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湘菜
1.“辣”字开头
湘菜以辣著称,有一句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初来广州真的是怕不辣,常备些老干妈,从家里带些辣椒,那样才吃得爽。
2.八大菜系
鲁菜味浓厚,喜欢大葱大蒜(豪爽);川菜麻辣著称(奔放);苏菜和浙菜相近,
苏菜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浙菜香醇绵糯、清淡雅致;粤菜爽、淡、脆、鲜;徽菜擅
长烧炖,讲究火工;闽菜海味为主,色美味鲜。湘菜是怎样的?通过待会的介绍后,
相信大家对于湘菜的认识也能总结出一二来。
3.湘菜的形成
湖南自古就被称为“卑湿之地”,而辣椒有提热、开胃、去湿、驱风之效,故深
为湖南人民所喜爱。形成了地区性的、带有鲜明味感的饮食习俗。当然在一年里不全
是辣,夏天炎热,偏重于清淡香鲜;冬天湿冷,重热辣浓鲜。
(吃辣的传播——15世纪末,哥伦布在航行美洲时把辣椒带回欧洲,这种辛辣的作物很快受到人
们的欢迎。其后它又从欧洲传到其他地方。在明代晚期(16世纪末)辣椒开始传入我国。与番薯
(甘薯)传入的年代差不多,估计也是由华侨从东南亚带回国的。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
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吃辣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死”;湖南人是
“死不辣”。湖南甚至因为盛行吃辣椒的缘故,“湘妹子”也因此多了一个“辣妹子”的别称。四
川人的“水平”要差一些,喜欢用花椒“中和”过的“麻辣”。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与清初的人口
大迁移有关。众所周知,清初的时候,由于战乱导致四川人口急剧减少,而江西则存在着较严重
的人多地少的问题。因此产生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吃辣椒的
习惯也就这样传播开了。)
4.湘菜的历史
湘菜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马王堆汉墓除了出土辛追夫人外,也有菜谱和一
些烹调后的遗物,如果从那时算起湘菜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汉朝(前202—公元
220年)。吕氏春秋记载“鱼之美者,洞庭之鱼菜”,介绍了洞庭湖地区的美味淡水鱼。
西汉时期记载的湖南菜肴就有109种。
明清时期,湘菜名店名菜相继形成,曾国藩和左宗棠带领的湘军征战将湘菜也传
播到各地。另外明末辣椒传入中国,湘菜的辣风格也在此后形成。
清末至民国初,官府菜兴起,“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这是清末翰
林曾国藩之孙曾广钓在湘菜名店玉楼东留下的佳句,提到麻辣子鸡和汤泡肚两道名菜。
如今,湘菜馆(毛家饭店)在各地出现,并走向了世界。
5.湘菜的特点
用料方面,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刀工精妙,形味兼美;讲究调味,
重香辣、酸辣。可以总结出湘菜两个主要特点:
其一为辣,包括多种辣味,有酸辣、咸辣(都是把辣椒放入密封坛,我们称坛子
辣椒),麻辣(加了花椒),胙辣(大红辣椒剁碎拌合大米干粉,放入密封坛),油辣
(红辣椒碾碎后,加蒜籽香豉,泡入茶油),鲜辣(将大红辣椒放入火中烧烤,撕掉
2/5
薄皮,放入已调制好的调料中搅拌入味,味美鲜辣,特好吃)。
其二为腊,凡家禽野畜及水产等均可熏制,小的时候每到过年杀猪、干鱼池,把
猪肉和鱼用食盐腌制,晾干并熏制,制成腊肉和腊鱼,家里过年必备。
6.湘菜的组成
湘菜由湘东地区(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为基调的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湘东地区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也是湘菜发展的重心;洞庭湖区以常德、岳阳
