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教育

更新时间:2023-03-07 15:08:28 阅读: 评论:0

蜂粮-狗的特点

法制宣传教育
2023年3月7日发(作者:小蒜怎么做好吃)

1/22

法制教育专题宣传主题班会7篇

法制教育专题宣传主题班会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

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

和联系。

4、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

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5、法制教育。在练习中利用国徽是轴对称图形渗透《国

徽》法第二条和第三条。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笑吗?老师现在就让大家看一张

2/22

人的脸,大家看完后,可不要笑得大厉害啊!

(出示一张两只眼睛都在左侧的人脸画)

2、大家都笑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笑呢?

3、那么这张画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生:画得

不漂亮。)为什么觉得画不漂亮?

4、小结:正是因为这张人脸的两个眼睛都在一侧,所

以我们才会觉得这幅画画得不漂亮。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只蝴蝶,大家说这只蝴蝶漂

亮吗?大家说这只蝴蝶有几对翅膀。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

下,这两对翅膀在大小上有什么特点?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正是因为这只蝴蝶的两个翅膀一样大,而且在身

体左右两边各一对,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这只蝴蝶很美丽。

2、图片展示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美。

谁来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在几何图形中,我们经常见到

的轴对称图形有很多,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些图形:

三、课堂练习

1、课本的随堂练习

学生讨论,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答案。

2、师展示我国的国徽图案,问:我国的“国徽”是轴

对称图形吗?

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

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按照一九五零年中央人民政府委

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中央人民政府委

员会办公厅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制作说明》制

作。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和标志。

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3、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欣赏“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有的是大自然中的对称现

象,有的是人们受到这些对称现象的启发,设计出具有对称

美的东西!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来看看人类及大自然的伟大的

创作,看看你能不能从中体会到对称美呢?(多媒体播放课

件)

(1)、自然中的对称美。

(2)、欣赏建筑的对称美。

(3)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剪纸艺术在世界上都享

有盛名。其中折叠法剪纸,就是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

的美丽的图案,成为民间的一门艺术。同学们欣赏一下这些

美丽的剪纸——中国剪纸。

4/22

四、课时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看谁

搜集的多。

教学反思

1本堂课一开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和电脑动画引入

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要学习的

新知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素材具

备激趣引题的兴味。

2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

审美能力。在本节课的一开始,通过出示两只眼睛都在左侧

的人脸画和一只美丽的蝴蝶进行对比,让学生感悟到不对称

的物体不美丽而对称的物体具有美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

美能力。

3.在适当的地方恰到好处地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徽法》,符合“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要求。

法制教育专题宣传主题班会篇2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九年级数学第二章2.6节。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1),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传播问题。

教学目标

5/22

一、知识技能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

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

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

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通过解决

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

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

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

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四、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五、重难点、关键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传播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渗透法制知识

关键: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传播问题

教学准备

6/22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提出问题:还记得本章开始时梯子下滑的问题吗?

①在这个问题中,梯子顶端下滑1米时,梯子底端滑

动的距离大于1米,那么梯子顶端下滑几米时,梯子底端滑

动的距离和它相等呢?

②如果梯子长度是13米,梯子顶端下滑的距离与梯子

底端滑动的距离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那么这个距离是多

少?

分组讨论:

①怎么设未知数?在这个问题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如何利用勾股定理来列方程?

②涉及到解的取舍问题,应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

检验,决定解到底是多少?

活动目的:

以学生所熟悉的梯子下滑问题为素材,以前面所学的勾

股定理中边长的关系为切入点,用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解决

问题的欲望,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支点,进一步让学生体会

数形结合的思想。

活动的实际效果:大部分学生能够联系以前学过的勾股

7/22

定理的三边关系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

主动地探究问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也调动了学

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探索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

设计意图

复习列方程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

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做一做,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见课本P53页例1:

如图:某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处

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

C,小岛D位于AC的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

中点。一艘军舰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艘补给船同时从

D出发,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达军舰。

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途中与补

给船相遇,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结果精确到0.1

海里)

该部分是学习中的难点,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去审清题意,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粗线条解决。在讲

解过程中可逐步分解难点:

①审清题意;

②找准各条有关线段的长度关系;

8/22

③建立方程模型,之后求解。

中点,从A出沿南偏到C的海里?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因此教学中老师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审清题意,让学生自己反复审题,弄

清各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问题,

并在这个前提下抓住图形中各条线段所表示的量,弄清它们

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分析题意遇到困难时,教学中可设置问题串分解

难点:

(1)要求DE的长,需要如何设未知数?

(2)怎样建立含DE未知数的等量关系?从已知条件中

能找到吗?

(3)利用勾股定理建立等量关系,如何构造直角三角

形?

