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
:2010-03-05
作者简介
:
刘海宇
(1970—),
男
,
山东郓城人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
2011
年第
2
期
总第
221
期
齐鲁学刊
QILUJOURNAL
No.2
GeneralNo.221
汉碑的形制与谶纬思想
刘海宇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
:
汉碑是我国传统金石学的最重要研究对象
,
自东汉中期开始出现
,
到东汉后期的桓
、
灵时期大肆流行
。
谶纬思想是两汉时期的重要社会思潮
,
盛行于西汉晚期的哀帝
、
平帝时期和新莽时期
,
泛滥于整个东汉时期
,
对当
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
汉碑的形制并非受到西亚
、
北非文化的影响
,
而是来自汉代流行的谶纬思想
,
谶纬书籍中作为祥瑞大量出现的圭是汉碑形制的直接来源
。
关键词
:
汉碑
;
汉碑形制
;
谶纬思想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22X(2011)02-0035-07
汉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汉碑包
括汉代所有石刻文字
,
狭义的汉碑专指东汉时期形
成的
、
具有形制制度的石刻文字
,
可分为祠庙碑
、
墓
碑等
。
本文所谓汉碑用其狭义
,
而把包括碑
、
碣
、
画
像石题记
、
摩崖
、
石经等汉代所有的石刻文字称为汉
代碑刻
。
汉碑一般由碑首
、
碑身
、
碑趺三部分组成
,
碑首有圭首
、
圆首
,
也有没有碑首的无首碑
(
或称方
首碑
),
碑趺的形状有长方体状和长方覆斗状
,
上有
安装碑身的卯眼
,
我们统称为方趺
,
汉代的龟形碑趺
只见于
《
王舍人碑
》。
汉碑始见于东汉中期的安帝
、
顺帝时期
(106-144),
在东汉后期的桓帝
、
灵帝时期
(146-189)
大量涌现
,
有学者认为汉碑的外形可能
受北非
、
西亚文化的影响
,
我们认为汉代流行的谶纬
思想对汉碑形制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
谶纬书籍
中作为祥瑞大量出现的圭是汉碑形制的直接来源
。
一
、
谶纬思想与汉代碑刻的兴起
(
一
)
谶纬思想
谶纬思想是两汉时期重要的社会思潮
,
起源于
战国晚期的阴阳五行学说
,
兴起于秦始皇
、
汉武帝的
热衷方术求仙时期
,
盛行于西汉晚期王莽当政的哀
帝
、
平帝时期和新朝
,
泛滥于整个东汉时期
,
对当时
的社会
、
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
影响
。
顾颉刚先生总结说
:“
自王莽以图谶得国
,
光
武效法了他而致中兴
,
谶的势力大盛
,
继是而有
《
六
纬
》,
与
《
六经
》
方驾
。”[1](P272)
谶
,
会意形声字
,
东汉许慎
《
说文解字
》
曰
:“
谶
,
验也
。
从言
,
韱声
。”
韱
,
原义为野生的韭菜
,《
说文
解字
》:“
韱
,
山韭也
。”
引申义为纤细
。
谶即为不易
觉察的
、
带有神秘性的预言
,
又叫谶言或谶语
。
刘熙
《
释名
》:“
谶
,
纤也
,
其义纤微也
。”[2](P339)徐锴
《
说
文解字系传
》:“
凡谶纬
,
皆言将来之验也
。”[3](P44)
段玉裁
《
说文解字注
》:“
有征验之书
,
河洛所出书曰
谶
。”[4](P90)为了增加其神秘性
,
谶言之书常常带有
一些荒诞不经的图画
,
所以谶言又被称为图谶
、
图录
或符谶
。
纬
,
与
“
经
”
相对
,
原义为丝织物的横线
,
许
慎
《
说文解字
》:“
纬
,
织横丝也
。
从纟
,
韦声
。”
纬书
,
与儒家经书相对
,
是对经书的一种神学化解释
,
南朝
刘勰
《
文心雕龙
·
正纬
》
曰
:“
经显
,
圣训也
;
纬隐
,
神
教也
。”[5](P34)
谶言有两层意义
,
一是要有
“
征
”,
即为征兆或
预言
,
二是要有
“
验
”,
即为预言的验证或实现
。
东
汉张衡说
:“
立言于前
,
有征于后
,
故智者贵焉
,
谓之
谶书
。”[6](P1912)《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
记载了一条
有名的谶言
,
秦始皇使方士求不死之药
,
燕人卢生入
53
海归来
,
上奏一部神秘的图谶
,
曰
“
亡秦者胡也
”。
于是
,
始皇派三十万大军防御匈奴
,
修筑长城
,
殊不
知最后亡秦者乃二世胡亥
,
这句谶言得到了实现
。
另外
,
秦末农民起义时
,
陈胜
、
吴广在鱼腹中放置帛
书曰
“
陈胜王
”,
也是一种谶言[7](P252)。
到王莽当
政时
,
大肆制造符谶
,
以篡汉政
,
光武帝更是笃信谶
言
,
孙咸
、
王梁因为姓名应验谶语
,
竟然被封为大司
马和大司空
。
中元元年
(56)
造明堂
、
灵台
、
辟雍以及
北郊坛
,
以图谶颁布天下
。
光武帝封禅泰山所立刻
石文中
,
大量引用纬书预言
,
计有
《
河图赤伏符
》、
《
河图会昌符
》、《
河图合古篇
》、《
河图提刘予
》、《
洛
书甄曜度
》
以及
《
孝经钩命决
》
等纬书内容
。《
后汉
书
·
方术列传
》
总结汉代谶纬之学兴盛的情况曰
:
“
汉自武帝颇好方术
,
天下怀协道艺之士
,
莫不负策
抵掌
,
顺风而届焉
。
后王莽矫用符命
,
及光武尤信谶
言
,
士之赴趣时宜者
,
皆骋驰穿凿
,
争谈之也
。
故王
梁
、
孙咸名应图箓
,
越登槐鼎之任
,
郑兴
、
贾逵以附同
称显