为主,擅长河鲜水禽;湘西地区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
①湘东地区——是湖南菜系的主要代表,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常用辣椒,色香
味俱全,是湘菜的主流。以长沙地区为主,有代表性的是、“腊味合蒸”、“走油豆鼓
扣肉”、“麻辣子鸡”等。
浏阳蒸菜——(浏阳蒸菜的故事:浏阳蒸菜是湘菜中的一道传统独特菜系,发源于浏阳东
部地区,已有近600多年历史,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派兵与陈友谅开战,一时间战事频繁,民
不聊生,浏阳老百姓为躲避官府抓丁,不得不躲进深山,为了少见炊烟,聪明的浏阳人将菜与饭
一起蒸,饭好了菜也熟了,这样节省了做饭时间,又不易暴露行踪,从此浏阳蒸菜就这样诞生了。)
特点是分量小,留下余味;用具为磨纱的粗瓷器;而且无论是蒸什么东西,顶上大都
都是一层红艳艳的干辣椒片,要不就是几颗黑黑的浏阳豆豉。蒸菜因为都是事先蒸熟
的,品种又多,因此成为湘菜中最容易被拿来用快餐模式经营。
②洞庭湖区——以烹制河鲜、家禽和家畜见长,多用炖、烧、腊的制法,代表菜
有“网油叉烧洞庭桂鱼”,“蝴蝶飘海”、“冰糖湘莲”。自己家里,炖菜比较多,边煮
边吃边下料。鲜美味,但容易上火。
③湘西地区——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咸香酸辣,
代表性的有湘西土匪鸭、芷江鸭等。
(湘西土匪鸭的故事——湘西从前有一张氏巧妇,烧得一手好菜,在山寨路边开了一家小餐
馆,由于地荒人稀,生意只够勉强维持。偏偏养的一群鸭子又不争气,多凶悍霸道,还糟蹋庄稼,
就是不好好生蛋,害得张氏天天拿着竹竿又赶又骂:“你们这些该死的鸭子,简直像土匪!”最后,
气急败坏的张氏决定将这群不好好生蛋的鸭子一只只杀掉做菜,等到鸭子杀光吃光就关店打烊,
改做其它营生。谁知这一下竟然因祸得福,也许是因为那些爱撒野的鸭子肉质特别细腻鲜活,再
加上张氏的烹调功夫,她烧的鸭子酥软嫩滑,鲜香绝伦,引得食客闻香而至。但是,当有食客问
她这叫什么菜时,她可是气不打一处来,随口便说:“什么菜?土匪鸭!”没想到,就这么一叫,从
此“土匪鸭”名闻遐迩,餐馆更是门庭若市。)
7.舌尖上的长沙
说到湘菜必然提及长沙的各类湘菜名店名菜以及特色小吃,接下来进入长沙这一
湘菜的主要阵地,给大家提供三条路线,既有吃的也有看的。
首先第一条路线是古街巷,体验时光里的长沙味道,推荐景点有坡子街和太平街,
这里既有重要的湘菜名店也有街边小吃店,其中位于坡子街的火宫殿最富盛名,臭豆
腐、糖油粑粑、姊妹团子等各种长沙丰盛的小吃都在这里荟萃,号称“湖南小吃大本
营”,这里是有300多年历史的火神庙场,形成了庙会饮食文化。
第二条路线是橘洲两岸,体会烟火里的湘江风味,五月的长沙,湘江边的水汽已
经开始升腾。杨军和他的夜宵摊也开始了炎夏之前紧张的摆摊。口味虾永远是长沙夜
宵的主角。嗦螺、烧烤、热卤是长沙夜宵必然的选择。从橘子洲大桥一直到南郊公园,
湘江边的夜宵都让人沉醉。(本科时候,去湘江边经常看到上船吃鱼,在路边也有大
3/5
量的活鱼餐馆)
第三条路线是古建筑,品味历史文化的同时,品尝湖湘美食。去往岳麓书院的游
客,可在登高路旁吃帅哥烧饼,如有必要,也可在爱晚亭侧的麓山沁园吃喝。当然那
山顶还有南泥湾等吃食店。湖南省博物馆至今仍珍藏着马王堆出土的楚汉故地的稻黍
等食物。但在这边上游玩,有“辣椒炒肉”和“粤海天天渔港”。前往天心阁和白沙
井的游客,只能望长沙美食兴叹。但可以在白沙井边上的白沙源茶楼一品白沙水。(帅
哥烧饼的故事,当时在学校读书时很火)。
8.几道湘菜:
东安子鸡——用嫩母鸡和红辣椒煸、烧而成。菜色呈红白绿黄四色相映,鸡肉肥
嫩,味道酸辣鲜香。两个词形容:香嫩、鲜辣。
(东安子鸡的故事——东安子鸡是湖南的传统名菜,它始于唐代,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
安县城里,有一家小饭馆,某晚来了几位经商客官,当时店里菜已卖完,店主提来两只活鸡,马
上宰杀洗净,切成小块,加上葱、姜、辣椒等佐料,经旺火,热油略炒,加入盐、酒、醋焖烧后,
浇上麻油出锅,鸡的香味扑鼻,吃口鲜嫩,客官吃后非常满意,事后到处宣扬,小店声名远播,
