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铅球技术特征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旋转推铅球技术的描述都持有不同的观点,而且分析的角度也是
不同的。经过几十年运动技术的实践和发展,对于两种铅球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有
了更多的认识总结,对于旋转推铅球技术的运动特点和训练理论比以前的认识更
加深刻,对于该项技术也加大了普及的力度,该技术逐渐被运用于各种竞技场上,
旋转推铅球技术的应用在比赛的成绩好过运用滑步推铅球技术的成绩。
由于最近几年旋转推铅球技术刚刚被我国采用,所以对于旋转推铅球技术运
动研究的相关资料比较少,大多数都是有关滑步推铅球的文献资料。
芦晓伟在一书阐述了旋转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把两个铅球技
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旋转推铅球技术和滑步推铅球技术在器械
的放置上有所不同,旋转推铅球技术在器械的方位上比滑步推铅球技术的位置更
往后而且位置也比较高,这样的持球方式符合推铅球技术的特征。旋转推铅球技
由于是连续的旋转动作,不仅能提高运动员身体旋转的速度还能加快器械出手的
速度。旋转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动力源不同,旋转推铅球技术主
要依靠转动功能肌肉群和具有屈伸功能的肌群来参与力量,获得转动惯量的动能
实现的,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动力来源主要依靠具有屈伸张功能的肌肉群为主
体,辅助具有旋转功能的肌肉群参与施力,并以动能冲量的形式实现。旋转推铅
球技术是指投掷臂沿着身体旋转形成的圆周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把铅球以甩或
者推的方式完成该项技术,其落点主要位于投掷区中心线右侧区域[1]。
张宝峰和李风雷在一文中对旋转推铅球的技术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旋转推
铅球技术借用了背后旋转投铁饼的步点,旋转的动作依靠铁饼的旋转,铁饼是围
绕人体进行转动的。而且移动的线路不是直的,是弯曲的,铁饼出手的线路是按
曲线的线路。但是铅球比铁饼的的重量重四倍,所以说脱手的方式要求推的方式,
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得让铅球按直线的方向运行。对于铅球运动员的身材方
面没有以前那么严格的要求,应为旋转推铅球技术能让运动员达到了更好的肌肉
用力的条件[2]。
高峰、李小运对世界优秀的背向滑步和旋转推铅球技术使用较高的用动员进
[1]芦晓伟.旋转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张宝峰,李风雷.旋转推铅球技术优势的生物力学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7(2):76-78.
行了分析对比。通过对录像中的滑步推铅球技术和旋转推铅球技术进行比较,然
后根据我国运动员身材和肌肉类型的不同,找出了符合我国运动员旋转推球技术
的身体条件[3]。
张环金、胡金平对于男子运动员推铅球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对于相
关的文献进行了论述,分别阐述了背向推铅球技术和旋转推铅球技术的优点[4]。
文士林对我国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进行了分析,采用了美国先进的运动录像快
速反馈分析系统的方法。文章还对运动员旋转推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推球技术过程
中俯视图和左膝轨迹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出了运动员运动学的特点,并构造
出若干运动学参数,为我国旋转推铅球技术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刘剑锋在一文中指出我国运动员由于身材小、灵活性好、旋转节奏感强,运
动员充分的发挥全面的体能和技能结合旋转推铅球的技术来取得更好的成绩,运
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影片分析法等方法,对实验训练前后运动员投掷数
据、技术评价和视频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在训练过程中帮助运动员完善旋转
推铅球技术的训练措施从而提高运动员旋转推铅球技术[6]。
曹杰在一文中运用了动力学等3种测试的方法对于旋转推铅球的技术和地
面反作用力和旋转肌肉的作用力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的身体总是处于旋转状态。
肩臀夹角最大时,腹外斜肌的放电较大,控制身体的扭转肌肉当身体旋转的力度
增强的时候,脚外侧受力增加。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可能是足外侧控制的关键肌肉。
在用力结束时测得的所有肌肉都具有很强的放电特性,而在这个阶段测得的所有
肌肉都起到了放电的作用,旋转推铅球的运动员更应注意训练小腿肌肉和腰部肌
肉群[7]。
尹华跟在一文中分析了冯杰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用力肌群,总结出双支撑阶段
充足的准备时间更有利于各肌肉的协调发展,还决定了比赛的成绩,在整个技术
阶段,尤其是双支撑阶段,右侧斜肌的放电并不稳定。右竖脊肌在整个技术阶段
具有较好的肌肉放电水平,说明它对维持固定直立躯干旋转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
用。此外,右股二头肌、右股四头肌和右外斜腹肌是过渡期和最后用力阶段的主
[3]高峰,李小云.中国铅球运动员运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优越性[J].浙江体育科学,2015,2(5):35-38.
[4]张怀金,胡金平.对男子旋转推铅球技术优点的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7,2(3):105-106.
[5]文士林.我国两名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旋转推铅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2019,6(2):
67-68.
[6]刘建峰.对旋转推铅球训练手段实验效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16-17.
[7]曹杰.旋转推铅球动作的肌电、足底受力及运动学特征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29(06):57-61.
要力量肌肉,尤其是右外斜腹肌在投掷动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过渡期和最后用
力期,右侧腓肠肌后段和右侧臀大肌电信号的同步和贡献率较低[8]。
董海军在一书中通过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国优秀的铅球运动员张俊
旋转投铅球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在双手支撑的时候,右侧下肢没有很好的
进行压紧,重心也没有降低,而且躯干前倾的力度不够,当运动员的右脚抬起的
时候,重心的左脚转移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做左下肢压紧的效果不理想。左脚离地
时右腿向投掷方向主动摆动,髋关节加速快,左腿推伸快,距离长,两腿协调效
果好,右脚落地时上半身倾斜幅度大,左腿主动扭动拖拽,左脚落地时横肩轴没
有提前对器械加速,左脚落地速度快就是技术的特点,根据运动员的运动特点提
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有利于运动员提高技术和成绩[9]。
崔冬雪在一文中主要阐述了滑步的作用,主要的作用就是提高铅球初始的速
度在整个滑步的进行中要增加动作的连贯性不能有停顿,停顿的话就会降低铅球
的初始速度[10]。
郭立亚等在一文中阐述了对于铅球运动左侧技术的探讨,在投掷铅球的时候,
运动员常常使用的滑步,在滑步快要结束的时候两个脚的支撑对于身体的平衡和
最后的用力的过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把身体各个部位的用力集中在投
铅球的臂上[11]。
[8]尹华跟.我国运动员冯杰旋转式推铅球各技术阶段主要用力肌群sEMG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7.
[9]董海军.我国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张俊旋转推铅球技术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6,38(03):31-40.
[10]崔冬雪.旋转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出手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A].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2012国际
体育科学与学校体育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2017:1.
[11]郭立亚,孙仕舜,吕雪松.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员采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18,31(2):1237-1239.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6: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777411748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投铅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投铅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