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
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
大诗人杜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留下很多惊世著作。下面
是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作品特点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他读书
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
得失”(《上李中丞书》)。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
《战论》、《守论》,又注《孙子》。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
好事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
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
作一点事。《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
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
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又如《河湟》一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
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惟
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
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
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
尽管河湟的人民还在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但是,举国
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
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也和这诗后两句
具有同样沉痛的心情。《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
人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
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
菰米岸莓苔。
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
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
“仙掌”、“长门”,并非泛泛的修词设色,“岂逐春风”也不仅仅
是写鸿雁秋来春返的自然现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背景,和
白居易《缚戎人》、《西凉伎》是相近的,但他用的是近体,写得更
简练浑括。
他的咏史诗也很著名。有的诗是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
淫。如《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两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
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
始下来。
诗里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
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享乐。其创作意图和他不满“宝历大起宫室、广
声色”而作《阿房宫赋》是完全一致的。他另一些咏史作品,则带有
较为明显的史论特色。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
锁二乔。”《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都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创的议论。他这种论史绝句
的形式,后来颇为许多文人所仿效。
杜牧的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例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江南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
——《泊秦淮》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二月花。
——《山行》
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
与思致的活泼。前两首在写景中还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但他的诗中
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
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而《遣怀》、《赠别》、《叹花》等
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
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这些作品无疑
是他诗中的糟粕。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
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他很推崇李杜,说“李
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的《李贺歌
诗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贺歌诗是“骚之苗裔”,同时也指出他缺乏
《离骚》那种“言及君臣理乱”,“有以激发人意”的思理。
他说自己的创作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
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在诗歌理论
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但在创作实践上,他那些以华丽词藻
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张是自相
矛盾的。
拓展阅读:杜牧人物相关故事
《唐摭言·公荐》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时,崔郾侍郎奉命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百官公卿都到
城门外摆好酒席饯行,车辆之胜,官员之多,举世罕见。此时吴武陵
——他是柳宗元的老朋友——正任太学博士,也骑着一头老毛驴过来
凑热闹。崔郾正在酒席上喝得高兴,听说吴老这位有名的清流人士也
过来了,非常吃惊,连忙离席前来迎接。吴老看见崔郾,把他拉到一
边,拍着崔郾的肩膀说:你担负此任,乃是众望所归。我老了,不能
为朝廷排忧解难了,不如为你推荐一个贤士。前些日子,我偶然发现
一些太学生情绪激昂地讨论一篇文章,走近一看,原来是这次要参加
考试的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这个人也太有
才了。崔侍郎你工作繁重,日理万机,恐怕没有闲暇去浏览这篇文章,
不如让我为你诵读一下。说到这里,吴老就字正腔圆地、摇头晃脑地
将《阿房宫赋》读了起来。崔郾也是一个有品味的知识分子,听后也
称赞不已。吴武陵乘热打铁,要求崔郾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将杜牧评为
状元。崔郾面露难色,推辞道:状元已经被他人预定了。
