天,古藤缠绕,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大自
然所赋予的水资源是多么的伟大。木板搭建的“栈道”在林间穿行,路边不时有枯
死的巨大古树倒在地上,和树叶一起慢慢地腐烂,化为泥土,回归自然。林中有
条山涧,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时而哗哗地流淌,时而积水成潭。这一切是
那样的自然、流畅、和谐。古木的生长需要水的灌溉,而水也可以在古木中得到
储存,穿越历史时空,形成了自己独具匠心的水文化。
四、瑶里古镇的人文美、自然美与和谐美
碧绿的群山、清澈的小溪、闲适的古村、淳朴的民风,无不显示出这方山水
的灵秀古韵和透露出作为一座被时空尘封的家园独有的魅力。“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诗人白居易在著名的诗篇《琵琶行》中的那思妇的弦子,飘到
那里?飘到了瑶里!“李白乘舟将欲行……”,一山之隔的桃花潭,汪伦踏歌的声音
依然嘹亮,那歌声指向那里?指向瑶里!“瓦岗英雄程国公”那神秘的盛唐开国元勋,
他的后代流散去那里?还是流落在了瑶里……
山水陶源,处处弥漫着浓重的文化气息。历经宋元明清,一座座古窑建在山
清水秀的河岸边,熊熊的窑火,曾经映红过山间的夜色。神奇的窑火,烧红了一
件件精美的陶器,把各种花鸟虫鱼的图案永久地印在了陶罐上。如今,古窑虽已
荒废沉寂,但仿佛还在述说着瓷都历史的久远和陶瓷艺人曾经创造的灿烂的文
化。
沿着河边的古窑址走一走,看一看我们的先人在简陋的作坊中,用手工将瓷
土制成一件件让世人赞叹不已的陶瓷,你会懂得:人类源于水,又复归于水;人
因使用火而告别蒙昧,又因融汇水与火而创造了陶瓷造型艺术。水最博大洁净,
养育了人类,使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净化着精神境界。
有人说,瑶里的水文化之美,是一种自然美,是人与自然生息与共、浑然
一体的人文美,人水和谐之美,乃美学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瑶里古镇的水文化之
美了。万物因水而生,也可无水而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
所恶。”此之谓也。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景德镇
[2]百度百科:瑶里
[3]书籍:《实用美学》、《应用美学》
[4][5]百度百科:瑶里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22:5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2011811777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景德镇瑶里古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景德镇瑶里古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