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2016
1/14
中班音乐跷跷板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经历比较活动,增强轻重的生活体验。
3、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
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
重的相对性。
4、通过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有兴趣吗?
下面老师要请坐得最好的一个同学来做我们的小演
员,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小演员
的动作和表情,首先让小演员两臂侧平举。然后将不同重量
精品文档
2016
2/14
的两个书包依次放到手臂上。
提问1: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咦,同学
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不明白了,为什么同样的2个书包放
上去,会有不同的反应呢?这说明什么问题?
提问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我们在教室里玩游戏很热闹,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
也很热闹哦,我们去看看吧!原来
2、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
得可高兴了,仔细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
你知道了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谁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出两只小动物之间的关系
吗?比如说谁比谁轻,谁比谁重?比重轻比轻)重
3、同学们说的真好,那我想考考大家,你还能在教室
找出,并说说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用观察法比较轻重。
师出示一颗葡萄和一串葡萄,你能关于“轻重”提一
精品文档
2016
3/14
些问题吗?并试着解决吗?
师再出示两颗葡萄和一个苹果,让学生提问和解决。
方法回顾。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比较?
2、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轻重。
小朋友,现在老师遇到困难了,你们能帮帮我吗?看
一下老师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你能看出数学
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
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
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
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
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
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
同学交流一下。
3、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轻重。
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猜一猜:谁轻谁重?
精品文档
2016
4/14
掂一掂:谁轻谁重?
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
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
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
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
猜,再掂一掂,再后老师要请表现最好的几组小朋友到老师
这来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
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①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
②再掂一掂、称一称。
③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
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
重。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精品文档
2016
5/14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
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
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
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
析。
四、课堂小结,重点回顾比较轻重的方法。
晨诵教案
《跷跷板》
教学目标:
1、熟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中的寓意;
2、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来迎接新的一天吧!,齐读开启
诗:每一天的阳光是新的
每一天的我也是新的
精品文档
2016
6/14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新诗,出示
跷跷板
跷跷板,板翘翘;
一头低,一头高。
你一翘,笑哈哈;
你一翘,笑哈哈;
我一翘,哈哈笑。
翘呀翘,翘呀翘:
你高——我低
你低——我高
二、熟读全诗
1、请大家先自由读读这首诗。生自由朗读
2、能读下来的举手,请放声朗读一遍。
3、谁想为大家读一读?指名朗读。师适时指导让学
生读准确。男女生分读。
4、齐读
5、加动作读,表演读。
三、读中娱乐
跷跷板是孩子们的娱乐,一头高一头低让学生爱上阅
读。
《梳子》
教学目标:
精品文档
2016
7/14
1、熟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中的寓意。
2、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能。
3、让学生触摸到爱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来迎接新的一天吧!,齐读开启
诗:
每一天的阳光是新的
每一天的我也是新的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新诗,出示
妈妈用梳子
梳着我的头发
我也用梳子
梳着妈妈的头发
风是树的梳子
梳着树的头发
船是海的梳子
梳着海的头发
《过山车》
教学目标:
1、熟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中的寓意
精品文档
2016
8/14
2、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问句、答句的趣味。
3、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梳了自己的头发,看到神奇的小
梳子,那就是我们的爱心,今天让我们去天上逛一次,坐上
过山车,大家准备好了吗?出示《过山车》
过山车
上天了,
入地了,
腾云了,
驾雾了,
过山车,
下山了,
我变成,
流星了。
1、自由读。
2、配音乐诵读。
3、领读,小组赛读。
4、范读。
5、分角色诵读。
6、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精品文档
2016
9/14
7、赛一赛:谁记得最快。
《跷跷板》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
的注意事项。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
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
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
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
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平衡的规
律。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阅资料法、交流法、观察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精品文档
2016
10/14
1.课前让学生玩一玩跷跷板
2.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记录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哪些游戏?
2.在跷跷板游戏中,为什么跷跷板一会儿跷上去,
一会儿又落下来呢?
3.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探究吧?
二、新授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
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跷跷板都很熟悉,都很喜
欢玩跷跷板。老师这儿有玩跷跷板的资料,你们想欣赏吗?
2.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3.谈话:同学们都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
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保持平衡的
奥妙。
4.谈活: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想知道跷跷板保持
平衡的秘密,我们猜一猜,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来说一说,
精品文档
2016
11/14
结合我们刚才看到的资料来说。
5.学生自由发言,结合自己的玩跷跷板的经验回答。
谈话: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听了同学们说出这么多种可能,
老师很高兴。刚才,大家的讨论很积极,猜的都有一定的
道理。怎样才能证明这些猜测对不对?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1.制定方案,实施探究
学生汇报交流。
2.认识杠杆尺。
师:请看,这是一个特殊的跷跷板,它叫杠杆尺,这
是底座.竖杆.平衡尺,仔细观察杠杆尺,大家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知道杠杆尺左右两边的距离相等,有等量
的刻度等。
教师演示:在杠杆尺左边第一格挂1个钩码,,问:
怎样使杠杆尺平衡?根据学生回答操作。并把杠杆尺图画到
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演示的只是一种玩法,要想研究平衡
的秘密,仅靠一种玩法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玩法,你们还
想怎样玩,使杠杆尺平衡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予以鼓励。
师:同学们使杠杆尺平衡的方法可真不少!下面让我
精品文档
2016
12/14
们按自己的想法使桌上的杠杆尺平衡,注意两点要求:一是
小组要分工,要有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问题员,问题
员可以随时提问题,让操作员讲一讲为什么能平衡?二是平
衡了的杠杆尺可以放到一边,别乱动。
3.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小组同学使用“学乐师
生”拍照,收集各组探究过程中的典型成果,在“授课”系
统中展示。
4.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师:同学们找到这么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
让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法交流一下,可以拿着平衡了的杠杆
尺作介绍,可以展示你的杠杆尺图,谁的玩法有趣,我们就
把它贴在黑板上。
贴学生记录的图,师引导学生把图分成两类:
总结:杠杆尺平衡时,不仅与所挂钩码的数量有关,
还与钩码到支点的距离有关。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1.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
看这段资料。
2.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
象?
精品文档
2016
13/14
学生自由交流:人们利用平衡现象发明了秤.天平.体
重计等。
三、练习
1.天平是根据平衡原理制成的。
2.距杠杆尺中心一样长,两边的钩码挂得时平衡;
杠杆尺左右钩码挂得一样多,距离时平衡。
3.一般来说,一个小孩与一个大人玩跷跷板时,如保
持平衡大人坐的位置要比小孩坐的位置距离中心。
四、总结
总结: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原
理制成的。杠杆尺平衡时,不仅与所挂钩码的数量有关,还
与钩码到支点的距离有关。
五、作业
仔细观察,寻找生活中的杠杆平衡的现象。也可以利
用杠杆平衡的原理做一件玩具。
六、板书
跷跷板
杠杆尺
天平平衡原理物重左右一样结构:指针、游码、
镊子、托盘、底座、砝码
距离
精品文档
2016
14/14
注意:左物右码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6:3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77932174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跷跷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跷跷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