各路食客都慕名到这家小店吃鸡,于是此菜逐渐出名,东守县县太爷,风闻此事,也亲临该店品
尝,为之取名为“东安鸡”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湖南最著名的菜肴。)
红煨鱼翅——用鱼翅加鸡汤、酱油等,用小火煨制而成,汁浓味鲜,以清鲜糯柔
著名。用词来形容为:软糯柔滑、鲜咸。
(红煨鱼翅的故事——民国政府前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氏好食鱼翅,每餐必进,非鱼翅不饱,
几至成癖。有一次赴某君招宴,席间主人大谈鱼翅之不足食,喻为味同嚼蜡,谭氏唯唯。酒至半
酣,鱼翅未见上席,而主人遍请宾客随意点菜,询及谭氏时,谭莞尔以答曰:“如蒙不弃,请赐嚼
蜡如何?”。他的家厨曹敬臣,跟随谭先生多年,摸透了谭的食好,经常花样翻新,他将红煨鱼翅
的方法改为鸡肉、五花肉与鱼翅同煨,成菜风味独特,备受谭延闿赞赏。组庵先生无论自己请客
或别人请他吃饭,都按他的要求制作此菜,后来人们称为组庵大菜,饮誉三湘。因此,菜为谭家
家厨所创,故称为“组庵鱼翅”。谭延闿因其颇“好吃”,亦精擅食法,其享有盛名的“谭家菜”
为湘菜和官府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好美食,一生颇多佚闻。)
腊味合蒸——取腊肉、腊鸡、腊鱼于一钵,加入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用
词形容: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柔韧不腻。
(腊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它的成名相传还与一位乞丐有关。从前,在湖南一小镇上
有家饭馆,店主刘七为逃避财主逼债流落他乡,以乞讨为生。一日来到省城,因时近年关,人家
就把家里腌制的鱼肉鸡拿点给他。刘七见天色已晚,早已饥肠辘辘,便把腊鱼、腊肉、腊鸡等略
一洗净,加上些许腊味合蒸调料装进蒸钵,蹲在一大户人家屋檐下,生起柴火蒸开了。此时大户
人家正在用餐,且席上嘉宾满座。酒过三巡,菜已上足,忽又飘来阵阵勾鼻浓香。主人忙问家童,
还有何等佳肴,快快端来。家童明知菜全上完,怎有遗漏?但还是跑进厨房,真的闻到一股浓香
从窗外飘来。他赶紧打开后门观看,只见一乞丐蹲在地上,刚掀开热气腾腾的蒸钵盖,准备受用。
家童二话不说,上前端起蒸钵就走。刘七一急,紧追而来。一客人见刚出炉的蒸钵,忙伸箸夹进
嘴里,连说好吃。却说此客人乃当地富翁,在长沙城里开一大酒楼。于是当面问明刘七身份,带
他回去在自家酒楼掌勺,挂出“腊味合蒸”菜牌,果然引得四方食客前来尝鲜。从此“腊味合蒸”
作为湘菜留传下来。)
辣椒炒肉——辣椒炒肉这道卖相不佳的菜肴,是湖南农家每家每户必吃的招牌
4/5
“土菜”,主料是辣椒和瘦猪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炒。鲜嫩、爽滑、酥脆
麻辣子鸡——麻辣子鸡以长沙百年老店玉楼东酒家最负盛名。清末曾国藩之孙、
湘乡翰林曾广钩登楼用膳,曾留下脍炙人口的“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
的诗句。童子鸡(仔鸡)、辣椒、花椒。用词形容为:麻、辣、香、咸、鲜。
剁椒鱼头——剁椒鱼头是在大街小巷的大小餐馆酒店都可以吃到的,以鱼头的
“味鲜”和剁辣椒的“辣”为一体,风味独具一格。三个关键要素:剁辣椒、鱼头、
茶油。
(剁椒鱼头的故事——据说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间,著名反清文人黄宗宪因文忌“文字狱”
而出逃。路上途经湖南一个小乡村,借住农户家,农户的儿子捕回一条河鱼,女主人就在鱼肉里
面放盐煮汤,再将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黄宗宪觉得非常鲜美。回家后,他让家里厨师加以改
良,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剁椒鱼头”。)
长沙臭豆腐——臭豆腐是一种独具风味的食品,“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是它的