,
桓谭
、
尹敏以乖忤沦败
,
自是习为内学
,
尚奇
文
,
贵异数
,
不乏于时矣
。”[6](P842)“
内学
”
即为谶纬
之学
,
因所言之事奥妙难懂
,
故称之为
“
内学
”。
纬书是相对于儒家经书而言的
,
是汉代儒生利
用天人感应
、
阴阳五行等学说对经书的解释
,
为汉代
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其学说大多依托孔子
,
认为孔子制作经书以后
,
为了使后人便于理解经书
的隐义
,
又写成了这些解释性的纬书
。
例如
,《
孝经
钩命决
》
假言孔子语曰
:“
吾志在
《
春秋
》,
行在
《
孝
经
》。”[8](P1009)
谶
、
纬两者来源不同
,
谶是预言
,
纬是经的释文
,
但到西汉末期两者逐渐合二为一
,
谶言由原来的假
托天命变化为大多假托孔子
、
周公或圣王之言
,
从而
依附儒家经书
,
成为一股势力强大的社会思潮
。
其
中
,《
孝经
》
类纬书在纬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
在汉
代影响很大
,
佚文保存也最多
。
例如
,《
孝经援神
契
》
曰
:“
孝悌之至
,
通于神明
,
病则致其忧
。”[8]
(P971)《
孝经纬
》
假托孔子曰
:“
事亲孝
,
故忠可移于
君
;
是以求忠臣
,
比于孝子之门
。”[8](P1059)
(
二
)
符谶的最重要载体
———
刻石或刻玉
早期的谶言大概是写在当时流行的书写载
体
———
竹帛上的
,
例如秦末陈胜
、
吴广农民起义的谶
言是写在丝帛上的
,
卢生的图谶是出海携入的
,
估计
也写在易于携带的竹帛上
。
为了显示谶言的神秘
性
,
也有写到玉圭上的
,
例如
《
墨子
·
非攻
》
中载文
王受命
,
赤鸟衔圭
,
降于岐社
,
圭上有文曰
:“
天命周
文王伐殷有国
。”[9](P221)到王莽当政时
,
符命之说
云起
,
大多书写在石材或玉石上
。
纬书上说
,
石材可
以借讬成法
,
显示天命
,《
春秋说题解
》
曰
:“
石之为
言讬也
,
讬立法也
。”[8](P859)
《
汉书
·
王莽传
》
载
,
元始五年
(5)
冬天
,
武功县
井中出一白石
,
上圆下方
,
石上丹书曰
:“
告安汉公莽
为皇帝
。”
称为
“
丹石之符
”,
并言符命之说自此为
始
。
于是太后下诏令王莽居摄践祚
,
如周公辅成王
故事
,
称
“
假皇帝
”,
第二年改元为居摄元年
。
这大
概是模仿纬书中周文王受丹书之符瑞
、
大臣太公望
辅佐文王和武王的故事
。
纬书
《
春秋命历序
》
曰
:
“
文王受丹书
,
吕望佐昌发
。”[8](P883)又
,
居摄三年
(8),
大臣臧鸿上奏扶风雍县石上有文字
,
称为扶风
“
雍石文
”,
内容为
:“
天告帝符
,
献者封侯
。
承天命
,
用神令
。”
居摄三年改元为初始元年
。
一年以后
,
始
建国元年
(9)
秋
,
王莽颁布天下
《
符命
》
四十二篇
,
言
申命之瑞第六为刻文之玉圭
“
文圭
”,
第八为刻文之
石
“
茂陵石书
”[10](P4078-4114)。《
汉书
》
并没有详细
记录
“
扶风雍石
”
与
“
文圭
”、“
茂陵石书
”
的形状
,
我
们推测应该与武功
“
丹石之符
”
的形状差不多
,
当为
上圆下方的刻石
。
王莽建立新朝之后
,
意欲封禅泰
山
,
连封禅玉牒都准备好了
。2001
年春在汉长安城
桂宫四号宫殿遗址出土了王莽拟封禅泰山的玉牒
,
已残
,
可读刻文为
:“……
万岁壹纪
……
作民父母
,
清
……
退佞人奸轨
,
诛
……
延寿长壮不老
,
累
……
封亶
泰山
,
新室昌
……”
玉牒为青石质
,
表面磨光
,
通体黑
色
,
文字阴刻
,
刻完以后又涂以朱色
,
残长
13.8
厘
米
,
宽
9.4
厘米
,
厚
2.7
厘米[11](P3-15)。
东汉一代承王莽之制
,
谶言符命一般是铭刻或
书写在石材或玉牒上
,
如书写则为朱书
,
以突出其神
秘性
。《
后汉书
·
祭祀志
》
记载光武帝封禅泰山时
,
印工不能刻玉牒
,
欲用丹漆书写[6](P3165)。
纬书中
的例子更多
,
例如
《
尚书璇玑钤
》
载大禹治水功成
,
天赐之以玄圭
,
上刻文字曰
:“
延喜之玉
,
受德
,
天赐
之佩
。”[8](P376)《
尚书
·
舜典
》:“
璇玑玉衡
,
以齐七
政
。”
纬书
《
易纬通卦验
》
载燧人氏持玉璇玑而出
,
法
北斗而成七政
,
璇玑上刻字曰
:“
苍牙通灵
,
宝之成
,
孔演命
,
明道经
。”[8](P246)《
尚书中候
》
载尧祭祀洛
水之神以玉璧
,
神龟负书而出
,“
赤文朱字
”。
商汤
亦以玉璧祀洛水
,
元鸟随鱼而出
,
化为玄玉
,
上有红
色的刻字
:“
玄精天乙
,
受神命代
,
天下服
。”
太公望
于渭水垂钓
,
钓得玉璜
,
有字曰
:“
姬受命
,
吕佐旌
,
德
合昌
,
来提撰
,
尔雒钤
,
报在齐
。”[8](P411)《
春秋演孔
图
》
载孔子论经
,
有鸟化为书
,
孔子奉书以告天
,
有赤
雀落书上
,
化为玉
,
玉上刻文曰
:“
孔提命
,
作应法
,
为
63
赤制
。”[8](P578)《
孝经右契
》
载孔子制
《
孝经
》
四卷
,
完毕之后
,
告备与天
,
有赤虹自天而下
,
化为黄玉
,
长
三尺
。
刻文曰
:“
宝文出
,
刘季握
。
卯金刀
,
在轸北
。
字禾子
,
天下服
。”[8](P1001)
二
、
汉碑的形制与谶纬思想
如前所述
,
本文中所用汉碑是狭义的概念
,
专指
东汉以来形成的
、
具有形制制度的石刻文字
,
包括记
祠庙碑
、
墓碑等
。
汉碑一般由碑首
、
碑身和碑趺三部
分组成
,
碑首有圭首
、
圆首和方首
(
无首
),
碑趺大多
数是长方体状或长方覆斗状
,
龟趺极为少见
。
那么
,
碑首为什么有圭首和圆首
?