(4)选定RtDEF后,三条边长都是已知的吗?DE,

DF,EF分别是多少?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逐层分析,

在分组讨论后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即:

速度等量:V时间等量:t军舰=2×V补给船

军舰=t补给船三边数量关系:EF2FD2DE2弄清图形

中线段长表示的量:已知AB=BC=200海里,DE表示补给

船的路程,AB+BE表示军舰的路程。

学生在此基础上选准未知数,用未知数表示出线段:DE、

9/22

EF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并判断解的合理性。

二、探索新知问题情境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

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

(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

轮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

流感。于是可列方程:

1+x+x(1+x)=121解方程得x1=10,x2=-12(不合题意舍

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

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方略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

10/22

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设计意图

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

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

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应用拓展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

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第十九条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

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

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

疗机构报告。

四、小结作业

1.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11/22

(1)数学知识

(2)法制知识

2.作业:教材P53,习题22.3第1、2、6题,P58,复

习题22第6题.

法制教育专题宣传主题班会篇3

课题名称: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

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

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

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

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

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

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22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

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

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

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

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

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

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

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

13/22

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

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

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

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

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

律知识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智带

领干警擒获犯罪分子的,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

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

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

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丰富了自我保护和紧急

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

效果。

14/22

法制教育专题宣传主题班会篇4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

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

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

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

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

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

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15/22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

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

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法制教育专题宣传主题班会篇5

一、主题班会的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班会的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

式展开。

三、班会的理论分析

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

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将校内法

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

16/22

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

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专家

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

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三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

侵蚀。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

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生天天受

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

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

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学校的法制教育要

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

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

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四、班会活动流程

案例介绍——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实话实说

(讨论)———齐诵——宣布班会结束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

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

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

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

自我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17/22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进行自

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青少年学生自甘堕落,

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

护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

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

是非,青少年学生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

于青少年学生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

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讨论题:

1)年少犯罪就值得宽恕吗?

2)你怎么样安排假期?

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

全体学生齐诵:《小学生守则》

班主任总结:不管一个人的知识多么丰富,一个人的家

庭背景如何好,当他带上法盲的眼镜时,就容易走错路,跨

过法律的界线。让我们擦亮法律的镜片,让他们与法同行吧。

班干部宣布班会结束。

法制教育专题宣传主题班会篇6

一、班会课设想:

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

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

18/22

规校纪。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

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召

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

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

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

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

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

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

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

五、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

的新闻。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

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课件。

19/22

六、教学过程

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

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

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法制教育专题宣传主题班会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

一些比较适用的法律条规。

2、能力目标:在了解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自己

及旁人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

懂法、守法的合格的小学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

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

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用具】

20/22

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教学工具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

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

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

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多掌握一

些法律知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吧。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

《法制教育进课堂》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

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法律

法规。

讲解新课

1、法制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以法律化、制度

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且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

2、我们中国的法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会有法

律的产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是没有法律的。那个时候,

当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出现矛盾时,往往采取“以牙还牙”

的报复方式来解决,而不是依靠法律来解决。如果一个部落

的人杀了另一个部落的人,那么另一个部落的所有人都会为

被杀的那个人报仇。这样整个社会非常混乱,大家的人身安

21/22

全每天都受到威胁。只有在夏朝建立后,才通过制定法律来

防止这种混乱。所以法律是从夏朝开始的。

3、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民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刑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制度、

校园安全

不要在教室追逐玩耍,因为活动空间狭小、安全隐患多。

进出教室要有序、不要推挤。有序进出,顺利又迅速;

推挤容易产生意外,出入也不顺畅。

案例分析:朝阳市某中学小学部五年级在二楼上课。地

震开始时,有一名教师说是地震,学生就惊恐地冲出教室,

沿楼梯拥挤奔逃。其中有两位男同学分别由二楼通道、窗口

跳下。两人落地撞伤后,又被人流踩踏致重伤,送医院抢救

无效身亡。

在走廊奔跑、追逐玩耍容易发生意外。

4、上下楼梯时,尽量靠边行走、不要奔跑。

5、体育课、室外活动时……正确使用运动器材、注意

听从老师指挥,注意周围同学动向,不要进入其活动范围。

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遵守公共交通秩序是我国公

22/22

民的基本义务。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安全和交通环境的改

善,我们要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认识交通信号。

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

乘车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

意外事故的防范及处理

遭遇意外时,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盲目逃生,只有保

持冷静的情绪,理智应对,才能有序撤离危机现场。

若在逃生的途中被推倒在地,失去平衡的话,要设法靠

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面向墙壁,双手紧扣置于颈后,这

样手指、背部和双腿可能受伤,但保护了最脆弱的部位。

平时注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5:0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729081738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法制宣传教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法制宣传教育.pdf

上一篇:山西代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