最大特点。关键是有好的卤水,长沙的臭豆腐要数百年老店火宫殿炸得最好,街头小
巷也有——沙河街口的五娭毑、南门口的四娭毑。
(长沙人对美食的追求和骨子里的娱乐精神让星城长沙正在上演一场“香”、“臭”豆腐大战,
这场“香”、“臭”大战之主角就是斗腐倌香豆腐和臭豆腐。
长沙香豆腐源于老太街,一个叫刘向阳的小伙子在长沙太平街开了家特产店,他隔壁是个臭豆腐
店,臭豆腐的臭味正好飘到他店里,很多顾客因为闻不惯这种气味都不到他店里买东西,小伙子
非常烦恼,他想为什么不让豆腐“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呢?”这原本是豆腐更天然、更健康、更
营养的本质,也符合当前健康消费的潮流。于是他到民间寻访地道的传统豆腐制作工艺和调味秘
方,用几十种香草药卤制豆腐,终于研究出了香飘久远、香味悠长、香辣美味的香豆腐。)
酱板鸭——《湘夫人》“落霞与孤鹜(野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相传湘君和湘夫人是一对恋爱之神。湘君为了与湘夫人的一次约会,用竹片把野鸭撑开,橘皮引火
熏干,用湖边的香芷、紫贝、桂皮、木兰、辛夷、辣椒同煮,做成酱板鸭,迎接湘夫人的到来)
常德酱板鸭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洞庭湖区肥鸭;中药浸泡;风干;烤制…15
道工序。
成品色泽深红,皮肉酥香,以辣称奇。
用词形容:香辣、酥麻
(常德酱板鸭的辣——常德酱板鸭的特色在于口味中,很咸很辣,因为辣就把咸味给挡住了,
所以通常只能感觉到辣味。酱板鸭制作据说是用上等野山椒浸泡过,然后风干,然后刷上配料再
烤干,所以常德酱板鸭的辣味是里三层外三层,一直辣到骨子里。)
毛氏红烧肉——毛氏红烧肉是采用半瘦半肥的猪肉也就是五花肉,切成匀称的切
状,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色泽呈金黄,味道甜而不腻。用词形容:香
嫩可口,肥而不腻。
(当年毛嗲喜欢吃这道菜,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毛家餐馆都用红烧肉来作招牌菜,故美其名
曰“毛氏红烧肉”。)
干锅黄骨鱼——黄骨鱼小而无刺,易入味,与口味小龙虾并称为长沙宵夜的两朵
金花。用词形容:鲜嫩、滑溜、香辣。
5/5
另外一种做法,在家里常清炖,汤的味道鲜美。
啤酒鸭——一道风味独特的佐酒佳肴,是将鸭肉与啤酒一同炖煮成菜,使滋补的
鸭肉味道更加浓厚,鸭肉不仅入口鲜香,还带有一股啤酒清香。
(啤酒鸭的故事——传清朝时期康熙皇帝,曾多次巡访江南,这年,一天上午,他忽然心血
来潮,竟悄悄微服到现在临武县游玩起来。只见山川秀美,河泽清澈、河泽里到处都是一些美丽
异常、貌似天鹅的小鸭。脖子上都留有一道白色玉环。他好奇的向当地纯朴的村民问起源由来,
当地人告诉他:“这是舜帝南巡至临武,被其山清水秀、纯朴民风所吸引,便将一片羽毛、四颗小
石子点化成四只美丽异常、貌似天鹅的小鸭。这四只小鸭的脖子上都留有舜帝钦点的一道白色玉
环。自此,临武百姓以养临武鸭为传统,代代相传,延绵至今。”正当兴致高时,偏偏天公不为天
子作美,时近傍晚,天降大雨,势如倾盆。康熙被淋得象个落汤鸡,万般无奈,只好跑到一家以
鸭肉闻名的客栈,伙计把一大锅煮好的鸭肉端了上来,康熙顿时雅兴大起,加上当地醇香的米酒,
酒醉之时,一不小心,把杯中的酒倒进沸腾鸭肉锅中,顿时奇香四溢。次日醒来感觉浑身有劲,
热血腾腾。兴许之时,挥笔题词“盛友湘客栈”。回宫后,康熙皇帝对此菜记忆犹新,特吩咐御厨
为他做这道菜,经多年实践,采用了从埃及进贡的啤酒和多种名贵中草药做原料。从那以后啤酒
鸭便从皇宫又传到了民间,成为了一道美味佳肴特色啤酒鸭。)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22:3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999301776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娭毑臭豆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娭毑臭豆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