圆首碑为什么多刻有螭
龙
?
碑趺有什么意义
?
为何会出现龟趺
?
汉碑为什
么有穿
?
赵超在
《
中国古代石刻概论
》
一文中
,
认为汉碑
的外形可能受北非
、
西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
,“
汉碑
的圭首
、
圆首
、
上部以图案装饰
、
表面精工磨制等形
制特点
,
却都可以在远早于汉代的北非
、
西亚乃至中
亚古文化碑刻及遗物中找到先源
。”[12](P12-13)我
们知道
,
北非古埃及的墓碑起源于早王朝时代
(
前
3100-
前
2686),
盛行于古王国时代
(
前
2686-
前
2181)
至中王国时代
(
前
1587-
前
1085),
其形制有
长方形和圆顶形两种[13](P191-196);
公元前
18
世纪
至公元前
12
世纪的古巴比伦王朝也出现了像汉姆
拉比法典那样的大型石刻以及各种带有浮雕图像的
石碑
,
公元前
934
至公元前
613
年新亚述时期的浅
浮雕艺术独领风骚
,
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
例如大英博
物馆藏猎狮浮雕即为非常生动的精品[14](P209-
308)。
但是这些石刻在年代上远远早于我国东汉兴
起的碑刻
,
即使最晚的新亚述时期的石刻也比西汉
武帝时代张骞出使西域早
500
年以上
,
况且在没有
出土实物能证明我国汉代碑刻形制直接受到北非
、
西亚影响的情况下
,
我们只能从我国古代文化自身
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寻找汉代碑刻起源和发展的理
由
。
另外
,
金其桢在
《
中国碑文化
》
一书中提出汉碑
的尖首和圆首是模仿周代琬圭和琰圭的形制而来
,
可惜没有进一步的论述[15](P156-159)。
我们认为汉
代流行的谶纬思想对汉碑形制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
的影响
,
谶纬书籍中作为祥瑞大量出现的圭是汉碑
形制的直接来源
。
(
一
)
圭首碑
———
玄圭式汉碑
圭
,
又作珪
,《
说文解字
》
曰
“
瑞玉也
”,
为五瑞之
一
,
班固
《
白虎通
》
曰五瑞为
“
珪
、
璧
、
琮
、
璜
、
璋
”。
圭
的基本形状为上锐下方
,
汉代人认为上锐象万物初
生之形
,
属阳
,
下部方形属阴
,
诸侯取之以为信物
,
持
圭朝见天子[16](P349-353)。
圭是瑞玉
,
玉有五德
,
玉
之德比于君子
,
所以汉代又以圭比喻人的品德高洁
和才干出众
。《
礼记
·
聘义
》
云
:“
圭璋特达
,
德也
。”
[17](P922)以圭璋比喻人之有德
。《
北海相景君碑
》
称赞景君有
“
珪璧之质
”,《
后汉书
·
党锢列传
》
载郭
林宗经常称赞东郡阳平人刘儒才智优异
,“
口讷心
辩
,
有珪璋之质
”[6](P2215)。
诸侯即位
,
天子赐玉圭以为信瑞
,
称为
“
命圭
”,
诸侯死后
,
要归还命圭给天子
。
关于命圭的尺寸
,
《
周礼
·
考工记
·
玉人
》
云公圭九寸
,
侯
、
伯之圭七
寸
;《
仪礼
·
聘礼
》
载诸侯朝见天子时所持之圭长九
寸
,
宽三寸
,
锐上一寸半
,
厚半寸[17](P1072)。
玄圭
,
又作玄珪
,
语出
《
尚书
·
禹贡
》:“
禹锡玄
圭
,
告厥成功
。”
孔安国传曰
:“
玄
,
天色
,
禹功尽加于
四海
,
故尧赐玄圭以彰显之
,
言天功成
。”[17](P153)
顾颉刚早就指出孔安国的说法是错误的
,
认为赐禹
玄圭的是天
(
上帝
)
而不是帝尧[18](P142-195)。
近出
西周中期铜器
《
燹公盨
》
铭文开篇讲
“
天令禹尃土
”
[19](P46-77),
证明了顾颉刚说法的正确
。
大禹治水
成功
,
功勋卓绝
,
上帝赐之玄圭以示表彰
。
纬书
《
尚
书璇玑钤
》
曰大禹治水功成
,
天赐之以玄圭
,
玄圭名
曰
“
延喜
”,“
禹开龙门
,
导积石
,
玄珪出
,
上刻曰
:
延
喜之玉
,
受德
,
天赐之佩
”[8](P376)。
皇帝常以玄圭
赏赐建立特殊功勋的人
,
战国时代楚国有爵位名
“
执
圭
”,
汉初尚有
“
赐爵执圭
”
之说
,
汉代封州郡牧守
,
称
“
析圭授爵
”、“
裂土赐圭
”。
例如
,《
史记
·
樊哙列
传
》
裴骃集解引徐广曰
:“
时赐爵有执帛
、
执圭
,
又有
赐爵封而加美名以为号也
。”[7](P2652-2653)《
汉书
》
载汉初夏侯婴击章邯有功
,“
赐爵执圭
”;
灌婴击破
秦军至霸上
,“
赐爵执圭
,
号昌文君
”[10](P2077-
2081)。
司马相如
《
喻巴蜀檄
》
曰
:“
故有剖符之封
,
析
珪而爵
。”[20](P134-136)《
张迁碑
》
碑文中亦有
“
析珪
于留
”
的说法
。
汉桓帝永寿四年
(158)
六月大赦天下
,