吴老穷追不舍,大声说道:如果真得当不了状元,就退一步,让
他以第五名进士及第。崔郾还在踌躇犹豫,吴老倚老卖老地说:如果
还不行的话,就把这篇赋还给我,看有没有比这写得更好的赋。崔郾
迫不得已,只好满口答应,然后目送吴老离开。回到酒席上,喝酒的
同僚问吴博士来做什么。崔郾回答说,吴老推荐了一个人为第五名进
士。酒客连忙追问是谁,崔侍郎回答说是“杜牧”。旁边立刻有人接
茬说:听说过杜牧这人,才气是大大的有,只是品行不太好,不拘小
节,喜欢烟花风月,好出入娱乐场所。崔侍郎为难地说:我已经答应
吴博士了。即使杜牧是个屠夫或卖酒的小贩子,我也不会改变了。
崔侍郎重然诺、讲诚信是好事,不过他以这种态度对待自己的工
作,在考试前就如此轻易地决定众多考生的命运,还是让人对这样的
考试产生怀疑,那里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黑幕呢?不过,杜牧终究
没有辜负吴武陵,也没有辱没崔侍郎。大和二年(828),杜牧在洛阳高
中进士,感到无限荣光。若干年后,唐代进士便以杜牧为荣了。
由吴老这样的清流赏识推荐而进士及第,杜牧认为这是一种极大
的荣耀。
皇榜公布后,他曾赋诗一首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东都放榜未花
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放榜的
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三十三名中举的'进士骑着高头大马得意
洋洋地行在街上进,他们要去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出席各种酒会宴席,
喝着秦地的美酒,心情舒畅,满面春风,好像春色也被他们带进了长
安。
三十三人,就是这次进士及第的全部人数,大致相当今天全国高
考各省文科状元的人数,这个数目在唐代还是偏高的。唐朝前期,及
第人数一般是十七到十九名,中唐以后才上升到三十名左右。据说唐
朝二百九十年间,进士共有六千四百二十七人,平均每年二十二人。
人数少,所以能一朝成名天下知,如张籍《喜王起侍郎放榜》: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
尽传名。这个春天是属于杜牧的。他正月参加考试,二月登第,闰三
月又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以第四等及第,随即授官弘文馆
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二十多岁的杜牧毕竟年轻,接连碰到这
样的喜事,无法抑制心中的喜悦,笑得连嘴都合不拢了。按照惯例,
新科进士要到曲江游耍。“曲江水满花千树”,它是当时最热闹的场
所,尤其在春天时候,通常是摩肩接踵。晚唐诗人姚合曾大发感慨,
要想到曲江从容赏花,非得日薄西山的时候才行,不过到那时,花儿
被看人了一天,精神业已萎靡不振,色彩暗淡:
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
满尘埃。这时的杜牧,顾盼生辉,一举手,一投足,都才情万种。他
们一行三五人来到曲江寺院,碰见一位打坐的僧人,攀谈起来。僧人
便问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报上大名,心想“天下谁人不识我”,满
以为僧人会大吃一惊,露出追星族的狂热。谁知这位僧人面色平静,
木然地追问杜牧现在从事什么职业。这让杜牧分外失落,同行的朋友
赶紧把杜牧连中两元的喜事拿出来夸耀,僧人依然不为所动。诗人很
是惆怅,现场赋诗一首:
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
气味长。
杜牧究竟是不是吴武陵推荐及第的,这件事很值得怀疑。小杜有
封信名为《投知己书》,其中曾向朋友夸耀当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情
形:“大和二年,小子应进士举。当其时,先进之士以小生行看可与
进,业可以修,喧而誉之,争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可见当时看
好他的人很多。《唐摭言》说酒席上有人反对吴老的荐举,理由是杜
牧不拘细行。其实杜牧不拘细行、风流名闻天下,是在他及第之后,
主要在二十六岁到三十六这十余年间,这时他基本上在各方镇使府中
为幕僚,有名气,有才气,环境宽松,有条件充分展示他的风流倜傥。
李商隐含蓄地说杜牧“刻意伤春复伤别”,所指的也是这段幕僚生活。
估计《唐摭言》中的故事,是依据杜牧后来的倜傥形象编造出来的。
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他就奔赴当时的洪州,
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
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
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弟是文学爱好者,对当时的知名文人
都很眷顾,与杜牧的关系也颇为密切。杜牧撰写《李贺集序》,就是
应沈传师之弟沈述师所请。杜牧经常往沈述师家中跑,听歌赏舞,蹭
饭蹭酒,还对沈家中的一个歌女张好好很有好感,可惜主人对此女子
分外珍惜,抢先一步,成全了自己,将她纳为小妾,使小杜空有羡渔
之情。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阳与张好好不期而遇,此时的张好好已经
沦落为他乡之客,以当垆卖酒为生。
杜牧感慨万分,写了一首五言长篇《张好好诗》。由于情绪饱满,
不仅文笔清秀,而且书法更为飘逸,为杜牧赢得了书法家的美名。
《宣和书谱》评论道:“(杜)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
清人叶奕苞《金石录补》也给于了极高的评价:“牧之书潇洒流逸,
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董其昌)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
亦名家也。”今人所能见到的唐朝真迹少之又少,这幅《张好好诗卷》
自然珍贵异常,纸本上有宋徽宗、贾似道、年羹尧、乾隆等一堆名人
的鉴定印章。当年溥仪皇帝“北狩”之时,仓皇之中还不忘携带此卷,
后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张伯驹个人所有,又捐赠政府,藏于故宫博物
院。
在此期间,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他博得了盛名,这就是
《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
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
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锜
听后,将之收为小妾,让她度过一段甜蜜时光。
后来李锜起兵对抗朝廷,兵败被杀,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
后宫为奴,继续发挥她的专长,充当歌舞姬。杜秋娘再以这一曲《金
缕衣》俘虏了年轻的唐宪宗,被封为秋妃。杜秋娘虽然总是唱同一首
歌,但智商很高,经常不著痕迹地参与军国大事,甚得宪宗皇帝宠信。
后来宰相李吉甫劝唐宪宗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宪宗皇帝自豪地说
我有一秋妃足矣。穆宗皇帝即位后,还任命杜秋娘为皇子李凑的保姆。
也正是这一任命,让她卷入权力的角逐中。李凑失势被废,杜秋娘也
被撵回老家。
到金陵出差的小杜,看见曾经光彩照人的杜秋娘如今又老又穷,
便提笔写下了《杜秋娘诗》。据说这首诗当时脍炙人口,传唱大江南
北,可能是因为大家对这个风云一时的歌女太熟悉了。李商隐与小杜
结识后,共写过两首给他,一首自谦“高楼风雨敢斯文,短翼差池不
及群”,称颂“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另一首起句就
是“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可见“小李”也认为
这首诗为“小杜”的代表作。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20:0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906561764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锜.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