改元延
熹
,
桓帝在位期间
,
延熹年号沿用最长
,
到延熹十年
(167)
六月以天时当赦党锢
,
于是尽释党锢
,
改元永
康
。
延喜为符瑞玄圭之名
,
延熹即为延喜
,
洪适
《
隶
续
·
汉公乘校官掾王幽题名
》
云
:“
汉人作隶好假
借
,
或是借憙作喜
、
作熹
。”[21](P424)元初四年
(117)
的
《
祀三公山碑
》“
神熹其位
”,“
熹
”
即作
“
喜
”[22]
(P32-36)。“
憙
”
也与
“
喜
”
相通
,
曹植
《
与吴季重书一
首
》“
可令憙事小吏讽而诵之
”[20](P10-15)。
史书虽
然失记改元延熹的理由
,
我们推测应因纬书所载玄
圭延喜的祥瑞而改
。
汉碑的碑文透露了一点这方面
73
的信息
,《
桐柏淮源庙碑
》
立于延熹六年
(163)
正月
,
碑文中有
“
立庙桐柏
……
圣汉所尊
,
受珪上帝
……”
[23](P142-143)可见汉承天命受玄圭延喜是当时流行
的谶纬之说
,
延熹改元极有可能与此相关
。
由此可见玄圭是一种信物
,
具有某种神秘的色
彩
,
从出土遗物看在玄圭上写字最早可以追溯到春
秋时代晚期
。
山西侯马市晋都新田遗址在上世纪六
十年代出土了大批带有盟誓文字的玄圭形或璜形玉
片
,
文字大多为朱书
,
少数为墨书
,
称为
“
盟书
”
或
“
载书
”,
最大的玄圭形玉片长
32、
宽
3.8、
厚
0.9
厘
米
。
侯马盟书是春秋时代晋国卿大夫等贵族之间为
某种共同利益举行盟誓时的约文
,
据研究主盟人为
春秋末期晋国的正卿赵鞅
,
与三国分晋这一重大历
史事件有关
。
盟书大多是
“
宗盟类
”
盟誓文
,
其内容
是参盟者向神明保证效忠于主君赵鞅
,
如有离心离
德则诛灭全族等等[24](P1-21)。
所以写以朱书盟辞
的玄圭是贡献给神灵的信物
,
如有违背则会受到神
明的严厉惩罚
。
我们认为
,
汉碑圭首之形来自玄圭的形状
,
表示
死者有功于国
,
为
“
天赐玄圭
”
之象征
,
用以晓喻死
者的功绩于天下
,
这与汉代流行的谶纬思想有直接
的关联
。
所以我们把圭首的汉碑称为
“
玄圭
”
式汉
碑
。
东汉中期名儒崔骃即把碑刻称为
“
玄珪
”,
崔骃
与班固交好
,
生活在章帝
、
和帝时期
,
卒于永元四年
(92),
崔骃
《
达旨
》
记述了汉高祖重用张良
、
曹参
、
周
勃
、
陈平
,
平定天下
,
成就大统
,“
乃将镂玄珪
,
册显
功
”[6](P1709-1717)。
把纪功碑刻称为
“
玄珪
”,
实际
上把高祖的登基和玄圭祥瑞联系在了一起
。
古代还有一种
“
大圭
”,
形状用途如笏板
,
平时
插在腰间以记事备忘
。《
周礼
·
春官
·
典瑞
》:“
王
晋大圭
,
执镇圭
,
缫藉五采五就
,
以朝日
。”[17](P776)
《
周礼
·
考工记
·
玉人
》:“
大圭长三尺
,
杼上终葵
首
,
天子服之
。”
郑玄注
:“
王所搢大圭也
,
或谓之
珽
。”
孙诒让正义引戴震云
:“
大圭
,
笏也
。
天子玉
笏
,
其首六寸
,
谓之珽
。”[17](P922)因为圭首碑形状
像笏板
,
圭首碑在宋代亦被称为
“
笏头碣
”,
据
《
营造
法式
》
称其制度为
“
上为圭首
,
下为方坐
,
共高九尺
六寸
。”[25](P71)
(
二
)
圆首碑
———
琬圭式汉碑以及碑趺的意义
琬圭是一种上端呈圆形的圆首圭
,
长九寸
,
天子
派人赏赐给有德的诸侯
,
亦是使者所持的瑞信
。《
周
礼
·
考工记
·
玉人
》:“
琬圭九寸而缫
,
以象德
。”
郑
玄注
:“
琬
,
犹圜也
,
王使之瑞节也
。
诸侯有德
,
王命
赐之
,
使者执琬圭以致命焉
。”[17](P922)《
周礼
·
春
官宗伯
·
典瑞
》:“
琬圭以治德
,
以结好
。”[17](P778)
琬圭圆首象征有德
,
上无锋芒
,
故用以与诸侯结好
。
圆首碑为琬圭之形
,
象征死者有德如玉
,
所以圆
首碑又称为
“
琬碑
”,
南朝文学家鲍照在
《
河清颂
》
中
说
:“
是以琬碑镠检
,
盛典芜而不治
。”[26](P1479)汉碑
的圆首上大多有晕或雕刻有螭龙
,
晕为圆形碑首上
的半环形花纹
,
螭龙为环绕碑首的两条龙形雕刻
,
山
东现存圆首有晕的汉碑有
:《
孔谦碑
》、《
孔宙碑
》、
《
孔彪碑
》、《
孔褒碑
》
等
,
现存雕有螭龙的圆首汉碑
有
:《
衡方碑
》、《
王舍人碑
》、《
张迁碑
》
等
。
从这些汉
碑的年代上来看
,
首先出现的是半环形的晕首
,
然后
才有的螭龙首
,
我们可以认为晕是螭龙的雏形
。
汉代儒家经学中
,
河图指
《
周易
》
八卦的图形
,
洛书指
《
尚书
·
洪范
》
九畴
,《
易
·
系辞上
》
说黄河出
八卦之图
,
洛水出九畴
,“
河出图
,
洛出书
,
圣人则
之
”。
东汉郑玄认为黄河通于乾道则有神龙负天图
而出
,
洛水通于坤道则有神龟负地符而出[17](P82)。
《
汉书
·
五行志
》
说河图
、
洛书互为经纬
,
八卦
、
九畴
相为表里[10](P1315-1317)。
汉代人认为河图
、
洛书
是帝王或圣人受天命的符瑞
,
标志着天人相应
,
和谐
美满
。《
汉书
·
翟义传
》
载王莽
《
大诰
》
曰
:“
河图
、
雒
书远自昆仑
,
出于重野
。
古谶著言
,
肆今享实
。
此乃
皇天上帝所以安我帝室
,
俾我成就洪烈也
。”[10]
(P3428-3434)《
三国志
·
魏志
·
文帝纪
》
裴松之注引
《
献帝传
》
曰
:“
河图洛书
,
天命瑞应
,
人事协于天时
,
民言协于天叙
。”[27](P72)
汉代纬书中也有很多关于
“
河龙出图
,
洛龟出
书
”
的记载
,
需要指出的是纬书中的
“
图
”
不仅仅指
八卦
,“
书
”
也不仅仅是九畴
,
而且包括神秘的图谶
符应之
“
图书
”,
指文字和图画合璧的预言书
。《
易
纬是类谋
》
曰
“
河龙洛书龟书
,
圣人受道真图者也
。
必提起
,
天下扶
。”[8](P281-282)言河图洛书为圣人
受命的图谶
,
其上必有应天显起者之姓名
,
天下人则
扶而助之
。
汉碑圆首上的晕和螭龙我们可以理解为
“
河
龙
”,
而
“
洛龟
”
在哪里呢
?“
洛龟
”
就是碑趺
,
汉代碑
趺首先出现的是方趺
,
到晚期则出现了龟趺
。
碑首
在上
,
属阳
,
碑趺在下
,
属阴
,
象征玄武
。
例如
,
洪适
《
隶释
》
碑图中的
《
柳敏碑
》,
碑阳圭首刻朱雀
,
碑下
部刻玄武
;《
六物碑
》
也是圭首
,
上刻朱雀下刻玄武
;
《
邦雄桀碑
》
圭首
,
碑阴上刻朱雀下刻玄武[21](P315-
368);《
王孝渊碑
》1966
年出土于四川郫县
,
刻于顺帝
永建三年
(128),
碑阳最上部刻朱雀
,
碑阴下部刻有
玄武[28](P67-71);《
孟孝琚碑
》
碑阳下部刻有龟蛇合
83
体的玄武画像
,
高文
《
汉碑集释
》
载碑趺上刻玄武
[22](P15-19)。
我们对比
《
汉代石刻集成
》
等文献
,
认
为玄武画像位于碑身下部为确[23](P266-267)。《
鲜
于璜碑
》1973
年出土于天津武清县
,
刻于东汉延熹
八年
(165),
圭首有穿
,
碑阳圭首处碑额左右线刻青
龙
、
白虎
,
碑阴圭首处线刻朱雀
,
但是碑的下部没有
刻玄武
。
赵超在
《
中国古代石刻概论
》
中认为
《
鲜于
璜碑
》
或许是以碑座代替了玄武[12](P15-16),
可谓
灼见
。
以玄武作碑趺
,
又有阴阳交合
,
子孙繁衍之
义
。《
说文解字
》
曰
:“
龟鳖之类
,
以它
(
蛇
)
为雄
。”
到
光和六年
(183)
的
《
王舍人碑
》
终于出现了龟趺
,
这
也符合事物由简单到复杂
、
由隐晦到明显的自然发
展规律
。
汉代纬书中
,
河图洛书又与孝道有关
,
谓天子率
行孝道
,
则天龙出图
,
地龟出书
。《
孝经援神契
》
曰
:
“
王者德泽洽
,
则神龟来
;
孝道行
,
则地龟出
。”
又曰
:
“
天子孝
,
天龙负图
,
地龟出书
。”[8](P971-973)又
,
汉
代人认为龟乃神灵之精
,
背隆法天
,
腹平法地
,
能活
千年
,
可见存亡
,
预知吉凶
。“
龟
”
与
“
久
”
字上古音
都属见母
、
之部
,
古音相通
,
所以
《
春秋说题解
》
说
:
“
龟之为言久也
,
千岁知吉凶也
。”
灵龟赑屃背负蓬
莱山
,
为土地精气所生[8](P863)。
张衡
《
思玄赋
》:
“
伏灵龟以负坻兮
,
亘螭龙之飞梁
。”[6](P1932)谓灵
龟背负黄河中的小岛
,
凌空飞架的桥梁有如螭龙在
天
。
蔡邕
《
陈仲弓碑文
》
曰
:“
峨峨崇岳
,
吐符降神
。”
[20](P499-507)谓征士陈寔品德高尚
,
乃五岳之神所
吐符瑞
。
汉代人把墓碑或德政碑刻作琬圭之形
,
以象征
墓主有品德
,
在圆首上刻半环形晕或螭龙象征龙吐
符瑞的
“
河龙出图
”,
方趺或龟趺象征
“
洛龟出书
”,
表示碑文颂辞自天而降
,
以弘扬墓主的丰德伟业
。
所以
,
我们把圆首有晕或雕刻螭龙
、
方趺或龟趺的汉
碑称为
“
琬圭
”
式汉碑
。
东汉晚期出现了螭龙首和圭首的混合型碑首
,
河北的
《
白石神君碑
》
刻于灵帝光和六年
(183),
螭
龙圆首内刻圭形三角
,
三角内刻碑额五字[29](P145-
175)。
碑文叙述白石山高大宏伟
,
为白石神君歌功颂
德
,
记载了当地吏民竭力奉祀白石山神的事
。
这种
碑形更加证明了
“
河图洛书
”
与
“
天赐玄圭
”
的关系
,
表示祭祀白石神君乃是应顺天命
。
(
三
)
方首碑
———
木牍式汉碑
汉碑中除上述玄圭和琬圭的形状之外
,
还有一
种无碑首或碑首为弧形
,
一般称为方首碑或无首碑
,
这种汉碑大多是用于纯粹记事性的碑刻
。
例如
,《
乙
瑛碑
》
为没有碑首的长方形碑
,
刻有司徒吴雄
、
司空
赵戒向桓帝奏请鲁相乙瑛为孔庙置百石卒史的奏章
以及对此事的赞辞
。《
礼器碑
》
为略带弧形碑首
,
碑
阳记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
、
免除颜氏并官氏徭役
等功德
,
碑阴刻出资人名
。《
史晨碑
》
也是弧形碑
首
,
碑阳记鲁相史晨的上奏公文
,
碑阴记述史晨飨孔
子庙的盛况
。
在可知碑形的国内汉碑中
,
其他无碑
首的长方形碑还有
:《
祀三公山碑
》
立于安帝元初四
年
(117),
记述常山相冯君祭祀三公山的事[29](P9-
33);《
封龙山碑
》
立于桓帝延熹七年
(164),
无额无
穿
,
记述常山相蔡仑和长史沐乘祭祀封龙山的事[29]
(P58-81);
洪适
《
隶续
》
碑图所录
《
蜀郡属国辛通达李
仲曾造桥碑
》
也是长方形无首碑
,
立于桓帝延熹七年
(164),
碑文记述了蜀郡属国都尉辛君和丞李君使人
造桥的功绩[21](P159-160)。
上述这些汉碑纯属记事性的祠庙碑
,
有的甚至
刻有上奏朝廷的奏章
,
碑形为长方形或碑首稍带弧
形的样式
,
其形状可能来源于记事用或书写上奏文
的木牍之形
,
所以我们称之为
“
木牍
”
式汉碑
。
从全
国范围看
,
尚处在雏形期的早期墓碑也有呈长方形
的
,
例如立于顺帝永建三年
(128)
的
《
王孝渊碑
》,
无
首无穿
,
高
255、
上宽
91、
下宽
96、
厚
23
厘米
,
呈上部
稍窄的长方形
,
碑文记述了王孝渊的生平
、
颂辞和刊
碑时日
、
工匠姓名等
。
这类汉碑只是模仿木牍的记
事性碑刻
,
与谶纬思想的关系不大
。
(
四
)
碑穿考
多数汉碑的上半部碑首下方凿有圆孔
,
直径大
多
10
到
15
厘米
,
这个圆孔被称为碑穿
。
有的碑穿
位于碑文上方
,
有的位于碑文中间而凿去数字
。
但
并不是所有的汉碑都有碑穿
,
上述第三类
“
木牍式
”
汉碑绝大多数没有碑穿
,
而第一类圭首碑和第二类
圆首碑则一般带有碑穿
,
没有碑穿的只有少数几例
,
例如
,《
张迁碑
》
圆首无穿
,《
白石神君碑
》
圆首内刻
圭形
,
无穿
。
我们检索
《
汉碑全集
》
所收汉碑
,
有穿者
35
种
,
去掉碑形不可知的残碑以及后代重刻或原碑早佚无
法判断原碑形的汉碑
9
种
,
碑首可见而有穿者
26
种
,
其中圭首有穿者
13
种
、
圆首有穿者
12
种
,
另有
一种
《
李孟初神祠碑
》
方首上部有穿[30](P719-728)。
有穿但碑形不可判断者有
:《
袁安碑
》、《
豫州从事尹
宙碑
》、《
甘陵相尚博碑
》
等首尾均残或碑首残
,《
桐
柏淮源庙碑
》、《
圉令赵君碑
》
等为重刻
,《
淳于长夏
承碑
》、《
沛相杨统碑
》
等原碑早佚
,
仅凭拓本无法判
定碑形
。
这样我们可以总结出有穿的汉碑绝大多数
93
为圭首碑和圆首碑
,
只有
《
李孟初神祠碑
》
属于唯一
例外
,
圭首有穿汉碑和圆首有穿汉碑在数量比例上
基本一致
。
下面
,
再考察一下碑穿出现的时代
,
从全国现存
的汉碑看
,
最早带穿的汉碑是刻于安帝时期的
《
袁安
碑
》
和
《
袁敞碑
》,
碑穿位于碑身中部
,
但两碑均残
,
原碑形已不可知
。
之后则是顺帝时期圭首有穿的
《
冀州从事冯君碑
》(141)[30](P455-464)和
《
北海相
景君碑
》(143),
然后是圭首的
《
三公山神碑
》(146)
和
《
敦煌长史武斑碑
》(147)。
所以可以肯定碑穿最
晚出现于东汉中期的安帝
、
顺帝时期
,
而且有穿圭首
碑早于有穿圆首碑
,
现存最早的带穿圆首汉碑是桓
帝时期的
《
孔谦碑
》(154
年
)
和
《
泰山都尉孔宙碑
》
(164
年
)。
同样
,
从汉碑定型和演化来看
,
圭首碑明
显早于圆首碑
,
首先定型的是圭首碑
,
之后才出现了
圆首碑
。
王思礼等在
《
汉碑源流
、
分期和碑形释义
》
中所说
“(
圭首碑
)
作为碑的一种形制
,
或晚于圆首
碑
”
是没有统计数据支持的[31](P24-36)。
关于碑穿的作用
,
有
“
下棺
”
说
、“
丽牲
”
说
、“
神
主
”
说和
“
日月
”
说等四种
,
兹概述如下
。“
下棺
”
说
起源最早
,
影响也最广泛
,
唐代封演
《
封氏闻见记
》
碑碣条曰
:“
古碑上往往有孔
,
是贯繂索之遗像
。”
[32](P57-58)北宋的宋祁
《
宋景文笔记
》:
曰
“
碑者施
于墓则下棺
,
施于庙则系牲
。
古人因刻文其上
。”
[33]此说来源于
《
礼记
·
檀弓下
》
有关
“
丰碑
”
的郑玄
注
,
谓下棺时斩大木如石碑形立于墓侧
,
木上穿孔以
装辘轳
,
天子四碑
,
诸侯二碑[17](P1310)。
出土的
“
丰
碑
”
见于凤翔秦公大墓
,
墓圹的南北两侧有两根大型
木柱
,
残高
1.7-2
米
,
直径
0.4
米
,
但并没有穿[34]
(P56-59)。“
丽牲
”
说适用于宗庙碑
,
碑穿用以栓系
祭祀用的牺牲和显示日影时辰
,《
仪礼
·
聘礼
》
谓宗
庙正中央有碑
,
郑玄注
:“
宫必有碑
,
所以识日景
,
引
阴阳也
。
凡碑引物者
,
宗庙则丽牲焉
,
以取毛血
。
其
材
,
宫庙以石
,
窆用石
。”[17](P1059)出土的宗庙碑见
于郑韩故城韩国宗庙遗址的大型石碑
,
高
325、
宽
45、
厚
25
厘米
,
圭首
,
直身
,
上部有两耳
,
两面磨光
,
偏下部位有穿[35](P162-163)。“
神主
”
说和
“
日月
”
说见于王思礼等的
《
汉碑源流
、
分期和碑形释义
》
一
文
,“
神主
”
说认为早期
《
袁安碑
》
和
《
袁敞碑
》
的碑穿
位于碑身中央
,
与
“
神主
”
的
“
穿中央达四方
”
的形制
一致
,
后来碑穿位置逐渐上移至碑首之下
。
赖非先
生认为
“
神主与圭首碑的形制完全一致
”,
进一步猜
想
“
圭首碑极有可能模仿了圭首神主
”[36](P10)。
“
日月
”
说仅适用于圆首带晕形碑
,
谓半弧形的晕象
征日月光环
。
“
下棺
”
说的
“
丰碑
”
为木制
,
是周代的制度
,
与
汉碑并不是同一种事物
,
况且
“
下棺
”
说无法解释为
何祠庙碑也有穿
。
例如
,《
三公山碑
》
立于灵帝光和
四年
(181),
圭首有穿
,
为祭祀三公山神的祠庙碑
;
《
仓颉庙碑
》
立于桓帝延熹五年
(162),
圭首有穿
;
《
李孟初神祠碑
》
无首有穿
,
碑形特殊
。“
丽牲
”
只适
用于宗庙碑
,
是否适用于墓碑尚缺乏必要的文献和
考古证据
。“
神主
”
以木制成
,
又称
“
木主
”,
神主是
“
前方后圆
”
形的
,
并不是圭首形的
,《
后汉书
·
礼仪
志
》
刘昭注引
《
汉旧仪
》
云
:“
高帝崩三日
……
做栗木
主
,
长八寸
,
前方后圆
,
围一尺
……
皇后主长七寸
,
围
九寸
,
在皇帝主右旁
。
高皇帝主长九寸
。
上林给栗
木
,
长安祠庙作神主
。”[6](P3148)“
日月
”
说只能解释
圆首带晕碑
,
而不适用于圭首碑
。
圭是佩玉
,
所以有孔
,
名之曰好或必
,
以穿绳佩
戴
,
也称为穿
。《
周礼
·
春官
·
典瑞
》
有
“
驵圭
”,
郑
玄注曰驵读作组
,
意为丝带
,
以丝带穿连六玉
,
故有
孔[17](P778)。《
周礼
·
考工记
·
玉人
》
云
:“
天子圭
中必
。”
郑玄注
:“
必
,
读如鹿车縪之縪
,
谓以组约其
中央为执之以备失坠
。”[17](P922)考古发掘出土的
一部分西周玉圭即有小孔
,
例如
1979
年出土于山东
济阳刘台子的西周早期玉圭
,
上窄下宽
,
窄端有一小
孔[37](P18-24);1986
年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北滍村一
号墓的西周晚期玉圭
,
上锐下方
,
靠近底边有一小孔
[38](P30-44)。
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不少穿孔圭
,
例如
吴大澄
《
古玉图考
》
记录
25
件玉圭
,
其中
20
件穿位
于上端窄部
,1
件穿位于中央
,4
件无穿
,
这些玉圭虽
然无法准确断代
,
我们推测以春秋战国时代居多
。
吴大澄考证云玉圭之孔可以穿绳以系于绅带之间
,
谓有一些孔尚留存穿绳的痕迹[39](P1-18)。
汉代的
玉圭大多数有孔
,
例如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两件西
汉早期玉圭
,
均上锐下方
,
下部有孔[40](P133-137)。
汉代
《
尚书璇玑钤
》
等纬书中多有
“
天赐佩玄圭
”
的
说法[8](P376),
又
《
龙鱼河图
》
说皇帝征伐蚩尤时
,
河
出玉圭为兵符
,
长一尺宽三寸
,
佩之以征
,
则擒蚩尤
[8](P1150-1151)。
从考古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来看
,
圭上是否有孔与圭的名称似乎并没有关联
,
更多在
于时间和地区上的差异[41](P11-25)。
如上文所述
,
我们认为圭首和圆首汉碑的形制来源于玉圭之形
,
碑穿则极有可能模仿玉圭的穿
。
同时
,
碑穿可能具有某种实际用途
,
我们认为碑
穿的可能实际用途是祭祀时观察日影
,
用以观天时
,
正四方
。
因为缺乏必要的文献记载
,
我们难以知道
04
其具体用途
。
三
、
结语
谶纬思想是两汉时期重要的社会思潮
,
盛行于
西汉晚期和新朝
,
泛滥于整个东汉时期
,
对当时的社
会
、
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
我们认为东汉中期开始大量出现的汉碑并非受到西
亚
、
北非文化的影响
,
而是与当时社会的流行思潮谶
纬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
汉碑的形制直接来源于谶纬
思想中作为祥瑞的玉圭之形
。
参考文献
:
[1]
顾颉刚
.
古史辨自序
[M].
石家庄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
任继昉
.
释名汇校
[M].
济南
:
齐鲁书社
,2006.
[3]
徐锴
.
说文解字系传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7.
[4]
段玉裁
.
说文解字注
[M].
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5]
周振甫
.
文心雕龙今译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6.
[6]
范晔
.
后汉书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5.
[7]
司马迁
.
史记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59.
[8]
安居香山等
.
纬书集成
[M].
石家庄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1994.
[9]
吴毓江
.
墨子校注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3.
[10]
班固
.
汉书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2.
[11]
中日联合考古队
.
汉长安城桂宫四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J].
考古
,2002,(1).
[12]
赵超
.
中国古代石刻概论
[M].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97.
[13]
刘文鹏
.
埃及考古学
[M].
北京
:
三联书店
,2008.
[14]
刘文鹏等
.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
[M].
福州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008.
[15]
金其桢
.
中国碑文化
[M].
重庆
:
重庆出版社
,2002.
[16]
陈立
.
白虎通疏证
[M].
吴则虞点校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4.
[17]
阮元
.
十三经注疏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0.
[18]
顾颉刚等
.
鲧禹的传说
[A].
吕思勉等主编
.
古史辨
:
第七册
下编
[C].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19]
裘锡圭
.
燹公盨铭文考释
[A].
裘锡圭
.
中国出土文献十讲
[C].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0]
陈宏天等
.
昭明文选译注
[M].
长春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1994.
[21]
洪适
.
隶释
·
隶续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6.
[22]
高文
.
汉碑集释
(
修订本
)[M].
郑州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1997.
[23]
永田英正
.
汉代石刻集成
·
图版释文篇
[M].
东京
:
同朋社
,
1994.
[24]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
.
侯马盟书
(
增订本
)[M].
太原
:
山
西古籍出版社
,2006.
[25]
李诫
.
营造法式
:
第一册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54.
[26]
沈约
.
宋书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4.
[27]
陈寿
.
三国志
[M].
裴松之注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59.
[28]
谢雁翔
.
四川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
[J].
文物
,1974,
(4).
[29]
杜香文
.
元氏封龙山汉碑群体研究
[M].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2002.
[30]
徐玉立
.
汉碑全集
:
第二卷
[M].
郑州
:
河南美术出版社
,
2006.
[31]
王思礼等
.
汉碑源流
、
分期和碑形释义
[A].
中国书法家协
会山东分会等编
.
汉碑研究
[C].
济南
:
齐鲁书社
,1990.
[32]
封演
.
封氏闻见记
[M].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5.
[33]
宋祁
.
宋景文笔记
[A].
学海类编
:
第六十九册
[C].
上海
:
上
海涵芬楼影印本
,1920.
[34]
马振智
.
试谈秦公一号大墓的椁制
[J].
考古与文物
,2002,(5).
[35]
中国考古学会
.
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8[M].
北京
:
文物出版
社
,1999.
[36]
赖非
.
齐鲁碑刻墓志研究
[M].
济南
:
齐鲁书社
,2004.
[37]
德州行署文化局文物组等
.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早期墓葬
发掘简报
[J].
文物
,1981,(9).
[38]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
.
平顶山市北滍村两周墓地一号墓发
掘简报
[J].
华夏考古
,1988,(1).
[39]
吴大澂
.
古玉图考
[M].
上海
:
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
光绪十
五年
.
[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
.
满城汉墓
[M].
北京
:
文物
出版社
,1980.
[41]
周南泉
.
中国古代的圭
[J].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2,(3).
责任编辑
:
杨春梅
TheShapesofHanDynastyCarvedStoneandtheThoughtofDivination
LiuHai-yu
(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HanDynastyCarvedStonewasthemostimportantstudyobjectofourcountrytraditionepigraphy,whichappearedfrom
themiddleofEasternHanDynastyandpopularedintheHuanandLingperiodsoflateEasternHanDynasty.ThethoughtofDivination
wasanimportantsocialideologicaltrend.ItflourishedintheAi,PingandXinMangperiodsoflateWesternHanDynasty,floodedin
thewholeperiodofEasternHanDynasty,andhadtheimportantinfluenceonallaspectsofthesociety.TheShapesofHanDynasty
CarvedStonewerenotreceivedtheinfluencefromthecultureofWestAsiaandNorthAfricabutthethoughtofDivination.Guiwasthe
directsourceoftheshapesofHanDynastyCarvedStone,whichappearedmassivelyastheauspiciousomeninthedivinationbooks.
Keywords:HanDynastyCarvedStone;teshapesofHanDynastyCarvedStone;thethoughtofDivination
14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21:4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967091772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谶纬之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谶纬之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